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七大經濟學家聯合打造CFRSR:中國宏觀經濟風險和信貸風險有所下降

金融危機10年後, 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 難以恢復到危機前水準。 與此同時, 全球經濟、金融市場關聯性高度加強。 外部經濟金融波動對中國經濟金融衝擊大大加強。 反觀國內, 中國金融風險仍處於高位。 近期穆迪還下調了中國信用評級。

當前中國金融風險敞口有多大?6月18日, 由東航金融與第一財經研究院聯合出品《中國金融風險與穩定報告》(CFRSR)。

報告由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擔任總顧問, 作者包括前IMF高級經濟學家孫濤, 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高占軍,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

光大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 望正資本全球對沖基金董事長劉陳傑。 副總編輯、第一財經研究院院長楊燕青擔任《報告》主編。

《報告》引入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全球金融穩定地圖(GlobalFinancialStabilityMap)方法論, 選擇外部傳染風險、宏觀經濟風險、貨幣和金融條件、風險偏好、市場和流動性風險以及信貸風險六組指標, 全面構建了識別描繪和量化評估中國金融風險的體系和模型——中國金融穩定地圖(ChinaFinancialStabilityMap)。

《報告》指出, 在2015年第四季度到2017年第一季度期間, 中國的外部傳染風險、市場和流動性風險以及風險偏好進一步上升, 宏觀經濟風險和信貸風險有所下降, 貨幣和金融條件趨緊。

在逐一排查了債市、房市、匯市等金融風險,

而且還把金融市場放到了經濟結構失衡的背景下進行分析。 《報告》指出, 從金融市場本身來看, 增強韌性是強化監管、推動金融改革的方向。 此外, 更需要跳出局部金融市場的視野, 扎實推進供給側改革, 以改革來求真穩定。

債市風險正在化解

《中國金融風險與穩定報告2017》執行摘要指出, 產能過剩、投資回報率低下、銀行不良資產上升—在此背景下, 債券市場違約頻發、企業杠杆率快速上升。 這種情況令人擔憂, 事實上, 2016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 已經上演了兩輪債市強震。 當前債市主要面臨以下三大風險:

一是信用風險環節, 二是, 流動性風險環節的突出問題是去杠杆。 最後, 溢出風險可能導致金融風險的傳染和擴散。

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高占軍表示,

債市是日趨複雜的金融系統的關鍵一環, 包括大固守在內, 債券市場體量龐大, 彼此之間緊密聯結、盤根錯節:資管與委外;表內與表外;銀行與非銀。 金融去杠杆的所有機構, 都深度參與債市。

高占軍給出四點建議。 債市當前面臨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交易對手風險、流動性風險、溢出風險等, 化解債市風險需要“債務三角”下的長效機制:制度、法律與市場;加強監管協調。 打破剛兌, 完善違約處置體系。 重建流動性提供框架:央行與商行;回購與做市商;貨幣基金。 完善利率體系(DR與利率壓制)。

未來應進一步加強土地供應管理

2016年房地產市場異常火爆, 一直延續到2017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開始明顯降溫。 但是前期房市過熱導致的風險仍未散去。

《報告》指出, 前期房地產熱潮催生了不少風險。 從居民買房的貸款杠杆率來看, 新增居民中長貸占住宅商品房銷售金額的比重, 已從2012年的24.9%大幅飆升至2016年的57.3%。 這意味著2016年平均首付比例不到一半, 甚至明顯低於美國2007年的相應比例。

銀行角度來看, 增量貸款超4成為房地產貸款。 存量上, 2016年末主要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餘額為26.7萬億, 占到全部貸款餘額的四分之一。 增量上, 2016年各項貸款共增加12.6萬億, 其中房地產貸款增加5.7萬億元, 增量占比達45%。 如果考慮銀行表外業務, 該比例可能更高。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指出, 房地產市場或正在形成泡沫。 當前時點來看, 前期推升的居民和企業杠杆仍高,

房價上漲放緩但資產泡沫仍存, 短期看應該繼續限制投機購房, 包括限購限貸等政策, 以繼續鞏固前期調控成果, 繼續擠泡沫。

“未來應當進一步加強土地供應的管理, 積極靈活地調控土地供應規模, 去除無效供給和低效供給, 合理規劃用地, 增加有效供給, 從而從供給側助力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的形成。 ”薑超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