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北宋時期的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中華絕

中華藝術宮(原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的鎮館之寶——電子版清明上河圖, 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使古老的清明上河圖的各種人物、動物、船舶、車輛等都動了起來、活了起來, 勘稱一絕。 本人之前還是在上海世博會結束時匆匆忙忙地去看了一次, 事隔多年又專門去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欣賞了幾個小時, 人不多很適合觀賞、研究。 (下圖為清明上河圖的全景效果)

大家都熟悉, 北宋時期的清明上河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現存的是當時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 屬於國寶級文物,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品以長卷形式, 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 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 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下圖為清明上河圖的白天照片)

北宋畫家張擇端,在長5.25米、寬0.255米的畫卷裡,共繪了各色人物684人,牛、馬、騾、驢等牲畜96頭,房屋122個,轎子8頂,舟船和車子25輛,樹木124棵。房屋、橋樑、城樓等各有特色,充分體現了北宋時期的建築特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下圖為夜晚的清明上河圖)

中華藝術宮內活起來的清明上河圖,總長128米、高6.5米,將原作放大了約30倍。活的清明上河圖分為白天和夜晚,每隔4分鐘為一個日夜迴圈,作品下方又營造了一條虛擬的汴河,與長卷相輔相成,生動突現了全畫的觀看效果。整件作品結合聲、光、電全效,使用12台電影級大型投影設備,設立8個智慧點,其中白天出現人物691人、夜晚出現人物377人,作品中小商小販的叫賣叫買、城內的嘈雜聲,市民叫喊“切五斤肉”等聲音依晰可見。置身現場,仿佛穿越到了北宋時期的開封。(下圖為清明上河圖的相關介紹)

跟著“攝影時刻”去旅遊,大家都關注了,我也要關注!

(下圖為清明上河圖的白天照片)

北宋畫家張擇端,在長5.25米、寬0.255米的畫卷裡,共繪了各色人物684人,牛、馬、騾、驢等牲畜96頭,房屋122個,轎子8頂,舟船和車子25輛,樹木124棵。房屋、橋樑、城樓等各有特色,充分體現了北宋時期的建築特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下圖為夜晚的清明上河圖)

中華藝術宮內活起來的清明上河圖,總長128米、高6.5米,將原作放大了約30倍。活的清明上河圖分為白天和夜晚,每隔4分鐘為一個日夜迴圈,作品下方又營造了一條虛擬的汴河,與長卷相輔相成,生動突現了全畫的觀看效果。整件作品結合聲、光、電全效,使用12台電影級大型投影設備,設立8個智慧點,其中白天出現人物691人、夜晚出現人物377人,作品中小商小販的叫賣叫買、城內的嘈雜聲,市民叫喊“切五斤肉”等聲音依晰可見。置身現場,仿佛穿越到了北宋時期的開封。(下圖為清明上河圖的相關介紹)

跟著“攝影時刻”去旅遊,大家都關注了,我也要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