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龍陵向民間資本招商產生“磁場”效應

吸納資金280多億, 培植經濟增長新動能, 加速黃龍玉等傳統產業回暖

本報訊 今年以來, 龍陵黃龍玉金鑲玉獎牌相繼亮相於亞乒賽、五人制足球世界盃賽等國際賽事, 龍陵黃龍玉再次引起世人的矚目, 引發民間資本“回籠”黃龍玉產業, 產生投資衝擊波。

1至5月, 已有30多戶已經“孔雀東南飛”的省內外客商又攜資“鳳還巢”, 到龍陵經營黃龍玉, 1000多戶小商販又重操舊業搞起黃龍玉加工銷售。 今年進行的兩次黃龍玉公盤交易共實現交易額1363.7萬餘元, 同比增長8.2%;全縣到5月末實現黃龍玉產值5.34億元, 同比增長18.7%;黃龍玉園區800餘個攤位全部被經營戶租賃營業。

該縣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沿邊經濟帶”等戰略機遇, 按照“高起點規劃, 高水準建設”的思路, 狠抓黃龍玉產業園區建設, 全力打造產業聚集平臺。 總投資20億元, 占地面積377.7畝, 規劃建築面積80余萬平方米的龍陵黃龍玉文化產業園區完成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及配套的生活和經營設施, 10多戶文化企業和省內外1000餘戶黃龍玉個體工商戶進駐園區。 2015年10月, 龍陵黃龍玉文化產業園區被命名為“雲南省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龍陵黃龍玉銷售市場升溫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龍陵縣職中與福建華盛玉雕聯合開辦的玉雕職教專業再次成為熱門專業, 據調查摸底, 今年報考該專業的學生多於往年8個百分點;一度冷落的鎮安、朝陽、蚌渺3個黃龍玉雕刻培訓點即將開始招生,

為農村培養玉雕人才;不少經營戶開辦的黃龍玉淘寶店生意交易活躍, 火了一方經濟。 今年上半年, 龍陵縣黃龍玉協會組織商家到北京、西安、南陽等地參展(商交會)8次, 提升了龍陵黃龍玉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參展商收入不菲。

這是該縣敞開資源市場, 以優惠政策引進和培育民營企業, 拉滿弓、使全力、勇進位, 大招商促進大發展, 吸納民間資本進入園區產生“磁場”效應, 助推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個例證。

近幾年來, 龍陵縣打開山門, 敞開資源市場, 引進民間資本參與產業化開發建設, 培植經濟增長新動能。 對投資發展種養加工業的民營企業(大戶),

在信貸、稅費、土地使用上給予優待, 簡化辦證照手續, 實行一站式服務, 為民營資本落戶龍陵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 新思路啟動新機制, 新機制帶來新變化, 出現了民營資本一馬當先, 國有資本積極跟進的可喜局面。

截至目前, 龍陵縣已吸納國有及民間資金280多億元用於高原特色產業、水電、礦冶、醫療衛生、城鎮基礎沒施等開發建設。 現在已落戶“一園四片區+‘園中園’”的企業有永昌鉛鋅公司10萬噸矽鐵廠、安徽海螺集團水泥廠、雲南宏龍動力科技公司日產300萬安時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及配套建設項目、保山隆基矽材料公司年產5GW單晶矽棒專案、中國鋼研科技集團碳化矽、人造藍寶石等5個專案, 黃龍玉、茶葉、石斛、石材、木材精加工廠等100多家,

其中落戶工業園區54家, 到位資金230億餘元。 生產的建材、金屬矽、石斛、黃龍玉雕、白砂糖、茶葉等產品出口歐美、南亞、東南亞30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

該縣對外來投資企業在專案用地、用水、用電、財政扶持、規劃審批、通關服務等方面給予優惠, 同時, 新成立了5個招商分局常駐珠三角、長三角、昆明等流動招商引資。 充分利用龍陵是著名僑鄉, 在緬、泰兩國的老闆多、能人多的優勢, 依託境外的“龍陵同鄉會”和國內僑聯的聚集效應, 引導華僑老闆回鄉創業。 目前, 已有10多位緬、泰龍陵籍人士回鄉創辦農特產品加工、木材、建材、黃龍玉雕等企業, 到位資金達3.7億元。 此外, 設立了招商引資獎, 按到位資金給予數額不等的獎勵;對固定資產投資達到一定規模的(除房地產開發專案外),

在縣城規劃區內規劃一定區域提供給企業作為辦公用地。

[雷 華 孫家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