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夏天剩菜、剩飯的危害和保存小竅門

關於剩菜, 很多人建議是不要食用!但是有時候真的很浪費, 那麼剩菜究竟還能吃嗎?事實上, 經酶標儀檢查剩菜是否能吃, 要看剩的是什麼, 剩了多久, 在什麼條件下儲藏, 重新加熱是什麼條件, 實在沒法用一句話來概括是否能吃的問題。 先要把剩菜分成兩類:蔬菜, 以及魚、肉和豆製品。

剩菜剩肉存放條件

無論是哪一類食品, 在室溫下放的時間越長, 放入冰箱中的時間越晚, 微生物的“基數”就越大, 存放之後就越不安全。

進入冰箱之中, 降溫的速度也很重要。 如果冰箱裡東西太滿, 製冷效果不足, 或者菜肴的塊太大, 冷氣傳入速度慢, 放入的菜很久都難以把溫度降下來, 那麼也會帶來安全隱患。

1、魚、肉、豆製品——小心有毒微生物

魚、肉和豆製品只有微生物繁殖的問題, 亞硝酸鹽的問題基本上無需考慮。 魚、肉和豆製品相比, 豆製品更容易腐敗。 它們的共同麻煩是可能繁殖危險致病菌,

比如恐怖的肉毒梭菌。 這種菌能產生世上第一毒“肉毒素”,毒性是氰化鉀的一萬倍。 毒素在100度以上加熱幾分鐘能夠破壞, 但如果沒有熱透, 是非常危險的。

2、蔬菜——小心亞硝酸鹽

大家常說的隔夜可能產生有害物, 其實說的是蔬菜。 因為蔬菜中含有較高水準的亞硝酸鹽, 在存放過程中因細菌活動可能逐漸轉變成有毒的亞硝酸鹽。

不過, 如果僅僅是在冰箱中放一夜, 這種亞硝酸鹽的上升還遠遠到不了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的程度。 但無論如何, 蔬菜是不建議剩24小時以上的, 涼拌菜就更要小心。

3、徹底加熱

剩菜放到第二餐是可以的, 但一定要徹底加熱。 所謂徹底加熱, 就是把菜整體上加熱到100度, 保持沸騰3分鐘以上。

肉類加熱:如果肉塊比較大, 一定要煮、蒸時間長一些, 或者把肉塊切碎, 再重新加熱。

用微波爐加熱剩食物是個不錯的方法, 它可以令食物內部得到充分加熱。 但家庭中, 往往控制不好微波加熱的時間, 還容易發生食物飛濺到微波爐內部的麻煩。 可以考慮先用微波爐加熱一兩分鐘, 令食物內部溫度上升, 然後再用鍋加熱, 或者再放蒸鍋上蒸, 就比較容易熱透。 對於不希望有太多湯水的剩菜, 可以用蒸或水煎的方法來加熱。

豆製品加熱:相比於肉類來說, 豆製品更容易腐敗, 因此加熱時也要更加在意。 多煮幾分鐘並不用可惜, 因為豆腐中的維生素含量甚低, 而它所富含的蛋白質和鈣、鎂等是不怕熱的, 加熱不會明顯降低營養價值。

蔬菜加熱:蔬菜不適合長時間的加熱, 可以考慮用蒸鍋來蒸, 傳熱效果比用鍋直接加熱更好, 且營養素損失較少。

特別提醒:需要高度注意的是, 菜千萬不要反復多次地加熱。 如果知道魚肉第二餐還吃不完, 就只加熱一半, 剩下部分仍然放回冰箱深處。 甚至有些熟食、豆製品可以直接分小盒凍到冷凍室裡面。

剩蔬菜保存實戰秘笈:

如果蔬菜做得實在多, 明知道這一餐吃不完, 最好在在出鍋時分裝到不同的盤子裡, 其中一份稍微涼下來之後就放入冰箱, 這樣菜中細菌的“基數”很低, 第二天熱透了再吃, 都沒有問題(這點也適用於第二天要帶飯的“便當族”)。

下一頓或第二天要吃時, 必須熱透後再吃。

蔬菜不適合長時間的加熱, 可以考慮用微波爐加熱到70℃-80℃, 或者用蒸鍋來蒸, 傳熱效果比用鍋直接加熱更好, 且營養素損失較少。

剩肉、剩魚保存實戰秘笈:

許多家庭喜歡燉一大鍋肉, 分幾頓來吃完。 最好燉熟之後, 就把肉分裝在幾個小的保鮮盒內, 等放涼後放在冷藏室裡。 等吃的時候, 拿出一小盒加熱透即可。 這樣可以避免肉的反復加熱, 加熱次數太多, 會讓肉中所含的維生素B損失, 同時蛋白質分解產生的有害物質亞硝胺也會增多。

吃剩的魚不建議直接放入冰箱, 不妨先放回鍋內熱透後, 把裡面的致病菌基本殺死, 再分裝到保鮮盒中, 每一盒是一次能吃完的量, 吃之前也一定要徹底加熱後再吃。

如果冰箱沒有地方放, 加熱的時候要蓋上蓋子, 最好能夠蓋嚴,這樣避免新的致病菌進入。熱透後關火,把魚放在鍋內不動,下頓再加熱一次,然後立即吃掉。值得一提的是,所謂徹底加熱,就是把菜整體上加熱到100℃,保持沸騰3分鐘以上。

魚肉菜不建議反復多次地加熱。如果沒有分裝成小份,但是估計剩魚肉第二餐還是吃不完,那就把第二餐能吃完的量撥出來加熱,剩下的部分不加熱,仍然放回冰箱。

如果是筷子翻動過的肉,放入冰箱前最好也徹底加熱。如果肉塊比較大,一定要煮、蒸時間長一些。一個好辦法是,把比較大的肉塊切碎,再配合其他新鮮蔬菜一起烹調一次,用“舊菜翻新”的方法來做成新菜。

總之,雖然不剩菜是我們的理想目標,但對於動物性食品,特別是肉類來說,煮一次吃兩三頓是常見情況。只要烹飪之後立刻分裝保存,第二餐再合理加熱利用就可以了。

剩豆製品:比肉類更易腐敗

魚、肉和豆製品相比,豆製品更容易腐敗。豆製品也可能繁殖危險致病菌,比如恐怖的肉毒梭菌(別以為帶個“肉”字就只存在於肉裡)。豆製品加熱時要更加在意,多煮幾分鐘並不用可惜,因為豆腐中的維生素含量甚低,而它所富含的蛋白質和鈣、鎂等是不怕熱的,加熱不會明顯降低營養價值。

實戰秘笈:

買了豆製品一定立即放入冰箱的冷藏室,要注意其保質期。如果保質期快到了,你仍然沒有機會吃它,可以把它放入冷凍室,做成凍豆腐,這樣可以使保存的時間延長。散裝的豆腐由於完全暴露在空氣中,更容易變質,建議當頓吃。如果你買的豆製品放的時間稍久,味道沒有變,但你不確定它是不是足夠安全,這個時候就別用它做涼拌菜或炒菜了,可以用它來燉肉,或者做成砂鍋燉煮菜,這樣烹煮的時間長,足可以把致病菌殺死。

用微波爐加熱剩食物是個不錯的方法,它可以令食物內部得到充分加熱。但家庭中,往往控制不好微波加熱的時間,還容易發生食物飛濺到微波爐內部的麻煩。可以考慮先用微波爐加熱一兩分鐘,令食物內部溫度上升,然後再用鍋加熱,或者再放蒸鍋上蒸,就比較容易熱透。

剩米飯、剩饅頭:夏天室外放易變味

有的人特別喜歡用剩米飯來做炒飯,於是煲飯的時候就煲一大鍋。吃完這頓,剩下的米飯就留在鍋裡,等到第二天早上拿出來炒飯。可是往往等不到第二天,米飯可能就有味道了,夏天尤其快。這是因為米飯、饅頭這些富含澱粉的食物也是細菌的最愛。

實戰秘笈:

饅頭吃不完,應當按一次能吃完的量分裝,先放在冷藏室裡降溫,然後封嚴,放入冷凍室裡凍起來。以後每取一包,只要在微波爐中用“化凍”檔加熱1到2分鐘就可以了。記住不要用“高火”、“中火”加熱饅頭或其他麵食,那樣麵食會變硬變韌,吃起來口感更差。

剩的米飯要立即盛出來放入冰箱。下頓煲米飯少放一些米,等快熟時把舊米飯均勻地倒入鍋內加熱。或者在攤煎餅時加入一些剩米飯,可以增加柔軟口感。用剩米飯來煲粥也是不錯的選擇,考慮到米飯反復加熱造成一些營養素的損失,用剩米飯煲粥時可以在裡面加一些小米、燕麥片、大黃米、粘高粱米等比較容易煮的雜糧,炒飯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嫩豌豆、甜玉米粒等,這樣就可以把損失的營養補回來了。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避免剩飯總是被家中某一兩個人吃掉,造成這個人的營養攝入不足。

剩菜改造方法

吃新菜的時候,人們都很踴躍;但一次一次吃同樣的菜,顯然令人不愉快。很多家庭當中,主婦就是因為吃剩菜剩飯而體重上升,失去苗條的體態,因為老公和孩子對剩菜不屑一顧。其實,除了蔬菜之外,魚肉類食品剩菜翻新並不難,無非就是改刀、加配料、改調味這三大技術。

比如說,剩了一些大塊的肉類,單做一道菜嫌少,就可以把它切成小片,配上一些香味的蔬菜,做成蔬菜炒肉片。比如加香菜、洋蔥、芹菜之類,可以讓炒肉片變得香噴噴的,誘人食欲,家人肯定會當新菜一樣表示歡迎。又比如說,原來是紅燒味道的肉,現在可以考慮加點咖喱粉,配點土豆胡蘿蔔,改造成咖喱風味。還可以把剩菜改造成湯,比如剩排骨加蔬菜和掛麵,做成蔬菜排骨湯麵;剩番茄炒蛋加番茄、木耳和麵疙瘩,改造成番茄味疙瘩湯之類。

這樣,剩菜不會浪費,重新加熱時煮得足夠“透”,安全得到保障,家人吃起來也很愉快。

總之,雖然不剩菜是我們的理想目標,但對於動物性食品,特別是肉類來說,煮一次吃兩三頓是常見情況。只要烹飪之後立刻分裝保存,第二餐再合理加熱利用,就能安全地與剩菜和平相處

最好能夠蓋嚴,這樣避免新的致病菌進入。熱透後關火,把魚放在鍋內不動,下頓再加熱一次,然後立即吃掉。值得一提的是,所謂徹底加熱,就是把菜整體上加熱到100℃,保持沸騰3分鐘以上。

魚肉菜不建議反復多次地加熱。如果沒有分裝成小份,但是估計剩魚肉第二餐還是吃不完,那就把第二餐能吃完的量撥出來加熱,剩下的部分不加熱,仍然放回冰箱。

如果是筷子翻動過的肉,放入冰箱前最好也徹底加熱。如果肉塊比較大,一定要煮、蒸時間長一些。一個好辦法是,把比較大的肉塊切碎,再配合其他新鮮蔬菜一起烹調一次,用“舊菜翻新”的方法來做成新菜。

總之,雖然不剩菜是我們的理想目標,但對於動物性食品,特別是肉類來說,煮一次吃兩三頓是常見情況。只要烹飪之後立刻分裝保存,第二餐再合理加熱利用就可以了。

剩豆製品:比肉類更易腐敗

魚、肉和豆製品相比,豆製品更容易腐敗。豆製品也可能繁殖危險致病菌,比如恐怖的肉毒梭菌(別以為帶個“肉”字就只存在於肉裡)。豆製品加熱時要更加在意,多煮幾分鐘並不用可惜,因為豆腐中的維生素含量甚低,而它所富含的蛋白質和鈣、鎂等是不怕熱的,加熱不會明顯降低營養價值。

實戰秘笈:

買了豆製品一定立即放入冰箱的冷藏室,要注意其保質期。如果保質期快到了,你仍然沒有機會吃它,可以把它放入冷凍室,做成凍豆腐,這樣可以使保存的時間延長。散裝的豆腐由於完全暴露在空氣中,更容易變質,建議當頓吃。如果你買的豆製品放的時間稍久,味道沒有變,但你不確定它是不是足夠安全,這個時候就別用它做涼拌菜或炒菜了,可以用它來燉肉,或者做成砂鍋燉煮菜,這樣烹煮的時間長,足可以把致病菌殺死。

用微波爐加熱剩食物是個不錯的方法,它可以令食物內部得到充分加熱。但家庭中,往往控制不好微波加熱的時間,還容易發生食物飛濺到微波爐內部的麻煩。可以考慮先用微波爐加熱一兩分鐘,令食物內部溫度上升,然後再用鍋加熱,或者再放蒸鍋上蒸,就比較容易熱透。

剩米飯、剩饅頭:夏天室外放易變味

有的人特別喜歡用剩米飯來做炒飯,於是煲飯的時候就煲一大鍋。吃完這頓,剩下的米飯就留在鍋裡,等到第二天早上拿出來炒飯。可是往往等不到第二天,米飯可能就有味道了,夏天尤其快。這是因為米飯、饅頭這些富含澱粉的食物也是細菌的最愛。

實戰秘笈:

饅頭吃不完,應當按一次能吃完的量分裝,先放在冷藏室裡降溫,然後封嚴,放入冷凍室裡凍起來。以後每取一包,只要在微波爐中用“化凍”檔加熱1到2分鐘就可以了。記住不要用“高火”、“中火”加熱饅頭或其他麵食,那樣麵食會變硬變韌,吃起來口感更差。

剩的米飯要立即盛出來放入冰箱。下頓煲米飯少放一些米,等快熟時把舊米飯均勻地倒入鍋內加熱。或者在攤煎餅時加入一些剩米飯,可以增加柔軟口感。用剩米飯來煲粥也是不錯的選擇,考慮到米飯反復加熱造成一些營養素的損失,用剩米飯煲粥時可以在裡面加一些小米、燕麥片、大黃米、粘高粱米等比較容易煮的雜糧,炒飯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嫩豌豆、甜玉米粒等,這樣就可以把損失的營養補回來了。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避免剩飯總是被家中某一兩個人吃掉,造成這個人的營養攝入不足。

剩菜改造方法

吃新菜的時候,人們都很踴躍;但一次一次吃同樣的菜,顯然令人不愉快。很多家庭當中,主婦就是因為吃剩菜剩飯而體重上升,失去苗條的體態,因為老公和孩子對剩菜不屑一顧。其實,除了蔬菜之外,魚肉類食品剩菜翻新並不難,無非就是改刀、加配料、改調味這三大技術。

比如說,剩了一些大塊的肉類,單做一道菜嫌少,就可以把它切成小片,配上一些香味的蔬菜,做成蔬菜炒肉片。比如加香菜、洋蔥、芹菜之類,可以讓炒肉片變得香噴噴的,誘人食欲,家人肯定會當新菜一樣表示歡迎。又比如說,原來是紅燒味道的肉,現在可以考慮加點咖喱粉,配點土豆胡蘿蔔,改造成咖喱風味。還可以把剩菜改造成湯,比如剩排骨加蔬菜和掛麵,做成蔬菜排骨湯麵;剩番茄炒蛋加番茄、木耳和麵疙瘩,改造成番茄味疙瘩湯之類。

這樣,剩菜不會浪費,重新加熱時煮得足夠“透”,安全得到保障,家人吃起來也很愉快。

總之,雖然不剩菜是我們的理想目標,但對於動物性食品,特別是肉類來說,煮一次吃兩三頓是常見情況。只要烹飪之後立刻分裝保存,第二餐再合理加熱利用,就能安全地與剩菜和平相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