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育兒:爸爸媽媽如果你們再這樣做,小朋友只會更“笨”!

爸爸媽媽們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 自己的孩子有主見, 對事情反應迅速, 做人很聰慧勇敢, 是一個機智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完美的孩子。 想法是好的, 可是有時候家長們一些無意中的話語和舉動就會悄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行為和信心, 偷偷把孩子變“蠢”了。 特別是以下三種行為,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的。

1.常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 孩子年齡還小, 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這三觀還沒有形成, 通常家長對孩子三觀的正確形成影響最大。 如果家長經常在小孩子面前抱怨,只會讓孩子承受他在這種年齡不該承受到的壓力。 有些家長會覺這些“抱怨”可以激勵孩子。 “我辭職了都是為了你好, 為了可以抽出多點時間來陪你, 都沒有了自己出去遊玩的時間了, 你還不好好反省一下你自己, 只會知道玩...”。 其實這種話抱怨多了, 孩子不僅不會上進努力,

還會想原來自己給你帶來了那麼多麻煩, 就會自責和自卑。 如果家長繼續這樣傳播負面思想給小孩子, 他們以後一遇到困難也就只會逃避、找藉口甚至放棄。

2.大量的負面提示。 “你看看啊誰誰家孩子, 成績又好, 又勤奮又愛勞動,

你看看你怎麼這麼懶這麼笨...”。 家長們喜歡說自己的孩子笨, 就這樣, 這樣一句簡單的話語, 雖然有些家長說自己孩子笨的時候甚至還帶著愛意, 殊不知, 就是這樣潛移默化的在孩子的潛意識裡種下了孩子笨這一句話。 當孩子的潛意識裡出現自己不如他人的想法時, 他就會一直都認為原來自己是那麼笨的。

3.不尊重孩子的努力。 有時候孩子會想要幫一下家長做家務, 然後家長就會說, “你還小, 做不來, 還是我來吧”。 其實這樣做你是否定了孩子的努力, 澆滅了孩子的希望。 這樣最終在孩子心目中取得勝利的是家長, 以後遇到一些事情需要自己獨立去完成的時候, 只會向家長求助, 自己手無足措。

記住, 家長的責任是讓孩子自己獨立和成長, 要讓自己的孩子離開了自己的庇護之後, 還能有勇氣和信心去面對人生。

東方娃娃(智力版+繪本版) 共12期 益智學習 2017年8月起訂 雜誌鋪 ¥268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