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脫口秀|IP明星們的“小時代”

殷 茵

IP當道, 娛樂圈催生了一個新名詞:IP明星。 他們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藝人, 而是有著極大號召力和鮮明標籤的個體; 他們被當做“產品”, 由強大的幕後團隊和資本操控, 從生產到銷售, 從形象到公關, 都經過了縝密的計算和把控。

流量可以刷, 收視可以買, 在逐利心的驅使之下, 幕後黑手們鑽市場甚至法律的空子, 獲得了短期利益, 但藝人及其作品的口碑, 卻是無法通過商業算計買來的。 那些依靠父母給了一張臉(有些甚至依靠整容醫生)就輕鬆得到金錢和寵愛的明星, 可能永遠沒有機會知道靠實力贏得認可是什麼滋味。

也許有人會說:“你不懂我家愛豆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是的, 對於吃瓜群眾來說, 我們看得到他們日新月異的顏值, 卻無法用肉眼分辨其演技上的進步。 色衰而愛弛, 愛弛則恩絕, 宮鬥劇中, 靠顏值取悅帝王的女人, 永遠笑不到最後;影視圈裡, 靠流量抬高身價的藝人, 也終有被粉絲忘記的那一天。

更可怕的是, 那些被當做商品打造出來的IP明星, 生產了一部部流水線作品, 並輕而易舉地哄到了那些對常識、邏輯、劇情和演技基本沒有追求、僅僅因為一張臉就獲得滿足的低齡迷弟迷妹們, 而恰恰是他們, 掌握著網路時代的大量話語權。 令人擔憂的是, 這群年輕人正處於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

那些審美低下、製作簡陋的影視劇, 讓他們以為這個世界的天花板就這麼低;而顏值變現如此容易, 讓他們習慣於“靠臉吃飯”。 這樣的惡果已經顯現, 直播網站上, 一群臉龐稚嫩而千篇一律的網紅們, 靠著吃飯、聊天, 就日進鬥金, 誰還願意把青春“浪費”在奮鬥上?

螢屏裡、網路上, IP劇、仙俠劇、玄幻劇橫行, 而製作團隊的年輕化取向, 也使得一些中年演技派無戲可演。 那些曾經被認為電視機遙控器的“主宰者”——中老年觀眾, 很難看到適合自己年齡段的作品, 而曾經大火的《金婚》、《王貴與安娜》這類高品質家庭倫理劇也難覓蹤跡。

這樣的IP明星、IP影視劇, 造就了一群人的“小時代”, 也讓一個“小世界”的人成為暫時的超級獲益者。 但一部有資格為時代代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影視劇,

無疑要求IP明星放棄眼前的短暫利益, 走出“小時代”的舒適圈。 其實, 無論是影視劇從業者還是旁觀者, 都需要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大時代”、“大世界”, 而這, 需要整個影視劇行業和影視劇觀眾的共同努力。 (網站首頁圖:晨報資料圖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