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家隊”最新動向:3個月賺了784億元?股民:還能不能跟?

據媒體報導, 由於部分重倉股的股價自今年4月份以來大幅上行, “國家隊”二季度浮盈可達78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 這個浮盈資料, 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二季度以來“國家隊”並未調倉。 而在長達三個月的時間內, “國家隊”完全沒有操作和倉位變動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 “二季度浮盈可達784億元”只能是個猜測。

不管怎麼樣, “國家隊”帳面盈利是肯定的, 因為我們之前分析過, “國家隊”一季度增持的主要方向是“大金融”板塊, 而二季度以來保險和銀行股的漲勢, 大家有目共睹。

新華保險17連陽、中國平安屢創新高、浦發銀行漲停,

還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據測算, 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平安等3只個股均為證金、匯金貢獻超百億元浮盈。

值得注意的是, 上證50為“國家隊”貢獻了大部分的浮盈, 而“國家隊”並未賺到太多“漂亮50”的錢。

這意味著, “國家隊”持倉的出發點仍是以穩定大盤指數為目的上證50權重股。 證金公司在今年一季度還減持了貴州茅臺和格力電器。 這也意味著, “漂亮50”的行情是其他資金, 包括:公募、私募、QFII、滬股通和深股通等在合力主導。

那麼, 股民現在就要思考一個問題, 在上證50權重股漲幅較大的情況下, 還能不能去抱“國家隊”的大腿?即使下定決心跟隨“國家隊”, 還有那些機會可以佈局?

轉變思路, 跟著贏家一起賺錢無可厚非。 問題是,

從國家隊持倉的重倉股中選處於底部剛突破走趨勢行情的品種, 則是一個比較繁瑣的工作。 僅從大金融板塊來看, 保險漲幅最高, 銀行和券商漲幅落後。

而資料顯示, 證金公司增持浦發銀行4583萬股, 截至一季度末, 持有6.44億股, 為第八大流通股股東;

證金公司增持興業證券, 截至一季度末, 持有約1.8億股, 持股比例從1.3%增至2.68%, 為第四大流通股股東。

自2015年A股市場劇烈波動之後, “國家隊”這個詞兒對股民朋友來說, 早已耳熟能詳。

“國家隊”一直是A股穩定的基石, 今年以來滬指曾經連續86個交易日跌幅不超過1%, 就是這股“神秘力量”的功勞。

一般而言, “國家隊”是指包括“匯金、證金公司和外管局旗下3個投資平臺以及5只國家隊基金”等維穩A股市場主體, 共有22個帳戶。

據估算, “國家隊”持有近3.75萬億市值, 而目前A股流通市值約為40萬億。

由於“國家隊”在市場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包括公募、私募和險資在內的各路機構投資者和職業操盤手及個人投資者都在努力追尋“國家隊”的投資路線, 試圖從中找到可立於不敗之地的投資標的。

各家財經媒體也在根據公開信息梳理“國家隊”的喜好, 以博得投資者的關注。 上述變化對A股市場二十多年來形成的機構和散戶博弈的傳統構成了巨大衝擊。 隨著大家對“國家隊”主力資金意圖分析逐漸清楚, 就會後知後覺地去跟隨國家隊這種偏中長線投資的風格。

可以說, 現在A股已經患上了“國家隊依賴症”, 每當指數處於萎靡不振的狀態時, 就希望有“國家隊”托市力量出現, 尤其不願意看到“國家隊撤離”的消息。

當某家上市公司的季報或者年報透露出被“國家隊”大幅減持的消息時, 相關股價就會受到一些負面影響。

略帶誇張的說,大盤現在就是國家隊在控盤的大莊股,完全不按照市場自身規律運行;趨勢交易者和技術派通過研判多空力量來分析走勢頻頻被打臉。

相關股價就會受到一些負面影響。

略帶誇張的說,大盤現在就是國家隊在控盤的大莊股,完全不按照市場自身規律運行;趨勢交易者和技術派通過研判多空力量來分析走勢頻頻被打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