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小說的生動”與“科普的正確”——《三體》作為科幻小說的優秀之作

《三體》的幻想源於經典物理中的三體問題, 即三個體積品質相當的天體, 在遠離其它星系以致其它星系的引力影響可忽略不計的情況下,

三個天體在互相引力的作用下互相圍繞運行, 其運行軌跡將產生不可預測的混沌。 很多年來, 數學家們一直希望能建立三體乃至多體問題的數學模型, 可遺憾的是, 得到的結果僅僅是三體問題在非限制條件下的不可解。 劉慈欣正是基於這樣的科學事實, 用大膽的想像和嚴謹的推斷, 在三體星系的行星中構建了一個外星文明形態, 並描繪了該文明在如同不可捉摸的命運一般的“恒紀元”與“亂紀元”的輪替中, 數百次的毀滅和重生。

三體的故事有著廣袤的時間與空間緯度, 其以明暗兩條線索發展, 一條描述了科學家葉文潔在目睹了文革的瘋狂與愚昧之後, 痛苦的思索著後工業時代對人本複歸的扼殺以及人類文明種種深入骨髓的病態,

在一次偶然的科學實驗中, 她利用太陽作為發射天線, 向宇宙中發出了人類文明存在的信號, 多年後, 她竟然收到了來自另外一個文明的回復, 該回復用急促的句子阻止著地球人進一步的溝通, 因為“如果你們的世界被定位, 那麼你們將被入侵”, 但是出於對人類文明的絕望以及對外來高等智慧道德觀念的美好幻想, 葉文潔毅然的向太空中發射了回復的資訊, 向外星文明表示“人類文明病入膏肓, 我們需要你們的説明改造”……於是, 三體世界的艦隊開始向地球前進, 並通過“智子”鎖死了地球科技的進步, 使地球文明不至於在四百年後三體艦隊到達地球時已經遠遠的超過三體世界的文明水準,
同時, 葉文潔也組織起所有地球上對人類文明深感厭倦的力量, 成為地球上的三體叛軍。 另一條暗線則描述了三體文明的大致形態, 由於三體星系運行的混沌, 該文明一直生活在朝不保夕的不可預測當中, 乃至於其文明經歷了數百次的毀滅與重生, 最後, 他們拋棄了一切的人文情感, 建立起一種機械般精確卻冰冷的社會形態。

劉在《後記》中介紹, 他希望描述一個零道德的宇宙圖景, 但是《三體》本身卻並非是零道德的, 它充滿了對於人類社會的道德反思, 從極權社會人性的泯滅, 到人類追求利益的那條鮮血淋漓的途徑, 再到後工業時代的人類沙文主義以及人類發展與環境的關係, 他精確的描述了人類社會產生的罪惡以及現代主義所擔憂的科學、技術、工業給人文世界帶來的衝擊,

並通過道德碰撞營造出戲劇衝突。 劉本身在《三體》中未介入作任何的道德論斷——事實上, 雖然作為“反派”出現, 葉文潔們所擁有的悲天憫人的情懷卻讓人不得不肅然起敬——但是這篇文章卻處處透射出對真理、美好、平等等普遍倫理的嚮往, 並閃現出不少的個體光輝, 值得我們獻上最高的贊禮。

《三體》的文字更像是一篇紀實文學, 在前半段, 我甚至完全把《三體》看成是一次對歷史的控訴與批判, 這增加了小說主題的厚度, 《三體》雖然不是描述文革的小說, 文革也差不多只占了六分之一的篇幅, 但是這個精彩的開篇卻加深了小說的道德寓意,

乃至於其始終縈繞全篇。 這類紮根在現實基礎上的科學幻想, 需要更為深厚的科普功底, 乃至於劉自己都說, 很容易寫成“即無小說的生動, 又無科普的正確”, 不過劉的確做到了“小說的生動”與“科普的正確”, 其在小說中涉及知識面可謂龐雜, 包括基本粒子、天體研究、經典物理、納米材料、電腦、數學、歷史……細節上的優秀舉不勝舉, 包括那個三體星系的外星文明, 簡直就是《1984》的外星版!劉展現出的底蘊不得不讓人驚歎, 我得說, 這一篇硬科幻即使不能稱上最好, 也已然擠身最優秀的作品之列。 不過, 個人以為, 《三體》最高明之處並不在於其情節之“懸”與科幻之“硬”, 而是在於其對零道德宇宙的構想, 他將相對主義從人類社會之間升級到智慧文明與智慧文明之間, 由於文明彼此都採用利於自身利益的道德觀念,從而導致了全宇宙範圍內普遍倫理觀念的缺失——即零道德的宇宙。這是一個如此顯而易見的隱寓,當我們將範圍再縮小的人類文明的程度,這豈不就是一個零道德的世界誕生的深刻內因?

然而劉卻並沒有因此絕望。在《三體》裡,有一個無足輕重的三體人在收到葉文潔的訊號以後,發出了阻止地球人進一步聯絡的警告信號,其對人類世界的同情與其個人英雄主義般的正直感超越了文明、種族的界限,這樣的個體也正是道德宇宙能夠建立,文明能和平共存的希望所在。而樹立這樣的個體範本,顯然也正是作者最終的期望。

在結尾處,三體人成功的鎖死了地球人的科技進步,三體的艦隊將在四百年後到達地球,面對四百年後被毀滅的命運,科學家意志消沉,小說中的人物大史為了讓他們振作起來,帶他們來到一處郊外,那裡正鬧蝗災,大史告訴科學家,相比人類與三體人,蝗蟲與人類的技術差距更大,人類自文明誕生以來就希望滅絕蝗蟲,但是蝗蟲依然傲然於天地間。三體人與人類同樣沒有意識到的是,“蟲子從未被消滅過”!

至此,《三體》展現出更為宏大的精神內涵,體現出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命在追求生存與平等時那強大的生命的尊嚴!

《三體》中的物理學

李 淼 著

四川科技出版社

2015年4月

本文選自《中的物理學》,作者李淼是中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同時也是詩人、科普作家。劉慈欣稱:“讀完《中的物理學》的書稿後,我對李老師的眼界和胸懷深為敬佩和折服。他並沒有像一般的讀者和網友一樣,專注於挑小說中的硬傷(在這方面他無疑是最有資格的),而是以《三體》中的科幻內容作為引子和起點,描繪了一幅現代物理學和宇宙學的宏偉圖景。從牛頓力學到相對論,從量子力學到弦論,從多維空間到黑洞,從宇宙的誕生到最後的終結,甚至還從物理學的角度探討了自由意志的命題。本書幾乎涉及物理學和宇宙學前沿的所有方面,在一本篇幅不長的書中展現了如此廣闊的視野,呈現出如此豐富的內容,令人讚歎。”

- End -

主編:宋程 責編:小悅君

加入一起悅讀群請找小悅君

一起悅讀

ID:readtogether

快樂閱讀 | 共同閱讀 | 分享閱讀

郵箱17read@sina.com

投稿 | 加入我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中路六號華亭嘉園A-1F

由於文明彼此都採用利於自身利益的道德觀念,從而導致了全宇宙範圍內普遍倫理觀念的缺失——即零道德的宇宙。這是一個如此顯而易見的隱寓,當我們將範圍再縮小的人類文明的程度,這豈不就是一個零道德的世界誕生的深刻內因?

然而劉卻並沒有因此絕望。在《三體》裡,有一個無足輕重的三體人在收到葉文潔的訊號以後,發出了阻止地球人進一步聯絡的警告信號,其對人類世界的同情與其個人英雄主義般的正直感超越了文明、種族的界限,這樣的個體也正是道德宇宙能夠建立,文明能和平共存的希望所在。而樹立這樣的個體範本,顯然也正是作者最終的期望。

在結尾處,三體人成功的鎖死了地球人的科技進步,三體的艦隊將在四百年後到達地球,面對四百年後被毀滅的命運,科學家意志消沉,小說中的人物大史為了讓他們振作起來,帶他們來到一處郊外,那裡正鬧蝗災,大史告訴科學家,相比人類與三體人,蝗蟲與人類的技術差距更大,人類自文明誕生以來就希望滅絕蝗蟲,但是蝗蟲依然傲然於天地間。三體人與人類同樣沒有意識到的是,“蟲子從未被消滅過”!

至此,《三體》展現出更為宏大的精神內涵,體現出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命在追求生存與平等時那強大的生命的尊嚴!

《三體》中的物理學

李 淼 著

四川科技出版社

2015年4月

本文選自《中的物理學》,作者李淼是中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同時也是詩人、科普作家。劉慈欣稱:“讀完《中的物理學》的書稿後,我對李老師的眼界和胸懷深為敬佩和折服。他並沒有像一般的讀者和網友一樣,專注於挑小說中的硬傷(在這方面他無疑是最有資格的),而是以《三體》中的科幻內容作為引子和起點,描繪了一幅現代物理學和宇宙學的宏偉圖景。從牛頓力學到相對論,從量子力學到弦論,從多維空間到黑洞,從宇宙的誕生到最後的終結,甚至還從物理學的角度探討了自由意志的命題。本書幾乎涉及物理學和宇宙學前沿的所有方面,在一本篇幅不長的書中展現了如此廣闊的視野,呈現出如此豐富的內容,令人讚歎。”

- End -

主編:宋程 責編:小悅君

加入一起悅讀群請找小悅君

一起悅讀

ID:readtogether

快樂閱讀 | 共同閱讀 | 分享閱讀

郵箱17read@sina.com

投稿 | 加入我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中路六號華亭嘉園A-1F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