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江油市傳承弘揚李白文化紀實

李白故里酒廠

晨曦中的大康百年好合愛情穀

太白公園瀑布

全國最大的李白紀念館遊人如織

集詩歌、書法、雕刻藝術為一體的江油太白碑林景區

中國綿陽新聞網訊(楊星月)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千年風霜難掩文人才俊高潔灑脫的風骨文采,

百年激流沖積成厚重鏗鏘的詩歌文化。 江油, 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故里, 多年來對李白文化的研究發掘與傳承弘揚清晰可見、從未止步。

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全域旅遊建設進程中, 江油懷著高度的文化自覺、自信與擔當, 融合式、統籌性地推進李白文化的保護、挖掘與傳承工作, 持續接力將“詩韻文化”內涵寫入“創新江油、開放江油、幸福江油、大美江油”核心, 無限激發“浪漫詩城”的燦爛光芒。

保護傳承在留存記憶中汲取精神力量

太白詩名傳萬古, 江城勝跡耀青丘。 千百年來, 江油的山山水水不知鐫刻了多少這位太白“詩仙”的浪漫足跡, 沉澱了多少恣意灑脫的動人詩篇。

在如火如荼的現代化建設進程中, 江油不僅完好保存了太白祠、磨針溪、洗墨池、小匡山等李白遊蹤地的人文自然資源,

並在上世紀80年代建成了規模宏大的“李白紀念館”和“太白公園”。 “5·12”汶川特大地震後, 更是在河南省的無私援助下, 投資4200萬元完成了李白紀念館大門、太白堂、太白書屋、精品陳列室、臨江仙館、聽濤軒等單體建築的拆除和重建工程;投資5000萬元完成了李白故居隴西院舊宅、序倫堂、隴風堂等古建築搶救性維修保護工程, 全面維修加固了太白樓, 新建了清風明月園二期工程, 恢復了太白碑林詩碑等重要景點配套設施。 目前, 李白紀念館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四川省社科普及基地。

眾所周知, “國家統一、社會和諧、尊重自然”的正義價值和“以情交友、樂觀自信、勇往直前”的高尚品德是李白文化最主流、最傳統的闡釋。

如今, 江油在此基礎上深入挖掘和整理, 形成了極富地方特色的“詩韻文化”精神。 其中“講仁愛、重民本、崇正義、求大同”的時代價值觀、“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以李白詩歌為載體, 凸顯在隨處可見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行業規章等社會規範中。 李白文化在江油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弘揚光大在時代發展中探尋傳播途徑

“我在‘李白紀念館’參加了李白詩歌演唱隊, 我們給李白寫的詩譜上曲, 還出去參加歌詠比賽呢!要把李白對美好生活的積極嚮往唱給更多人聽。 ”現年67歲的蘇溫泉老人說。 在江油,以“李白文化”為主題的歌唱隊、朗誦隊、詩歌協會、文化俱樂部不計其數。不僅如此,江油每月開辦“李白文化大講堂”,定期開展“李白文化進校園、進社區”活動,讓廣大師生和社區居民對時代精神與傳統文化的關係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我從小就喜歡詩詞文化,今天來到李白的家鄉,感受李白筆下的秀麗風光,很激動。”在第二屆李白詩歌獎頒獎典禮現場,來自陝西的文學愛好者小麗興奮地說。

近年來,江油著力創新李白文化傳播方式,積極舉辦“國際李白文化旅遊節”“李白詩歌書法筆會”“李白故里鄉村文化旅遊節”等一批“高大上”的品牌文化節慶活動,深挖汲取李白文化的精神內涵,開創“詩意刺繡”“萬人齊吟李白詩”“太白燈會”等“接地氣”的民間互動交流方式,大力推動李白文化不僅“走得出,還走得遠”,讓人們時時處處接受文化的薰陶、感知文化的魅力,推動文化與人相親。

以文興“旅”在品牌創立中形成產業生機

牆壁上鑲嵌著李白邀月的剪影,同時倒映在鏡面水臺上,呈現出詩仙李白詩歌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意境。在李白文化產業園內,各個景點都與李白、唐朝文化息息相關,每到一個地方,講解員都能講一個關於李白的故事。如園區內的“磨針溪景觀帶”就是圍繞“鐵杵磨成針”的故事進行開發。這是江油賦予傳統文化現代表達的方式,創新文化傳承載體的具體表現,也是江油三產開發,貫徹以文興“旅”理念,實現旅遊升級的必然。

自2015年項目建設以來,李白文化產業園已在國內形成較大的影響力,2015年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就在此現場直播,2017年初的中央電視臺“少兒詩詞賀新春”也在此進行錄製。據瞭解,項目在2023年建成後遊客量預計超過260萬人次,年收入達15億元人民幣,直接或間接解決上萬個工作崗位。

近年來,江油以建設“李白文化精品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不斷加強旅遊規劃與土地利用、城市和新農村建設、自然保護區等規劃銜接,完善拓寬文化文博事業產業鏈,同時制定《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文化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李白文化產業園規劃》並已通過四川省旅遊局、省文化廳組織的專家評審。

現如今,青蓮詩歌小鎮、乾元山、“竇圌山—佛爺洞”三個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和“老君山古硝洞遺址群”國家文物保護規劃已完成;李白紀念館與李白故居、竇圌山—觀霧山—涪江六峽—佛爺洞兩個5A級旅遊景區規劃編制工作已啟動,全域旅遊規劃藍圖已經鋪就。

與此同時,江油還先後開發和包裝了太白劍系列、霧山石刻、李白詩意繡、江油八品、李白頭像烙畫等系列旅遊商品28件,讓江油的李白文化能夠被“帶走”,讓江油的李白文化吸引更多的人來,讓江油的李白文化成為世界的李白文化。

在江油,以“李白文化”為主題的歌唱隊、朗誦隊、詩歌協會、文化俱樂部不計其數。不僅如此,江油每月開辦“李白文化大講堂”,定期開展“李白文化進校園、進社區”活動,讓廣大師生和社區居民對時代精神與傳統文化的關係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我從小就喜歡詩詞文化,今天來到李白的家鄉,感受李白筆下的秀麗風光,很激動。”在第二屆李白詩歌獎頒獎典禮現場,來自陝西的文學愛好者小麗興奮地說。

近年來,江油著力創新李白文化傳播方式,積極舉辦“國際李白文化旅遊節”“李白詩歌書法筆會”“李白故里鄉村文化旅遊節”等一批“高大上”的品牌文化節慶活動,深挖汲取李白文化的精神內涵,開創“詩意刺繡”“萬人齊吟李白詩”“太白燈會”等“接地氣”的民間互動交流方式,大力推動李白文化不僅“走得出,還走得遠”,讓人們時時處處接受文化的薰陶、感知文化的魅力,推動文化與人相親。

以文興“旅”在品牌創立中形成產業生機

牆壁上鑲嵌著李白邀月的剪影,同時倒映在鏡面水臺上,呈現出詩仙李白詩歌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意境。在李白文化產業園內,各個景點都與李白、唐朝文化息息相關,每到一個地方,講解員都能講一個關於李白的故事。如園區內的“磨針溪景觀帶”就是圍繞“鐵杵磨成針”的故事進行開發。這是江油賦予傳統文化現代表達的方式,創新文化傳承載體的具體表現,也是江油三產開發,貫徹以文興“旅”理念,實現旅遊升級的必然。

自2015年項目建設以來,李白文化產業園已在國內形成較大的影響力,2015年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就在此現場直播,2017年初的中央電視臺“少兒詩詞賀新春”也在此進行錄製。據瞭解,項目在2023年建成後遊客量預計超過260萬人次,年收入達15億元人民幣,直接或間接解決上萬個工作崗位。

近年來,江油以建設“李白文化精品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不斷加強旅遊規劃與土地利用、城市和新農村建設、自然保護區等規劃銜接,完善拓寬文化文博事業產業鏈,同時制定《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文化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李白文化產業園規劃》並已通過四川省旅遊局、省文化廳組織的專家評審。

現如今,青蓮詩歌小鎮、乾元山、“竇圌山—佛爺洞”三個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和“老君山古硝洞遺址群”國家文物保護規劃已完成;李白紀念館與李白故居、竇圌山—觀霧山—涪江六峽—佛爺洞兩個5A級旅遊景區規劃編制工作已啟動,全域旅遊規劃藍圖已經鋪就。

與此同時,江油還先後開發和包裝了太白劍系列、霧山石刻、李白詩意繡、江油八品、李白頭像烙畫等系列旅遊商品28件,讓江油的李白文化能夠被“帶走”,讓江油的李白文化吸引更多的人來,讓江油的李白文化成為世界的李白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