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捧紅陳奕迅楊千嬅,他還說王菲是自己沒名份的妻子

文/深度八卦(ID : shendubagua001)

害怕悲劇重演, 我的命中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 ——林夕

林夕, 原名梁偉文, 林夕只是他的筆名。

林, 來自他很喜歡的填詞人林振強的姓, “夕”則是有天剛好看到桌上簡體版《紅樓夢》中的“夢”字, 覺得說林下面有夕陽是很美的意境, 所以就叫了林夕。

林夕說, 他並非愛做夢的人, 意境對他才重要。 能看到他所作的詞, 意境占了八成。

林夕的詞如詩。 在香港大學讀碩士時主要研究的就是五四以後的新詩, 還和幾位香港大學的學生創辦《九分壹》詩刊, 所以又願意叫他“詩人”林夕。

高曉松說, 當寫出一兩句好詞時就像在那一刻通了天, 是老天爺把著你的手寫的。 林夕恐怖的是, 老天爺抓著他的手好像就沒鬆開過。

從業30年, 他為張國榮, 王菲, 陳奕迅, 楊千嬅, 張惠妹等等歌手作詞四千餘首, 他的作品幾乎都成了他們的代表作。

--------------

如果要說一個對林夕影響最大的人,

我不會說王菲, 也不會說張國榮。

而要說黃耀明。

他們1992年相識于羅大佑的音樂工廠, 從此便如知己。 在他眼裡, 黃耀明刁鑽又特別。 比如他聽過各種要求改歌詞的理由, 卻只有黃耀明會說出“我不是這樣看愛情”。

林夕說, 音樂人之間的互相欣賞,

有時並不需要直白的傾訴, 不經意間流露的隻字片語, 足以讓對方心領神會。

他從來沒有寫日記的習慣, 但和黃耀明錄音的幾十個夜晚, 卻隨時可以寫幾百字以至幾萬字, 不等。

《再見二丁目》、《約定》和《下一站天國》是林夕給自己的情歌三部曲, 而他私藏進自己故事的歌又何止這三首。

“黃是你的姓紅是你愛的, 就當做常識”, “你掌心的痣, 我總記得在哪裡”。 黃耀明喜歡紅色, 以及手掌上的那顆痣, 是公開的秘密。

在《林夕字傳》精選的45首歌曲裡, 黃耀明的歌《春光乍泄》和《下一站天國》一頭一尾。

林夕粉絲中還有一件憾事,

就是在叱吒頒獎禮十周年推舉“叱吒殿堂至尊詞”時, 林夕拿了《春光乍泄》一曲應戰, 眾人皆知這並不是他最好的一首。 可林夕卻說, “這是明哥久休複出之作, 有紀念價值嘛”。

感情于他, 于一位詩人來說, 最為珍重。

----------------

《再見二丁目》是楊千嬅的成名曲, 也是林夕和黃耀明的坊間故事流傳最廣的一首。

傳言說, 有一次林夕和黃耀明等幾位好友相約日本, 中間林夕想和明哥單獨約會, 便和他相約“二丁目”。 等啊等, 還是沒能等來他。

於是他寫出他覺得最傷感的一句詞:“原來我非不快樂, 只我一人未發覺”。

林夕說, 楊千嬅是我的肉。 他把他的真實情感都給了她。

“我把我最好、最真的東西送給了千嬅。這十年來,我好像跟千嬅經歷了一段感情,所有我自己親身的經歷,都寫給了千嬅。我聽千嬅的唱片,就像是在聽自己的經歷,似乎冥冥中,我和千嬅是合二為一的。”

他又給楊千嬅寫《姊妹》,祝福她像詞中出嫁的姑娘一樣找到好人家,卻沒曾想自己就是扮演那個永遠為姐妹出嫁而感懷身世的悲劇主角。

林夕想講的愛情道理,都在Eason的歌裡。

1996年,林夕已經蜚聲樂壇,而陳奕迅還是個剛出道的新人,林夕為他的第一張專輯《陳奕迅》寫了兩首,很多人都是因為林夕而去聽了陳奕迅。

後來林夕日益發現陳奕迅的難得,為他寫了《十年》,《K歌之王》,《富士山下》,《你的背包》等等好歌。

後來他又將懷念哥哥張國榮的那首《不求人》給了陳奕迅,足以說明Eason在他心中的地位。

---------------

他把空靈的智慧都給了王菲。

他用了很多比喻來說王菲對他的重要,“她是我的皮”,“她是我沒有名分的妻子”。

王菲聲線的空靈感給了他莫大的靈感,他把自己想要的跳躍到的意象感都給了王菲,為她寫《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看他當時給這些歌起的歌名:《夢遊》,《催眠》,《我想》,《迷路》,就像一首首朦朧詩一般,王菲的嗓音完美演繹了他要表達的意境,刺激他寫出了一首首佳作。

所以,既是林夕成就了王菲,也是王菲成就了林夕。

他們是靈魂上的知己自是生活中的好友,1997年竇靖童出生時,林夕為她作了一首《人間》。

其中“我不願再欺哄”尤顯動人。

1999年王菲和竇唯離婚,而林夕也正陷在失戀的情緒裡,於是想了很多方法去理解哀傷和放下哀傷,於是他為王菲寫《百年孤寂》,《只愛陌生人》。王菲和竇唯當年8月正式離婚,9月這張專輯發佈,名為《只愛陌生人》。

林夕和王菲之間有著不用言說的默契。他曾公開表示,王菲最大的好處就是從來不挑,和張國榮一樣對他絕對信任。

“有些歌詞王菲也不懂,不過她很乖,都不會問我什麼意思,只顧唱”。然後一唱出來就剛好是他想要表達的意思,這種默契可遇而不可求。

2005年王菲淡出歌壇,林夕說,“王菲不唱了,我如失半臂”。之後幾年他確實難有再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再見他和王菲的合作,已是2014年的那首《匆匆那年》。“如果再見不能紅著眼,是否還能紅著臉”,果然有了王菲的林夕才是詩人。

------------

林夕對張國榮是崇拜,既是偶像亦是知己。

林夕回憶起30年前第一次見哥哥的場景,他驕傲地說,“不是我去拜訪他的哦,是他來我家拜訪我”。

當時他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填詞人,而張國榮已經是天王巨星。

1986年,他為張國榮填了第一首詞《妄想》,這首詞他後來再聽覺得自己填的實在太差,責怪自己當時太不成熟,“妄”字的鼻音怎麼能用來叫喊呢?

這讓林夕懊惱多年,就好像給心愛的人做了一次失敗的飯菜,看他吃的開心,自己嘗一口才知把糖當成了鹽。一年後張國榮又找他作了第二首詞《無需要太多》,這才讓他們的合作順利起來。

這首歌在林夕的詞作裡有里程碑的作用。林夕說,這時候他才真正瞭解什麼是真正的感情,所寫的詞比之前的都多了“情”味,但依舊是苦情,是“我愛的人不愛我”,這種苦情感他從這開始後就沒停止過。

林夕是在1989年給張國榮寫完《側面》後,才從其他人那裡得知張國榮要告別歌壇的消息,他當時還嗔怪,哥哥怎麼不告訴他?是怎麼把我當朋友的?

後來他在張國榮退休演唱會上哭成淚人,不解他為什麼要離開,直言“我是不同意”的。

雖然如今林夕常以張國榮好友身份自稱,但當年他一直不確認自己是否算的上是哥哥的好友。會因為去哥哥的生日會和他聊上了天,並且哥哥與他聊了很多“內幕”而驕傲不已。

直到哥哥走後看到他在採訪裡說,這一輩子能交到自己這個知心的朋友很光榮,才有把握自己是他的朋友。林夕說自己並不自卑,但是張國榮真的是“太巨的星”了。

他們“知心”的見證曲是那首《我》,林夕說他這輩子最光榮的一件事,就是給張國榮寫了一首《我》。

這首歌的誕生林夕在很多場合都講過,處處透著兩人的默契。當時張國榮只對他說了一句“I am what I am”,他就知道他想要什麼,花費短短數小時寫出了《我》。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這也是很多粉絲最愛的一首。

之後林夕又寫出《怪你過分美麗》,是因為真心覺得張國榮漂亮,而黃霑和倪匡都說他“眉目如畫”,自己就要來個更厲害。

雖然林夕為張國榮作了這麼多他想要的詞,但依然明瞭自己並沒有走進他的內心。

所以張國榮離世後,在悼文裡非常後悔自己在他病情嚴重的時候仍給他寫悲慘的歌,比如《玻璃之情》。他以為張國榮同他一樣,享受孤獨和悲傷帶給自己的快感,卻沒曾想哥哥早已熬不住。

所以自2003年之後,林夕不再只寫讓人發洩悲哀的歌曲,而是多了正面啟發的東西,讓大家去尋找快樂。

有人問林夕,你寫了那麼多情歌,是不是受過很多感情的傷害?

他答,如果要受那麼多傷才能寫出傷感的歌,那我還能活嗎?

他寫歌詞,是在不停地挖自己瘡疤,再在傷口上撒鹽,以此再次體會疼痛的感覺。

這是詞聖的代價。

“我把我最好、最真的東西送給了千嬅。這十年來,我好像跟千嬅經歷了一段感情,所有我自己親身的經歷,都寫給了千嬅。我聽千嬅的唱片,就像是在聽自己的經歷,似乎冥冥中,我和千嬅是合二為一的。”

他又給楊千嬅寫《姊妹》,祝福她像詞中出嫁的姑娘一樣找到好人家,卻沒曾想自己就是扮演那個永遠為姐妹出嫁而感懷身世的悲劇主角。

林夕想講的愛情道理,都在Eason的歌裡。

1996年,林夕已經蜚聲樂壇,而陳奕迅還是個剛出道的新人,林夕為他的第一張專輯《陳奕迅》寫了兩首,很多人都是因為林夕而去聽了陳奕迅。

後來林夕日益發現陳奕迅的難得,為他寫了《十年》,《K歌之王》,《富士山下》,《你的背包》等等好歌。

後來他又將懷念哥哥張國榮的那首《不求人》給了陳奕迅,足以說明Eason在他心中的地位。

---------------

他把空靈的智慧都給了王菲。

他用了很多比喻來說王菲對他的重要,“她是我的皮”,“她是我沒有名分的妻子”。

王菲聲線的空靈感給了他莫大的靈感,他把自己想要的跳躍到的意象感都給了王菲,為她寫《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看他當時給這些歌起的歌名:《夢遊》,《催眠》,《我想》,《迷路》,就像一首首朦朧詩一般,王菲的嗓音完美演繹了他要表達的意境,刺激他寫出了一首首佳作。

所以,既是林夕成就了王菲,也是王菲成就了林夕。

他們是靈魂上的知己自是生活中的好友,1997年竇靖童出生時,林夕為她作了一首《人間》。

其中“我不願再欺哄”尤顯動人。

1999年王菲和竇唯離婚,而林夕也正陷在失戀的情緒裡,於是想了很多方法去理解哀傷和放下哀傷,於是他為王菲寫《百年孤寂》,《只愛陌生人》。王菲和竇唯當年8月正式離婚,9月這張專輯發佈,名為《只愛陌生人》。

林夕和王菲之間有著不用言說的默契。他曾公開表示,王菲最大的好處就是從來不挑,和張國榮一樣對他絕對信任。

“有些歌詞王菲也不懂,不過她很乖,都不會問我什麼意思,只顧唱”。然後一唱出來就剛好是他想要表達的意思,這種默契可遇而不可求。

2005年王菲淡出歌壇,林夕說,“王菲不唱了,我如失半臂”。之後幾年他確實難有再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再見他和王菲的合作,已是2014年的那首《匆匆那年》。“如果再見不能紅著眼,是否還能紅著臉”,果然有了王菲的林夕才是詩人。

------------

林夕對張國榮是崇拜,既是偶像亦是知己。

林夕回憶起30年前第一次見哥哥的場景,他驕傲地說,“不是我去拜訪他的哦,是他來我家拜訪我”。

當時他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填詞人,而張國榮已經是天王巨星。

1986年,他為張國榮填了第一首詞《妄想》,這首詞他後來再聽覺得自己填的實在太差,責怪自己當時太不成熟,“妄”字的鼻音怎麼能用來叫喊呢?

這讓林夕懊惱多年,就好像給心愛的人做了一次失敗的飯菜,看他吃的開心,自己嘗一口才知把糖當成了鹽。一年後張國榮又找他作了第二首詞《無需要太多》,這才讓他們的合作順利起來。

這首歌在林夕的詞作裡有里程碑的作用。林夕說,這時候他才真正瞭解什麼是真正的感情,所寫的詞比之前的都多了“情”味,但依舊是苦情,是“我愛的人不愛我”,這種苦情感他從這開始後就沒停止過。

林夕是在1989年給張國榮寫完《側面》後,才從其他人那裡得知張國榮要告別歌壇的消息,他當時還嗔怪,哥哥怎麼不告訴他?是怎麼把我當朋友的?

後來他在張國榮退休演唱會上哭成淚人,不解他為什麼要離開,直言“我是不同意”的。

雖然如今林夕常以張國榮好友身份自稱,但當年他一直不確認自己是否算的上是哥哥的好友。會因為去哥哥的生日會和他聊上了天,並且哥哥與他聊了很多“內幕”而驕傲不已。

直到哥哥走後看到他在採訪裡說,這一輩子能交到自己這個知心的朋友很光榮,才有把握自己是他的朋友。林夕說自己並不自卑,但是張國榮真的是“太巨的星”了。

他們“知心”的見證曲是那首《我》,林夕說他這輩子最光榮的一件事,就是給張國榮寫了一首《我》。

這首歌的誕生林夕在很多場合都講過,處處透著兩人的默契。當時張國榮只對他說了一句“I am what I am”,他就知道他想要什麼,花費短短數小時寫出了《我》。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這也是很多粉絲最愛的一首。

之後林夕又寫出《怪你過分美麗》,是因為真心覺得張國榮漂亮,而黃霑和倪匡都說他“眉目如畫”,自己就要來個更厲害。

雖然林夕為張國榮作了這麼多他想要的詞,但依然明瞭自己並沒有走進他的內心。

所以張國榮離世後,在悼文裡非常後悔自己在他病情嚴重的時候仍給他寫悲慘的歌,比如《玻璃之情》。他以為張國榮同他一樣,享受孤獨和悲傷帶給自己的快感,卻沒曾想哥哥早已熬不住。

所以自2003年之後,林夕不再只寫讓人發洩悲哀的歌曲,而是多了正面啟發的東西,讓大家去尋找快樂。

有人問林夕,你寫了那麼多情歌,是不是受過很多感情的傷害?

他答,如果要受那麼多傷才能寫出傷感的歌,那我還能活嗎?

他寫歌詞,是在不停地挖自己瘡疤,再在傷口上撒鹽,以此再次體會疼痛的感覺。

這是詞聖的代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