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嘉誠國際IPO前夕實控人掃貨原始股 6億募投項目成長性存疑

中國網財經6月20日訊(記者 劉小菲)在“三通一達(中通、申通、圓通和韻達)”和順豐相繼登陸資本市場後, 綜合物流公司廣州市嘉誠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誠國際”)也在積極謀求上市。

嘉誠國際日前在證監會官網披露招股說明書, 公司擬在上交所發行不超過3760萬股, 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1.5億股, 保薦機構是廣發證券, 律師事務所為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

股權變動密集 上市前實控人低價回購原始股

公開資料顯示, 嘉誠國際是一家為製造業企業提供全程供應鏈一體化管理的協力廠商綜合物流服務的公司, 2010年10月完成股改後共進行了五次增資和三次股權轉讓, 其中第二次股權轉讓因七名原始股東的集體退出而備受矚目。

據招股書披露, 2014年7月23日至2015年2月13日期間, 嘉誠國際原股東張曉華、黃學維、李國生、肖勇生、林堅、朱劍、羅永勝分別將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75萬股、34.5萬股、33萬股、30萬股、15萬、20萬股、30萬股轉讓給了實控人之一的段容文,

轉讓金額分別為225萬元、57.5萬元、55萬元、90萬元、45萬元、45萬元、33.33萬元以及50萬元, 以此計算, 每股轉讓價格3元或1.67元。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 嘉誠國際2014-2016年基本每股收益為0.63元、0.64元和0.92元, 以此計算, 公司2014年以每股3元的價格轉讓市盈率為4.76倍, 若以每股1.67元的價格轉讓市盈率為2.65倍。 不過,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統計, 2016年以來新股發行的平均市盈率約為22倍, 也就是說段容文以不足5倍市盈率認購公司超過200萬原始股, 如果嘉誠國際上市成功, 段容文無疑會“大賺一筆”。

另外, 段容文還於2015年7月25日從原股東鄒輝錦手中以25萬元的價格接盤了12萬股(即“第三次股權轉讓”), 每股轉讓價格2.08元,

以當年0.64元的每股收益計算, 市盈率3.26倍。

至於嘉誠國際以上原始股東公司上市前夕集體以低價轉讓股權的原因, 有機構投資者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太理解”, 畢竟上市成功公司估值會大概率的提升。 中國網財經記者就上述問題致電嘉誠國際, 截至發稿時未能接通, 有私募人士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或是在清理股權障礙為上市鋪路, 但不排除控股股東攬權待上市解禁後出售獲取超額利潤的可能。 ”

8家子公司2016年合計賺165萬 3家虧損5家微利

業績方面, 嘉誠國際報告期內整體上實現了穩定增長。 資料顯示, 公司2014-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76億元、7.18億元和8.59億元;同期淨利潤7014.13萬元、9364.73萬元和12322.36萬元, 其中超過九成收入來自綜合物流和商品銷售業務。

與合併報表下公司業績穩定增長不同, 嘉誠國際旗下8家子公司卻還處於“3家虧損5家微利”的狀態, 合計盈利金額156.14萬元。 具體來看, 2016年大金供應鏈、松天供應鏈、三田供應鏈分別虧損235.13萬元、36.37萬元、32.98萬元;而奇天物流、三景電器、嘉誠環球、天運物流、天運塑膠分別實現淨利潤245.77萬元、106.71萬元、65.54萬元、33.75萬元和0.77萬元。

募投專案成長性存疑 實施主體是2015年收購的虧損公司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 2016年虧損最多的大金供應鏈是嘉誠國際IPO募投項目“嘉誠國際港(二期)”的實施主體。 據招股書披露, 嘉誠國際本次IPO計畫募集資金6.5億元, 其中6億元計畫投入嘉誠國際港(二期), 5000萬元將用於基於物聯網技術的全程供應鏈管理平臺建設及應用。

至於選擇大金供應鏈作為嘉誠國際港(二期)項目實施主體的原因, 嘉誠國際表示主要考慮到其優越的區位優勢及具備提供陸路口岸進出口通關服務的條件。 但據瞭解, 大金供應鏈僅是嘉誠國際2015年2月份新收購的一家公司。 中國網財經記者從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查詢得知, 該公司原名廣州市南番順進出境貨運車量檢察場管理有限公司, 2015年4月才更名為廣州市大金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10月獲得廣州國資管理局的備案。

值得一提的是, 大金供應鏈在嘉誠國際收購前並無實際收入, 2014年甚至虧損153萬元。 上述投資私募人士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 嘉誠國際在收購一家虧損公司後急忙發佈項目募集資金, 隨後很快便申報上市,這不免令人對該子公司心生猜疑。另外,招股書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嘉誠國際港(二期)”項目已累計投入資金549.05萬元,而當年大金供應鏈的營業收入為267.14萬元,淨利潤235.13萬元。

從項目效益來看,據招股書披露,嘉誠國際港(二期)項目簡稱後,年均銷售收入為6.71億元,年均利潤總額1.74億元,全部投資回收期大概是6.66年。不過,該項目實施後,預計降新增固定資產約8.78億元,全部專案建成後年新增折舊3762.05萬元,嘉誠國際表示,短期內會給公司盈利帶來壓力。

隨後很快便申報上市,這不免令人對該子公司心生猜疑。另外,招股書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嘉誠國際港(二期)”項目已累計投入資金549.05萬元,而當年大金供應鏈的營業收入為267.14萬元,淨利潤235.13萬元。

從項目效益來看,據招股書披露,嘉誠國際港(二期)項目簡稱後,年均銷售收入為6.71億元,年均利潤總額1.74億元,全部投資回收期大概是6.66年。不過,該項目實施後,預計降新增固定資產約8.78億元,全部專案建成後年新增折舊3762.05萬元,嘉誠國際表示,短期內會給公司盈利帶來壓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