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厲害了!這群社工竟把洪梅花燈帶進了校園!小朋友學得不亦樂乎

為使廣大青少年深刻體會洪梅花燈文化內涵、精髓, 將所學到的花燈技藝展示出來。 近日, 東莞“正陽”駐洪梅白玉蘭家庭服務中心社工在洪梅中心小學舉辦“燈夢傳承”少兒創作大賽, 20多名學生自由創作, 製作創意花燈, 體驗洪梅花燈的魅力。 這也是洪梅白玉蘭開展花燈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的收官之作。

創作大賽現場, 學生們正全神貫注投入創作, 有的製作傳統花燈, 有的製作利是封燈籠, 有的製作筷子燈籠。 在同學們一雙雙巧手的舞動下, 富有創意和韻味的花燈展現在大家面前。

參賽馮同學說:“這個學期我在正陽駐洪梅白玉蘭社工開展的花燈製作第二課堂學習了很多關於洪梅花燈文化的知識和花燈製作的技巧, 我覺得非常開心, 收穫很多, 我認為傳承應該從每個人做起。 ”

接下來, 正陽社工將對評出的優秀花燈作品進行獎勵和展示,

將“洪梅花燈”的文化魅力向更多人傳播。

困境家庭走進校園 實現助人自助

據悉, “燈夢傳承”項目今年3月進入洪梅鎮中心小學的第二課堂, 面向三至六年級的學生開展花燈文化進校園文化推廣活動, 培養學生對花燈文化的興趣, 傳承非遺文化。 同時, 正陽駐洪梅白玉蘭社工邀請“燈夢傳承”專案幫扶困境家庭婦女做客座老師, 將其掌握的花燈技藝傳承給小學生, 每一次課後支付一定的勞務費。

困境家庭袁女士表示:“近幾個月以來, 擔任花燈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客座老師, 教授小學生製作花燈, 不僅所學的技能得以展示, 每一次課後都獲得一定的勞務費, 在一定程度下減輕家裡的負擔, 非常感謝社工的邀請。 ”

幫扶助困與文化傳承相結合

“正陽”社工吳敬豪介紹稱, 社工通過前期走訪和調研瞭解到, 在洪梅鎮有不少困境家庭, 這個群體主要面臨經濟困難、缺乏勞動技能、社會支援網路薄弱以及心理壓力大等問題。

為了幫助這個群體走出困境, 2016年1月初, “正陽”社工啟動了“燈夢傳承”關愛困境家庭項目。 吳敬豪稱, 洪梅花燈已被列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東莞市現存的、最具嶺南傳統特色的民間手工藝品之一。 “通過組織困境家庭婦女學習製作傳統中秋燈、八角燈和創意卡通燈等, 結合各大傳統節日進行義賣, 讓他們將所學帶進校園教學, 使這些婦女生計改善的同時, 也能傳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洪梅花燈的傳統技藝。 ”

此外,項目還可以促使婦女在學習製作洪梅花燈的過程中形成互助支援的網路。同時,針對困境家庭開展親子類活動,改善親子關係,促進困境家庭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今年3月至今,“燈夢傳承”專案深入洪梅中心小學開展系列活動,通過向學生們講述洪梅花燈的風俗、起源,使學生更深一層地瞭解花燈文化;通過志願者客座老師教授花燈技藝,提升同學們花燈製作技藝,為洪梅花燈傳承打下扎實基礎。

社工吳敬豪表示:“‘燈夢傳承’花燈文化進校園這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花燈文化的興趣,更多的是讓困境家庭婦女將自己學到的技藝傳授給學生的同時,增強她們的自信心,實現助人自助。”

截止目前,正陽駐洪梅白玉蘭社工在校園開展了14節花燈文化第二課堂,其中包括花燈進校園文化推廣活動共2期、花燈技藝學習班5節、創意花燈技藝培訓班5節,“燈夢傳承”創意大賽2節,教授花燈樣式4種,參與活動人次達308人。

此外,項目還可以促使婦女在學習製作洪梅花燈的過程中形成互助支援的網路。同時,針對困境家庭開展親子類活動,改善親子關係,促進困境家庭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今年3月至今,“燈夢傳承”專案深入洪梅中心小學開展系列活動,通過向學生們講述洪梅花燈的風俗、起源,使學生更深一層地瞭解花燈文化;通過志願者客座老師教授花燈技藝,提升同學們花燈製作技藝,為洪梅花燈傳承打下扎實基礎。

社工吳敬豪表示:“‘燈夢傳承’花燈文化進校園這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花燈文化的興趣,更多的是讓困境家庭婦女將自己學到的技藝傳授給學生的同時,增強她們的自信心,實現助人自助。”

截止目前,正陽駐洪梅白玉蘭社工在校園開展了14節花燈文化第二課堂,其中包括花燈進校園文化推廣活動共2期、花燈技藝學習班5節、創意花燈技藝培訓班5節,“燈夢傳承”創意大賽2節,教授花燈樣式4種,參與活動人次達308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