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笑佛”唐傑忠因病仙逝 與姜昆初合作效果不佳《虎口遐想》成轉捩點

6月18日晚,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笑佛”唐傑忠因病逝世, 享年85歲。 唐傑忠是相聲捧哏巨匠, 曾與馬季、薑昆等搭檔, 連續參加央視春晚的演出。 1987年春節晚會上, 唐傑忠曾與薑昆合作表演的《虎口遐想》堪稱經典, 廣受好評。

唐傑忠,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 1932年生, 山東黃縣人。 唐傑忠出生于北京, 曾被評為“全國十大笑星”, 獲得“侯寶林金像獎”、“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 被人稱為“笑佛”。

中華說唱藝術研究中心常務理事、北京語言學院中外文化研究所兼職教授、新加坡新風相聲學會顧問。 曾被評為“全國十大笑星”。 獲得“侯寶林金像獎”、“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

1949年入伍, 進入某部文工團。 1958年調入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 成為一名專業相聲演員。

拜師劉寶瑞

1959年, 唐傑忠進京學習, 他非常喜歡山東快書名家高元鈞的曲藝, 於是想拜師學藝, 但是高元鈞把他介紹給了自己的把兄弟——劉寶瑞, 劉寶瑞很喜歡唐傑忠, 除了傳藝, 他還教唐傑忠如何待人處事, 也從不求回報, 二人還經常合演相聲, 其中《柳堡的故事》當時頗受好評。

與馬季合作

1959年, 唐傑忠拜師後便開始與馬季合作, 他曾說他覺得馬季就是“小侯寶林”, 並偷偷地“愛”上了馬季, 兩個人還一起為毛主席表演相聲。 兩個人曾經合作表演了《找舅舅》、《新地理圖》、《海燕》、《成語新編》、《新桃花源記》、《特殊關係》等。

與薑昆搭檔

薑昆的搭檔李文華因病離開舞臺後, 兩個人開始合作, 剛開始唐傑忠為了配合薑昆, 亦步亦趨的模仿李文華, 兩人和搭檔效果不太理想, 後來大家研究認為應該讓唐傑忠發揮自己的特點而不是模仿李文華來配合薑昆, 後來兩個人便找到感覺, 共同合作了《虎口遐想》、《捕風捉影》、《電梯風波》、《學唱歌》、 《照相》、《著急》、《重大新聞》、《樓道曲》等諸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薑昆說, “那個時候唐傑忠也是個著名捧哏演員了, 也是我們大家心中的老師、前輩, 可是他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比較有挑戰性的位置上, 他站到了李文華曾經站的地方, 只允許他好, 不允許他壞。 ”開始唐傑忠是亦步亦趨地模仿李文華, 按照錄音一字不差地給薑昆捧哏,

但是效果不太理想。 後來大家一起研究, 認為應該發揮唐傑忠自己的特點給薑昆捧哏。

為了改變過去給觀眾造成的既定印象, 唐傑忠還給自己設計了一個比較文雅的形象:戴上了一個其實沒有鏡片的眼鏡, 這個道具使了20年。 薑昆說, 倆人一開始的合作, 真是費了力氣, 也一直在摸路子, 後來終於在《虎口遐想》這個段子上, 倆人開始找到了感覺, “大家忘掉了李文華, 相信了唐傑忠老師”。 他們在一起共同合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如《虎口遐想》、《電梯風波》、《學唱歌》、《著急》、《重大新聞》等。

儘管性格一動一靜, 大不相同, 但在多年的合作中, 兩個人從沒鬧過矛盾、沒吵過架。 說起兩人分開, 薑昆挺感動的:“突然有一天, 唐傑忠老師跟我說,

‘薑昆, 我覺得你得找一個新的搭檔了, 我跟不上你了, 你節奏太快, 一個月得跑十好幾個地方, 一會兒奔西藏, 一會兒又出國了, 一會兒又去‘老少邊窮’地區了, 事也很多。 我要是老這麼跟著你的話, 估計得拖你的後腿, 找個年輕人吧。 ”唐傑忠還主動給薑昆推薦了薑昆後來的搭檔戴志誠。

在今年的央視春晚上, 由姜昆、戴志誠合作了相聲《新虎口遐想》。 春晚結束後, 薑昆去看望了當年《虎口遐想》的捧哏唐傑忠老師。

5月27日姜昆向到醫院看望唐傑忠

一生授徒20位

唐傑忠一生授徒有20多位, 收的徒弟有:鞏漢林, 李建華、李藝、劉全剛、李金祥、趙斌、崔喜躍、楊甯、魏真柏、朱琦、汪聲亞、楊祖堯、卡爾羅、馬婁、羅愛恬、白玉、禹寶東、王德枋、徐錦江、趙志洪、韓占軍等。

其中香港明星徐錦江, 就是唐傑忠的關門弟子。

大夥兒都笑稱唐傑忠為“笑佛”, 因為他永遠會把笑臉給他的觀眾、給他的朋友。 其實在生活當中, 他也跟普通人一樣經歷了挫折和苦難。 前些年, 唐傑忠的一個兒子因病辭世, 但是他認為, “戲比天大”, 他把悲痛藏起來, 依然讓大家在自己的相聲藝術中得到快樂。 甘為綠葉襯紅花, 淡泊名利氣自華;起承轉合七分捧, 人稱慈祥“老媽媽”。 唐傑忠, 這個謙虛、慈祥、可愛、幽默的帥老頭, 是觀眾心中永遠的笑星。

(“津雲”-前沿新聞編輯尤曉悅綜合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