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影響世界歷史的一場對決(下)

(大廈將傾, 非一木所能支也。 )

5

君士坦丁堡有個外號, 叫“攻不破的堡壘”。

過去的一千多年裡, 它成功阻擋過二十多次大規模圍攻,

唯一一次被攻破, 還是因為盟友十字軍的偷襲。

這座城市的形狀像一隻三角形的犀牛角, 南邊是與地中海相連的瑪律馬拉海, 北邊是狹長的金角灣, 西邊則與土耳其接壤。

整個城市被一圈高大厚重的城牆包圍著, 其中最堅固、最著名的一段城牆, 正是在西邊, 它叫狄奧多西城牆。

狄奧多西城牆分為內外三層, 外面還有一條巨大的壕溝。 它是當時世界上最複雜、最精密的防禦工事, 可以抵擋冷兵器時代的任何攻擊。

所以開戰之後, 君士坦丁做的第一件要緊事, 就是修補城牆。 事實上, 除了修城, 他也沒有更好的應敵之策。

以七千烏合之眾對抗氣勢如虹的土耳其二十萬鐵軍, 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好在還有狄奧多西城牆,

它是君士坦丁堡最忠實的守護者, 被土耳其人惱稱為“卡在真主喉嚨裡的骨頭”。

君士坦丁將全城分為12個戰區, 將士兵們整編成隊, 分別把守城牆上的各個塔樓和城門, 還設立了兩支快速反應預備隊。

用七千人來防守二十多公里長的城牆, 對於如此稀薄的兵力, 君士坦丁已經用上了他全部的智慧、經驗和能力。

他或許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卻沒想到, 這支人員成分複雜、又缺乏專業訓練的臨時軍隊, 會打得如此勇猛和頑強。

6

穆罕默德騎著高頭大馬, 來到狄奧多西城牆之下, 仰望著這座聞名已久的千年古城。

他年紀雖輕, 卻是文武雙全, 作戰經驗不遜于任何沙場老將。 經過一番仔細勘察, 他制定了三條進攻策略:

第一條, 是挖地道。

土耳其人打算向城內方向挖若干條地道, 繞開這段難以攻破的城牆。 然而東羅馬守軍早有防備, 他們敏銳地找到了地道出口, 引水灌進去, 廢掉了地道。

東羅馬人甚至抓到了一名土軍工程師, 一頓嚴刑逼供之後, 他們拿到了一份詳細的地道施工計畫。

所有地道都被摧毀, 地道戰宣告失敗。

第二條, 是用攻城器械硬闖。

土耳其人將投石機、投射炮推到了戰場, 喧天的戰鼓聲中, 一發發炮彈向著城牆呼嘯而去。

然而城牆實在太堅厚了, 持續轟了好幾天, 連一個缺口都沒炸出來。

有時炮彈明明擊中了城牆, 剛轟掉一個角, 馬上就有守軍趕過來,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城牆補好。 東羅馬人積累了千百年的修城經驗, 一點小傷小殘難不倒他們。

第三條, 是海面攻擊。

既然狄奧多西城牆難以攻破, 不如改從海路進攻, 用強大的火力攻擊其他地方的城牆, 或許就能打開一個缺口。

南邊的瑪律馬拉海水流湍急, 不適合排兵佈陣。 北邊的金角灣水面平靜, 如果土耳其海軍能夠進入金角灣,

就能對君士坦丁堡形成包抄。

東羅馬人也想到了這一點, 提前採取了一個逆天的對策:他們在金角灣入口處拉起粗重的鐵索, 橫斷了江面, 土耳其的艦隊根本進不了金角灣, 只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無所事事地遊蕩。

為了激勵士氣, 穆罕默德宣佈:只要攻下這座城, 城中所有財寶和人口都屬於英勇的將士, 他們可以盡情劫掠三天。

然而七個星期過去, 君士坦丁堡依舊沒能攻破。

穆罕默德終於焦躁了。 他以為東羅馬已經老化將朽, 沒想到待機時間竟這麼長。

無數次失敗證明, 對付這座堡壘, 不能使用傳統的攻城方式。

7

正當穆罕默德一籌莫展時,救星來了。

救星是一名匈牙利的鑄炮工程師,名叫烏爾班。

其實穆罕默德的軍中並不缺少鑄炮人才,但烏爾班跟別人不一樣,他會鑄造火炮,這在當時是一門只有極少數人掌握的前沿技術。

烏爾班得到了穆罕默德的重用,他在後方潛心鑄造出一門巨大無比的火炮,能射出重達一千四百多磅的石彈。做發射試驗時,只聽得一聲巨響,一堵城牆瞬間炸成了碎片。

穆罕默德大喜,立刻下令:多造些火炮,用它來裝備全體炮兵!

巨型火炮的運輸場面十分壯觀:先由精銳騎兵在前面開道,數千名工人以神一樣的速度鏟平沿途的道路,然後將巨型火炮裝在一輛大車上,車輪由若干滾木組成,滾木上還塗著潤滑油。一百頭牛拖曳著大車,兩百名壯丁在側面扶著炮身,巨型火炮就這樣如同戰神一樣被運至前線。

東羅馬人的命運,就被這個龐然大物改變了。

巨型火炮發射速度比較慢,每天只能發六、七次,每一次擊中城牆,便會激起一片飛沙碎石,隨即出現一道深深的凹口。東羅馬士兵仍在麻利地修補城牆,卻越來越跟不上城牆破損的速度。

狄奧多西城牆不再堅不可摧,“攻不破的堡壘”也不再是神話。

人一旦處於順境,往往能爆發出乎意料的靈感。就在巨型火炮不斷進攻、東羅馬人手忙腳亂的同時,穆罕默德的腦子裡又冒出一個奇思妙想:

既然進入金角灣的水路被鐵索隔斷了,那我就從陸路把戰艦送進去!

按照常識,船是在水上行駛的,怎麼能夠走陸路呢?金角灣的另一側是加拉太城,那兒都是些山丘,馬車都難以通過,更何況是船?

穆罕默德把這種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他命人運來無數滾木,連接起來,製成巨大的滑板,然後將戰艦放在滑板上,由騎兵開道、工人鋪路,就像運送巨型火炮一樣,七十戰艦船翻山越嶺,穿過加拉太城,一直運到了金角灣的海面。

這大概是軍事史上最離奇的策略之一。

第二天一大早,當東羅馬人從晨曦中突然望見土耳其艦隊出現在金角灣時,內心立刻崩潰了。

烏雲在君士坦丁堡上空盤桓,狂風呼嘯著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沉悶的雷聲中,一場暴風雨呼之欲來。

聖索菲亞大教堂內,君士坦丁皇帝與城中的主教、貴族、軍隊首領和部分民眾聚在一起,由格列高利牧首帶領著,做了最後一次安魂彌撒。

牧首在唱詩班的歌聲中大聲祈禱,聲音比平時更加莊嚴深沉。

儀式結束時,君士坦丁對大家說道:“我無法像穆罕默德那樣許給你們什麼好處,只能告訴你們:如果我們敗了,將來在這裡祈禱的人,就是穆斯林異教徒!”

8

5月29日,星期二。

天色漸漸放亮,曙光將籠罩在城市上空的緊張氣氛緩緩揭開。武器握在一隻只微微顫抖的手中,汗水從手背滑過,無聲無息滴落在君士坦丁堡的土地上。

穆罕默德已經下達了總攻命令,巨型火炮的響聲震耳欲聾,從城牆落下的碎石瓦礫填滿了護城壕溝。熱那亞首領喬萬尼正扯著嗓子指揮他的士兵,忽然眼前一黑,一塊大石頭砸中了他的胸部。

奄奄一息的喬萬尼被抬下陣地,軍心開始動搖。

突然,有人看到科爾克城門的塔樓插上了一面星月旗幟,迎著清晨的微風輕輕飄動。人群中頓時發出驚恐的叫聲:

“失守了!失守了!穆罕默德攻進來了!”

這一聲喊猶如打開了水閘,守兵們頓時潮水般向城內湧去。早已躍躍欲試的土耳其人揮舞著彎刀,高呼真主安拉的聖名,在炮火的掩護下,穿過破損的城牆缺口,緊跟撤退的守軍一起殺進城內。

君士坦丁正在亞得裡亞城門堅守,見狀立刻舉起寶劍,高聲斷喝,試圖阻止這場逃亡,聲音卻淹沒在震天動地的驚叫聲和衝鋒聲中。

星月旗四處飄揚。君士坦丁將刻著雙頭鷹的皇帝徽章摘下來,遠遠地拋掉,又將紫色皇袍脫下,露出一身戎裝。他提起劍來,對身邊寸步不離的幾名侍衛說道:“快走吧,願主保佑你們。”

侍衛們只是搖頭,一言不發。

君士坦丁朝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方向望瞭望,深吸一口氣,一馬當先,迎著土耳其大軍沖了過去。

戰鬥毫無懸念地結束了。穆罕默德遵守承諾,讓士兵們在城裡放肆地搶劫屠戮。他在旭日光輝的照耀下,昂首步入聖索菲亞大教堂,摧毀了教堂裡那尊古老的十字架。

基督教聖地改成了伊斯蘭教清真寺,君士坦丁堡變成了伊斯坦布爾。這座歷經輝煌與磨難的羅馬古城,終於在穆斯林手中掐滅了最後一縷燭光。

君士坦丁的遺體一直沒有找到。關於他的下落,倖存者和歷史學家們給出了不同說法:有人說他激烈搏殺後英勇戰死,有人說他在城門踩踏事件中被失控的人群壓死,有人說他趁亂逃出城外,被一個法蘭克船主救走了,還有人說幾個市民認出了皇帝遺體,將他悄悄埋葬於某個教堂裡。

不論如何,最後的君士坦丁大帝隨著東羅馬帝國的毀滅而消失於歷史煙塵中,只留下無盡的傳說,寄託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惋惜與悔恨。

雙頭鷹本是東羅馬帝國的徽記,君士坦丁堡淪陷兩年後,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卓依·帕萊奧洛基娜出生,長大後嫁給俄羅斯的伊凡大帝,受封莫斯科女大公。從此俄羅斯便自居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雙頭鷹也成為俄羅斯的國徽。

(來啊~劃重點啊~)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發展的分水嶺。奧斯曼土耳其成為地跨歐亞非的超級大帝國,中東地區從此伊斯蘭化。也就在這時,伊斯蘭文明走向了極盛將衰的拐點,基督教文明則到了觸底反彈的時候。

2.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標誌著中世紀的結束和文藝復興時代的開始。許多東羅馬帝國的學者逃到西歐,把希臘——羅馬傳統的知識及書籍傳播到當地,點亮了文藝復興的火苗。

3.奧斯曼帝國攻佔君士坦丁堡後,立即野蠻地切斷了歐亞之間的陸上通道。東方的絲綢、茶葉、香料等無法運到歐洲,古老的絲綢之路被迫關閉。歐洲人只得向大西洋進發,去尋找一條通往東方的新航路,大航海時代由此開啟。

7

正當穆罕默德一籌莫展時,救星來了。

救星是一名匈牙利的鑄炮工程師,名叫烏爾班。

其實穆罕默德的軍中並不缺少鑄炮人才,但烏爾班跟別人不一樣,他會鑄造火炮,這在當時是一門只有極少數人掌握的前沿技術。

烏爾班得到了穆罕默德的重用,他在後方潛心鑄造出一門巨大無比的火炮,能射出重達一千四百多磅的石彈。做發射試驗時,只聽得一聲巨響,一堵城牆瞬間炸成了碎片。

穆罕默德大喜,立刻下令:多造些火炮,用它來裝備全體炮兵!

巨型火炮的運輸場面十分壯觀:先由精銳騎兵在前面開道,數千名工人以神一樣的速度鏟平沿途的道路,然後將巨型火炮裝在一輛大車上,車輪由若干滾木組成,滾木上還塗著潤滑油。一百頭牛拖曳著大車,兩百名壯丁在側面扶著炮身,巨型火炮就這樣如同戰神一樣被運至前線。

東羅馬人的命運,就被這個龐然大物改變了。

巨型火炮發射速度比較慢,每天只能發六、七次,每一次擊中城牆,便會激起一片飛沙碎石,隨即出現一道深深的凹口。東羅馬士兵仍在麻利地修補城牆,卻越來越跟不上城牆破損的速度。

狄奧多西城牆不再堅不可摧,“攻不破的堡壘”也不再是神話。

人一旦處於順境,往往能爆發出乎意料的靈感。就在巨型火炮不斷進攻、東羅馬人手忙腳亂的同時,穆罕默德的腦子裡又冒出一個奇思妙想:

既然進入金角灣的水路被鐵索隔斷了,那我就從陸路把戰艦送進去!

按照常識,船是在水上行駛的,怎麼能夠走陸路呢?金角灣的另一側是加拉太城,那兒都是些山丘,馬車都難以通過,更何況是船?

穆罕默德把這種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他命人運來無數滾木,連接起來,製成巨大的滑板,然後將戰艦放在滑板上,由騎兵開道、工人鋪路,就像運送巨型火炮一樣,七十戰艦船翻山越嶺,穿過加拉太城,一直運到了金角灣的海面。

這大概是軍事史上最離奇的策略之一。

第二天一大早,當東羅馬人從晨曦中突然望見土耳其艦隊出現在金角灣時,內心立刻崩潰了。

烏雲在君士坦丁堡上空盤桓,狂風呼嘯著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沉悶的雷聲中,一場暴風雨呼之欲來。

聖索菲亞大教堂內,君士坦丁皇帝與城中的主教、貴族、軍隊首領和部分民眾聚在一起,由格列高利牧首帶領著,做了最後一次安魂彌撒。

牧首在唱詩班的歌聲中大聲祈禱,聲音比平時更加莊嚴深沉。

儀式結束時,君士坦丁對大家說道:“我無法像穆罕默德那樣許給你們什麼好處,只能告訴你們:如果我們敗了,將來在這裡祈禱的人,就是穆斯林異教徒!”

8

5月29日,星期二。

天色漸漸放亮,曙光將籠罩在城市上空的緊張氣氛緩緩揭開。武器握在一隻只微微顫抖的手中,汗水從手背滑過,無聲無息滴落在君士坦丁堡的土地上。

穆罕默德已經下達了總攻命令,巨型火炮的響聲震耳欲聾,從城牆落下的碎石瓦礫填滿了護城壕溝。熱那亞首領喬萬尼正扯著嗓子指揮他的士兵,忽然眼前一黑,一塊大石頭砸中了他的胸部。

奄奄一息的喬萬尼被抬下陣地,軍心開始動搖。

突然,有人看到科爾克城門的塔樓插上了一面星月旗幟,迎著清晨的微風輕輕飄動。人群中頓時發出驚恐的叫聲:

“失守了!失守了!穆罕默德攻進來了!”

這一聲喊猶如打開了水閘,守兵們頓時潮水般向城內湧去。早已躍躍欲試的土耳其人揮舞著彎刀,高呼真主安拉的聖名,在炮火的掩護下,穿過破損的城牆缺口,緊跟撤退的守軍一起殺進城內。

君士坦丁正在亞得裡亞城門堅守,見狀立刻舉起寶劍,高聲斷喝,試圖阻止這場逃亡,聲音卻淹沒在震天動地的驚叫聲和衝鋒聲中。

星月旗四處飄揚。君士坦丁將刻著雙頭鷹的皇帝徽章摘下來,遠遠地拋掉,又將紫色皇袍脫下,露出一身戎裝。他提起劍來,對身邊寸步不離的幾名侍衛說道:“快走吧,願主保佑你們。”

侍衛們只是搖頭,一言不發。

君士坦丁朝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方向望瞭望,深吸一口氣,一馬當先,迎著土耳其大軍沖了過去。

戰鬥毫無懸念地結束了。穆罕默德遵守承諾,讓士兵們在城裡放肆地搶劫屠戮。他在旭日光輝的照耀下,昂首步入聖索菲亞大教堂,摧毀了教堂裡那尊古老的十字架。

基督教聖地改成了伊斯蘭教清真寺,君士坦丁堡變成了伊斯坦布爾。這座歷經輝煌與磨難的羅馬古城,終於在穆斯林手中掐滅了最後一縷燭光。

君士坦丁的遺體一直沒有找到。關於他的下落,倖存者和歷史學家們給出了不同說法:有人說他激烈搏殺後英勇戰死,有人說他在城門踩踏事件中被失控的人群壓死,有人說他趁亂逃出城外,被一個法蘭克船主救走了,還有人說幾個市民認出了皇帝遺體,將他悄悄埋葬於某個教堂裡。

不論如何,最後的君士坦丁大帝隨著東羅馬帝國的毀滅而消失於歷史煙塵中,只留下無盡的傳說,寄託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惋惜與悔恨。

雙頭鷹本是東羅馬帝國的徽記,君士坦丁堡淪陷兩年後,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卓依·帕萊奧洛基娜出生,長大後嫁給俄羅斯的伊凡大帝,受封莫斯科女大公。從此俄羅斯便自居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雙頭鷹也成為俄羅斯的國徽。

(來啊~劃重點啊~)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發展的分水嶺。奧斯曼土耳其成為地跨歐亞非的超級大帝國,中東地區從此伊斯蘭化。也就在這時,伊斯蘭文明走向了極盛將衰的拐點,基督教文明則到了觸底反彈的時候。

2.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標誌著中世紀的結束和文藝復興時代的開始。許多東羅馬帝國的學者逃到西歐,把希臘——羅馬傳統的知識及書籍傳播到當地,點亮了文藝復興的火苗。

3.奧斯曼帝國攻佔君士坦丁堡後,立即野蠻地切斷了歐亞之間的陸上通道。東方的絲綢、茶葉、香料等無法運到歐洲,古老的絲綢之路被迫關閉。歐洲人只得向大西洋進發,去尋找一條通往東方的新航路,大航海時代由此開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