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重溫|《東方不敗》上映25周年

本文發於香港電影公號

“天下風雲出我輩, 一入江湖歲月摧,

皇圖霸業談笑中, 不勝人生一場醉。 ”

1992年6月26日,

由程小東執導,

李連傑、林青霞、關之琳、李嘉欣等

主演的武俠片《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上映。

今天已過了25個年頭。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金庸老爹在《笑傲江湖》的後記中寫道:

“這部小說並非有意地影射文革, 而是通過書中一些人物, 企圖刻劃中國三千多年來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現象。 影射性的小說並無多大意義, 政治情況很快就會改變, 只有刻劃人性, 才有較長期的價值。

不顧一切地奪取權力, 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況,

過去幾千年是這樣, 今後幾千年恐怕仍會是這樣。 ”

憨態可掬的金庸

可見, 在小說《笑傲江湖》中, 金庸主要是想通過武俠來刻畫人性、諷刺普遍的政治鬥爭。

然而, 徐克改編的電影《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則不然。

《笑傲江湖Ⅱ》是徐克“笑傲江湖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

與《笑傲江湖Ⅰ》忠實於原著主題的傾向(諷刺政治)相比, 《笑傲江湖Ⅱ》則是在“談情說愛”, 而愛情、友情的內裡蘊含著徐克對於“江湖”的個人感悟和思考。

劇組全家福

(一)這個江湖這麼險惡, 我們走了就再不回來

《笑傲江湖Ⅱ》講述著第一部未了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 準備退出江湖的令狐沖(李連傑飾)和嶽靈珊(李嘉欣飾)就遭遇麻煩——嶽的坐騎被人用劍氣砍開兩半。

在此, 徐克借嶽靈珊之口吐露出江湖的險惡:“我早知道在這江湖做人難, 但想不到做馬也這麼難。 可能有一天, 我們會和你一樣, 可能比你更慘, 可能無人收屍。 ”、“風刀霜劍何相逼, 只歎江湖幾人回。 這個江湖這麼險惡, 我們走了就再不回來。 ”

也正因為此, 令、岳二人才和同門師兄弟們各自尋找適合隱居的地方, 並於一年後匯合、一起退出江湖。 那麼, 令狐沖等人能否順利地退出江湖呢? 看來, 似乎他們仍然是難以退出江湖的, 即便令狐沖等人對權力和政治並無任何興趣。

其原因在於: 退出江湖就意味著要解脫一切欲望、遠離恩怨情仇。 而退出江湖的這層含義, 徐克在影片中借嶽靈珊之口再次道出:“沒酒喝, 就想女人。 你成天思春, 怎麼退出江湖呀?”

但是, 這句話被令狐沖所一口否決——“退出江湖而已, 又不是當和尚。 何必清心寡欲呢?”。 其實, 本影片中的令狐沖從未真正地思考過“江湖”二字。 當嶽靈珊在感歎江湖之險惡時, 他只是在旁戲謔道:“可能就是不可能, 不可能就是有可能。 不可能的事, 說了有何用?”

當任我行問他:“如果你的下一代抵受不住練武的誘惑, 再拿起劍闖蕩江湖, 你能阻止了他們嗎?”令狐沖只是搖頭道:“下一代?我沒想過下一代。 ” 其實,令狐沖的性情是難以讓他退出江湖、遠離恩怨情仇的。不同於原著和《笑傲江湖Ⅰ》中的形象,本影片中的令狐沖頗像一個“酒色之徒”。為了酒壺中的酒,他可以不顧性命的安危,不分情形的輕重。令狐沖的好酒之心,徐克在影片中就多次點出。

那嶽靈珊和同門師兄弟呢?為何難以順利地退出江湖? 或許是因為,他們過於執著於和令狐沖的友情或愛情,難免被令狐沖拖入江湖這趟渾水。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因為和任盈盈的曖味關係,令狐沖牽涉進日月神教的紛爭中;因為和同門師兄弟的情誼,令狐沖則捲入黑木崖之戰中。 雖然,為表明退出江湖的決心,嶽靈珊早就把俠的身份象徵、護身之物(劍)插於坐騎的墳墓之上,同門師兄弟則用寶劍削大蒜、烤雞翅,他們還一起立誓退出江湖,但是,和令狐沖的情誼,讓他們陷入矛盾之中——割捨恩怨情仇、退出江湖,還是違背誓言、有難同當呢?

最後,同門師兄弟還是割捨不掉與令狐沖的那份恩怨情仇。而他們的結局正如嶽靈珊在馬墳前所言,師兄弟就像她的坐騎一樣,被江湖中人五馬分屍、死無全屍。 當然,這也正合古龍所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仇難卻,恩怨無盡。如果你厭倦了這種生活,唯死而已。”只有死去,才能在墓碑上刻上“退出江湖”,從此遠離恩怨情仇。

(二)走?能走到哪裡?

令狐沖和嶽靈珊呢?他們不是活著退出江湖嗎,好像還去了一個叫扶桑的地方? 這看似與上述所言相衝突呀!

實際上,令狐沖二人所到的扶桑國是有隱晦意義的。據《海內十洲記》記載,“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萬里。上有太帝宮,太真東王父所治處。地多林木,葉皆如桑。又有椹樹,長者數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仙人。

可見,扶桑國是與人世隔絕的仙人之境。無疑,唯有死去的人,方能登臨扶桑國(即仙境)。也就是說,令狐沖二人後來的結局很可能是命喪東海、騎鯨上天。

孤證不立。可以佐證的是,“鸞鳳戲三島,神仙居十洲。”(李商隱《牡丹》)直指仙人居於十洲。“霓裳曲罷天風起,吹散仙香滿十洲。……何事玉皇消息晚,忍教憔悴向人間。……群仙個個來相問,人世風光似此無。”(李九齡《上清辭五首》)則用仙境“十洲”與人間作對照。韋莊的《悼亡姬》寫道:“鳳去鸞歸不可尋,十洲仙路彩雲深。”該悼亡詩更是用“十洲”指稱為亡妻死後所到之處。而扶桑則在十洲之內。

因此,唯有死去,方能退出江湖。這也正合金庸在作品後記中所寫道的,“人生在世,充分圓滿的自由根本是不能的。解脫一切欲望而得以大徹大悟,那是佛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涅槃(注,僧尼死亡的代稱)’,不是常人之所能。”

(三)不如歸去

縱觀整部影片,其他角色亦是如此。東方不敗的愛妾詩詩唯有死去,才能獲得愛情的解脫——向東方不敗證明自己的忠心;東方不敗唯有墜落黑木崖,才能退出江湖、獲得愛情的解脫;藍鳳凰唯有與東方不敗同歸於盡,才能了結恩怨。 而那些活著的人,則不得退出江湖,難以割捨那份恩怨情仇。任我行即使東山再起,也只得一輩子心懷憤懣和仇恨。

影片結尾處,令狐沖落下的那張琴,留給任盈盈的只有思念,任盈盈只能借酒和琴來消愁,一輩子牽掛著令狐沖和那曲《笑傲江湖》;忠心耿耿的向問天則只能羡慕著令、嶽二人的離去。 故事講完,理也說完,如果還有風雲再起的時候,我們江湖再見。

@本文為“香港電影”粉絲匿名投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有 一 種 電 影 叫 香 港

” 其實,令狐沖的性情是難以讓他退出江湖、遠離恩怨情仇的。不同於原著和《笑傲江湖Ⅰ》中的形象,本影片中的令狐沖頗像一個“酒色之徒”。為了酒壺中的酒,他可以不顧性命的安危,不分情形的輕重。令狐沖的好酒之心,徐克在影片中就多次點出。

那嶽靈珊和同門師兄弟呢?為何難以順利地退出江湖? 或許是因為,他們過於執著於和令狐沖的友情或愛情,難免被令狐沖拖入江湖這趟渾水。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因為和任盈盈的曖味關係,令狐沖牽涉進日月神教的紛爭中;因為和同門師兄弟的情誼,令狐沖則捲入黑木崖之戰中。 雖然,為表明退出江湖的決心,嶽靈珊早就把俠的身份象徵、護身之物(劍)插於坐騎的墳墓之上,同門師兄弟則用寶劍削大蒜、烤雞翅,他們還一起立誓退出江湖,但是,和令狐沖的情誼,讓他們陷入矛盾之中——割捨恩怨情仇、退出江湖,還是違背誓言、有難同當呢?

最後,同門師兄弟還是割捨不掉與令狐沖的那份恩怨情仇。而他們的結局正如嶽靈珊在馬墳前所言,師兄弟就像她的坐騎一樣,被江湖中人五馬分屍、死無全屍。 當然,這也正合古龍所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仇難卻,恩怨無盡。如果你厭倦了這種生活,唯死而已。”只有死去,才能在墓碑上刻上“退出江湖”,從此遠離恩怨情仇。

(二)走?能走到哪裡?

令狐沖和嶽靈珊呢?他們不是活著退出江湖嗎,好像還去了一個叫扶桑的地方? 這看似與上述所言相衝突呀!

實際上,令狐沖二人所到的扶桑國是有隱晦意義的。據《海內十洲記》記載,“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萬里。上有太帝宮,太真東王父所治處。地多林木,葉皆如桑。又有椹樹,長者數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仙人。

可見,扶桑國是與人世隔絕的仙人之境。無疑,唯有死去的人,方能登臨扶桑國(即仙境)。也就是說,令狐沖二人後來的結局很可能是命喪東海、騎鯨上天。

孤證不立。可以佐證的是,“鸞鳳戲三島,神仙居十洲。”(李商隱《牡丹》)直指仙人居於十洲。“霓裳曲罷天風起,吹散仙香滿十洲。……何事玉皇消息晚,忍教憔悴向人間。……群仙個個來相問,人世風光似此無。”(李九齡《上清辭五首》)則用仙境“十洲”與人間作對照。韋莊的《悼亡姬》寫道:“鳳去鸞歸不可尋,十洲仙路彩雲深。”該悼亡詩更是用“十洲”指稱為亡妻死後所到之處。而扶桑則在十洲之內。

因此,唯有死去,方能退出江湖。這也正合金庸在作品後記中所寫道的,“人生在世,充分圓滿的自由根本是不能的。解脫一切欲望而得以大徹大悟,那是佛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涅槃(注,僧尼死亡的代稱)’,不是常人之所能。”

(三)不如歸去

縱觀整部影片,其他角色亦是如此。東方不敗的愛妾詩詩唯有死去,才能獲得愛情的解脫——向東方不敗證明自己的忠心;東方不敗唯有墜落黑木崖,才能退出江湖、獲得愛情的解脫;藍鳳凰唯有與東方不敗同歸於盡,才能了結恩怨。 而那些活著的人,則不得退出江湖,難以割捨那份恩怨情仇。任我行即使東山再起,也只得一輩子心懷憤懣和仇恨。

影片結尾處,令狐沖落下的那張琴,留給任盈盈的只有思念,任盈盈只能借酒和琴來消愁,一輩子牽掛著令狐沖和那曲《笑傲江湖》;忠心耿耿的向問天則只能羡慕著令、嶽二人的離去。 故事講完,理也說完,如果還有風雲再起的時候,我們江湖再見。

@本文為“香港電影”粉絲匿名投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有 一 種 電 影 叫 香 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