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是懷念誰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 惟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蟬娟。 "

---- 蘇軾《水調歌頭》

一首流傳千古的名詞《水調歌頭》, 朋友們應該在上學階段都學習過, 這是北宋詞人蘇軾的詞, 一句“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寫出了古今多少人的美好願望。 有人說, 這首詞不是蘇軾寫給自己的弟弟的, 而是寫給當朝皇帝的, 真相真的是這樣的嗎?小編和大家一起來探究一番。

水調歌頭

蘇軾是北宋大文豪, 詩, 詞, 賦, 散文均成就極高。 且擅長書法和繪畫, 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 很負盛名的《水調歌頭》, 最後一句“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後世皆認為是對月懷人之語。 但是懷念的是誰呢?爭議不小。

水調歌頭

一說, 此詞是運用了比興寄託手法, 詞中所說的“天上”, “人間”是象徵“朝廷”和“在野”。 蘇軾寫此詞的時候, 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而離開朝廷在密州作知州。 “我我欲乘風歸去”是想回到朝廷中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則是擔心皇帝身邊的小人。

有的則認為“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是朝廷中寒氣還很寒冷, 不是我所能容身的。

另有一說, 蘇東坡這首詞並沒有什麼寓意, 而是直抒胸臆, 蘇東坡因為仕途比較坎坷, 又受佛教的影響, 故每逢失意的時候便以佛事消遣。

還有人認為, “天上宮闕”應該指天界或月宮, 不能代指“朝廷”。 “人間”應該指人世而非民間或者在野。 蘇軾是地方官, 如果朝廷不徵召, 他回朝廷便無望, 如果將“天上宮闕”比喻為朝廷, 那麼“欲”, 又”幾句表達的既想又害怕的情感, 並不能用於君臣之間。 “團聚”只能指詞序所說的弟弟蘇子由而不能是神宗皇帝。

水調歌頭

蘇軾的這首詞不管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也不能抹滅它在歷史中的傳播和地位。 當然, 蘇軾, 這位中國數千年來歷史上公認的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 他還有很多有名的詞, 下次, 小編和大家再細細品味, 解讀。

蘇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