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完善回收利用產業鏈 正視電子垃圾處理癥結 火速掘金電子垃圾回收概念股

如今, 隨著電子產品更迭速度加快, 電子垃圾日益堆積, 由此造成的環境隱患日漸凸顯, 如何給電子垃圾找個好“歸宿”成為待解難題。

面對電子垃圾處理的嚴峻形勢, 完善電子垃圾回收機制刻不容緩。 正視電子垃圾處理癥結, 在此火速掘金電子垃圾回收概念股。

電子垃圾回收概念股清單有:1.002672東江環保2.002645華宏科技 3.002009天奇股份4.601388怡球資源5.600439瑞貝卡6.002340格林美。

完善回收利用產業鏈, 正視電子垃圾處理癥結。

我國是電子消費大國, 同時也是產生電子廢棄物的大國。 去年, 國家在已經公佈的電子廢棄物回收目錄中, 新增了手機、平板電腦等, 但電子產品報廢和迴圈利用體系還沒建立。 隨著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頻率越來越快, 電子垃圾處理問題尤為突出。

來自工信部的資料顯示, 我國每年主要電器電子產品報廢量超過2億台, 重量超過500萬噸, 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子垃圾產生國。

據《人民日報》估計, 僅2014年中國就有約4億部手機被淘汰。

當前, 我國已進入家電報廢高峰期,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的資料顯示, 到2020年每年的廢舊家電報廢量將達到1.37億台。 我國電子垃圾增速驚人, 然而, 回收率卻處於極低的狀態。 以手機為例, 據稱全球的回收率僅為9%到10%, 有媒體稱中國僅為1%。

據報導, 我國廢棄家電被回收之後, 能夠真正進入正規管道, 實現環保拆解和再回收的比例, 僅僅有20%。 剩下的80%有的進入二手管道, 有的則被暴力拆解。 而這種情況不僅會降低廢舊家電的二次利用率, 甚至最終還會造成嚴重污染。

面對電子垃圾處理的嚴峻形勢, 全國政協委員朱鼎健建議, 要採取更多更強的有效措施,

下大力量, 聯動企業、民間組織和大眾, 徹底解決電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問題。

政策層面, 目前我國已出臺了多個法規以規範電子垃圾回收, 例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 同時, 國家還制訂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 設立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 但電子廢物管理仍然是嚴峻的, 面臨一系列的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徵收使用嚴重不平衡, 基金制度不可持續, 近年來每年處理基金徵收使用之間的基金赤字超過了20億元。 同時, 長期繁瑣的基金發放過程降低了補貼效的使用效率, 也導致企業稅負過重。

再次, 電子廢物收集管道仍需要進一步加強。 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過程中,

主要問題在於“最後一公里”。 根據中國家電研究院調研, 2015年, 廢棄電子產品的回收管道中, 個體回收管道占比高達85.86%。 這使得電子垃圾的供貨管道極度分散, 難以形成規模。

如今, 以專業化、規範化、產業化思路給電子垃圾找個好“歸宿”, 成為世界各地的共識。 有專家建議, 政府應儘快制定電子垃圾回收管理辦法, 明確管理職責, 加大對廢舊電子產品市場及家電二手市場的監管, 實施電子垃圾回收企業資質認證制度。 同時, 政府應當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引進和支援電子廢舊物處理企業, 推動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朱志遠建議加強電子垃圾回收和迴圈利用, 開展環境保護法的執法檢查,

重視生產責任延伸, 加強公民的環保意識。

需要指出, 電子垃圾回收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目前的研究報告認為, 從手機上看, 一噸電子垃圾裡面的黃金含量為200-400克, 相比之下, 一噸金礦石裡黃金的含量只有幾克, 5-8克的已經算是富礦了。

由此看來, 電子垃圾中擁有豐富資源, 被稱為城市礦山。

認為, 亟需建立有效、多管道的回收機制, 健全政策法規, 提高電子垃圾回收利用率並確保無害化處理處置;同時通過政府支援、減免稅收等方式加以引導, 鼓勵生產商開拓創新, 通過綠色設計減少電子垃圾產生、提高回收利用率。 經過攜景財富網小編的介紹, 相信您對完善回收利用產業鏈, 正視電子垃圾處理癥結的最新消息有了一定的瞭解。 電子垃圾回收概念股有望爆發,小編提醒各位股民朋友提前佈局。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請聯繫我方刪除。

電子垃圾回收概念股有望爆發,小編提醒各位股民朋友提前佈局。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請聯繫我方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