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快遞包裝為啥“綠”不起來?

新疆網訊 隨著紙漿、原紙價格的持續上揚, 作為紙品消耗的“大戶”之一——快遞包裝業也受到了衝擊。 一方面, 成本的增加, 壓縮了利潤空間, 但另一方面, 海量的包裝物品卻又被“無情的拋棄”。 (相關新聞:原紙漲價引發“蝴蝶效應” 業內人士建議回收快遞包裝紙箱)

去年, 國家郵政局發佈的《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 2015年, 我國快遞業共消耗快遞運單約207億枚、編織袋約31億條、塑膠袋約82.68億個、包裝箱約99.22億個、膠帶約169.85億米。 這是什麼概念?以使用膠帶數量為例, 169.85億米, 相當於繞地球赤道425圈。

與之相對的,

卻是另外一組資料:據不完全統計, 我國目前包裝物的總體回收率不到20%, 其中紙板和塑膠實際回收率不到10%。 而在一些發達國家, 紙板類包裝物回收利用率達45%左右, 塑膠類包裝物回收率則在25%左右。

現實中, 為盡可能降低物品在運輸過程中的破損率, 許多快遞公司在包裝時, 總會裡三層外三層像包粽子一樣, 層層包裹。 買家收貨後, 這些“粽子皮”就多半被當垃圾丟棄。 今年兩會上, 部分代表委員就對快遞業的綠色發展, 給予了更多關注, 並就快遞綠色包裝方面提出建議和提案。

提高快遞包裝的回收率和再利用率, 無疑是縮減開支、減少浪費的好辦法——既能有效緩解快遞包裝成本持續上漲的壓力, 也能實現可持續綠色發展的路徑。

好處顯而易見, 可為何快遞包裝還是遲遲“綠”不起來呢?綜觀目前快遞業發展的現狀, 大致可以從消費者、快遞企業自身和市場環境等方面探尋究竟。

表面上, 這似乎是消費者的理念所致。 出於對物品安全的考慮, 人們主觀上總會要求包裝物嚴密厚實。 同時, 也有相當的人對採用二次回收的外包裝物, 心存芥蒂。 既有衛生安全方面的顧慮, 也有心理方面的芥蒂。 倘若在確保安全、衛生的前提下, 通過適當減免運費等具體獎勵機制, 鼓勵用戶接受二手包裝物的再使用, 也許能夠打通包裝物再利用的最後一公里環節。

從發展迴圈經濟來說, 快遞企業領域內部缺少完善的回收與再利用體系, 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面對大量的快遞包裝物, 目前除了對快遞運單的保管、存放與回收(銷毀)有明確規定外, 其他種類的快遞包裝均沒有統一要求, 都是由企業或消費者自行處理。 倘若有快遞企業想進行包裝物的回收和再利用, 就不得不獨自面臨回收物的分揀、放置、安全等問題。 如果能從稅收、用地等方面給予鼓勵, 支持快遞包裝迴圈利用, 或者支持鼓勵從技術上突破和創新, 讓包裝材料更環保, 企業的積極性就會被點燃。

快遞包裝回收是一個涉及職能部門、網購運營商、物流行業、消費者多方的巨大系統, 要想讓快遞包裝迴圈利用取得最佳效益, 只有多方合力, 把新的發展理念貫穿全程, 才能實現各方的互利共贏。 推行一次性包裝物替代,

利用大資料減少包裝中轉, 鼓勵運單電子化, 優化運輸、存儲、配送流程, 推進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的體系建設等, 都離開不全行業乃至社會面共同發力。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垃圾, 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 只有從源頭上讓包裝材料更環保, 從終端上促進其回收利用, 快遞包裝才能儘快“綠”起來。 (吳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