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駕馭收益風險

在這個日益全球化、現代化的世界裡, 國際貨運業作為全球化進程中的一個積極因素, 其內部環境卻仍然呈現著這樣的面貌:高度分散的經營, 企業進步緩慢, 經營管理繁瑣, 操作風險高, 經濟效益低等。 在年景不佳時, 落後的操作手段使得國際貨運公司面臨的風險係數大大增加。 如何駕馭和管理收益風險, 就成了低靡時期, 企業保住市場地位, 保持盈利的重要手段。

國際貨運公司所面臨的收益風險, 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來自不穩定的需求。

全球經濟迴圈變化所造成運輸市場需求總是變換不定。

國際貨運需求量總是跟著全球經濟迴圈規律走, 這就意味著國際貨運所提供的服務必須滿足運輸市場需求, 才能獲得利潤。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 國際貨運公司所面臨的是漫長的訂貨/交貨週期, 與市場潮流瞬息萬變的矛盾。 於是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當需求量降低時, 貨運公司的新運力卻在不斷增加;而當需求量大增的時候, 貨運公司的運力卻一時趕不上。

二是來自不規範的合同。

當前國際貨運市場合同簽訂的不規範, 從根本上造成了國際貨運公司年收益的不穩定。 客戶在與貨運公司簽訂訂艙合同時, 總是規定貨運公司為其保留自由選擇條款的空間。 也就是說, 當市場上的價格低於承運人與客戶達成的協議價格時,

客戶往往可以隨心所欲地在現貨市場上訂艙, 而不必向與之有協議的貨運公司交付任何罰金。 即使合同條款中有最低運輸量的限制, 但這些條款在實際操作中也很難執行。

三是來自多變的運價。

集裝箱艙位租賃價格常常隨著地區或者地方經濟過熱或突然下滑而波動, 從而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之間造成集裝箱運價的差價和缺口。 這種情況導致不少客戶會利用上述不規範合同條款, 打這些運價差距和缺口的主意, 避高就低, 結果導致國際貨運企業吃虧。

總之, 貨運企業收益風險管理的要旨就在於規範合同條款, 讓船方、貨代以及貨主等合同各方當事人共同合理分擔風險。 國際貨運公司必須根據集裝箱運輸市場可能出現的走勢、艙位預訂情況、匯率變動等市場因素,

來預測公司年收益所面臨的風險。 必須召集專家和資深分析員, 根據集裝箱運價的歷史性軌跡和運價的走勢預測報告, 將研究出來的資料適用到不同範疇內的訂艙運輸合同條款中, 把經營管理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收益風險平攤到合同各方當事人, 避免出現國際貨運公司或者承運人一方單獨承擔風險的情況。

深諳此道的國際貨運公司會毫不猶豫地在運輸合同中堅持由各方當事人平攤風險的做法。 例如在簽訂運輸合同的時候, 貨運代理和承運人在合同條款中不再為客戶保留自由選擇艙位決定權, 一旦違約, 客戶必須支付艙位預訂違約金。

同時, 貨運企業也會給予信守合同, 答應預付三分之二集裝箱艙位租賃金的客戶一定比例的運價優惠。

總而言之, 在簽訂合同的時候, 為了更加平均地分攤和合理地分散風險, 國際貨運公司可以根據不同類型客戶可能帶來的不同風險, 及時調整公司的財務收支制度。 例如承運人可以要求醫藥製造商提供20%的預付運費, 而其它高科技產品公司則必須預付30%-50%的運費。 經驗告訴我們, 高科技貨物的訂艙費如果僅僅為或低於15%的運費, 國際貨運公司的風險就會遽然增高。

此外, 國際貨運公司必須不斷改革和創新企業的經營管理機制, 在瞬息萬變的國際貨運市場中, 保持高度的風險綜合反應能力。

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瞬息萬變, 貨運的固定成本與日俱增, 這就使得貨運企業的改革和創新變得更加困難, 也顯得尤為重要。

你身邊的中歐航運資訊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