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酒量不夠,情商來湊,喝不了別喝了——陳敬仲:與齊桓公喝酒適可而止

陳敬仲, 名叫陳完, 是春秋時陳國國君陳厲公的兒子。 當時, 統治秩序混亂, 社會倫理道德異常, 在爭權奪利仲陳宣公的太子被殺,

陳敬仲因與太子關係很好而受到株連, 陳敬仲只好帶著家人逃到了齊國。

齊國的國王齊桓公很注重人才, 他早就聽說陳敬仲德才兼備, 很有聲望, 只是一直沒有機會相見, 當他得知陳敬仲已到齊國, 便迫不及待的接見了他, 兩人交談之後, 齊桓公對他更加讚賞, 立即決定讓陳敬仲做卿。

陳敬仲深知, 卿, 一般是不讓別國人做的, 能做齊國的卿是許多人夢寐以求而不得的美差, 陳敬仲恭敬的對齊王施了一禮, 說:“我之所以來到齊國是因為在陳國已無安身之處, 如果蒙您的恩德, 能讓我在您的寬厚政教下生活, 我就心滿意足了。 我是個不明事理的人, 沒什麼才能, 您不責怪我, 我已經感恩不盡, 哪敢貪圖富貴做卿這樣的高官呢?況且,

讓我這樣一個陳國人做齊國的卿, 一定會招惹人們對您的非議, 我怎麼能給您添這種麻煩呢?”

齊桓公見他一再推辭, 且情真意切, 也就不再為難他, 讓他做了“公正”, 公正即管理各種工匠的官。

陳敬仲接受了齊桓公的好意, 且忠於職守, 幹的非常出色, 齊桓公對他的才能十分賞識, 就經常和他一起討論國家大事, 他們的關係日益密切起來。 一天, 齊桓公到陳敬仲家喝酒, 酒席就擺在庭院中, 庭院景色雅致, 桓公一見就將那些凡人的政務忘到了腦後, 忍不住開懷暢飲。

就這樣, 兩個人一起評古論今, 臧否人物, 聊的十分投機。 說到高興處, 兩人都情不自禁哈哈大笑,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 齊桓公的酒量本已不小, 加上遇到陳敬仲這樣的知己,

更是海量了。 兩個人左一杯, 右一杯的一直喝到太陽落山, 齊桓公有了幾分醉意。 但他仍覺沒有盡興, 吩咐左右點上燈火。 陳敬仲連忙站起身來, 恭敬的說:“不能再喝了, 我只想白天請您喝酒, 晚上就不敢奉陪了!”

齊桓公有點失望, 說:“我和你正喝到興頭上, 你怎麼突然說不喝了, 太掃興了!”

陳敬仲解釋道:“酒宴只是一種禮儀性的活動, 只能適可而止, 不能過度, 如果您跟我喝酒沒有把握住分寸, 遭到別人的指責, 我怎麼能逃脫罪責呢, 所以請您原諒!”

齊桓公一想也有道理, 便不再堅持, 而是更加敬重陳敬仲了。

【智慧點撥】

適當的表達介紹, 有助於大家加快瞭解認識的過程, 減少猜測防護, 也是為了更順利地配合工作。

就如同故事中的陳敬仲, 所說的每一句話, 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麼得體, 後人的確應該學習。

【引申名言】

無多言, 多言多敗;無多事, 多事多患。 ——(春秋)《孔子家語·觀周》

【名言釋義】

不要多說話, 話多必然會有失;不要多事, 多事必然會遭到禍害。

【名言智慧】

為人處世既使謹言慎行, 災禍變化還會來臨, 何況是無所顧忌地多說話了, 更給對手找到攻擊的理由了。 能明白這個道理, 也就知道了語言的可操縱性。 世人說話, 大多喜歡發表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卻不知過多的談論表白, 正是給對手提供了分析攻擊的弱點。 人無完人, 話無不漏, 言語自然會帶有個人觀念色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