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散文:故鄉的遺跡

往期推薦:小說:雨夜星光(2)

散文:大美雲台(外一章)

【作者簡介】易純如, 原名安海霞, 1993年出生, 甘肅武威人, 現如今在北京工作。 喜歡寫文章, 尤其愛寫散文, 希望歲月靜好, 現實安穩。 座右銘:走自己的路, 讓別人去說吧!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對於故鄉的那些遺跡, 我是情有獨鍾的。

我們曾被外來的人們稱之為長城裡的人, 沒錯, 當年的土長城仍舊坐落於我們的那個小鄉村, 兩千多年過去了, 它仍舊屹立不倒。 土長城綿延幾萬里, 訴說著當時秦始皇打造萬里長城的雄心壯志, 但是, 他還不知道, 中華大地, 長城之外也屬於我們炎黃子孫。

它作為故鄉的歷史遺跡, 是我們兒時玩耍的樂園。 如果說, 魯迅先生有百草園, 那麼, 我覺得我比魯迅先生更幸運, 我是站在幾千年以前古人打造的萬里長城上玩耍的。 很小的我, 站在上面, 遠望天際, 覺得地下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渺小。 也許, 當時我就想, 兩千年以前的人絕對想不到, 兩千年後還會有後人站在他們的建築堆上遠望高空, 俯瞰大地。 不過, 說起這萬里長城, 還使我不由地想起了孟薑女的傳說, 話說孟薑女一路尋夫, 感動上蒼, 痛聲哭泣之時長城倒了十萬八千里, 其夫遺體出現。 這段典故, 不禁述說了當時女子的堅強意志, 更述說了奴隸制度社會人民生活的疾苦。

萬里長城, 千年的歷史遺跡, 永遠屹立, 就像我們偉大的祖國一樣。

在我心中, 另一個古老遺跡算是離我家不遠的一個窯洞, 裡面漆黑一片, 每次路過此地, 我都會想起當年毛主席住過的窯洞, 我還想著是不是也和這個一樣。 聽母親說, 曾經有一戶人家, 由於家窮, 當時就住在裡面,

後來, 生活條件改善, 他們搬了出來, 隨後沒幾天, 一個神志不清的老人住到了這裡, 據說, 這個人年輕時刻薄妻子致使妻子致殘, 這位年輕的女子忍受不了丈夫的辱駡打, 於是告到了公社並且離了婚, 而這位男子則一生無兒無女, 孤老終身。

觀其這位老人, 他在老年時生活貧困, 臨終前的日子裡, 住在另一個窯洞裡, 鄉親們見其可憐, 常常送去吃的直至終老被家人埋葬。 我那些善良的鄉親們, 真的是永遠令人懷念, 我相信, 我們的後人也一定會如同故鄉的先輩們一樣誠懇樸實地做人。

時間從來都是在人們的忽略中度過的, 窯洞裡當然又換成了那些無家可歸之人的住所。

記得有一年, 家鄉來了一個從岷縣來的討飯人,

在那兒住了一段時間, 後來不見了蹤影, 我想, 她應該回家了吧!我希望她能夠回到自己的家, 並堅強努力地生活下去。

歲月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 一生坎坷還是一路順風, 它最終都會給你想要的答案。

這個曾經被稱作是流浪之人家的窯洞,

如今仍舊坐落於那兒, 故鄉的人們也從未想過要把它拆除, 我想善良的故鄉人一定覺的世上總有一些人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無家可歸, 四處漂泊。 也許, 一個北風呼嘯, 大雪飄飛的夜裡, 可以保住一條鮮活的生命, 畢竟人來到這個世上是多麼的不易。 寒冷的夜晚過去, 一大早或許就有溫暖的陽光照射進來, 使你重獲新生, 擁有一個嶄新的明天。

三棵大樹, 被我奉稱為故鄉的第三大遺跡。 這三棵大樹位於村後一條水溝旁邊, 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 這三棵樹被當地的老人稱作神樹。 記得小時候一個玩伴告訴過我, 她奶奶在一天早晨大霧彌漫之時, 看見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在緩緩向前移動, 後來, 當這個女子移到樹跟前時,忽然隱身在了樹中,於是,樹神的傳說由此而來。不過,這三棵大樹除了被人們奉以敬稱之外,也為故鄉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娛樂場所,她枝繁葉茂,高大粗壯,在炎熱的夏日,往往是人們避暑的好地方,每到傍晚茶餘飯後之時,一堆接一堆的人們將會聚集在這裡談天說地,而孩子們則在大樹下追逐嬉鬧,自有一番情趣洋溢在炎炎夏日。

故鄉,永遠是外出的遊子一心嚮往之地,因為那兒永遠是他們的家。

(圖片來自於網路)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

當這個女子移到樹跟前時,忽然隱身在了樹中,於是,樹神的傳說由此而來。不過,這三棵大樹除了被人們奉以敬稱之外,也為故鄉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娛樂場所,她枝繁葉茂,高大粗壯,在炎熱的夏日,往往是人們避暑的好地方,每到傍晚茶餘飯後之時,一堆接一堆的人們將會聚集在這裡談天說地,而孩子們則在大樹下追逐嬉鬧,自有一番情趣洋溢在炎炎夏日。

故鄉,永遠是外出的遊子一心嚮往之地,因為那兒永遠是他們的家。

(圖片來自於網路)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