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行年中“錢緊” 理財產品收益挺不錯

一兩個月前, 您若想購買收益率超過5%的銀行理財產品, 並不容易。 而現在, 這已不是什麼難事了, 最近不少銀行陸續推出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或超過5%的理財產品。

在各家銀行網點, 從理財經理到大堂經理, 也都紛紛“賣力”地推薦理財產品。

是什麼原因使近期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節節高?銀行人士說, 今年以來, 隔夜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從2%左右升至2.79%, 7天SHIBOR從2.4%左右升至2.88%, 一年期SHIBOR從3.4%左右升至4.37%左右, 這顯示出當前銀行體系的流動性處於偏緊狀態。 也就是說, 未來一段時間, 銀行對資金都會“望眼欲穿”。

此外, 銀行將在本月末面臨年中考核, 銀行的攬儲壓力也是近期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 金融領域在控風險、去杠杆政策的指導下, 短期內貨幣政策將保持中性偏緊, 這一點不會發生太大變化。 同時, 為了引導資金脫虛向實, 金融機構對過去一些表外業務的進一步規範和監管也是勢在必行。 因此, 市場流動性在中短期都將處於收緊態勢。 因此,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在中短期都將持續較高。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 短期的“錢緊”, 有較大一方面原因是因為金融層面的資金供求受到了監管約束, 隨著資產逐步到期, 對存量資產的融資需求下降,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會逐步降下來。

銀行業內人士建議, 手中有閒錢且偏好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 近期是下手淘高收益產品的好時機。

需要提醒的是, 市場上也有極少數超過6%的理財產品, 多為一些外資銀行發售, 這類理財產品有三個特點:一是結構性理財產品, 高收益未必拿得到;二是風險等級為3級的理財產品, 風險偏高;三是期限過長的理財產品, 比如2年或3年, 流動性太差。 因此, 理財專業人士建議投資者看到高收益率理財產品不要盲目購買, 需要瞭解銀行的背景和理財產品的具體情況再進行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