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貓眼電影計畫獨立上市前景幾何

自從貓眼電影正式獨立分拆, 並引入光線傳媒入股後, 業內對貓眼電影未來將如何發展議論紛紛。 6月18日,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在第二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影視領袖峰會上表示, 貓眼電影有獨立上市的計畫。 在業內人士看來, 貓眼電影若能獨立上市, 能在資金層面獲得更大的助力, 使其發展旗下業務, 同時作為國內三大電影票務平臺之一, 貓眼電影的上市無疑也會對行業帶來一定影響。

1獨立發展愈發明確

王長田在活動現場表示, 光線傳媒在投資的大部分公司中所占股份都較少, 惟有對貓眼電影屬於大股東, 目前貓眼電影也有獨立上市的計畫, 在各個市場上市都在考慮範圍內。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 近年來貓眼電影一直在往獨立發展、獨立上市的方向發展。

貓眼電影原本為美團電影, 於2012年正式上線, 並在2013年更名為“貓眼電影”,

隨後在2015年7月, 貓眼電影獨立為美團網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但這並未是貓眼電影對自身架構調整的終點。 2016年4月, 貓眼電影再次進行重大戰略調整, 其中美團大眾點評正式對外宣佈, 分拆貓眼電影業務, 貓眼電影由此成為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 並決定重點發力電影上游業務, 不只是電影發行, 還涉及影視項目的投資出品, 不再是人們傳統印象中的電影票務平臺。

除了將自身變為獨立運營公司並調整業務結構外, 近年來貓眼電影還在不斷擴大自己的市場規模, 並引入新股東擴充行業資源。 首先在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後, 貓眼電影也在此期間完成與大眾點評電影頻道的整合。 除此以外, 2016年5月, 光線傳媒發佈公告表示,

公司控股股東光線控股以1.76億光線傳媒股份和8億元現金換取貓眼電影38.4%的股權, 同時光線傳媒以15.83億元現金購買貓眼電影19%的股權, 此次交易完成後, 光線控股和光線傳媒合計持有貓眼電影57.4%的股權, 而貓眼電影則可獲得光線傳媒的行業資源, 從而部署自身在電影上游的業務。 此外在今年5月底, 光線傳媒發佈公告稱, 擬以1.3億元向貓眼電影轉讓網票網股權, 且此次交易在光線傳媒當初控股貓眼電影的交易中就已進行了商定, 並非臨時起意, 這意味著貓眼電影將擁有網票網68.55%股權, 成為網票網的控股股東, 並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市場規模。

經過一系列的調整與佈局, 一方面貓眼電影的市場佔有率已經相對穩定在36%-42%之間,

另一方面貓眼電影也從2016年淨利潤虧損5.11億元變為今年一季度實現盈利。 王長田此前在投資者交流會上曾透露, 今年一季度貓眼電影平均月利潤超過5000萬元, 單月最低利潤超過4000萬元, 其中在賣品及廣告收入等非票務收入上增長1100%, 電影投資和發行收入增長1450%。 然而, 對於是否會如王長田所說計畫獨立上市, 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 貓眼電影方面未針對此事做出明確回復。

2借資本擴充實力

貓眼電影想要獨立上市的意圖已經愈發清晰, 並逐步積累自身實現獨立上市的條件。 在業內人士看來, 雖然貓眼電影已獲得較大的市場佔有率, 但仍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假若貓眼電影未來能順利登上資本市場, 首先會在資金層面得到較大的補充,

幫助旗下業務的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 現階段貓眼電影的主要業務包括電影業務、票務業務、廣告衍生業務, 同時貓眼電影已展開資本佈局, 投資相關公司, 並聯合辰海資本發起成立“妙基金”, 重點關注投資新媒體、新文化、新消費和新技術等四大領域的中早期優質創業公司。 在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看來, 線上票務平臺除了線上售票功能之外, 利用其平臺優勢深入電影投資製作、發行宣傳等環節, 在泛娛樂生態中快速佈局並佔有優勢也至關重要。

貓眼電影CEO鄭志昊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在電影票務電商這個業務維度上, 想像空間基本已經看到天花板了, 現在貓眼電影是往整個產業鏈環節的深處走, 做電影發行、影視專案投資、影院資料行銷服務等,“單靠互聯網票務業務獲得的發展規模是很有限的,而縱向的產業鏈深度拓展卻能夠持續加深這個護城河,必須在電影產業鏈裡不斷加強一魚多吃的能力,然後再向其它領域從廣度上逐步擴展。”

然而,貓眼電影若要進一步深入文娛產業,仍是強敵環伺。首先在貓眼電影的起家業務即票務領域,雖然貓眼電影的市場佔有率穩定在三四成,但微影時代旗下的娛票兒及格瓦拉、阿裡影業旗下的淘票票也不可小覷,三者的市場佔有率差距較小,並未拉開明顯距離。且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微影時代也在基於票務業務向電影產業鏈上游延伸發展,成為相關影片的聯合出品方或是發行方,並對影片進行投資、保底發行,甚至成立了娛躍影業,圍繞泛娛樂產業鏈投資了開心麻花、君舍文化等內容製作公司。除了同類公司的競爭外,貓眼電影縱向深入電影產業鏈無疑也會與傳統影視公司產生競爭。

投資分析師許杉認為,貓眼電影若能實現上市,首先能獲得資金層面的補充,增強資本實力,推動該公司旗下業務的加速佈局與發展,此外貓眼電影也能因此提升業內影響力,幫助自身獲得更多優質資源。

3行業格局或被重寫

除了對公司自身發展產生影響外,貓眼電影若能實現上市也會對整個行業帶來一定影響。許杉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基於此前的票補大戰等因素,較高的投入也讓國內不少線上票務平臺或是相關公司出現虧損,比如阿裡影業公佈2016年全年業績時,雖然阿裡影業獲得9.05億元的營業收入,但由於淘票票的推廣支出,導致阿裡影業虧損9.59億元。而現階段國內對上市公司的上市要求包含最近三年連續實現盈利,假若貓眼電影能夠實現上市,意味著該公司業績已經穩定,並能連續多年達到盈利,這或許能對行業內其他公司的業務發展、商業模式的完善產生一定説明或者促進。

在從業者看來,通過此前一段時間的市場競爭,國內線上票務平臺已經出現整合的情況,包括貓眼電影和大眾點評電影頻道的整合、微影時代和格瓦拉的合併等,使得現階段該行業呈現出貓眼電影、微影時代、淘票票、百度糯米四大平臺廝殺的局面,貓眼電影此後若登上資本市場、增強自身實力,或許能推動線上票務領域寡頭局面愈發清晰,資源進一步整合。

據比達諮詢日前發佈的《2017年第1季度中國線上電影票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電影線上出票量占電影票出票總量比例為82.0%,線上選座出票量對線上出票量的貢獻達到95.6%。其中在線上票務平臺的市場占比方面,貓眼電影以22.9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隨後則是擁有娛票兒和格瓦拉的微影時代,以19.7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排在第三位的則是淘票票,市場份額為15.79%,隨後則是獲得8.51%市場份額的百度糯米,其他線上平臺的市場份額為6.73%。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形成的是四大票務平臺佔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的初定格局,但不同平臺之間的競爭尚未結束,未來還需要看服務品質、對使用者偏好的把握、產業鏈上的深入合作等綜合實力的比拼,同時線上售票平臺深入整個電影市場上下游成為必然趨勢。貓眼電影若能首先實現獨立上市,並借此機會增強自身實力,也會對市場格局帶來變化。

做電影發行、影視專案投資、影院資料行銷服務等,“單靠互聯網票務業務獲得的發展規模是很有限的,而縱向的產業鏈深度拓展卻能夠持續加深這個護城河,必須在電影產業鏈裡不斷加強一魚多吃的能力,然後再向其它領域從廣度上逐步擴展。”

然而,貓眼電影若要進一步深入文娛產業,仍是強敵環伺。首先在貓眼電影的起家業務即票務領域,雖然貓眼電影的市場佔有率穩定在三四成,但微影時代旗下的娛票兒及格瓦拉、阿裡影業旗下的淘票票也不可小覷,三者的市場佔有率差距較小,並未拉開明顯距離。且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微影時代也在基於票務業務向電影產業鏈上游延伸發展,成為相關影片的聯合出品方或是發行方,並對影片進行投資、保底發行,甚至成立了娛躍影業,圍繞泛娛樂產業鏈投資了開心麻花、君舍文化等內容製作公司。除了同類公司的競爭外,貓眼電影縱向深入電影產業鏈無疑也會與傳統影視公司產生競爭。

投資分析師許杉認為,貓眼電影若能實現上市,首先能獲得資金層面的補充,增強資本實力,推動該公司旗下業務的加速佈局與發展,此外貓眼電影也能因此提升業內影響力,幫助自身獲得更多優質資源。

3行業格局或被重寫

除了對公司自身發展產生影響外,貓眼電影若能實現上市也會對整個行業帶來一定影響。許杉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基於此前的票補大戰等因素,較高的投入也讓國內不少線上票務平臺或是相關公司出現虧損,比如阿裡影業公佈2016年全年業績時,雖然阿裡影業獲得9.05億元的營業收入,但由於淘票票的推廣支出,導致阿裡影業虧損9.59億元。而現階段國內對上市公司的上市要求包含最近三年連續實現盈利,假若貓眼電影能夠實現上市,意味著該公司業績已經穩定,並能連續多年達到盈利,這或許能對行業內其他公司的業務發展、商業模式的完善產生一定説明或者促進。

在從業者看來,通過此前一段時間的市場競爭,國內線上票務平臺已經出現整合的情況,包括貓眼電影和大眾點評電影頻道的整合、微影時代和格瓦拉的合併等,使得現階段該行業呈現出貓眼電影、微影時代、淘票票、百度糯米四大平臺廝殺的局面,貓眼電影此後若登上資本市場、增強自身實力,或許能推動線上票務領域寡頭局面愈發清晰,資源進一步整合。

據比達諮詢日前發佈的《2017年第1季度中國線上電影票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電影線上出票量占電影票出票總量比例為82.0%,線上選座出票量對線上出票量的貢獻達到95.6%。其中在線上票務平臺的市場占比方面,貓眼電影以22.9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隨後則是擁有娛票兒和格瓦拉的微影時代,以19.7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排在第三位的則是淘票票,市場份額為15.79%,隨後則是獲得8.51%市場份額的百度糯米,其他線上平臺的市場份額為6.73%。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形成的是四大票務平臺佔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的初定格局,但不同平臺之間的競爭尚未結束,未來還需要看服務品質、對使用者偏好的把握、產業鏈上的深入合作等綜合實力的比拼,同時線上售票平臺深入整個電影市場上下游成為必然趨勢。貓眼電影若能首先實現獨立上市,並借此機會增強自身實力,也會對市場格局帶來變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