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顏真卿的楷書寫得那麼好,不知他是跟誰學的

顏真卿創立“顏體”楷書,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 其字莊嚴雄偉, 氣勢開張。 蘇軾曾高度讚揚顏體書法與杜甫的詩歌、吳道子的繪畫、韓愈的文章同為藝術領域的最高典範。 究其根本原因, 他的書法風格填補了王羲之偏于陰柔的書風的另一面——陽剛書風。 弄清顏體楷書的來龍去脈, 對於我們學習書法, 特別是學習楷書具有借鑒意義。

王羲之《東方朔畫贊.》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張旭《郎官石柱記》

顏真卿初學褚遂良, 後師從張旭得王羲之筆法, 又汲取初唐四家——薛稷、褚遂良、歐陽詢、虞世南的書法特點, 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 完成了雄健、寬博的顏體楷書的創作, 樹立了唐代的楷書典範。 顏真卿的書法遠師王羲之,

近承褚遂良, 後來又拜在張旭門下, 從張旭處得王羲之筆法的心傳口授, 又從民間書法中汲取營養, 最終形成了傲視千年的顏體楷書書法。

他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 行以篆籀之筆, 化瘦硬為豐腴雄渾, 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 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 端莊雄偉。 他的行書遒勁鬱勃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 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 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 他的書體被稱為“顏體”, 與柳公權並稱“顏柳”, 有“顏筋柳骨”之譽。 顏真卿用筆勻而藏鋒, 內剛勁而外溫潤, 字的曲折處圓而有力。

顏真卿《祭侄文稿》

歐陽修曾說:“顏公書如忠臣烈士, 道德君子, 其端嚴尊重, 人初見而畏之, 然愈久而愈可愛也。 其見寶於世者有必多, 然雖多而不厭也。 ”朱長文贊其書:“點如墜石, 畫如夏雲, 鉤如屈金, 戈如發弩, 縱橫有象, 低昂有志, 自羲、獻以來, 未有如公者也。 ”顏體書對後世書法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唐以後很多名家, 都從顏真卿變法成功中汲取經驗。

顏真卿一生書寫碑石極多, 流傳至今的有:《多寶塔碑》, 結構端莊整密, 秀媚多姿;《東方朔畫贊碑》, 風格清遠雄渾;《謁金天王神祠題記》, 比較端莊遒勁;《臧懷恪碑》, 雄偉健勁;《郭家廟碑》雍容朗暢;《麻姑仙壇記》, 渾厚莊嚴, 結構精悍, 而饒有韻味;《大唐中興頌》, 是摩崖刻石, 為顏真卿最大的楷書, 書法方正平穩, 不露筋骨, 《宋暻碑》, 又名《宋廣平碑》, 書法開闊雄渾;《八關齋報德記》, 氣象森嚴;《元結碑》, 雄健深厚;《干祿字書》, 持重舒和;《李玄靜碑》, 書法遒勁, 但筆劃細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樣。 《顏氏家廟碑》, 書法筋力豐厚, 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

顏真卿的楷書作品按照時間順序, 主要有以下碑帖:

1、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天寶十一年(752)四月廿日立。

此碑是顏真卿早期作品,顏體風格尚未形成。

2、東方朔畫像贊,唐天寶十三年(754年)年十二月立于德州,時年顏真卿四十六歲。此碑以顯現顏體風格。

3、《謁金天王神祠題記》立于唐乾元元年(西元 758 年)

4、麻姑仙壇記:全稱《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該碑立于唐大曆六年(西元771年),此碑莊嚴雄秀,歷來為人所重,是顏體代表作之一,為顏真卿六十多歲時的作品。此時顏真卿楷書風格已臻完善

5、中興頌:全稱《大唐中興頌》,楷書。元結撰文,顏真卿書於摩崖,《大唐中興頌》刻於“大曆六年(771年)夏六月刻”,是顏真卿書法進入成熟時期的代表作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全篇佈局十分緊密,真力彌滿,字實撐格,給人一種向外的膨脹感,充實茂朴,氣勢恢弘,字裡行間有金戈鐵馬之氣,拳拳報國之志,並映射著時代的進取精神。

6、《李玄靜碑》全稱“唐茅山紫陽觀玄靜先生碑”,也稱《茅山玄靜碑》。碑文柳識撰,張從申書,李陽冰篆額。此碑唐大曆七年(772)八月十四日立

7、《八關齋會報德記》拓本 《八關齋會報德記》全稱《有唐宋州官吏八關齋會報德記》.唐大曆七年(772年)刻

8、《宋璟碑》:顏真卿書寫《宋璟碑》文時已經六十五歲(西元773年),可謂人書俱老,書法藝術已至爐火純青之境界,故明代學者都穆稱宋璟碑“人文字,真足三絕”。

9、《干祿字書》顏元孫撰,顏真卿書。唐大暦九年(七七四年)正月刻

10、顏勤禮碑:此碑全稱《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史上護軍顏公神道碑》。顏勤禮乃顏真卿曾祖父,顏真卿撰並刊立此碑時,自署立於大曆十四年(779年)。

11、顏真卿《自書告身帖》傳本,自署書于建中元年(780年)八月二十八日。楷書,紙本,告文一篇,凡33行,計255字。自書告身帖:楷書。書法蒼勁謹嚴,結銜小字亦一絲不苟,清淡絕倫。詹景風稱此書:“書法高古蒼勁,一筆有千鈞之力,而體合天成。其使轉真如北人用馬,南人用舟,雖一筆之內,時富三轉。”董其昌謂:“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絕少。” 此帖字裡行間可體會出顏書行筆的氣韻和結體的微妙變化,是後人學習楷書不可多得的良範。

12、 顏家廟碑:全稱《唐故通議大夫行薛王右柱國贈秘書少監國子祭酒太子少保顏君廟碑銘並序》,顏真卿撰文並書。唐建中元年(780)七月立。

此碑是顏真卿早期作品,顏體風格尚未形成。

2、東方朔畫像贊,唐天寶十三年(754年)年十二月立于德州,時年顏真卿四十六歲。此碑以顯現顏體風格。

3、《謁金天王神祠題記》立于唐乾元元年(西元 758 年)

4、麻姑仙壇記:全稱《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該碑立于唐大曆六年(西元771年),此碑莊嚴雄秀,歷來為人所重,是顏體代表作之一,為顏真卿六十多歲時的作品。此時顏真卿楷書風格已臻完善

5、中興頌:全稱《大唐中興頌》,楷書。元結撰文,顏真卿書於摩崖,《大唐中興頌》刻於“大曆六年(771年)夏六月刻”,是顏真卿書法進入成熟時期的代表作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全篇佈局十分緊密,真力彌滿,字實撐格,給人一種向外的膨脹感,充實茂朴,氣勢恢弘,字裡行間有金戈鐵馬之氣,拳拳報國之志,並映射著時代的進取精神。

6、《李玄靜碑》全稱“唐茅山紫陽觀玄靜先生碑”,也稱《茅山玄靜碑》。碑文柳識撰,張從申書,李陽冰篆額。此碑唐大曆七年(772)八月十四日立

7、《八關齋會報德記》拓本 《八關齋會報德記》全稱《有唐宋州官吏八關齋會報德記》.唐大曆七年(772年)刻

8、《宋璟碑》:顏真卿書寫《宋璟碑》文時已經六十五歲(西元773年),可謂人書俱老,書法藝術已至爐火純青之境界,故明代學者都穆稱宋璟碑“人文字,真足三絕”。

9、《干祿字書》顏元孫撰,顏真卿書。唐大暦九年(七七四年)正月刻

10、顏勤禮碑:此碑全稱《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史上護軍顏公神道碑》。顏勤禮乃顏真卿曾祖父,顏真卿撰並刊立此碑時,自署立於大曆十四年(779年)。

11、顏真卿《自書告身帖》傳本,自署書于建中元年(780年)八月二十八日。楷書,紙本,告文一篇,凡33行,計255字。自書告身帖:楷書。書法蒼勁謹嚴,結銜小字亦一絲不苟,清淡絕倫。詹景風稱此書:“書法高古蒼勁,一筆有千鈞之力,而體合天成。其使轉真如北人用馬,南人用舟,雖一筆之內,時富三轉。”董其昌謂:“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絕少。” 此帖字裡行間可體會出顏書行筆的氣韻和結體的微妙變化,是後人學習楷書不可多得的良範。

12、 顏家廟碑:全稱《唐故通議大夫行薛王右柱國贈秘書少監國子祭酒太子少保顏君廟碑銘並序》,顏真卿撰文並書。唐建中元年(780)七月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