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羅振宇談文科生如何擁抱AI:懷顆弱狼的心,最後都會進化成好狗

6月7日, 在由艾瑞集團主辦的“2017 艾瑞(北京)年度高峰會議”上, 得到APP&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通過視頻錄製的方式帶來了“一名不懂技術的文科生創業者如何在AI時代實現自我進階”的精彩的演講。

AI時代, 一個不懂技術的文科生創業者是否只能眼睜睜看著那些大的科技公司高速發展, 錯過機會?羅振宇認為, 未必。

在演講中, 羅振宇指出, 首先從人才角度看, 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貴的問題要不了幾年就會得到解決, 從人類歷史上幾次技術革命中也可以看到, 技術會不斷變得越來越便宜, 門檻越來越低, 將來普通的企業也都能用上AI領域的高精尖人才;

其次, 目前人工智慧雖然在技術上已有了一定的積累, 但在應用場景上還很欠缺。 “而這方面不是靠工程技術人員單打獨鬥就能夠完成的創新, 往往需要各個領域的創業者, 尤其是一些有奇思妙想的文科生才能夠打開這些應用場景。

因此在他看來, 人工智慧再重要也只代表了技術的一種進步, 技術會以它慣常的方式造福整個人類社會。 AI將是每個人的機會, 包括文科生的機會。

而作為一名文科生創業者, 要如何追上AI這個趨勢?羅振宇認為, 核心有兩點:一是、堅信大趨勢;二是、馴化。

在他看來, 堅信大趨勢就是要看清人工智慧將給社會和商業帶來變革的總趨勢, 在此基礎上深化“精准商業”理念。 所謂精准商業即不僅要對不同的消費者提供不同的服務, 更要明白一個人在不同的場景下, 不同的時間, 不同的地點, 以及和其他人不同的合作中, 所需要的特定的商品和服務, 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能有這樣的方向性意識,

將來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能精准到這樣的程度, 那技術也只會成為具體的實現手段而已。

另一方面馴化, 就是要不斷地馴化他人, 且自我馴化。 這也是羅振宇認為的現在商業的本質。

在他看來, 這個時代做商業, 已經不是掙錢這麼簡單, 掙錢只是結果, 真正要做的事是讓整個社會協作網路當中, 有你這麼一個節點, 而其他的節點, 對你的依賴性是越來越強的。 這是所謂的“馴化他人”。 此外, 他也通過“弱狼如何進化成狗”的例子, 講述了這一代的創業者應該如何“自我馴化”。

狼是通過艱苦卓絕的馴化自己, 要求人類接受自己, 最後完成了可能是人類的動物世界當中, 最高貴的一個品種。 同理羅振宇認為, 創業者或許也要不斷地發掘自我和環境能夠互相契合的地方,

主動對自我做出改變, 主動和環境契合。 如此不管人工智慧怎麼樣, 只要懷著一顆“弱狼”的心, 最後都會進化成一條“好狗”。

以下為羅振宇演講全文:

羅振宇:

一個不懂得科技, 不懂得人工智慧的文科生怎樣抓住這個AI時代?

現在主流人群基本上有共識了, 就是人工智慧會作為最重要的科技方向, 來推動下一部分社會和商業變革。 最近在創業圈子裡, 很多企業創業者都在那說, 我們不懂人工智慧這些高科技, 只能眼睜睜看著亞馬遜、騰訊、蘋果這些大公司越來越高速發展。 我們就傻看著, 現在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價碼高的可怕, 小企業也根本負擔不了, 看來我們要錯過這班車了。

後來我請教了很多人, 他們說不對, 你們判斷這個方向是不對的。 第一, 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現在是很貴, 但是他們為什麼是人才?因為他們在這個方向上積累了十萬個小時, 成為高手。 但是在其他相關方向的知識, 已經積累到八到九萬小時的人也是很多的, 這個方向很熱,大家都往這跑,他們只要再花一到兩萬個小時,也可以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高手,所以要不了幾年,AI方面的人才的價格就會往下走,其他的普通企業都能用得上。這種事情在歷史上也發生過好幾次,就像原來會開發一個IOS的APP那就是很了不得的高科技人才,但這兩年開發程式的門檻越來越降低。

另一方面,大公司正在收攏AI方面的人才,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好像要確定這方面的領先優勢,但是我們也發現,很多大公司,都在把人工智慧的服務,變成一個公開的大家可以免費使用的服務。道理很簡單,大公司缺資料,他們擁有的也是某個單一領域的資料,他們的人工智慧,是要靠資料來餵養出來的,所以開放,其實是向全社會要資料。更重要的一點是,人工智慧現在雖然在技術上已經有了一些積累,但是在應用場景上其實還很缺乏,這方面不是靠工程技術人員單打獨鬥能夠完成的創新,往往需要各個領域的創業者,尤其是一些有奇思妙想的文科生才能夠打開這些應用場景。

其實也不光是人工智慧,人類歷史上各次技術革命大方向都是靠技術來驅動,但是技術本身在這裡面的處境不是一路狂奔和領先的。在蒸汽機和電力革命時代,包括我們互聯網和電腦時代,技術其實是不斷變得越來越便宜,門檻越來越低的,這是總趨勢。比如愛迪生和特斯拉這兩個冤家對頭,特斯拉是典型的科學家,他懂很多東西也沒引領這個時代,愛迪生沒怎麼上過學,數學物理知識都很差,但他就是有敏銳的商業嗅覺,所以他成為那個時代最璀璨的明星,把電力變得越來越便宜,越來越好用,分散到各種各樣的應用場景,讓普通人可以享用。我想這樣的事情在人類歷史上既然反復發生,在人工智慧領域也一定會發生。

換句話說,結論來了,人工智慧再重要,它也只是技術的進步,相反技術正在以它慣常的方式造福整個人類社會,其實是每個人的機會,包括我們這些文科生的機會。

作為一個文科生,尤其是作為一家創業公司,怎麼追上這個機會,我覺得核心就是兩點。第一點,要堅信大趨勢。比如人工智慧我雖然不太懂,但是人工智慧帶來的社會和商業變革的總趨勢,這是可以看得清的,說白了就是阿裡巴巴的參謀長講的,叫精准商業。過去我們談精准,往往說個性化,我們要對不同的消費者提供不同的服務,現在的精准商業比個性化要更深化很多,不僅是一個人需要什麼,更是一個人在不同的場景下,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和其他人不同的合作中,所需要的特定的商品和服務,都是不一樣的。你將來給整個社會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能不能精准到這樣的程度,如果你有這樣的方向性的意識,那其實技術只是它具體的實現手段而已。

過去的那種商業是,我一款東西,複製無數萬份,分發到全世界各種各樣的角落,那已經是舊時代的圖騰了。就像可口可樂一樣,就一罐可樂,全世界各個角落都能買得到,美國人說,美國最大的貢獻就是街角的乞丐和美國白宮的總統喝的可樂是一樣的,而且是一樣好的。每個人在不同的情景下,不同的空間和時間裡,享受到不同的產品和服務,這是需要我們這一代創業者不斷認識,而且使用各種方法去推動的方向。這是我覺得應該抓住的一點。

還有一點,叫馴化。什麼意思?在我創業之前,我覺得商業就是競爭,因為過去我們教科書告訴我們說,商業的本質是競爭,但是我創業這三年自己的心得是,不是競爭,商業的本質是馴化,既是馴化他人,也是讓自我被馴化。

何謂馴化他人?商業的使命就是創造顧客,什麼叫創造顧客?就是其他人不得不依賴於你,所以這個時代做商業,已經不是掙錢這麼簡單,掙錢只是結果,真正要做的事兒是讓整個社會協作網路當中,有你這麼一個節點,而其他的節點,對你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就像我們做的得到APP,我經常跟我們老師說,我們競爭對手包括我們這些老師,我們有一個使命,要把他們的一部分能力馴化過來,我們的服務越好用,他們就越專心做他們的學問,我們會形成一個結盟的社會協作網路,他們對我們這個節點的依賴性越大,我們公司的價值就越大。

但其實,我們也應該被環境馴化,我們應該更多地參與到社會結點中。這個方面,我今年聽到最有趣的是吳伯凡老師講的一個例子,狗這個動物是怎麼來的?我們直覺上都覺得,狗是由狼馴化來的,你現在再去馴化一匹狼試試,特別困難,狼的野性非常強。但為什麼狼在遠古的時候能夠變成狗,吳老師給的一個猜想是,狗的先祖是特別弱的一群狼,這種狼跟人類本來是天敵。這兩種動物(人和狼),在冬天茫茫的原野上搶奪食物,這些弱狼覺得,我跟著狼群混反而混不好,即使打到獵物,我也吃不到,而這跟著人混,反而有好處,這就是馴化。很多時候打到獵物之後,狼什麼都吃得乾乾淨淨,而人骨頭不會啃,因為人類牙不行,把骨頭扔出來。於是弱狼覺得我與其跟狼同伴混不如跟人類混,萬一有骨頭扔出來,我還能吃一口。

時間長了之後,這些弱狼脫離了狼群,開始跟人生活在一起,人對它很警惕,你們畢竟是狼。狼就要想,我能不能給人類提供一些好處,啃骨頭是狼遠古基因裡面留存下來的東西,這是它的第一食物來源;第二食物來源,狗為什麼吃便便,是因為在那個時候,狗要和人類形成一個不同的生態胃,就是它一定要吃一些人類絕對不吃,但是又還有營養,對人類不構成競爭,又能形成共生生態的東西,於是它就吃人類的糞便。狼漸漸發現,我還能給人類提供其他幫助,就是報警,一旦有外面的野獸進犯,我可以叫,提醒人類有別的生物進犯。人類覺得,這些東西可以巡邏,有點作用,允許他們在這裡,不去趕他們,雙方又探索新的合作方式,比如說人類打獵的時候,狼沖上去咬,咬完之後,自己也不吃,刁回來給人類,人類分給它一點。狼是通過艱苦卓絕的馴化自己,要求人類接受自己,最後完成了,可能是人類的動物世界當中,最高貴的一個品種。所以現在很多愛狗族沒法理解別人吃狗肉,義憤填膺。我看過一個數字,美國人一年喂狗吃的狗糧,變成卡路里養活非洲居民一點問題沒有,其實物種密集度最大,物種優勢最大的就是狗。狗現在獲得的物種的成功在億萬年的生物進化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從吳老師講的這個例子我有一個感慨,我們這代創業者,是不是都得走這條從弱狼到好狗的道路呢?就是不斷地發掘,因為你很艱苦,但是不斷地發掘自我和環境能夠互相契合的地方,主動對自我做出改變,主動和環境契合。不管人工智慧怎麼樣,只要我們懷著一顆“弱狼”的心,最後都會進化成一條好狗。

這就是我們半年來的心得。

這個方向很熱,大家都往這跑,他們只要再花一到兩萬個小時,也可以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高手,所以要不了幾年,AI方面的人才的價格就會往下走,其他的普通企業都能用得上。這種事情在歷史上也發生過好幾次,就像原來會開發一個IOS的APP那就是很了不得的高科技人才,但這兩年開發程式的門檻越來越降低。

另一方面,大公司正在收攏AI方面的人才,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好像要確定這方面的領先優勢,但是我們也發現,很多大公司,都在把人工智慧的服務,變成一個公開的大家可以免費使用的服務。道理很簡單,大公司缺資料,他們擁有的也是某個單一領域的資料,他們的人工智慧,是要靠資料來餵養出來的,所以開放,其實是向全社會要資料。更重要的一點是,人工智慧現在雖然在技術上已經有了一些積累,但是在應用場景上其實還很缺乏,這方面不是靠工程技術人員單打獨鬥能夠完成的創新,往往需要各個領域的創業者,尤其是一些有奇思妙想的文科生才能夠打開這些應用場景。

其實也不光是人工智慧,人類歷史上各次技術革命大方向都是靠技術來驅動,但是技術本身在這裡面的處境不是一路狂奔和領先的。在蒸汽機和電力革命時代,包括我們互聯網和電腦時代,技術其實是不斷變得越來越便宜,門檻越來越低的,這是總趨勢。比如愛迪生和特斯拉這兩個冤家對頭,特斯拉是典型的科學家,他懂很多東西也沒引領這個時代,愛迪生沒怎麼上過學,數學物理知識都很差,但他就是有敏銳的商業嗅覺,所以他成為那個時代最璀璨的明星,把電力變得越來越便宜,越來越好用,分散到各種各樣的應用場景,讓普通人可以享用。我想這樣的事情在人類歷史上既然反復發生,在人工智慧領域也一定會發生。

換句話說,結論來了,人工智慧再重要,它也只是技術的進步,相反技術正在以它慣常的方式造福整個人類社會,其實是每個人的機會,包括我們這些文科生的機會。

作為一個文科生,尤其是作為一家創業公司,怎麼追上這個機會,我覺得核心就是兩點。第一點,要堅信大趨勢。比如人工智慧我雖然不太懂,但是人工智慧帶來的社會和商業變革的總趨勢,這是可以看得清的,說白了就是阿裡巴巴的參謀長講的,叫精准商業。過去我們談精准,往往說個性化,我們要對不同的消費者提供不同的服務,現在的精准商業比個性化要更深化很多,不僅是一個人需要什麼,更是一個人在不同的場景下,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和其他人不同的合作中,所需要的特定的商品和服務,都是不一樣的。你將來給整個社會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能不能精准到這樣的程度,如果你有這樣的方向性的意識,那其實技術只是它具體的實現手段而已。

過去的那種商業是,我一款東西,複製無數萬份,分發到全世界各種各樣的角落,那已經是舊時代的圖騰了。就像可口可樂一樣,就一罐可樂,全世界各個角落都能買得到,美國人說,美國最大的貢獻就是街角的乞丐和美國白宮的總統喝的可樂是一樣的,而且是一樣好的。每個人在不同的情景下,不同的空間和時間裡,享受到不同的產品和服務,這是需要我們這一代創業者不斷認識,而且使用各種方法去推動的方向。這是我覺得應該抓住的一點。

還有一點,叫馴化。什麼意思?在我創業之前,我覺得商業就是競爭,因為過去我們教科書告訴我們說,商業的本質是競爭,但是我創業這三年自己的心得是,不是競爭,商業的本質是馴化,既是馴化他人,也是讓自我被馴化。

何謂馴化他人?商業的使命就是創造顧客,什麼叫創造顧客?就是其他人不得不依賴於你,所以這個時代做商業,已經不是掙錢這麼簡單,掙錢只是結果,真正要做的事兒是讓整個社會協作網路當中,有你這麼一個節點,而其他的節點,對你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就像我們做的得到APP,我經常跟我們老師說,我們競爭對手包括我們這些老師,我們有一個使命,要把他們的一部分能力馴化過來,我們的服務越好用,他們就越專心做他們的學問,我們會形成一個結盟的社會協作網路,他們對我們這個節點的依賴性越大,我們公司的價值就越大。

但其實,我們也應該被環境馴化,我們應該更多地參與到社會結點中。這個方面,我今年聽到最有趣的是吳伯凡老師講的一個例子,狗這個動物是怎麼來的?我們直覺上都覺得,狗是由狼馴化來的,你現在再去馴化一匹狼試試,特別困難,狼的野性非常強。但為什麼狼在遠古的時候能夠變成狗,吳老師給的一個猜想是,狗的先祖是特別弱的一群狼,這種狼跟人類本來是天敵。這兩種動物(人和狼),在冬天茫茫的原野上搶奪食物,這些弱狼覺得,我跟著狼群混反而混不好,即使打到獵物,我也吃不到,而這跟著人混,反而有好處,這就是馴化。很多時候打到獵物之後,狼什麼都吃得乾乾淨淨,而人骨頭不會啃,因為人類牙不行,把骨頭扔出來。於是弱狼覺得我與其跟狼同伴混不如跟人類混,萬一有骨頭扔出來,我還能吃一口。

時間長了之後,這些弱狼脫離了狼群,開始跟人生活在一起,人對它很警惕,你們畢竟是狼。狼就要想,我能不能給人類提供一些好處,啃骨頭是狼遠古基因裡面留存下來的東西,這是它的第一食物來源;第二食物來源,狗為什麼吃便便,是因為在那個時候,狗要和人類形成一個不同的生態胃,就是它一定要吃一些人類絕對不吃,但是又還有營養,對人類不構成競爭,又能形成共生生態的東西,於是它就吃人類的糞便。狼漸漸發現,我還能給人類提供其他幫助,就是報警,一旦有外面的野獸進犯,我可以叫,提醒人類有別的生物進犯。人類覺得,這些東西可以巡邏,有點作用,允許他們在這裡,不去趕他們,雙方又探索新的合作方式,比如說人類打獵的時候,狼沖上去咬,咬完之後,自己也不吃,刁回來給人類,人類分給它一點。狼是通過艱苦卓絕的馴化自己,要求人類接受自己,最後完成了,可能是人類的動物世界當中,最高貴的一個品種。所以現在很多愛狗族沒法理解別人吃狗肉,義憤填膺。我看過一個數字,美國人一年喂狗吃的狗糧,變成卡路里養活非洲居民一點問題沒有,其實物種密集度最大,物種優勢最大的就是狗。狗現在獲得的物種的成功在億萬年的生物進化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從吳老師講的這個例子我有一個感慨,我們這代創業者,是不是都得走這條從弱狼到好狗的道路呢?就是不斷地發掘,因為你很艱苦,但是不斷地發掘自我和環境能夠互相契合的地方,主動對自我做出改變,主動和環境契合。不管人工智慧怎麼樣,只要我們懷著一顆“弱狼”的心,最後都會進化成一條好狗。

這就是我們半年來的心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