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王小帥現身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紅毯:希望看到新人導演的“電影荷爾蒙”

6月17日晚, 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盛大開幕, 導演王小帥作為亞洲新人獎評委會主席, 與臺灣演員張孝全、馬來西亞導演陳翠梅、攝影師董勁松, 以及美籍發行商、製片人Michael J. Werner等一同出席了開幕紅毯。

亞新獎多元接納, 王小帥心態開放鼓勵新人

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致力於發現優秀的新人佳作, 自2004年設立至今, 已經發掘了亞洲地區一大批電影新力量。 眾多新人導演借亞新獎平臺嶄露頭角, 走入大眾視野, 如中國大陸的甯浩、萬馬才旦、高群書, 中國臺灣的林書宇, 伊朗的葉塔潘那, 印尼的巴瓦尼等。 值得一提的是, 2005年, 寧浩的《綠草地》斬獲亞洲新人獎最受歡迎影片, 第二年, 便向觀眾推出了現象級電影《瘋狂的石頭》。

作為本屆亞新獎評委會主席,

王小帥表示, “初涉電影的新人, 最有可能展現個人和電影的本真。 我們常講要保持初心, 在新人身上, 這份初心則最為純粹直接。 他們的風格是嶄新的, 完全未知的, 所以尤其令人期待。 ”而對於入圍的新人作品, 王小帥也展現了相當開放的心態:“對電影的尋找, 在我而言是多元的。 我會想要去尋找那些滲透現實比較厚, 對社會的肌理撫摸更有溫度和情感的作品。 但同時, 即使是帶有娛樂性和商業性的電影, 如果非常好, 我們也願意接納。 ”

“真正的青春片”導演王小帥, 欲尋“電影荷爾蒙”

1993年, 王小帥自籌資金, 自編自導拍攝了電影《冬春的日子》, 成為中國獨立電影的先鋒。 其代表作《十七歲的單車》、《青紅》更入選《青春電影手冊》影史100佳青春電影。

影片中的青春氣息細膩真實又毫不矯揉造作, 被稱為“真正的青春片”導演。

長期以來, 王小帥一直密切關注青年導演並最大限度寄予支持。 從積極參與青蔥計畫, 擔當導演訓練營的導師, 與青年導演面對面交流電影觀點, 到頻繁參加高校電影研討會, 與有志于電影的大學生分享經驗。 王小帥曾在採訪中表示“別人幫助我堅持自己的路, 我也想幫助新人導演找到他們的路。 ”

在拍攝作品和發掘新人的過程中, 王小帥始終從電影本體出發, 尋找電影中貼近現實、直接人心的力量。 尤其面對新人導演, “他們還沒有在市場中被定論, 這個時候最有可能找到原始的創作衝動, 找到電影的荷爾蒙,

這種鮮活的衝動往往能帶來驚喜”, 這也成為王小帥對年輕創作者的期待。 “可能十到二十個導演中間, 有一個人能發現生活裡值得挖掘和體會的地方, 就值得我們期待, 他就是一顆種子, 就能夠在上面發芽。 ”

開幕式後, 亞新獎評委們將緊鑼密鼓地開展評審工作, 評選出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等共計六項大獎, 本週末還將在海上文化中心舉行頒獎典禮。 期待本屆亞洲新人獎為觀眾帶來更多驚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