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孫萊芙《走進朔州》之文物古跡耀眼中華——稀世文物國寶精品

著者:孫萊芙

第三章 文物古跡耀眼中華

第三節 稀世文物國寶精品

一、胡傅溫酒樽

山西省博物院收藏有歷史文物、革命文物和自然標本10萬餘件。

其中一級品443件, 著名的有侯馬東周盟書、新莽天鳳元年(西元14)平斛、商代青銅龍紋觥、戰國錯金豆、漢代胡傅溫酒樽、北宋開寶藏和福州鼓山大藏經、宋代抗金文獻、元代王淵桃竹錦雞圖和明代水陸畫等。

其中, 胡傅酒樽與胡傅溫酒樽1962年出土於右玉縣高家堡鄉大川村, 是西漢雁門郡中陵縣(遺址在右玉縣威遠鎮西2.5公里處)所制之酒器。

胡傅酒樽銅雕器物高34.7釐米, 口徑65.5釐米, 為漢代文物。 從器型上看, 它屬於典型的中原風格, 酒樽外壁又裝飾著生動的浮雕獸面人身紋以及虎、牛、羊、猴、龍、鳳、鹿、駱駝等十餘種動物紋樣。 腹外有三隻鋪首銜環, 下承三虎形足。 腹中部凸飾一寬頻, 上有弦紋一道。 通體鎏金彩繪, 具有濃郁的北方草原文化風格。

胡傅溫酒樽銅雕器物高24.5釐米、口徑23.4釐米。 形狀為圓筒形, 有蓋, 平底三足。 出土一共兩件, 兩件胡傅溫酒樽幾乎完全一樣, 只有鐫刻在口沿上的銘文稍有不同, 它們口沿上的銘文均為“中陵胡傅銅溫酒樽重二十四斤河平三年造”, 其中一件的銘文最末多一個“二”字, 也許是為了表明這是第二件。 兩件酒樽造型完全相同, 質地為銅器, 通體鎏金。 酒樽的器蓋中央設有提環, 周圍有三個鳳形鈕, 器底是三個矮矮的虎形足。 一條寬寬的裝飾帶將酒樽外壁一分為二, 厚實的銅胎外通體浮雕有諸如猴、鹿、龍、鳳、虎、羊、牛、駱駝等動物圖案。 另外一個鼎耳部有“千歲”二字, 銅盤的底部有“上郡小府”, 而且還有一個“稚”的異體字。

此前, 溫酒樽只在文獻中出現, 帶銘文溫酒樽的出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兩件酒樽熠熠發光, 金光燦燦, 華貴典雅。 動物體態各異、造型生動、或動或靜、或站或奔。 有的虎視眈眈, 有的驚恐回望, 有的潛行躡足, 有的自由翱翔。 將很多飛禽走獸薈萃於一件小小的器物, 緊湊集中, 自然活潑, 確實是一件獨具匠心的精品器具。 浮雕具有典型的草原風情, 是漢民族與北方草原民族文化交流的產物, 是漢匈文化趨同的最好見證。 溫酒樽很厚實, 一保溫, 二防止揮發, 這說明器物的主人是一位生活奢華的貴族。

漢代山西的銅器以太原和雁北所出居多。 右玉胡傅溫酒樽、酒樽就是其中的代表。 漢代被稱為“中國青銅時代的最後閃光點”,

商周青銅的尚鬼、森嚴、獰厲而又繁富細緻的風格逐漸被注重人性、自然、寫實的質樸藝術風格所取代, 擺脫了禮器程式化的威嚴神秘, 轉向返璞歸真的實用器型。 同時, 漢代銅器製作特點也不像商、周、戰國時期多飾, 而以素器最為流行。 或僅有簡練的弦文, 或僅飾以鋪首。 而上流社會使用的器具仍比較華貴, 或鎏金, 或飾以金銀錯川。 陳設於山西博物院“民族熔爐”展廳的這對胡傅溫酒樽, 便是漢代鎏金銅器的精品, 青銅藝術和技術的典範之作。

胡傅酒樽與胡傅溫酒樽的出土很特殊。 1962年9月某天的一場大雨後, 右玉縣高家堡鄉大川村支書劉來天, 帶著十幾個小學生到離村二三裡的佛店坪拾麥穗和碗豆,

下午4點多, 一個調皮的孩子跑到溝沿邊看溝底的山洪, 突然發現溝底塌方的地方有一個“鍋”。 劉來天跑下去一看, 塌方下埋著9個“鐵傢伙”, 他趕緊向上頭報告, 這就是銅溫酒樽的發現過程。 發現銅溫酒樽的地方既非漢墓, 亦非古建築遺址, 應該是運送途中埋藏的。

而另一件的國家一級文物也出土在大川村, 它的發現更具傳奇性。 1973年的一天, 時任右玉縣長車永順到大川村下鄉, 住在大隊辦公室。 村支書考慮到縣長年歲大, 可能要起夜, 就順手從院裡拿回一個“尿盆”放到屋裡。 半夜縣長下地小解, 盆子很沉, 他打開燈, 把小盆子拿在炕上仔細看, 覺得這可能是一個“古貨”, 就帶回去請文物部門鑒定。 經專家鑒定, “尿盆”居然是商代乳釘方格紋銅簋。 是一位村民發現的,同樣是被雨水沖刷出來的。

二、雁魚燈

雁魚燈,1985年朔城區趙什八莊出土,銅鑄,整體作鴻雁回首銜魚佇立狀。雁額頂有冠,眼圓睜,頸修長,體寬肥,身兩側鑄出羽翼,短尾上翹,雙足並立,掌有蹼。雁喙張開銜一魚,魚身短肥,下接燈罩蓋。雁冠繪紅彩,雁、魚通身施翠綠彩。並在雁、魚及燈罩屏板上,用墨線勾出翎羽、鱗片和夔龍紋。雁魚燈長34.5、高53釐米。 雁魚燈由雁首頸(連魚)、雁體、燈盤、燈罩四部分套合而成。雁頸與雁體以子母口相接。魚身及雁頸、體腔均中空相通。燈盤圓形,直壁,淺腹,內有兩道直壁圈沿。一側附燈柄,可控制燈盤轉動。盤下有圈足,與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燈罩為兩片弧形板,其上部插入燈盤內的直壁圈沿中,可左右轉動開合,既能擋風,又可調節燈光的照度。燈火點燃時,煙霧通過魚和雁頸導入雁體內,防止了油煙對室內空氣的污染。雁魚燈的四個部分又可自由拆裝,便於擦洗。銅燈上用漆彩繪出雁的翎毛、鱗片,施以黑、白、紅、綠四色,彩繪簡約概括。雁,在我國古代是一種信鳥,多用於締結婚姻的納彩或大夫相見時的禮品。而象飛雁銜魚這樣的裝飾題材,早至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便已出現,到漢代時此題材尤其多。大體由於“魚”與“餘”同音,“魚”又是豐收富裕的象徵,因此這種裝飾題材一定寄託了當時人們追求美好、富裕生活的願望。

“雁魚燈”由雁首、頸(連魚)、雁體、燈盤、燈罩五部分套合而成,雁頸與雁體以子母口連接;魚身及雁頸、體腔均中空相通。燈盤呈圓形、直壁、淺腹,內有兩道直壁圈沿。一側附有燈柄,可控制燈盤轉動,盤下有圈足,與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燈罩為兩片弧形板,其上部插入燈盤內的直壁圈沿中,可左右轉動開合,既能擋風,又可調節燈光的照度。 “雁魚燈”作為貴族階層使用的室內照明器具,器物的尺寸與漢代宮殿建築及貴族府邸的室內陳設有著密切聯繫。漢代仍保留了前代席地而坐的習慣,室內擺設案幾來放置其他器物。青銅燈作為照明器具,在造物尺度上與案幾的尺寸緊密關聯。漢代的案幾通常高30公分,青銅燈放在案幾之上,兩者的高度之和與人坐姿時眼睛的高度基本一致,便於古人觀看。

其次,漢代銅燈功能更加科學合理,就有燈光調節功能。在“雁魚燈”的組成部件中,燈盤與燈罩立體組合,通過旋轉燈盤可以實現調節燈光的明亮程度。同時,燈罩的閉合可以用來阻擋大風,保證青銅燈中燈火不被吹滅。

再次,青銅燈的底座穩固,採用較大或多點接觸方式,增加了青銅燈的穩固性。鴻雁肢體站立姿態,增大青銅燈與案幾表面的接觸,可以支撐燈身站立而不會傾倒、安全可靠。

三、寶寧寺水陸畫

寶寧寺水陸畫是現存明代最完整的水陸畫。寶寧寺地處山西右玉縣,據明成化十年(1474)碑記,創建於天順四年(1460)。寺內原存水陸畫一堂,共計139幅。水陸畫均以細絹為地,用淡黃、淡紅花綾裝裱,大部分保存完整,現藏山西省博物館,為山西省十大館藏文物之一。

這堂水陸畫有康熙乙酉(1705)鄭祖僑重裱畫序兩幅及嘉慶二十年(1815)唐凱重裱畫序一幅,根據兩篇裱畫序的記載,可推定其創作年代為明代。鄭祖僑序雲:“恒城(大同)自駐防以來,凡寺宇古刹,處處煥然,而寶甯寺尤為美備。寺中相傳有敕賜鎮邊水陸一堂,妙相莊嚴,非尋常筆跡所同。但歷年已久……”唐凱序雲:“郡城之寶甯寺,古刹也,有水陸一堂,中繪諸天佛祖……蓋敕賜以鎮邊疆,而為生民造福者也。其墨窮形盡相,各極其妙,誠名賢之留遺,非俗師之所能也……”

右玉縣位於大同西120裡處,形勢險要,是古時北方軍事重鎮,明代為右玉林衛。明代和韃靼、瓦刺時有爭戰,右玉是明代西北邊防重地,天順四年韃靼大舉進攻,“九月庚辰,孛來圍大同右衛。”鄭、唐二序皆稱寶寧寺水陸畫為“敕賜鎮邊水陸畫”。這一時期明王朝同北方韃靼、瓦刺民族時有糾紛,兵戈不絕,所以當朝皇帝就將這堂水陸畫敕賜寶甯寺鎮邊,希望可以減少戰亂,保邊安寧。

水陸畫是在佛教寺院內舉行佛教儀式——水陸道場時懸掛的一種宗教畫。水陸道場起源於印度,據佛教經籍記載,釋迪牟尼的弟子阿難曾經夢見餓鬼向其求食,於是阿難便設水陸道場,施食超度所有餓鬼。中國最早的水陸道場是南朝梁武帝為其壬妃郗氏所設。據說凡被佛法超度的怨鬼孤魂都可以“免罪”,“升天’,所以後世盛行不衰。伴隨水陸道場發展起來的“水陸畫”,便成為我國宗教繪畫中的一個畫種。

水陸畫伴隨水陸法會的興盛而產生,它的發展卻不僅與水陸法會有關,與齋醮、祭祀都有一定的聯繫。水陸畫也不僅是在水陸法會上用,在齋醮儀式中同樣用到水陸畫。

宋以前是壁畫居多,宋以後直到明也是以壁畫為主。宋代帛畫已出現,今人稱為“可移動的水陸畫”。獨立畫幅的水陸畫是為狹義的水陸畫。材料有帛、紙等,最早產生的時期已不可考。單幅水陸畫至遲在元代已經出現。明代水陸畫的創作極盛,一方面是由於佛、道二教的教化功能被推廣,另一方面,創作水陸畫的畫家也增多,宮廷畫師也多有為之,帝王也好神像畫,寶寧寺水陸畫是現存最完整的明證。

寶寧寺水陸畫,共計139幅。其中三幅記載兩次裝裱情況,可不做考慮。佛像尺寸較大,小的縱139釐米,大的縱約150釐米,橫約76釐米,共9幅。最大的一幅是“釋迦牟尼佛”,佛像有五方如來、三身佛等,“阿彌陀佛”兩幅。菩薩是僅次於佛的果位,菩薩形象端莊靜穆,慈祥安然,很好的表現了莊嚴妙相。明王是菩薩的變相,均現憤怒像,三頭六臂,氣勢磅礴。明王像上方均有一菩薩形像,十明王對應十菩薩。自明王像起各畫像均有題記。明王像為左第一至五幅,右第一至五幅。尊者俗稱羅漢,是屬於四聖道中較低的果位。羅漢形象描繪生動,處於青山綠水中,人景相映成趣,每幅畫兩尊羅漢。左、右第6幅至左、右第9幅,共8幅,16尊羅漢。左10、12、13分別為天龍八部、婆羅門仙、天藏菩薩等眾。右10、11、12、13分別為金剛、天、金剛密跡、韋馱、菩薩等眾。左14至20分別為諸天王、菩薩等。以上諸神都是佛教四聖及護法。右14是九天后土聖母諸神眾,左21是北極紫微大帝眾。九天后土聖母和北極紫大帝都是道教高級神“四禦”之一。他們出現在水陸畫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產物。這兩尊神不僅是道教的神仙,還是皇帝祭祀的對像。水陸畫的中國神仙不僅這兩位,還有大大小小幾十位。右第15、16、17是五嶽帝君。泰山是秦漢天子封禪之地,其後歷代帝王對五嶽加以褒封,至宋大中祥符年間,五嶽神被封為聖大帝。左17前大梵天主諸神眾與右後第17秘藏法寶主執群龍娑竭羅王眾是在這一系統內與眾不同的兩幅,可能是上下堂分別的界線。右18、19乃是印度諸神眾。右20至28分別是四海、四讀、五湖百川、陂池井泉、守齋、護戒、順濟安濟諸龍王以及風雨電神、五穀神、下元三官大帝眾。左22至26分別是月宮天子、日宮天子、太乙諸神。五方五帝眾、太陽太陰五行星君、羅睺計都紫氣月孛星君。在儒道兩家有嚴格等級的諸神在佛寺裡被佛寺裡被“一視同仁”。左27、28是黃道十二宮的人格神,緊在其後的左29至40是十二元辰(神)星君二十八星宿星君、匡野四將、三官大帝。玄武及天篷天猷翊聖真君、天曹諸府君判官等眾,清一色道教諸神。北極紫微大帝眾117×60.5cm。右29至35是太歲天子及大煞博士、日游、太陰、蠶官、吊客、宅龍、城隍、社廟、土地、伽藍諸神眾,也都是中國特產的諸神。右36至40的地府諸神則是中外合組,既有地藏菩薩、十殿閻君、又有五道將軍、都司官等。左41至44、46分別為阿修羅主、四直功曹(道教神)、鬼子母、羅刹、菩薩,順序不知因何而排。右41至59缺第48和50,分別為諸地獄、孤魂、鬼眾,又有起教大師、面然鬼王、主病鬼王、五瘟使者、一切有情精魂。左第47至58分別是帝后將相,三教九流,孝子貴婦等一切鬼魂。另有孤魂一幅。在這一百多幅神像中,可以肯定是中國特有的神仙的有四十餘位,這不僅說明佛教的中國化,也說明了儒道對佛教的改造。

寶寧寺水陸畫是現在我國保存最完整的一堂明代水陸畫,是佛道聯合的產物。道教高級神“四禦”被放到與諸天相等的地位,畫中沒有道教最高神“三清”和“玉帝”的神像,說明佛教對道教的逐步吸收。

明代建國與佛、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戰亂之後,僧道的大量存在對於國家賦稅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朱元璋對於佛道兩教的控制是嚴格的。洪武二十四年(1391)敕雲: “自今天下僧道,凡各府州縣寺觀雖多,但存其寬大可容眾者一所並而居之,毋雜處於外,與民相混。”使僧道雜處,客觀上促進了佛道兩教的融合。

寶寧寺水陸畫是“敕賜鎮邊上陸畫”,這不僅是明官方對於佛道崇仰的證明,也是其持“三教合一”論的一個明證。

寶寧寺水陸畫也體現了明代民間的宗教觀。鄭、唐兩序說水陸畫“非尋常筆跡所同”,“非俗師所能”。其畫法風格上繼承宋畫院的“院體”傳統而有所變化。水陸畫畫家大都是工匠畫師,作品被文人畫家視為“匠氣”。但是他們的創作體現了民間對於宗教的態度。佛、菩薩、明王像皆有其嚴格規定,畫家發揮的餘地較小,而畫家在羅漢、諸天、帝君、星君以及後來的鬼魂形象中不僅反映了明代的現實生活,也發揮了自己天才的想像。印度諸天的形象與中國諸神的形象幾無區別,一視同仁。不論是佛是道,能佑護國泰民安便是好神仙。中外諸神齊集一堂,普受供奉、普施恩惠,無何不可。

寶寧寺水陸畫共計136幅,除了幾幅大佛像外,均高約120釐米,寬約60釐米,以細絹為底,用淡紅和黃色花綾裝裱。大部分畫面清晰,保存完好。只有少數因為受潮或被煙熏,絹色較暗或稍有裂紋。

這些水陸畫除記載清代二次裝裱情況的三幅外,計道釋人物畫108幅,各種世俗人物畫12幅,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畫13幅。世俗人物畫有:帝王、妃、孝子、賢婦、烈女、九流百家等。反映生活的畫有:雇典奴婢、饑荒餓俘、棄離妻子、枉濫無辜、赴刑都事、幽死猩牢、反戈盜賊、軍陣傷殘、水漂蕩滅等。這些描述現實生活內容的作品,雖然旨在渲染人生痛苦,災難和人世無常,用來勸誘人們皈依佛法,求得解脫,但是卻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某些社會現實。比如:《誤死針醫橫遭毒藥嚴寒眾》一幅,著力描繪饑荒之年,人民衣食無著,疾病纏身,了無生趣的景象。《火焚屋宇軍陣傷殘等眾》一幅,描繪了殘兵敗將棄甲而逃,有的背負著傷者,步履艱難,近景是被焚的房舍,有三人被困於一片火海之中掙扎待斃,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這些例子說明民間畫師以人民生活創作源泉,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有意無意地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種種黑暗,譴責了統治者的無能和殘暴。這些畫面雖然不多,卻是當時現實生活的生動寫照,是這批畫的精髓,是水陸畫中最富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傑出作品。

對於各種人物,畫師根據不同的身份刻劃描繪,無論男女老少,正邪美醜都表現得恰如其分。比如帝王、後妃都畫得面容豐腴,體態端莊,服飾華麗,表情矜持;武臣將士則側重表現勇猛威武的神情;畫僧、民、匠,則外表虔誠,內心恬淡,緞衣正貌,落拓不群。儒者,賢士、文人等人物種類繁多。有的是中原人,有的是外域人,服飾、姿態各不相同,或坐或立,或讀書,或寫經,或禪定,或受參謁,少者澇灑惆僥,老者古貌清奇。在山石花木間還點綴著前來獻果聽道的猿猴、獅、虎等,這些猛獸都畫得溫順馴良,依偎于羅漢足下,表現其皈依佛教以後本性的改變。人物雖多,但由遠至近,排列有序,繁而不亂,恰似從九天雲霄中冉冉降臨,令人不由動情。這堂水陸畫對研究中國古代服飾、戲劇等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請明天欣賞《走進朔州》第三章之第四節 楊家將血染金沙灘

是一位村民發現的,同樣是被雨水沖刷出來的。

二、雁魚燈

雁魚燈,1985年朔城區趙什八莊出土,銅鑄,整體作鴻雁回首銜魚佇立狀。雁額頂有冠,眼圓睜,頸修長,體寬肥,身兩側鑄出羽翼,短尾上翹,雙足並立,掌有蹼。雁喙張開銜一魚,魚身短肥,下接燈罩蓋。雁冠繪紅彩,雁、魚通身施翠綠彩。並在雁、魚及燈罩屏板上,用墨線勾出翎羽、鱗片和夔龍紋。雁魚燈長34.5、高53釐米。 雁魚燈由雁首頸(連魚)、雁體、燈盤、燈罩四部分套合而成。雁頸與雁體以子母口相接。魚身及雁頸、體腔均中空相通。燈盤圓形,直壁,淺腹,內有兩道直壁圈沿。一側附燈柄,可控制燈盤轉動。盤下有圈足,與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燈罩為兩片弧形板,其上部插入燈盤內的直壁圈沿中,可左右轉動開合,既能擋風,又可調節燈光的照度。燈火點燃時,煙霧通過魚和雁頸導入雁體內,防止了油煙對室內空氣的污染。雁魚燈的四個部分又可自由拆裝,便於擦洗。銅燈上用漆彩繪出雁的翎毛、鱗片,施以黑、白、紅、綠四色,彩繪簡約概括。雁,在我國古代是一種信鳥,多用於締結婚姻的納彩或大夫相見時的禮品。而象飛雁銜魚這樣的裝飾題材,早至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便已出現,到漢代時此題材尤其多。大體由於“魚”與“餘”同音,“魚”又是豐收富裕的象徵,因此這種裝飾題材一定寄託了當時人們追求美好、富裕生活的願望。

“雁魚燈”由雁首、頸(連魚)、雁體、燈盤、燈罩五部分套合而成,雁頸與雁體以子母口連接;魚身及雁頸、體腔均中空相通。燈盤呈圓形、直壁、淺腹,內有兩道直壁圈沿。一側附有燈柄,可控制燈盤轉動,盤下有圈足,與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燈罩為兩片弧形板,其上部插入燈盤內的直壁圈沿中,可左右轉動開合,既能擋風,又可調節燈光的照度。 “雁魚燈”作為貴族階層使用的室內照明器具,器物的尺寸與漢代宮殿建築及貴族府邸的室內陳設有著密切聯繫。漢代仍保留了前代席地而坐的習慣,室內擺設案幾來放置其他器物。青銅燈作為照明器具,在造物尺度上與案幾的尺寸緊密關聯。漢代的案幾通常高30公分,青銅燈放在案幾之上,兩者的高度之和與人坐姿時眼睛的高度基本一致,便於古人觀看。

其次,漢代銅燈功能更加科學合理,就有燈光調節功能。在“雁魚燈”的組成部件中,燈盤與燈罩立體組合,通過旋轉燈盤可以實現調節燈光的明亮程度。同時,燈罩的閉合可以用來阻擋大風,保證青銅燈中燈火不被吹滅。

再次,青銅燈的底座穩固,採用較大或多點接觸方式,增加了青銅燈的穩固性。鴻雁肢體站立姿態,增大青銅燈與案幾表面的接觸,可以支撐燈身站立而不會傾倒、安全可靠。

三、寶寧寺水陸畫

寶寧寺水陸畫是現存明代最完整的水陸畫。寶寧寺地處山西右玉縣,據明成化十年(1474)碑記,創建於天順四年(1460)。寺內原存水陸畫一堂,共計139幅。水陸畫均以細絹為地,用淡黃、淡紅花綾裝裱,大部分保存完整,現藏山西省博物館,為山西省十大館藏文物之一。

這堂水陸畫有康熙乙酉(1705)鄭祖僑重裱畫序兩幅及嘉慶二十年(1815)唐凱重裱畫序一幅,根據兩篇裱畫序的記載,可推定其創作年代為明代。鄭祖僑序雲:“恒城(大同)自駐防以來,凡寺宇古刹,處處煥然,而寶甯寺尤為美備。寺中相傳有敕賜鎮邊水陸一堂,妙相莊嚴,非尋常筆跡所同。但歷年已久……”唐凱序雲:“郡城之寶甯寺,古刹也,有水陸一堂,中繪諸天佛祖……蓋敕賜以鎮邊疆,而為生民造福者也。其墨窮形盡相,各極其妙,誠名賢之留遺,非俗師之所能也……”

右玉縣位於大同西120裡處,形勢險要,是古時北方軍事重鎮,明代為右玉林衛。明代和韃靼、瓦刺時有爭戰,右玉是明代西北邊防重地,天順四年韃靼大舉進攻,“九月庚辰,孛來圍大同右衛。”鄭、唐二序皆稱寶寧寺水陸畫為“敕賜鎮邊水陸畫”。這一時期明王朝同北方韃靼、瓦刺民族時有糾紛,兵戈不絕,所以當朝皇帝就將這堂水陸畫敕賜寶甯寺鎮邊,希望可以減少戰亂,保邊安寧。

水陸畫是在佛教寺院內舉行佛教儀式——水陸道場時懸掛的一種宗教畫。水陸道場起源於印度,據佛教經籍記載,釋迪牟尼的弟子阿難曾經夢見餓鬼向其求食,於是阿難便設水陸道場,施食超度所有餓鬼。中國最早的水陸道場是南朝梁武帝為其壬妃郗氏所設。據說凡被佛法超度的怨鬼孤魂都可以“免罪”,“升天’,所以後世盛行不衰。伴隨水陸道場發展起來的“水陸畫”,便成為我國宗教繪畫中的一個畫種。

水陸畫伴隨水陸法會的興盛而產生,它的發展卻不僅與水陸法會有關,與齋醮、祭祀都有一定的聯繫。水陸畫也不僅是在水陸法會上用,在齋醮儀式中同樣用到水陸畫。

宋以前是壁畫居多,宋以後直到明也是以壁畫為主。宋代帛畫已出現,今人稱為“可移動的水陸畫”。獨立畫幅的水陸畫是為狹義的水陸畫。材料有帛、紙等,最早產生的時期已不可考。單幅水陸畫至遲在元代已經出現。明代水陸畫的創作極盛,一方面是由於佛、道二教的教化功能被推廣,另一方面,創作水陸畫的畫家也增多,宮廷畫師也多有為之,帝王也好神像畫,寶寧寺水陸畫是現存最完整的明證。

寶寧寺水陸畫,共計139幅。其中三幅記載兩次裝裱情況,可不做考慮。佛像尺寸較大,小的縱139釐米,大的縱約150釐米,橫約76釐米,共9幅。最大的一幅是“釋迦牟尼佛”,佛像有五方如來、三身佛等,“阿彌陀佛”兩幅。菩薩是僅次於佛的果位,菩薩形象端莊靜穆,慈祥安然,很好的表現了莊嚴妙相。明王是菩薩的變相,均現憤怒像,三頭六臂,氣勢磅礴。明王像上方均有一菩薩形像,十明王對應十菩薩。自明王像起各畫像均有題記。明王像為左第一至五幅,右第一至五幅。尊者俗稱羅漢,是屬於四聖道中較低的果位。羅漢形象描繪生動,處於青山綠水中,人景相映成趣,每幅畫兩尊羅漢。左、右第6幅至左、右第9幅,共8幅,16尊羅漢。左10、12、13分別為天龍八部、婆羅門仙、天藏菩薩等眾。右10、11、12、13分別為金剛、天、金剛密跡、韋馱、菩薩等眾。左14至20分別為諸天王、菩薩等。以上諸神都是佛教四聖及護法。右14是九天后土聖母諸神眾,左21是北極紫微大帝眾。九天后土聖母和北極紫大帝都是道教高級神“四禦”之一。他們出現在水陸畫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產物。這兩尊神不僅是道教的神仙,還是皇帝祭祀的對像。水陸畫的中國神仙不僅這兩位,還有大大小小幾十位。右第15、16、17是五嶽帝君。泰山是秦漢天子封禪之地,其後歷代帝王對五嶽加以褒封,至宋大中祥符年間,五嶽神被封為聖大帝。左17前大梵天主諸神眾與右後第17秘藏法寶主執群龍娑竭羅王眾是在這一系統內與眾不同的兩幅,可能是上下堂分別的界線。右18、19乃是印度諸神眾。右20至28分別是四海、四讀、五湖百川、陂池井泉、守齋、護戒、順濟安濟諸龍王以及風雨電神、五穀神、下元三官大帝眾。左22至26分別是月宮天子、日宮天子、太乙諸神。五方五帝眾、太陽太陰五行星君、羅睺計都紫氣月孛星君。在儒道兩家有嚴格等級的諸神在佛寺裡被佛寺裡被“一視同仁”。左27、28是黃道十二宮的人格神,緊在其後的左29至40是十二元辰(神)星君二十八星宿星君、匡野四將、三官大帝。玄武及天篷天猷翊聖真君、天曹諸府君判官等眾,清一色道教諸神。北極紫微大帝眾117×60.5cm。右29至35是太歲天子及大煞博士、日游、太陰、蠶官、吊客、宅龍、城隍、社廟、土地、伽藍諸神眾,也都是中國特產的諸神。右36至40的地府諸神則是中外合組,既有地藏菩薩、十殿閻君、又有五道將軍、都司官等。左41至44、46分別為阿修羅主、四直功曹(道教神)、鬼子母、羅刹、菩薩,順序不知因何而排。右41至59缺第48和50,分別為諸地獄、孤魂、鬼眾,又有起教大師、面然鬼王、主病鬼王、五瘟使者、一切有情精魂。左第47至58分別是帝后將相,三教九流,孝子貴婦等一切鬼魂。另有孤魂一幅。在這一百多幅神像中,可以肯定是中國特有的神仙的有四十餘位,這不僅說明佛教的中國化,也說明了儒道對佛教的改造。

寶寧寺水陸畫是現在我國保存最完整的一堂明代水陸畫,是佛道聯合的產物。道教高級神“四禦”被放到與諸天相等的地位,畫中沒有道教最高神“三清”和“玉帝”的神像,說明佛教對道教的逐步吸收。

明代建國與佛、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戰亂之後,僧道的大量存在對於國家賦稅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朱元璋對於佛道兩教的控制是嚴格的。洪武二十四年(1391)敕雲: “自今天下僧道,凡各府州縣寺觀雖多,但存其寬大可容眾者一所並而居之,毋雜處於外,與民相混。”使僧道雜處,客觀上促進了佛道兩教的融合。

寶寧寺水陸畫是“敕賜鎮邊上陸畫”,這不僅是明官方對於佛道崇仰的證明,也是其持“三教合一”論的一個明證。

寶寧寺水陸畫也體現了明代民間的宗教觀。鄭、唐兩序說水陸畫“非尋常筆跡所同”,“非俗師所能”。其畫法風格上繼承宋畫院的“院體”傳統而有所變化。水陸畫畫家大都是工匠畫師,作品被文人畫家視為“匠氣”。但是他們的創作體現了民間對於宗教的態度。佛、菩薩、明王像皆有其嚴格規定,畫家發揮的餘地較小,而畫家在羅漢、諸天、帝君、星君以及後來的鬼魂形象中不僅反映了明代的現實生活,也發揮了自己天才的想像。印度諸天的形象與中國諸神的形象幾無區別,一視同仁。不論是佛是道,能佑護國泰民安便是好神仙。中外諸神齊集一堂,普受供奉、普施恩惠,無何不可。

寶寧寺水陸畫共計136幅,除了幾幅大佛像外,均高約120釐米,寬約60釐米,以細絹為底,用淡紅和黃色花綾裝裱。大部分畫面清晰,保存完好。只有少數因為受潮或被煙熏,絹色較暗或稍有裂紋。

這些水陸畫除記載清代二次裝裱情況的三幅外,計道釋人物畫108幅,各種世俗人物畫12幅,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畫13幅。世俗人物畫有:帝王、妃、孝子、賢婦、烈女、九流百家等。反映生活的畫有:雇典奴婢、饑荒餓俘、棄離妻子、枉濫無辜、赴刑都事、幽死猩牢、反戈盜賊、軍陣傷殘、水漂蕩滅等。這些描述現實生活內容的作品,雖然旨在渲染人生痛苦,災難和人世無常,用來勸誘人們皈依佛法,求得解脫,但是卻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某些社會現實。比如:《誤死針醫橫遭毒藥嚴寒眾》一幅,著力描繪饑荒之年,人民衣食無著,疾病纏身,了無生趣的景象。《火焚屋宇軍陣傷殘等眾》一幅,描繪了殘兵敗將棄甲而逃,有的背負著傷者,步履艱難,近景是被焚的房舍,有三人被困於一片火海之中掙扎待斃,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這些例子說明民間畫師以人民生活創作源泉,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有意無意地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種種黑暗,譴責了統治者的無能和殘暴。這些畫面雖然不多,卻是當時現實生活的生動寫照,是這批畫的精髓,是水陸畫中最富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傑出作品。

對於各種人物,畫師根據不同的身份刻劃描繪,無論男女老少,正邪美醜都表現得恰如其分。比如帝王、後妃都畫得面容豐腴,體態端莊,服飾華麗,表情矜持;武臣將士則側重表現勇猛威武的神情;畫僧、民、匠,則外表虔誠,內心恬淡,緞衣正貌,落拓不群。儒者,賢士、文人等人物種類繁多。有的是中原人,有的是外域人,服飾、姿態各不相同,或坐或立,或讀書,或寫經,或禪定,或受參謁,少者澇灑惆僥,老者古貌清奇。在山石花木間還點綴著前來獻果聽道的猿猴、獅、虎等,這些猛獸都畫得溫順馴良,依偎于羅漢足下,表現其皈依佛教以後本性的改變。人物雖多,但由遠至近,排列有序,繁而不亂,恰似從九天雲霄中冉冉降臨,令人不由動情。這堂水陸畫對研究中國古代服飾、戲劇等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請明天欣賞《走進朔州》第三章之第四節 楊家將血染金沙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