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哪?寶雞出土的西周何尊上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最早出現在寶雞出土的西周何尊上

何尊曾被賣到廢品收購站

博物館幹部30元又買回

有網友紛紛指出,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1963年出土於寶雞的青銅器何尊之上。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昨日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時, 證實了這一點。

“中國”倆字最早出現在漢代銅鏡上?

“昨天和兒子小陸一起去了大都會博物館看了‘帝國時代:秦漢中國藝術’的展覽。 看到一面漢代的銅的鏡子。 電子講解說這是‘中國’這兩個漢字第一次在書面出現。 各位網友們可以幫忙確認這是真的嗎?”

編輯:賈豔菲

“中國”首現何尊是世界考古界共識

昨日上午,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院長陳亮表示, “中國”二字首次以片語的形式書面出現, 是在1963年出土於寶雞的青銅器何尊上。 何尊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 是寶雞青銅器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寶雞博物館幹部30元從廢品站買回

陳亮介紹說, 何尊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做的祭器。 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今寶雞市陳倉區), 收藏於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屬國家一級文物, 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尊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銘文, 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 記述的是成王繼承武王遺志, 營建東都成周之事。

據新華社2013年9月報導, 1963年6月, 因陳堆家老屋住不下,

就租了隔壁陳乖善的兩間房子住, 院子後面是個土崖。 當年8月一個雨後的上午, 陳堆在後院發現下雨坍塌後的土崖上好像有亮光, 就用手和小鐝頭刨, 結果就刨出了個銅器。 第二年, 陳堆夫婦從寶雞返回寧夏固原, 臨走時將銅器交給陳湖保管。 1965年, 陳湖將其賣到了廢品收購站。 1965年, 寶雞市博物館幹部佟太放在市區玉泉廢品收購站看到一件高約40釐米的銅器, 見其造型凝重雄奇, 紋飾嚴謹而富有變化, 感覺這應該是一件比較珍貴的文物, 便向館長吳增昆彙報。 吳增昆隨即讓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去查看, 王永光趕至廢品收購站後, 也斷定這是一件珍貴文物, 便以收購站當初購入的價格30元將這尊高39釐米、口徑28.6釐米、重14.6公斤的銅器買回博物館。
經考古人員確認, 這是一尊西周早期時的青銅酒器, 浮雕為“饕餮紋”。 這尊銅器成了寶雞市博物館1958年成立後收藏的第一件青銅器。 1975年, 饕餮銅尊因其造型圖案精美被選送至國家文物局, 作為全國新出土的文物精品出國展出。 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發現銘文並命名為“何尊”。 華商報記者 趙國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