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曹德旺投資美國麻煩不斷,如今他後悔嗎?

去年, 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因國內稅率太高而赴美建廠——在美國俄州, 花了10億美金, 將通用汽車的一個廢棄工廠加以改造,

雇了一幫子美國人, 然後轟轟烈烈地生產起了玻璃……最近, 在福耀美國廠房裡, 勞資雙方發生了強烈的衝突——投資美國換來抱怨、起訴和罰單。 (6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

去年底, “曹德旺跑了”一度成為財經熱點話題。 雖然曹德旺隨後闢謠稱自己沒跑, 但他提出的“中國實體經濟的成本, 除了人便宜, 什麼都比美國貴”、“中國製造業的綜合稅務比美國高35%”等問題引發熱議, 也對後來的減稅降費等積極舉措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很多人以為曹德旺的企業在美國日子過得很滋潤, 因為很多成本較低, 意味著利潤會增加。 然而, 最新消息卻顯示曹德旺企業在美國過得並不舒服, 有美國員工抱怨說, 如果沒有足夠早地提前申請帶薪假, 福耀就會以曠工為由對工人進行紀律處分。

美國聯邦職業安全與衛生署對福耀一些違規行為處罰22.5萬美元。

也就是說, 曹德旺當初投資美國, 只看到美國多種成本優勢和稅務優勢, 大概忽視了另外一種成本——即文化差異、制度差異帶來的成本。 比如在國內, 很多企業加班要麼沒有加班費, 要麼不按規定標準支付。 然而在美國, 福耀前員工指控福耀經常讓自己加班, 卻沒有足額發放1.5倍的加班工資。

尤其是, 全美汽車工人協會(UAW)從今年起, 一直在福耀員工中徵集簽名支持。 根據規定, 只要有超過30%的員工簽名支持, UAW就可以在美國勞動關係委員會的監督下發起全廠員工投票, 以決定莫雷恩工廠的員工是否要整體加入工會。 一旦員工整體加入工會,

福耀或因此承受更多麻煩和成本。

面對這麼多麻煩, 曹德旺當初是否想到, 我們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 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因為各種麻煩會帶來綜合成本增加。 有人因此會說, 曹德旺現在或許後悔了, 當初不應該投資美國;還有人或許認為, 曹德旺既然已投資, 無法撤出, 只能無可奈何地承受各種想不到的麻煩和成本。

在筆者看來, 曹德旺無論是當初投資美國, 還是如今遇到不少麻煩, 對國內有關方面都是一種警示。 當初曹德旺美國建廠, 的確是國內很多成本高於美國, 這是有事實依據的。 所以, 曹德旺投資美國也是提醒有關方面, 國內企業面臨的一些成本確實不合理, 影響到國際競爭力。

如今, 曹德旺在美國遇到麻煩, 對國內準備走出去的企業也是一種警示, 即投資海外之前, 必須對投資地的文化、法律以及工會等情況徹底摸透, 然後理性決策, 否則就有可能為草率決策付出代價。 從過去案例看, 我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 據悉, 有2萬多家企業在海外投資, 90%以上是虧損的。

但就曹德旺投資美國來說, 筆者認為曹德旺不會後悔當初決定。 即便當初沒有想到今天會遇到很多麻煩, 他也應該不會後悔, 這是因為, 某些成本確實美國比國內低;從市場角度來說, 這有利於提高福耀產品在美國市場份額。 相比市場前景來說, 福耀目前承受的這些麻煩和成本或許是值得的——這是一種“學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