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傅成玉:三桶油市場保護機制需打破

3月20日-22日, 一年一度的世界石油裝備大會——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 2017)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盛大開幕。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石化集團原董事長傅成玉出席會議並作主旨演講, 在演講中, 他就石油工業的現狀、油價走勢和未來發展方向以及中國三桶油的市場壟斷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傅成玉表示, 油價處於50美元/桶-60美元/桶, 這將是一個新常態。 如果油價保持在60美元/桶這個水準, 石油工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如果油價高於這一水準, 石油工業的發展則會受到新能源的衝擊而萎縮。

傅成玉稱, 中國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仍占比62%, 這個比重還需大幅降低。 包括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在內的清潔能源在解決能源增量需求中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次能源的存量需求調整更多要靠石油、天然氣來解決。

傅成玉指出,

人類社會進入大資料時代或數位時代, 石油這個行業落在了後面。 智慧化不是一個機器的智慧化, 而一個資訊、大資料的智慧化, 是一個生產流程的智慧化, 是一個生產業態的智慧化, 是一個企業體系、系統的智慧化。 如果我們僅僅考慮是一個產品智慧化, 它只能在那個產品提高效率, 但是我們整個體系不能產生效率, 甚至還制約它。

傅成玉認為, 中國能源發展第一大戰略是提高能效, 節能, 第二大戰略是化石能源的清潔化, 在此基礎上, 我們 發展新能源、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

傅成玉直言, 我們三家石油公司仍像是市場內部保護的機制, 這不符合中國政府提倡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機制, 也不符合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石油公司的發展目標。

沒有競爭, 哪來的能力。 如果我們再有更大的視野的話, 我們是國家石油公司, 站在國家的角度考慮問題, 國家戰略是我們的責任, 國家是要國家經濟整體發展, 不是三家石油公司的發展。

以下為傅成玉演講實錄:

傅成玉:尊敬的顧秀蓮委員長、張來斌校長,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 大會主辦方邀請我做一個主旨演講, 我想借此機會, 談一下對石油工業未來發展的看法, 由於石油價格的持續低迷, 導致了石油工業步入低谷。 隨著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 新能源產業發展勢不可擋。 在這種大環境下, 石油工業的明天是什麼?我也聽到了關於石油工業已經進入夕陽產業的說法。

根據我對國際能源行業、石油行業以及全球經濟發展的綜合理解, 我感覺石油行業、石油工業不是夕陽產業, 我就以這個為發言主題, 談一談的我的想法和看法。

石油工業並未“入冬”

從2013年末開始, 石油價格持續低迷, 最終跌到30美元/桶。 然後, 現在不到1年時間, 逐漸恢復到了40美元/桶, 現在大致徘徊于47美元/桶-48美元/桶, 到52美元/桶-53美元/桶之間。 按照這個價格區間來說, 現在世界石油行業都在說石油工業進入了冬天。 我認為, 如果拿2003年-2007年這一段的油價相比, 石油行業看似進入了冬天。 而按照石油行業的平均成本, 這算不上冬天。 2003年-2007年, 石油價格由23美元/桶漲到147美元/桶, 這一階段也不是石油工業的春天。 理由是這一階段油價高企並不是因為供給需求發生了重大變化而導致的油價高企。

當時的油價, 我們如果按全球經濟在那個時期的發展水準來看, 應該說處於正常的發展階段。 一般發達國家經濟增速在3%左右, 發展中國家, 特別是金磚五國都在5%以上, 中國會更高一些。 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 對能源供給的需求並沒有發生巨大的變化, 能源的供給方面, 在最少的時候, 產能還能達到超過需求100萬桶/日的水準。

油價這麼高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全球性的對美元喪失信心;二是對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期過於樂觀。 因為石油與美元走勢掛鉤, 前一因素最為重要。 由於美元持續走低, 更多的人認為美元會大貶值, 石油的金融屬性越來越強, 這並不代表石油工業的真實面貌和供給需求的真實關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使石油工業回到了新常態。當然,石油價格跌到30美元/桶的時候,則是一場過分對油價高漲的快速深度回探,或是一次報復性回檔。現在應該說油價處於50美元/桶,石油工業是真正進入了新常態。我們再看我們石油工業的成本,從所有石油公司能公開業績的、透明的資料來看,成本一般都在40美元/桶-50美元/桶,如果按照這個來說,50美元/桶的油價相對合理。

由於低價,促使我們技術進步更快,今天這次展會更多反映當今石油工業的技術進步,技術進步使葉岩油不是資源,成為石油工業的一個重大資源,一個產量的主要增加成員。由於低油價,由於現在的油價基本上與全球的平均成本差不多,它給我們在技術進步上的要求帶來了更大的壓力。所以說,這個油價促使技術更快的進步,促使石油工業成本進一步降低,促使石油工業進一步可持續性發展。這讓我們不僅看到了葉岩油、葉岩氣給整個世界、給地緣政治、供求需求帶來變化,我們更能看到未來石油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信心。

4年前,美國葉岩氣的成本大概在40-50美元/桶。我們看到OPEC,以沙特為領導的OPEC當時為什麼不減產,主要就是想通過低油價使美國的葉岩油、葉岩氣停產,或大幅度減產。但經過3年多的時間,沒見效果。這是什麼原因呢?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是技術進步,美國有一部分葉岩油成本在30美元/桶左右,平均成本也就40美元/桶多一點,4年多一點時間成本大幅降低,這些都是技術進步給我們帶來的。我們常規油氣生產成本仍可能大幅降低,這才給我們帶來更清潔、更節能、更可持續的發展。

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的關係

還有一個例子,我們來看近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結構變化,到2015年,世界石油消費結構占比當中,只有石油和天然氣是上升的。2015年全球能源消費結構占比中,石油消費比例達到33%,它較2014年以前是往上走的。天然氣的消費增長可能快一些。在中國,這種現象更加明顯。中國2015年進口增速是前5年以來,或是2010年以來最快的,達到了13.6%。中國的石油消費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比例不降反升,這是什麼原因呢?不是說我們的新能源、可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不好,相反中國在這些方面發展最快, 但石油消費增長仍然是最快的。是因為我們經濟發展快嗎?如果跟我們自己比,我們去年6.7%在全球還是高的,如果跟我們自己比,我們是從10%、9%、8%一直降到6.7%。經濟我們自己比是下降的,為什麼石油在能源消費結構占比中還會上升呢?這是因為我們所有的新能源、可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它解決的是增量問題,而我們的石油工業替代的是存量問題。存量是什麼?就是煤炭在全球的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都在降低,在中國更在大幅的降低。那這一部分降低是由哪一部分來補的呢?就是石油。所以,中國進口的石油多了,並不是經濟發展速度變快了,而是能源結構調整中比重加大了。

2016年中國的石油進口達到3638萬桶,每一天的進口都達到了9.96萬桶。這種結構性調整表明石油工業還會持續發展,還要繼續發展。全球是這樣,中國更不會例外。中國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仍占比62%,這個比重還需要大幅降低煤炭。包括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在內的清潔能源在解決能源增量需求中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一次能源的存量需求調整需要更多要靠石油、天然氣來解決。

石油仍是朝陽產業

另外,全球經濟的發展,主要不是靠發達國家來推動增長,歐盟經濟恢復的速度還非常低,日本也停滯在一個比較低的水準,美國恢復的比較好,即使都恢復到正常,拉動經濟發展的主力還是在新興國家、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也就是窮人。窮人改善的多,全球經濟發展就快。從這個角度來說,目前,全球還有近10億人沒有用上現代能源,我們就僅僅解決這部分人,來通過他們的消費來帶動世界經濟發展,需要的能源,也很難從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來實現的。如果我們再看一個領域,我們這一輪工業化,全球有近40億人在進行著工業化。上一輪工業化形成了OECD國家,也就是10億人口左右,他們花了100-200年時間,消耗了世界能源的60%。那麼這一輪40億人搞工業化,時間不可能用100年、200年,我們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我們要更少的資源產生更高的效率,再開發新能源,我們也沒法離開石油、天然氣。

石油業進入新常態

再到2050年,全球人口還要增加20億,所以就能源本身來說,石油、天然氣非但不是夕陽產業,而是朝陽產業。但是,今天的朝陽產業與過去我們印象中的朝陽產業有著根本的不同。這個不同在哪裡呢?就是我們要在低油價下,或者說常規油價下,大概50-60美元/桶之間,這將是未來一個常規油價,在這個油價下,石油工業才能更加可持續發展。在這個油價下,我們的技術進步才會更快。

隨著新能源、替代能源的快速發展,它們之間是一個互為補充的關係。在未來30年能源消費結構中,仍然是化石能源為主的時代,這個時代有幾個特點。第一,油價不會大幅上升,80美元/桶、100美元/桶,很多人預測合理油價將達到80美元/桶。合理油價在80美元/桶,我相信石油工業會萎縮,因為新能源會發展更快。為什麼說我們石油工業不能期望高於50美元/桶-60美元/桶,那就是高於這個水準,第一石油產量會大幅增加,特別是葉岩油,我剛才講美國的葉岩油也就40美元/桶,只要到50美元/桶,它就有的豐厚的利潤,資本市場就敢大規模投資。這種情況下,油的產量越來越多,油價很難往上漲。第二個因素是美元至少在近兩年還會堅挺的、還會走高的,美元走高油價很難上去。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我們石油生產國,包括今天的沙特,油價越低產量越高。我們過去都常規的認為,這些石油生產國的生產成本很低,這個是事實,他們的生產成本、開發成本是相對比較低的,可能10塊錢左右,但它們的社會成本很高,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主要石油生產國,它的國民經濟、社會福利和社會發展主要依賴於石油出口,它們的預算沒有那麼多美元進來,他們的國家預算是實現不了的。在低油價下,為了保持美元或財政足夠支撐預算,它們不會冒然減產。所以,我們看這些年,特別是去年,OPEC達成了減產協定,這個協定其實不是減產協定,是維持現有產量協議。可是,你看有些國家,在減產問題多是貌合神離。如果回到社會問題來看,各家生產國政府的壓力也很大。

石油行業大資料發展落後

所以,這才是未來石油公司、石油服務公司、石油設備裝備公司要準備進入的一個新常態,這個新常態不意味著我們這個行業不行了,我們的企業都要關門了。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把技術水準升級換代,發展得更快,把生產效率提高。我們有一個領域,石油工業走在其他製造業後面,這就是我們的生產方式、技術和管理方式,沒有真正融入今天最大的資訊時代—互聯網技術。如果哪家企業走在前面,誰就會引領這個行業。首先,我們這個行業能耗過高,效率過低,我們的生產是分段的,每一個段前後的連接效率非常低。那麼,如何用大資料,雲計算和智慧生產,引入到我們的生產過程中來,這是我們石油工業要認真考慮和著手做的。

人類社會進入大資料時代或數位時代,石油這個行業落在了後面。智慧化不是一個機器的智慧化,首先是一個資訊、大資料的智慧化,是一個生產流程的智慧化,是一個生產業態的智慧化,是一個企業體系、系統的智慧化。如果我們僅僅考慮是一個產品智慧化,它只能在那個產品提高效率,但是我們整個體系不能產生效率,甚至還制約它。這就是我們石油工業面臨的未來。在這種大的未來環境下,我們應對的是什麼呢?第一,是氣候變化,首先是效能的提高,減少能源的消耗,能源消耗少,排放自然少。所以,我們把重點放到源頭,不要放在事後,釋放了二氧化碳之後再去收集、再去處理。源頭管控是石油工業應該走在前面的,特別是在中國,中國的能耗強度,也就是單位GDP能耗我們平均是世界平均的1.7倍。雖然在經濟結構中,我們的第三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少一點兒,我們也過了51%,但是沒有理由我們的能耗要比歐洲/美國要高出2-3倍。

石油業面臨兩大問題

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中國的石油工業技術標準低、品質標準低、環境標準低,所以中國政府提出中國製造2025,首先是要把我們的技術標準提上來。石油工業的技術標準還是由石油部時建的,80、90年代的標準,今天還在用。所以,國家只從環境標準來嚴求,但技術標準、品質標準不管,它不可能達到預期效果。所以,中國第一資源是提高能效,是節能,如果我們把能效提高30-50%,這個應該不是費勁的事兒。我們的GDP可以翻番,能耗還可以不增加。因此,解決環境、氣候變化問題,中國第一位要做的是節能,提高能效,不要把精力放在後端治理。

第二個是要應對的是環境問題,今天可能全世界最擔心的是環境,中國人、外國人都在說中國環境。我感覺到這既是壞事,也是好事。壞事是我們自己、我們的子孫要受害,好事是每個人都把環保當大事兒了。每個公民都在抱怨,我們每屆政府都在強調,現在開始真重視。在80、90年代,外國人就對我們講,說你們不能走我們的老路,先發展後治理。我們都說對,不能重走老路。可是我們今天做的比那個還過。我們通過切身體會,才認識到這一點。在10年前,我們的企業環保做到非常好的,沒有受到任何表彰和鼓勵,不守法的,基本不受懲罰。直到今天,我們從嚴了,我們也沒有看到真嚴。今年,我們在討論兩會報告時候,包括高院、高檢、高法都提到了加大治理力度。然後,我們看了400多家違規企業,總共罰款2個億,這在今天能解決問題嗎?

我看到一篇報導,北京11400萬多起違反環境法律事件,最後只是罰了4000多萬人民幣,這不是真正的從嚴管理。沒有真正的從嚴管理、從嚴治國,我們的再好的東西也實現不起來。這是一個石油工業發展制約因素,環境因素,另一個是氣候變化問題,還有一個是新能源。我們指望80美元/桶的油價,石油工業大概沒法發展。60美元/桶以下,還是很有競爭力的,但是怎麼做到60美元/桶以下,這就是我們石油工業的責任了。

降低能耗是關鍵

在中國降低能耗,不是大事兒。我曾經在公司搞了一個“能效倍增計畫”,提出到2025年能效要翻一番,結果我們前三年做什麼工作呢?把我們的鍋爐、馬達、泵換成現在的最好的泵,能耗節省了20%。難嗎?不難。花成本嗎?花,但效率更大。為什麼效率更大?我們提高能效是真正提高效益。我們自己企業內部的能耗一年要花1000個億,如果能耗降低20%,多少錢呢?改造這些設備,我根本花不了那麼多錢。而且這個錢帶動的效益是可持續的,不是一次性的,我的投入是一次性的。

再說我們二氧化碳減排,我們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巴黎協定》簽字後做出承諾,是我們國家的許諾。我們看到國家行動,但是絕大多數企業沒有動,現在中國的企業知道自己排放多少二氧化碳的可能鳳毛麟角。企業到今天還沒有把碳排放當作未來發展的大事,這是我們未來的競爭力,就要通技術的升級換代來解決二氧化碳減排。我們每年都在減排,我們確實投入了錢,我們也帶來了效益。過去幾年,我們在七個省市做碳交易試點,中石化二級企業,每年至少有4、5千萬的投入。減排不是成本,減排帶來的是效益。

中國能源發展三大戰略

我認為中國能源發展第一大戰略是提高能效,節能,第二大戰略是化石能源的清潔化,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發展新能源、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因為我們這塊本身發展很快。我們真正能做到立即見效的就是節能,就是提高能效,就是把現在的化石能源清潔化。

天然氣時代 技術創新是王道

我們應該看到,全球進入到了天然氣時代,中國的天然氣儲量,特別是葉岩氣的儲量,在世界排名第一位。我們今天遇到的困難,美國在21世紀經歷過。 美國葉岩氣真正的突破是2008年,在這之前有30、40年,美國知道有這個資源,但沒有開採出來,但沒有放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突破了。我們中國葉岩氣資源世界最多,第二是阿根廷,第三是美國。我們難在哪兒?我們資源埋藏的很深,分佈在西部山區,沒有基礎設施,相對成本貴,這個成本貴,產量低,2013年的時候我們測算,打一口井要8000萬人民幣,平衡產量實現盈虧平衡需要4萬方的產量空間,當時大部分井是2萬方的空間。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方向,通過技術進步把成本降下來,第二個是通過技術進步把產量提上去。這些年下來,我們看到從8000萬一口井到接近5000萬一口井,如果再往後看5-10年還會大幅降低,這就跟美國的發展趨勢是一樣的了。那就是技術進步帶來成本降低,技術進步帶來產量提升。

打破壟斷 強化市場競爭

中國的天然氣時代到了,如果我們把它作為國家戰略,動員所有的企業,國營的好、民營的也好,外資的也好,創造一個好的投資和生產環境。我覺得天然氣將是我們未來清潔能源主要的戰略能源,現在要解決的首個瓶頸是打破壟斷。我們的民企進不來,服務行業也很難進,這是我們中國改革面臨的一大挑戰。如果我們三家石油大公司, 市場不打開,不讓民營企業進來,我們的效率不會高到哪去。在某一領域你很好,因為你沒有衝擊,沒有競爭。

過去我到中石化,就是提倡一定要競爭。我們自己家,我們有很大的服務業,但是你要靠市場競爭能力,你不能靠我保護你。總的來看,我們三家石油公司仍像是市場內部保護的機制,這不符合中國政府提倡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機制,也不符合打造有國際競爭能力石油公司的發展目標。沒有競爭,哪來的能力。

國家石油發展非“三桶油”的發展

如果我們再有更大的視野的話,我們是國家石油公司,站在國家的角度考慮問題,國家戰略是我們的責任,國家石油是要國家經濟整體發展,不是三家石油公司的發展。今天我雖站著說話不腰疼,因為我不在位了,即使我在位,也是這個方向,這是我們國家的未來,是國家的方向,那反過來,所有的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要通過技術進步,要通過競爭來給石油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果我們只站在自己服務商的角度看問題,你也很難適應未來的發展。在石油上游行業真正的技術進步很多是靠專業技術服務公司來實現的,現在的技術服務,從技術到環境,到環保安全,往往是一體化的,所以,這個時候誰能做到不僅給石油公司今天降低成本,還讓它明天競爭力更強,那誰就能贏市場。談一下粗淺的看法,有不對的地方,供大家反駁、批判,謝謝。

注:本文系能源新聞網整理自傅成玉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上致辭,略有刪減,未經傅成玉本人審閱。

這並不代表石油工業的真實面貌和供給需求的真實關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使石油工業回到了新常態。當然,石油價格跌到30美元/桶的時候,則是一場過分對油價高漲的快速深度回探,或是一次報復性回檔。現在應該說油價處於50美元/桶,石油工業是真正進入了新常態。我們再看我們石油工業的成本,從所有石油公司能公開業績的、透明的資料來看,成本一般都在40美元/桶-50美元/桶,如果按照這個來說,50美元/桶的油價相對合理。

由於低價,促使我們技術進步更快,今天這次展會更多反映當今石油工業的技術進步,技術進步使葉岩油不是資源,成為石油工業的一個重大資源,一個產量的主要增加成員。由於低油價,由於現在的油價基本上與全球的平均成本差不多,它給我們在技術進步上的要求帶來了更大的壓力。所以說,這個油價促使技術更快的進步,促使石油工業成本進一步降低,促使石油工業進一步可持續性發展。這讓我們不僅看到了葉岩油、葉岩氣給整個世界、給地緣政治、供求需求帶來變化,我們更能看到未來石油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信心。

4年前,美國葉岩氣的成本大概在40-50美元/桶。我們看到OPEC,以沙特為領導的OPEC當時為什麼不減產,主要就是想通過低油價使美國的葉岩油、葉岩氣停產,或大幅度減產。但經過3年多的時間,沒見效果。這是什麼原因呢?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是技術進步,美國有一部分葉岩油成本在30美元/桶左右,平均成本也就40美元/桶多一點,4年多一點時間成本大幅降低,這些都是技術進步給我們帶來的。我們常規油氣生產成本仍可能大幅降低,這才給我們帶來更清潔、更節能、更可持續的發展。

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的關係

還有一個例子,我們來看近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結構變化,到2015年,世界石油消費結構占比當中,只有石油和天然氣是上升的。2015年全球能源消費結構占比中,石油消費比例達到33%,它較2014年以前是往上走的。天然氣的消費增長可能快一些。在中國,這種現象更加明顯。中國2015年進口增速是前5年以來,或是2010年以來最快的,達到了13.6%。中國的石油消費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比例不降反升,這是什麼原因呢?不是說我們的新能源、可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不好,相反中國在這些方面發展最快, 但石油消費增長仍然是最快的。是因為我們經濟發展快嗎?如果跟我們自己比,我們去年6.7%在全球還是高的,如果跟我們自己比,我們是從10%、9%、8%一直降到6.7%。經濟我們自己比是下降的,為什麼石油在能源消費結構占比中還會上升呢?這是因為我們所有的新能源、可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它解決的是增量問題,而我們的石油工業替代的是存量問題。存量是什麼?就是煤炭在全球的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都在降低,在中國更在大幅的降低。那這一部分降低是由哪一部分來補的呢?就是石油。所以,中國進口的石油多了,並不是經濟發展速度變快了,而是能源結構調整中比重加大了。

2016年中國的石油進口達到3638萬桶,每一天的進口都達到了9.96萬桶。這種結構性調整表明石油工業還會持續發展,還要繼續發展。全球是這樣,中國更不會例外。中國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仍占比62%,這個比重還需要大幅降低煤炭。包括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在內的清潔能源在解決能源增量需求中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一次能源的存量需求調整需要更多要靠石油、天然氣來解決。

石油仍是朝陽產業

另外,全球經濟的發展,主要不是靠發達國家來推動增長,歐盟經濟恢復的速度還非常低,日本也停滯在一個比較低的水準,美國恢復的比較好,即使都恢復到正常,拉動經濟發展的主力還是在新興國家、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也就是窮人。窮人改善的多,全球經濟發展就快。從這個角度來說,目前,全球還有近10億人沒有用上現代能源,我們就僅僅解決這部分人,來通過他們的消費來帶動世界經濟發展,需要的能源,也很難從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來實現的。如果我們再看一個領域,我們這一輪工業化,全球有近40億人在進行著工業化。上一輪工業化形成了OECD國家,也就是10億人口左右,他們花了100-200年時間,消耗了世界能源的60%。那麼這一輪40億人搞工業化,時間不可能用100年、200年,我們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我們要更少的資源產生更高的效率,再開發新能源,我們也沒法離開石油、天然氣。

石油業進入新常態

再到2050年,全球人口還要增加20億,所以就能源本身來說,石油、天然氣非但不是夕陽產業,而是朝陽產業。但是,今天的朝陽產業與過去我們印象中的朝陽產業有著根本的不同。這個不同在哪裡呢?就是我們要在低油價下,或者說常規油價下,大概50-60美元/桶之間,這將是未來一個常規油價,在這個油價下,石油工業才能更加可持續發展。在這個油價下,我們的技術進步才會更快。

隨著新能源、替代能源的快速發展,它們之間是一個互為補充的關係。在未來30年能源消費結構中,仍然是化石能源為主的時代,這個時代有幾個特點。第一,油價不會大幅上升,80美元/桶、100美元/桶,很多人預測合理油價將達到80美元/桶。合理油價在80美元/桶,我相信石油工業會萎縮,因為新能源會發展更快。為什麼說我們石油工業不能期望高於50美元/桶-60美元/桶,那就是高於這個水準,第一石油產量會大幅增加,特別是葉岩油,我剛才講美國的葉岩油也就40美元/桶,只要到50美元/桶,它就有的豐厚的利潤,資本市場就敢大規模投資。這種情況下,油的產量越來越多,油價很難往上漲。第二個因素是美元至少在近兩年還會堅挺的、還會走高的,美元走高油價很難上去。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我們石油生產國,包括今天的沙特,油價越低產量越高。我們過去都常規的認為,這些石油生產國的生產成本很低,這個是事實,他們的生產成本、開發成本是相對比較低的,可能10塊錢左右,但它們的社會成本很高,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主要石油生產國,它的國民經濟、社會福利和社會發展主要依賴於石油出口,它們的預算沒有那麼多美元進來,他們的國家預算是實現不了的。在低油價下,為了保持美元或財政足夠支撐預算,它們不會冒然減產。所以,我們看這些年,特別是去年,OPEC達成了減產協定,這個協定其實不是減產協定,是維持現有產量協議。可是,你看有些國家,在減產問題多是貌合神離。如果回到社會問題來看,各家生產國政府的壓力也很大。

石油行業大資料發展落後

所以,這才是未來石油公司、石油服務公司、石油設備裝備公司要準備進入的一個新常態,這個新常態不意味著我們這個行業不行了,我們的企業都要關門了。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把技術水準升級換代,發展得更快,把生產效率提高。我們有一個領域,石油工業走在其他製造業後面,這就是我們的生產方式、技術和管理方式,沒有真正融入今天最大的資訊時代—互聯網技術。如果哪家企業走在前面,誰就會引領這個行業。首先,我們這個行業能耗過高,效率過低,我們的生產是分段的,每一個段前後的連接效率非常低。那麼,如何用大資料,雲計算和智慧生產,引入到我們的生產過程中來,這是我們石油工業要認真考慮和著手做的。

人類社會進入大資料時代或數位時代,石油這個行業落在了後面。智慧化不是一個機器的智慧化,首先是一個資訊、大資料的智慧化,是一個生產流程的智慧化,是一個生產業態的智慧化,是一個企業體系、系統的智慧化。如果我們僅僅考慮是一個產品智慧化,它只能在那個產品提高效率,但是我們整個體系不能產生效率,甚至還制約它。這就是我們石油工業面臨的未來。在這種大的未來環境下,我們應對的是什麼呢?第一,是氣候變化,首先是效能的提高,減少能源的消耗,能源消耗少,排放自然少。所以,我們把重點放到源頭,不要放在事後,釋放了二氧化碳之後再去收集、再去處理。源頭管控是石油工業應該走在前面的,特別是在中國,中國的能耗強度,也就是單位GDP能耗我們平均是世界平均的1.7倍。雖然在經濟結構中,我們的第三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少一點兒,我們也過了51%,但是沒有理由我們的能耗要比歐洲/美國要高出2-3倍。

石油業面臨兩大問題

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中國的石油工業技術標準低、品質標準低、環境標準低,所以中國政府提出中國製造2025,首先是要把我們的技術標準提上來。石油工業的技術標準還是由石油部時建的,80、90年代的標準,今天還在用。所以,國家只從環境標準來嚴求,但技術標準、品質標準不管,它不可能達到預期效果。所以,中國第一資源是提高能效,是節能,如果我們把能效提高30-50%,這個應該不是費勁的事兒。我們的GDP可以翻番,能耗還可以不增加。因此,解決環境、氣候變化問題,中國第一位要做的是節能,提高能效,不要把精力放在後端治理。

第二個是要應對的是環境問題,今天可能全世界最擔心的是環境,中國人、外國人都在說中國環境。我感覺到這既是壞事,也是好事。壞事是我們自己、我們的子孫要受害,好事是每個人都把環保當大事兒了。每個公民都在抱怨,我們每屆政府都在強調,現在開始真重視。在80、90年代,外國人就對我們講,說你們不能走我們的老路,先發展後治理。我們都說對,不能重走老路。可是我們今天做的比那個還過。我們通過切身體會,才認識到這一點。在10年前,我們的企業環保做到非常好的,沒有受到任何表彰和鼓勵,不守法的,基本不受懲罰。直到今天,我們從嚴了,我們也沒有看到真嚴。今年,我們在討論兩會報告時候,包括高院、高檢、高法都提到了加大治理力度。然後,我們看了400多家違規企業,總共罰款2個億,這在今天能解決問題嗎?

我看到一篇報導,北京11400萬多起違反環境法律事件,最後只是罰了4000多萬人民幣,這不是真正的從嚴管理。沒有真正的從嚴管理、從嚴治國,我們的再好的東西也實現不起來。這是一個石油工業發展制約因素,環境因素,另一個是氣候變化問題,還有一個是新能源。我們指望80美元/桶的油價,石油工業大概沒法發展。60美元/桶以下,還是很有競爭力的,但是怎麼做到60美元/桶以下,這就是我們石油工業的責任了。

降低能耗是關鍵

在中國降低能耗,不是大事兒。我曾經在公司搞了一個“能效倍增計畫”,提出到2025年能效要翻一番,結果我們前三年做什麼工作呢?把我們的鍋爐、馬達、泵換成現在的最好的泵,能耗節省了20%。難嗎?不難。花成本嗎?花,但效率更大。為什麼效率更大?我們提高能效是真正提高效益。我們自己企業內部的能耗一年要花1000個億,如果能耗降低20%,多少錢呢?改造這些設備,我根本花不了那麼多錢。而且這個錢帶動的效益是可持續的,不是一次性的,我的投入是一次性的。

再說我們二氧化碳減排,我們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巴黎協定》簽字後做出承諾,是我們國家的許諾。我們看到國家行動,但是絕大多數企業沒有動,現在中國的企業知道自己排放多少二氧化碳的可能鳳毛麟角。企業到今天還沒有把碳排放當作未來發展的大事,這是我們未來的競爭力,就要通技術的升級換代來解決二氧化碳減排。我們每年都在減排,我們確實投入了錢,我們也帶來了效益。過去幾年,我們在七個省市做碳交易試點,中石化二級企業,每年至少有4、5千萬的投入。減排不是成本,減排帶來的是效益。

中國能源發展三大戰略

我認為中國能源發展第一大戰略是提高能效,節能,第二大戰略是化石能源的清潔化,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發展新能源、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因為我們這塊本身發展很快。我們真正能做到立即見效的就是節能,就是提高能效,就是把現在的化石能源清潔化。

天然氣時代 技術創新是王道

我們應該看到,全球進入到了天然氣時代,中國的天然氣儲量,特別是葉岩氣的儲量,在世界排名第一位。我們今天遇到的困難,美國在21世紀經歷過。 美國葉岩氣真正的突破是2008年,在這之前有30、40年,美國知道有這個資源,但沒有開採出來,但沒有放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突破了。我們中國葉岩氣資源世界最多,第二是阿根廷,第三是美國。我們難在哪兒?我們資源埋藏的很深,分佈在西部山區,沒有基礎設施,相對成本貴,這個成本貴,產量低,2013年的時候我們測算,打一口井要8000萬人民幣,平衡產量實現盈虧平衡需要4萬方的產量空間,當時大部分井是2萬方的空間。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方向,通過技術進步把成本降下來,第二個是通過技術進步把產量提上去。這些年下來,我們看到從8000萬一口井到接近5000萬一口井,如果再往後看5-10年還會大幅降低,這就跟美國的發展趨勢是一樣的了。那就是技術進步帶來成本降低,技術進步帶來產量提升。

打破壟斷 強化市場競爭

中國的天然氣時代到了,如果我們把它作為國家戰略,動員所有的企業,國營的好、民營的也好,外資的也好,創造一個好的投資和生產環境。我覺得天然氣將是我們未來清潔能源主要的戰略能源,現在要解決的首個瓶頸是打破壟斷。我們的民企進不來,服務行業也很難進,這是我們中國改革面臨的一大挑戰。如果我們三家石油大公司, 市場不打開,不讓民營企業進來,我們的效率不會高到哪去。在某一領域你很好,因為你沒有衝擊,沒有競爭。

過去我到中石化,就是提倡一定要競爭。我們自己家,我們有很大的服務業,但是你要靠市場競爭能力,你不能靠我保護你。總的來看,我們三家石油公司仍像是市場內部保護的機制,這不符合中國政府提倡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機制,也不符合打造有國際競爭能力石油公司的發展目標。沒有競爭,哪來的能力。

國家石油發展非“三桶油”的發展

如果我們再有更大的視野的話,我們是國家石油公司,站在國家的角度考慮問題,國家戰略是我們的責任,國家石油是要國家經濟整體發展,不是三家石油公司的發展。今天我雖站著說話不腰疼,因為我不在位了,即使我在位,也是這個方向,這是我們國家的未來,是國家的方向,那反過來,所有的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要通過技術進步,要通過競爭來給石油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果我們只站在自己服務商的角度看問題,你也很難適應未來的發展。在石油上游行業真正的技術進步很多是靠專業技術服務公司來實現的,現在的技術服務,從技術到環境,到環保安全,往往是一體化的,所以,這個時候誰能做到不僅給石油公司今天降低成本,還讓它明天競爭力更強,那誰就能贏市場。談一下粗淺的看法,有不對的地方,供大家反駁、批判,謝謝。

注:本文系能源新聞網整理自傅成玉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上致辭,略有刪減,未經傅成玉本人審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