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禪茶一味 茶筍盡禪味 經典茶聯賞析

禪茶一味:經典茶聯賞析

茶筍盡禪味

松杉真法音

----蘇軾

[箋注]東坡先生于宋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不久, 在知果院一次法會上作《參寥上人初得知果院,

會者十六人, 分韻賦詩, 軾得心字》。 此聯即為集其詩句。 知果院:據《武林梵志》載, 其舊址在杭州孤山。 今已不存。 分韻:以《圓覺輕》“大圓覺經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生性智”十六字, 為每人分韻賦詩之命題。 茶筍句:謂法會上所飲之茶, 是采自初春剛萌發的其形如筍的茶芽焙制的珍品。

禪味:是言法會上佛教的氛圍十分濃重, 乃至連茶香也充滿息慮寧心的清修之味道。 松杉句:謂寺院內外的松杉風濤聲同大殿法會上之誦經聲、法器的演奏聲, 遙相呼應, 也充滿著佛法的聲音。

山猿借缽藏新果

野鹿銜筐送早茶

[箋注]白雲山鄭仙寺山門聯。 相傳是秦代鄭安斯築室隱居之所。

門外鳥啼花落

庵中飯熟茶香

客至莫嫌茶味淡

僧居只有菜根香

一杯香茗堂前獻

半局殘棋劫後談

汲來江水烹新茗

買盡青山當畫屏

----鄭燮

[鄭燮]1693-1765, 字克柔, 號板橋。 江蘇興化人。

早年家貧。 康熙秀才, 雍正舉人, 乾隆進士。 曾任山東濰縣知縣, 因忤豪紳, 辭官賣畫於揚州, 為揚州八怪之一。 詩詞書畫均佳, 工聯, 多寫性情, 頗為後人稱道。

[箋注]此為板橋題江蘇鎮江焦山自然庵聯。 焦山危峙于鎮江市東北的長江之中。 東漢人焦光曾隱居於此, 故名。 山上多名勝古跡, 向為登覽勝地。 自然庵在焦山之腰, 與毗鄰的定慧寺皆為焦山著名廟宇。

掃來竹葉烹茶葉

劈碎松根煮菜根

----鄭燮

[箋注]此為四川青城山常道觀聯。 道觀建于隋唐年間。 相傳, 東漢末年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張天師在山上設壇傳教,

故又名天師洞。

雲帶鐘聲採茶去

月移塔影啜茗來

時有客來烹茗煙暖浮新竹

閑無偽累洗缽泉香帶落花

一勺勵清心, 酌水誰含出世想

半生盟素志, 聽泉我愛在山聲

[箋注]此為鎮江市招隱寺內萬古長青泉聯。 寺在鎮江南招隱山中。 東晉末年南朝宋初戴顒隱居山中, 故名。 顒死, 其女將住宅舍為佛寺, 名招隱寺。 酌水:取水而飲。 《晉書·吳隱之傳論》:

“吳隱酌水以勵清, 晉代良能, 此焉為最。 ”後常以酌水形容廉吏。

出世想:佛家語。 即指出世間。 與世間相對, 是謂超出“三界諸天”、“六道輪回”的境界, 相當於涅盤。 盟素志:是謂踐盟, 要實現自己的平生素志。 聽泉句:取杜甫《佳人》“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濁”之意。

圖文轉載:茶文化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