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小說:風雨大清河(3)

往期推薦:小說:同病相愛(9)

散文:記憶中的茶館兒

【作者簡介】劉玉明, 四川三台縣人, 生於1979年,四川省作協會員。 2009年開始小說創作, 有短、中、長篇小說發表。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三)

於蒼頭低著頭笑眯眯地去了。 劉老太爺對智玄才吃了幾盞茶, 聽得戲樓那邊鑼鼓響成一片。 老太爺對智玄說:“你聽這鑼鼓, 真個凡俗得很。 攪擾人連話都講不下去。 ”智玄笑著說:“阿彌陀佛, 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看看戲也是修性的事兒。 權當它沒有便不覺得俗氣了。 ”

兩人正聒聒碎碎地說著話, 邱麻子帶著于蒼頭和那個角兒九紅進得院來。 剛入院內, 老太爺覺得眼前一亮, 心裡一聲歎, 天爺爺, 真個是尤物!智玄把眼睛在女子身上一掠, 把眉頭低了, 誦一聲阿彌陀佛, 手裡的念珠竟如百十斤重石頭, 轉它不動。

劉大河正和小宛在屋裡談夜裡唱戲的事。 邱麻子急急地跑來, 說:“大爺, 你可得去看看,

來的角兒是個漂亮娘兒們。 ”劉大河指著邱麻子罵道:“一個戲子就迷得你狗日的神魂顛倒, 簡直是狗兒聞著屎味兒——一身骨頭都不曉得輕了幾兩。 格老子的, 倒是要去看看, 漂亮成啥樣兒?”說著就跟著邱麻子朝堂屋裡去。 小宛啐了一口唾沫, 也跟了出來。

九紅給老太爺和智玄法師躬身福了一福。 老太爺感歎:“這年頭都不興這套的了。 ”

九紅莞爾一笑, 脆生生說:“老早就聽人說, 老太爺是菩薩樣兒的人, 今天見了才曉得錯了。 ”眾人都驚訝, 盯著九紅細白的牙齒看, 九紅笑著說:“我看老太爺簡直是玉皇大帝, 仁義心腸哪裡是普通的小神小仙比得上的?!”

老太爺樂得鬍子一翹一翹, 說:“女娃嘴可真是乖巧。 說的話都滾了糖的。 ”九紅喲了一聲,

說:“還不是到清河後, 受了老太爺的感化?太爺雨露也是潤澤人的。 ”

老太爺指著于蒼頭笑著說:“看看你調教的人兒, 嘴巴甜得死人的哦。 ”

於蒼頭笑眯著眼。 九紅歎口氣, 說:“我九紅命苦。 ”幾個人詫異。 卻聽九紅說:“我這樣的山野小女子沒有好命, 不能夠伺候得老太爺, 要是能夠天天在老太爺身邊也早修行成個菩薩了。 ”眾人大笑。

劉大河邁進門檻, 一眼睛撲在九紅身上。 於蒼頭忙給他請安。 劉大河劣著眼珠子站到老太爺身邊。 九紅看劉大河眼珠子濕沁沁地在身上黏, 心裡很不痛快, 笑著說:“老太爺今晚可得來捧場哦。 ”

老太爺說:“那是自然的。 大河, 取封銀元來給這個——九紅姑娘。 ”

於蒼頭連聲說:“這那裡要得的。 ”老太爺說:“你們來我就是高興的,

這個見面禮卻是少不得的。 ”連催了幾聲, 沒見劉大河動靜, 拿起桌邊的手杖在劉大河腰上戳了一下。

小宛瞅著劉大河眼睛裡要流出水來, 走過去親熱地拉了九紅的手, 嘖嘖讚歎, 說:“妹妹長得可真是俊, 清河鄉場的女娃子和你比起來可得羞死的。 瞧這臉盤子, 嘖嘖, 像浸了胭脂似的;這眼珠子, 嘖嘖, 簡直要勾死人的。 只怕要惹得鄉場裡多少老少爺們而發癡發癲的。 ”說罷狠狠剜了劉大河一眼。 劉大河戀戀地走去拿錢。

九紅眼睛裡閃過一道光又倏地隱了, 只把一絲笑的餘韻留在腮邊。 智玄卻瞥得分明, 覺得有幾分熟稔, 待要細想又似遊雲一絲在眼前一隱就沒了。 待九紅走了, 方想起和前些日子裡去拜會的慧心禪師竟然眉眼相似。

心裡想, 數日不曾到庵裡去了, 不知道慧心可還好?小宛拉了九紅的衣服, 又歎了一番, 連聲問是哪裡的貨, 這滾花邊做得精緻很是少見的。

望著九紅和於蒼頭的背影, 劉大河趁著脖子直咂嘴。 智玄站起來說:“阿彌陀佛, 這個女子是少見的。 ”小宛笑著說:“大師也動了凡心?我瞧著左右是個騷婆娘。 ”智玄一臉莊重, 說:“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天大的罪過。 ”小宛對著劉大河脖子一巴掌, 打得劉大河頸脖一縮。 老太爺盯著劉大河兩口子的背影連聲說:“冤孽, 冤孽。 ”

劉四海聽老太爺嘴裡絮絮叨叨,卻不知他說些什麼,只覺得眼皮子要往下搭,掙著站起來要走,被老太爺一把抓住,看老太爺眼睛瞪得溜圓,吃了一嚇。

劉老太爺似乎感覺劉四海動彈。側著頭看他,說:“你娃子是見了大世面的,說說你的看法?她進了家門後是不是多了些事?她哪裡是個祥物?”劉四海低聲說:“好些事早先前就有的,我們沒看見而已。也不能全怪在三嫂子身上。”老太爺聽罷他的話,眼睛裡精光灼灼,燃燒得劉四海渾身不自在。老太爺長歎一聲,眼睛裡的精光一閃,倏地黯淡下來。

劉四海是劉老太爺和小老婆翠菊生的。娶翠菊那年老太爺要近五十歲了。老太爺發家晚,大老婆長著一副馬臉。時間久了怎麼看也不順眼。眼見得家財殷實了,老太爺有了再娶一房的想法。他瞅得佃戶老朱家的女兒翠菊還水靈,就狠狠心用一晌水田換了翠菊。大老婆說:“以為你天天往田土裡跑是為看收成呢,原來是讓這個小婆娘迷了眼睛。”老太爺打定主意的事情,她也變不了,咬牙切齒也罷,摔東西也好,把家裡的醋罎子打翻幾個,終究還是由著老太爺去。

小憐玉體橫陳夜。如同農人盼雨水一般,多時不曾在新耕的土地上灑下甘霖,老太爺生猛得如同頭牛犢子,把女人在胯下搓麵團似的。一連幾夜,大老婆站在窗外,在緊要處悶聲悶氣地說:“老騷貨嘢,不怕短了陽壽?”邊說邊把手裡的面盆哐當一聲敲響。老太爺聽了便渾身一激靈,幾次把精液潑水似的灑在了小女人肚皮上。翻身下來,那命根子竟短了好大一截。以後摸著小女人雪白的身體總不來勁,找陳子仁開了幾十副中藥來吃,吃得口裡冒苦氣,命根子還是不見長。曉得這輩子是完了,遂不再和小女人交媾,只是用手用嘴細細把玩。心裡對老婆子恨得直咬牙。雖然只是幾夜,翠菊的肚子卻留了他的種,不到一年就抱得粗大。老太爺很是得意,說:“當年薛仁貴和王寶釵也不過如此,他年輕自然行的,我一把年齡也不虛了他。寶刀未老,生的小么兒會比薛金山弱?”大老婆罵道:“老不要臉的,吃了一把把嫩草就萎蔫了還好意思說給人聽。”翠菊和老太爺說,至從懷了娃兒每晚都夢見“抱子石”活鮮鮮的,直在下體裡搗鼓,搗得全身都麻酥酥的。

老太爺聽了罵道:“你個小淫婦想男人都想瘋了,那根石頭棍子還不把肚子搗破?”伸手在翠菊奶子上亂拍。心裡卻暗暗歡喜。

那“抱子石”就矗立在鄉場劉家茶館邊上。這石頭老太爺自小見它站在那裡。石頭圓溜溜直通通極是粗壯,和陰莖無二。老輩人見它生得精怪,就在旁邊栽了株黃桷樹。忽忽數年,黃桷樹撒下一片濃蔭。鄉場裡一個婦人不孕,就麻著膽子來摸了摸,極是靈驗,產下一兒一女,一時傳為神話。那些想要孩子的婦人聽了,時常來膜拜,香火繚繞,氣象氤氳。劉老太爺雖是不喜婦人的所為,但心裡卻是高興的。大凡富貴之人出生前總是要顯露些異像的,戲文裡帝王將相降世上天皆有示像。女人夜夜夢得怪異,難不成是神仙所示的祥兆麼?此兒日後必定大富大貴前途不可限量。要是夢見和神龍交配豈不更好?

劉四海一出生,女人翠菊就大出血而死。老太爺感歎女人命苦,對上天所示預兆更是深信不疑,大貴之人下世必是要收回個賤命的。天道公允!四海長得天庭飽滿,自幼聰穎,很得老太爺喜歡,決意要送兒子讀書待將來光宗耀祖。請私塾,上公學,再送到成都省城裡讀洋學堂。四海先倒遂老太爺的意,每每把好訊息報回家來。卻不想成都省城裡學生男女混雜,思想激進,四海跟著一幫子人出去遊行被人查了出來,惶惶地回了清河。問起學業,他便吞吞吐吐,只撿些無關要緊的事情說與老太爺聽。都是透著邪性的——譬如去年學生罷課,鬧了一回運動;逼得掌宮的段什麼罷了三五個人的官。“反天了,反天了。”老太爺臉陰沉嚇人。劉四海道:“此系愛國運動,自然少不了學子們的;到年中,民眾皆參與保路運動……”見老太爺鼻孔大張,忙改口道:“都是洋毛子惹出的事端。先前袍哥們不是扶清滅洋麼?和這個事兒一樣。”老太爺慢慢轉了臉色,感歎道:“我也是袍哥裡一份子,這洋人搞得我大清海河不寧,壞了大清朝三百年基業。現在又要鬧出什麼事端來,不是逼著老百姓造反麼?”他頓了頓又道:“一條路有什麼保的,從昨年鬧騰到今年?”小宛笑道:“多半是那條路上埋著金子。”老太爺想想說:“依我看,洋毛子修路是要壞我們的風水。這實在可恨。”他憤憤不已大罵一通,說什麼世風日下,洋人狼虎之心,學生不能讀書無進取之門,且男女混雜陰陽顛倒必是亡國之兆。劉四海語塞,忙退了出來。小宛在鄉場裡和人談論起劉四海所說的話語,鄉人都驚詫不已,道原來省城裡都造了反,怕是又要變天了?再說了一條路害了那麼多人性命值得麼?小宛道:“你們曉得什麼,我家老太爺說了,那路關係著風水。被洋毛子壞了,國呀家呀就完了。”鄉人都驚惶。壞了風水怎地得了?那洋毛子不就到清河鄉場來了?說不得,早晚要來的!聽說洋毛子渾身長毛的,青面獠牙,吃人不吐骨頭……眾說紛紜,鄉場裡惶惶不可終日。便早晚來劉家找劉四海打探,劉四海笑道,胡說八道!都是一般的人,渾身長毛的不成了畜生?又議論了多日,沒有見洋毛子來,方才把心放回肚裡。倒勾引得那些哥老會袍哥人家的老人兒說出許多故事。茶館裡生意空前興旺。老太爺和智玄談論這些事情憂心忡忡,智玄安慰他說,天道自然是有定數的,現下清河還是太平盛世,無須多慮云云。老太爺心裡平和了好多,每日約了智玄來家裡談佛。

自從見了九紅,老太爺心裡不平靜起來,這清河鄉場哪裡有過這般美麗的女子,定要惹得一些滾刀潑皮心裡瘙癢難耐,清河自此不得安寧。想起智玄說的佛法可以祛除邪想,便想把這個念頭掐了去,可腦子裡又蹦出翠菊的影兒來。女人死了二十多年,生前就沒有過上一天舒展日子,想想就覺得對不起她。老囉,老囉,他歎了口氣,伸出手抓住桌子上的煙槍,仿佛抓住的不是煙槍,而是即將逝去的和未來的光陰。溫潤的白玉煙槍發出柔和的光芒,那些光就在手上閃閃爍爍,水似的從槐樹皮般的褶皺裡流過去,漠然又悄然地離逝。他睜著蒼栗而疲憊的眼睛盯著時光大咧咧地跨過他的肩頭,飄然而去。一個女人恍恍惚惚地站立在眼前,她的淚水在那道光裡閃亮,又倏地墜落。她看著他乾癟的臉皮和灰暗的眼睛,嘴唇翕動,仿佛有說不盡的話語,卻一聲也說不出。老太爺努力地看那個女人的面目,好似翠菊,又好似大老婆,又好似九紅。幾個女人走馬燈一樣在光影裡晃動。透過亮瓦的淡紅色陽光浮動在老太爺的臉上。臆怔了,臆怔了,他喃喃道。伸出一隻手揉了揉眼睛,眼前一片明晰。夕陽在院子裡浮蕩,一跳一跳落在牆壁上,落在樹梢上,漸漸隱沒在幽暗的角落裡。東崗把巨大的暗影投下來,吞噬著劉家大院,也吞噬了他的身體。

老太爺猛然覺得心悸,忙讓人熬了一碗安神湯服了。問兒子四海,卻是和幾個相好的同學廝混去了,心裡老大不痛快。

殘陽西斜,鄉場上炊煙繚繞。先是兩條細尾長龍似的,漸漸交繞在一處,一面銜住戲樓,一面吞沒了高踞一方斜坡上的龍王廟。不得風起,煙霧聚成的長龍便失了魂魄,散成絲縷,卷成團,好像剛碎爛在鍋裡的蛋白。戲樓坐落在東面街首,龍王廟在街尾。一個橫東,一個向南。據說這方位還是一本土風水大師暗合五行八卦排下的,頗合生克之理。風水大師排下這格局甚是得意,待戲樓平地而起才猛記得當日計算時未能把河西的“三聖宮”合計在內,心下好不後悔。事已至此,只好如此。可憐正落在西面中央處的“三聖宮”,兩邊不靠,中間又隔了清河,好似個望門的寡婦。幸好“三聖宮”對面遠遠見得劉家大院,解了枯望斷魂的隱憂。兩邊街坊隔著河面,仰首間便招呼得。那邊捧了碗招呼,相好的,吃飯了麼?把筷子敲著碗邊。這邊的虛禮一番,親家,想你還會請我吃飯麼?中間隔著河呢!心裡安然許多,覺得自己終究是受人敬重的。故而一到吃飯時候,兩邊的閒人便捧著碗,踱出街面,走到河岸,靠著柳樹,或蹲,或站,一邊兒吃飯一邊兒說些家長里短,也關心國家大事。或慷慨,或黯然,或搖頭。要想過去,須得走過石橋。鄉場首尾各有一道平橋,年歲久遠,青岡石的橋面被大車獨輪車碾出道道凹痕。這兩座石橋遠不如鄉場裡四座石拱橋精緻漂亮。拱橋修建時間不一,但橋身都布上了青苔,顯得滄桑。劉家大院落在東崗下麵,背山面水,前面老大一塊兒空地。此前,有些街面的住家戶,劉家覺得有礙觀瞻,便一一盤下來。築起壩子,栽起兩排扁柏。中間一條水準的黃沙路直通到河岸邊。河岸都是清一色條子石砌成,爬滿青黑的苔蘚;石縫裡垂掛著見風而生的草棵子野蕨菜,年輕的招展蓬勃,衰老的吐一口濁氣,把灰敗映托著春色。劉家大院外面這壩子比不得戲樓壩子,站得下幾百十人。此刻,戲樓壩子前早圍了一圈人,覷幕布裡戲子們裝扮,聽那鑼鼓有一搭沒一搭地敲響。待看到自家煙囪不冒煙了,一窩蜂兒地散了,和家裡的女人孩子齊捧了飯碗到戲樓前占地方,等看戲。

劉老太爺被家裡人擁了往戲樓去。鬧哄哄一群人出得門來,往戲樓而去。才到第二眼石拱橋,就見智玄法師和鄉場裡裹香蠟的顏白生、名醫陳子仁從橋上過來。顏白生祖傳的手藝,能制得抱大的蠟燭,且耐燒,和寺廟裡關係頗好。掙的錢雖多卻管不住自己,三兩日的在煙館裡泡。劉老太爺對他有些不屑,但對陳子仁頗禮敬的。陳子仁五十上下,頭髮梳得齊整,一身青緞面長衫,走起路來一抖一抖。他居於清河西岸,開著三個門面的藥鋪子,也算得殷富人家。此人先前是個劁豬的,手藝精絕。某年逢一奇人——算命的瞎子,姓范。給他摸了回手相,說:“你額頭一點紅痣,須下一點黑痣,襠裡豆大肉痣,頂得乾坤,當是富貴之人!”陳子仁大驚,請先生慢慢說來。范瞎子說他不該劁豬改行人醫,定當賺得大錢。並把命理與他細細講了,陳子仁有如醍醐灌頂,游走四方遍尋名醫老師,終究拜在一代宗師門下學得一手醫術,回清河鄉場開了鋪子。也該著他發財。民國初年夏,清河鄉場稻香蛙鳴。那些青蛙個大肉肥,家家夜裡打著火把捉青蛙,戶戶白日支鍋搭灶炸蛙肉。風靡一時。劉老太爺的二兒子劉湖把青蛙肉做成了一絕。四裡八鄉的袍哥大爺來劉家“四傑飯館”一品劉湖烹製的蛙肉。劉湖也是吃蛙肉的能手。沒上一年把清河鄉場的青蛙搞得斷子絕孫。劉湖沒了蛙肉吃,人就開始萎靡,萬藥不治。劉家當初不信陳子仁醫術,外尋名醫診治始終不見好轉。不久劉湖就一命嗚呼。陳子仁來了,用一把小刀在劉湖的腦袋上劃開一個小口,挑出一團紅絲絲的小蟲子來。劉老太爺搓手頓足,連呼早讓子仁來治,兒子哪能夠就死了的?遂送了陳子仁一塊牌匾,書“妙手神醫”。這件事在四裡八鄉哄傳一時。家家來找陳子仁看腦殼裡有無紅蟲子。陳子仁一炮成名,財源廣進,成了清河鄉場一尊菩薩。

幾個人打了招呼往戲樓壩子上去。於蒼頭早預備了桌子,擺些熟瓜子炒花生,一人一盞茶,專等劉老太爺來。見幾人來了,忙迎著坐下,喝一聲開戲,那鑼鼓咣咣當當的響了起來。

火把燃得嗶嗶駁駁,紅亮的火舌子在空中舔出幽藍的光煙。繡了金龍鸞鳳的幕布徐徐拉開,一時間熱鬧非凡。那些滿場子亂竄的人都靜了下來,伸著脖子盯住戲臺。於蒼頭唱的一出蔡伯喈贏得喝彩,下得台來陪鄉場上這幾個名人吃茶閒聊。一個穿了麻布直綴的人在戲臺上哀哀地哭訴,卻是老太爺點的《孝子圖》。聽的人又開始滿場子竄,賣瓜子糖人的吆喝四起,女人們湊在一塊聊些風月事情,幾個滾刀漢子在暗裡摸了女人屁股,尖叫聲、混罵聲響作一片。那個孝子哭著下得台來,於蒼頭捧了空盤子收錢。人說,《思凡》是沒有演的哪裡能夠收錢?

“好戲在後頭,比《思凡》安逸巴適。”

聽得後臺一聲“呀——”,嫋嫋娜娜地在空中迴旋。有如梵音當頭罩下來,聽的人渾身一個清脆,都屏住了呼吸。戲樓下頓時鴉雀無聲。只聽得火把在燈籠裡燃聲呼呼,把那些伸得老長的頸脖映在臉上、地上,好似一群提線的木人。那聲音許久歇落下來,在人的心房裡一滾,滑落到肺腑裡。眾人悵然若失,好半天才爆一聲“好”!紛紛把銀錢往於蒼頭的盤子裡撒。

九紅踩著蓮步走上台來,把背影丟給眾人,幾個水袖舞得行雲流水,猛一回首,驚得眾人目瞪口呆。台下的婆娘們看得手腳冰涼,那些滾刀潑皮渾身發抖,驚聲呼哨。劉老太爺說,早曉得這九紅是要驚豔倒人的。看顏白生時,捧了茶碗流出一絲口水來。陳子仁本摸著鬍鬚,一驚,扯脫幾莖來,疼得直哈氣。智玄忙不迭念了句阿彌陀佛,瞪著眼珠子看九紅背影覺得熟稔,好似在哪裡見過的,一時間又想不起來。九紅把水袖舞起一道白來,好似六月裡飄的雪花,人的心腹都涼爽。智玄驀地覺得自己正站在二十年前的涪江畔。那時節正是六月天氣,智玄在大佛寺掛單日滿,要回清河來。他站在江畔等待渡船。江水清清,悠悠東流。日頭毒辣。他在河裡掬了捧水澆在臉上,登時清涼了好多。江邊墨綠的蘆葦密密地延展開去,裡面演繹著鄉野裡流傳的精彩故事,讓他有些焦躁又有些驚怵。遠遠地看見對岸蘆葦從裡蕩出一葉小船,他張嘴要喚。此時,江風颯颯翻動蘆葦的葉片,遠看去那江岸上翻起一陣白色的雪浪來。驚得他目瞪口呆。隱約裡見那葉小舟裡爬出個婦人,精靈似的在眼際裡一晃,沒在無邊際的蘆葦從裡。

九紅唱的是一個怨婦戲,把個想男人的婆娘那點小心思演得淋漓。劉老太爺也不說它是淫戲,等九紅下臺來,方高聲說:“好戲,好戲!”

鄉場上的婦人滿是妒忌,扯著嗓子喊這個好騷的婆娘。小宛使勁兒拉著劉大河回到家裡。劉大河在燈下翹個蘭花指,走得一步一扭,把小宛嚇了一跳。

(圖片來自於網路)

投稿郵箱:125926681@qq.com

投稿郵箱:499020910@qq.com

顧問:朱鷹 、鄒開歧

編輯:姚小紅、洪與、鄒舟

劉四海聽老太爺嘴裡絮絮叨叨,卻不知他說些什麼,只覺得眼皮子要往下搭,掙著站起來要走,被老太爺一把抓住,看老太爺眼睛瞪得溜圓,吃了一嚇。

劉老太爺似乎感覺劉四海動彈。側著頭看他,說:“你娃子是見了大世面的,說說你的看法?她進了家門後是不是多了些事?她哪裡是個祥物?”劉四海低聲說:“好些事早先前就有的,我們沒看見而已。也不能全怪在三嫂子身上。”老太爺聽罷他的話,眼睛裡精光灼灼,燃燒得劉四海渾身不自在。老太爺長歎一聲,眼睛裡的精光一閃,倏地黯淡下來。

劉四海是劉老太爺和小老婆翠菊生的。娶翠菊那年老太爺要近五十歲了。老太爺發家晚,大老婆長著一副馬臉。時間久了怎麼看也不順眼。眼見得家財殷實了,老太爺有了再娶一房的想法。他瞅得佃戶老朱家的女兒翠菊還水靈,就狠狠心用一晌水田換了翠菊。大老婆說:“以為你天天往田土裡跑是為看收成呢,原來是讓這個小婆娘迷了眼睛。”老太爺打定主意的事情,她也變不了,咬牙切齒也罷,摔東西也好,把家裡的醋罎子打翻幾個,終究還是由著老太爺去。

小憐玉體橫陳夜。如同農人盼雨水一般,多時不曾在新耕的土地上灑下甘霖,老太爺生猛得如同頭牛犢子,把女人在胯下搓麵團似的。一連幾夜,大老婆站在窗外,在緊要處悶聲悶氣地說:“老騷貨嘢,不怕短了陽壽?”邊說邊把手裡的面盆哐當一聲敲響。老太爺聽了便渾身一激靈,幾次把精液潑水似的灑在了小女人肚皮上。翻身下來,那命根子竟短了好大一截。以後摸著小女人雪白的身體總不來勁,找陳子仁開了幾十副中藥來吃,吃得口裡冒苦氣,命根子還是不見長。曉得這輩子是完了,遂不再和小女人交媾,只是用手用嘴細細把玩。心裡對老婆子恨得直咬牙。雖然只是幾夜,翠菊的肚子卻留了他的種,不到一年就抱得粗大。老太爺很是得意,說:“當年薛仁貴和王寶釵也不過如此,他年輕自然行的,我一把年齡也不虛了他。寶刀未老,生的小么兒會比薛金山弱?”大老婆罵道:“老不要臉的,吃了一把把嫩草就萎蔫了還好意思說給人聽。”翠菊和老太爺說,至從懷了娃兒每晚都夢見“抱子石”活鮮鮮的,直在下體裡搗鼓,搗得全身都麻酥酥的。

老太爺聽了罵道:“你個小淫婦想男人都想瘋了,那根石頭棍子還不把肚子搗破?”伸手在翠菊奶子上亂拍。心裡卻暗暗歡喜。

那“抱子石”就矗立在鄉場劉家茶館邊上。這石頭老太爺自小見它站在那裡。石頭圓溜溜直通通極是粗壯,和陰莖無二。老輩人見它生得精怪,就在旁邊栽了株黃桷樹。忽忽數年,黃桷樹撒下一片濃蔭。鄉場裡一個婦人不孕,就麻著膽子來摸了摸,極是靈驗,產下一兒一女,一時傳為神話。那些想要孩子的婦人聽了,時常來膜拜,香火繚繞,氣象氤氳。劉老太爺雖是不喜婦人的所為,但心裡卻是高興的。大凡富貴之人出生前總是要顯露些異像的,戲文裡帝王將相降世上天皆有示像。女人夜夜夢得怪異,難不成是神仙所示的祥兆麼?此兒日後必定大富大貴前途不可限量。要是夢見和神龍交配豈不更好?

劉四海一出生,女人翠菊就大出血而死。老太爺感歎女人命苦,對上天所示預兆更是深信不疑,大貴之人下世必是要收回個賤命的。天道公允!四海長得天庭飽滿,自幼聰穎,很得老太爺喜歡,決意要送兒子讀書待將來光宗耀祖。請私塾,上公學,再送到成都省城裡讀洋學堂。四海先倒遂老太爺的意,每每把好訊息報回家來。卻不想成都省城裡學生男女混雜,思想激進,四海跟著一幫子人出去遊行被人查了出來,惶惶地回了清河。問起學業,他便吞吞吐吐,只撿些無關要緊的事情說與老太爺聽。都是透著邪性的——譬如去年學生罷課,鬧了一回運動;逼得掌宮的段什麼罷了三五個人的官。“反天了,反天了。”老太爺臉陰沉嚇人。劉四海道:“此系愛國運動,自然少不了學子們的;到年中,民眾皆參與保路運動……”見老太爺鼻孔大張,忙改口道:“都是洋毛子惹出的事端。先前袍哥們不是扶清滅洋麼?和這個事兒一樣。”老太爺慢慢轉了臉色,感歎道:“我也是袍哥裡一份子,這洋人搞得我大清海河不寧,壞了大清朝三百年基業。現在又要鬧出什麼事端來,不是逼著老百姓造反麼?”他頓了頓又道:“一條路有什麼保的,從昨年鬧騰到今年?”小宛笑道:“多半是那條路上埋著金子。”老太爺想想說:“依我看,洋毛子修路是要壞我們的風水。這實在可恨。”他憤憤不已大罵一通,說什麼世風日下,洋人狼虎之心,學生不能讀書無進取之門,且男女混雜陰陽顛倒必是亡國之兆。劉四海語塞,忙退了出來。小宛在鄉場裡和人談論起劉四海所說的話語,鄉人都驚詫不已,道原來省城裡都造了反,怕是又要變天了?再說了一條路害了那麼多人性命值得麼?小宛道:“你們曉得什麼,我家老太爺說了,那路關係著風水。被洋毛子壞了,國呀家呀就完了。”鄉人都驚惶。壞了風水怎地得了?那洋毛子不就到清河鄉場來了?說不得,早晚要來的!聽說洋毛子渾身長毛的,青面獠牙,吃人不吐骨頭……眾說紛紜,鄉場裡惶惶不可終日。便早晚來劉家找劉四海打探,劉四海笑道,胡說八道!都是一般的人,渾身長毛的不成了畜生?又議論了多日,沒有見洋毛子來,方才把心放回肚裡。倒勾引得那些哥老會袍哥人家的老人兒說出許多故事。茶館裡生意空前興旺。老太爺和智玄談論這些事情憂心忡忡,智玄安慰他說,天道自然是有定數的,現下清河還是太平盛世,無須多慮云云。老太爺心裡平和了好多,每日約了智玄來家裡談佛。

自從見了九紅,老太爺心裡不平靜起來,這清河鄉場哪裡有過這般美麗的女子,定要惹得一些滾刀潑皮心裡瘙癢難耐,清河自此不得安寧。想起智玄說的佛法可以祛除邪想,便想把這個念頭掐了去,可腦子裡又蹦出翠菊的影兒來。女人死了二十多年,生前就沒有過上一天舒展日子,想想就覺得對不起她。老囉,老囉,他歎了口氣,伸出手抓住桌子上的煙槍,仿佛抓住的不是煙槍,而是即將逝去的和未來的光陰。溫潤的白玉煙槍發出柔和的光芒,那些光就在手上閃閃爍爍,水似的從槐樹皮般的褶皺裡流過去,漠然又悄然地離逝。他睜著蒼栗而疲憊的眼睛盯著時光大咧咧地跨過他的肩頭,飄然而去。一個女人恍恍惚惚地站立在眼前,她的淚水在那道光裡閃亮,又倏地墜落。她看著他乾癟的臉皮和灰暗的眼睛,嘴唇翕動,仿佛有說不盡的話語,卻一聲也說不出。老太爺努力地看那個女人的面目,好似翠菊,又好似大老婆,又好似九紅。幾個女人走馬燈一樣在光影裡晃動。透過亮瓦的淡紅色陽光浮動在老太爺的臉上。臆怔了,臆怔了,他喃喃道。伸出一隻手揉了揉眼睛,眼前一片明晰。夕陽在院子裡浮蕩,一跳一跳落在牆壁上,落在樹梢上,漸漸隱沒在幽暗的角落裡。東崗把巨大的暗影投下來,吞噬著劉家大院,也吞噬了他的身體。

老太爺猛然覺得心悸,忙讓人熬了一碗安神湯服了。問兒子四海,卻是和幾個相好的同學廝混去了,心裡老大不痛快。

殘陽西斜,鄉場上炊煙繚繞。先是兩條細尾長龍似的,漸漸交繞在一處,一面銜住戲樓,一面吞沒了高踞一方斜坡上的龍王廟。不得風起,煙霧聚成的長龍便失了魂魄,散成絲縷,卷成團,好像剛碎爛在鍋裡的蛋白。戲樓坐落在東面街首,龍王廟在街尾。一個橫東,一個向南。據說這方位還是一本土風水大師暗合五行八卦排下的,頗合生克之理。風水大師排下這格局甚是得意,待戲樓平地而起才猛記得當日計算時未能把河西的“三聖宮”合計在內,心下好不後悔。事已至此,只好如此。可憐正落在西面中央處的“三聖宮”,兩邊不靠,中間又隔了清河,好似個望門的寡婦。幸好“三聖宮”對面遠遠見得劉家大院,解了枯望斷魂的隱憂。兩邊街坊隔著河面,仰首間便招呼得。那邊捧了碗招呼,相好的,吃飯了麼?把筷子敲著碗邊。這邊的虛禮一番,親家,想你還會請我吃飯麼?中間隔著河呢!心裡安然許多,覺得自己終究是受人敬重的。故而一到吃飯時候,兩邊的閒人便捧著碗,踱出街面,走到河岸,靠著柳樹,或蹲,或站,一邊兒吃飯一邊兒說些家長里短,也關心國家大事。或慷慨,或黯然,或搖頭。要想過去,須得走過石橋。鄉場首尾各有一道平橋,年歲久遠,青岡石的橋面被大車獨輪車碾出道道凹痕。這兩座石橋遠不如鄉場裡四座石拱橋精緻漂亮。拱橋修建時間不一,但橋身都布上了青苔,顯得滄桑。劉家大院落在東崗下麵,背山面水,前面老大一塊兒空地。此前,有些街面的住家戶,劉家覺得有礙觀瞻,便一一盤下來。築起壩子,栽起兩排扁柏。中間一條水準的黃沙路直通到河岸邊。河岸都是清一色條子石砌成,爬滿青黑的苔蘚;石縫裡垂掛著見風而生的草棵子野蕨菜,年輕的招展蓬勃,衰老的吐一口濁氣,把灰敗映托著春色。劉家大院外面這壩子比不得戲樓壩子,站得下幾百十人。此刻,戲樓壩子前早圍了一圈人,覷幕布裡戲子們裝扮,聽那鑼鼓有一搭沒一搭地敲響。待看到自家煙囪不冒煙了,一窩蜂兒地散了,和家裡的女人孩子齊捧了飯碗到戲樓前占地方,等看戲。

劉老太爺被家裡人擁了往戲樓去。鬧哄哄一群人出得門來,往戲樓而去。才到第二眼石拱橋,就見智玄法師和鄉場裡裹香蠟的顏白生、名醫陳子仁從橋上過來。顏白生祖傳的手藝,能制得抱大的蠟燭,且耐燒,和寺廟裡關係頗好。掙的錢雖多卻管不住自己,三兩日的在煙館裡泡。劉老太爺對他有些不屑,但對陳子仁頗禮敬的。陳子仁五十上下,頭髮梳得齊整,一身青緞面長衫,走起路來一抖一抖。他居於清河西岸,開著三個門面的藥鋪子,也算得殷富人家。此人先前是個劁豬的,手藝精絕。某年逢一奇人——算命的瞎子,姓范。給他摸了回手相,說:“你額頭一點紅痣,須下一點黑痣,襠裡豆大肉痣,頂得乾坤,當是富貴之人!”陳子仁大驚,請先生慢慢說來。范瞎子說他不該劁豬改行人醫,定當賺得大錢。並把命理與他細細講了,陳子仁有如醍醐灌頂,游走四方遍尋名醫老師,終究拜在一代宗師門下學得一手醫術,回清河鄉場開了鋪子。也該著他發財。民國初年夏,清河鄉場稻香蛙鳴。那些青蛙個大肉肥,家家夜裡打著火把捉青蛙,戶戶白日支鍋搭灶炸蛙肉。風靡一時。劉老太爺的二兒子劉湖把青蛙肉做成了一絕。四裡八鄉的袍哥大爺來劉家“四傑飯館”一品劉湖烹製的蛙肉。劉湖也是吃蛙肉的能手。沒上一年把清河鄉場的青蛙搞得斷子絕孫。劉湖沒了蛙肉吃,人就開始萎靡,萬藥不治。劉家當初不信陳子仁醫術,外尋名醫診治始終不見好轉。不久劉湖就一命嗚呼。陳子仁來了,用一把小刀在劉湖的腦袋上劃開一個小口,挑出一團紅絲絲的小蟲子來。劉老太爺搓手頓足,連呼早讓子仁來治,兒子哪能夠就死了的?遂送了陳子仁一塊牌匾,書“妙手神醫”。這件事在四裡八鄉哄傳一時。家家來找陳子仁看腦殼裡有無紅蟲子。陳子仁一炮成名,財源廣進,成了清河鄉場一尊菩薩。

幾個人打了招呼往戲樓壩子上去。於蒼頭早預備了桌子,擺些熟瓜子炒花生,一人一盞茶,專等劉老太爺來。見幾人來了,忙迎著坐下,喝一聲開戲,那鑼鼓咣咣當當的響了起來。

火把燃得嗶嗶駁駁,紅亮的火舌子在空中舔出幽藍的光煙。繡了金龍鸞鳳的幕布徐徐拉開,一時間熱鬧非凡。那些滿場子亂竄的人都靜了下來,伸著脖子盯住戲臺。於蒼頭唱的一出蔡伯喈贏得喝彩,下得台來陪鄉場上這幾個名人吃茶閒聊。一個穿了麻布直綴的人在戲臺上哀哀地哭訴,卻是老太爺點的《孝子圖》。聽的人又開始滿場子竄,賣瓜子糖人的吆喝四起,女人們湊在一塊聊些風月事情,幾個滾刀漢子在暗裡摸了女人屁股,尖叫聲、混罵聲響作一片。那個孝子哭著下得台來,於蒼頭捧了空盤子收錢。人說,《思凡》是沒有演的哪裡能夠收錢?

“好戲在後頭,比《思凡》安逸巴適。”

聽得後臺一聲“呀——”,嫋嫋娜娜地在空中迴旋。有如梵音當頭罩下來,聽的人渾身一個清脆,都屏住了呼吸。戲樓下頓時鴉雀無聲。只聽得火把在燈籠裡燃聲呼呼,把那些伸得老長的頸脖映在臉上、地上,好似一群提線的木人。那聲音許久歇落下來,在人的心房裡一滾,滑落到肺腑裡。眾人悵然若失,好半天才爆一聲“好”!紛紛把銀錢往於蒼頭的盤子裡撒。

九紅踩著蓮步走上台來,把背影丟給眾人,幾個水袖舞得行雲流水,猛一回首,驚得眾人目瞪口呆。台下的婆娘們看得手腳冰涼,那些滾刀潑皮渾身發抖,驚聲呼哨。劉老太爺說,早曉得這九紅是要驚豔倒人的。看顏白生時,捧了茶碗流出一絲口水來。陳子仁本摸著鬍鬚,一驚,扯脫幾莖來,疼得直哈氣。智玄忙不迭念了句阿彌陀佛,瞪著眼珠子看九紅背影覺得熟稔,好似在哪裡見過的,一時間又想不起來。九紅把水袖舞起一道白來,好似六月裡飄的雪花,人的心腹都涼爽。智玄驀地覺得自己正站在二十年前的涪江畔。那時節正是六月天氣,智玄在大佛寺掛單日滿,要回清河來。他站在江畔等待渡船。江水清清,悠悠東流。日頭毒辣。他在河裡掬了捧水澆在臉上,登時清涼了好多。江邊墨綠的蘆葦密密地延展開去,裡面演繹著鄉野裡流傳的精彩故事,讓他有些焦躁又有些驚怵。遠遠地看見對岸蘆葦從裡蕩出一葉小船,他張嘴要喚。此時,江風颯颯翻動蘆葦的葉片,遠看去那江岸上翻起一陣白色的雪浪來。驚得他目瞪口呆。隱約裡見那葉小舟裡爬出個婦人,精靈似的在眼際裡一晃,沒在無邊際的蘆葦從裡。

九紅唱的是一個怨婦戲,把個想男人的婆娘那點小心思演得淋漓。劉老太爺也不說它是淫戲,等九紅下臺來,方高聲說:“好戲,好戲!”

鄉場上的婦人滿是妒忌,扯著嗓子喊這個好騷的婆娘。小宛使勁兒拉著劉大河回到家裡。劉大河在燈下翹個蘭花指,走得一步一扭,把小宛嚇了一跳。

(圖片來自於網路)

投稿郵箱:125926681@qq.com

投稿郵箱:499020910@qq.com

顧問:朱鷹 、鄒開歧

編輯:姚小紅、洪與、鄒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