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為什麼說《西遊記》是一本妖精吃人史?孫悟空有沒有吃過人?為何書中的記載自相矛盾

青梅煮酒話西遊10:悟空吃過人嗎

一部《西遊記》其實就是一本妖魔的吃人史。 在這本書中, 凡是妖魔必吃人, 或者正走在吃人的路上, 書中很少有不吃人的妖魔。 《西遊記》中關於吃人的情節真的非常多, 尤其是唐僧每次被妖怪抓到後, 都會被討論怎麼吃。 整本《西遊記》和吃人是繞不開的。

(《西遊記》即是妖精吃人史, 如來“舅舅”大鵬鳥吃人最多, 吃盡一國之人。 )

即便是天上的神仙, 在他們下界為妖的過程中, 只要有機會, 都會抓幾個人來吃吃, 即便他們對唐僧肉毫無興趣。 比如二十八宿的奎木狼, 在下界為妖時, 到了寶象國也會弄幾個宮女吃吃。

至於豬八戒和沙和尚, 他們在被貶下凡間後, 也是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 以吃人為生的。 豬八戒向觀音供述的時候, 承認自己是“占了山場, 吃人度日”, 在觀音提到“前程”二字的時候, 豬八戒不由得有些不耐煩, 說道“前程!前程!若依你,

教我喝風!常言道:‘依著官法打殺, 依著佛法餓殺。 ’去也!去也!還不如捉個行人, 肥膩膩的吃他家娘!管甚麼二罪, 三罪, 千罪, 萬罪!”後來經觀音好說歹說, 豬八戒這才同意不再吃人, 老老實實地等取經人過來。

至於沙和尚, 在流沙河為妖, “沒奈何, 饑寒難忍, 三二日間, 出波濤尋一個行人食用。 ”由此可見, 他吃的人著實不少。 他還將九個取經人的骷髏系在起來, 有空的時候就拿出來玩耍。

那麼, 孫悟空有沒有吃過人呢?

對此, 書上的記載是很矛盾的。

首先, 悟空的自述是有的。 在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中, 悟空曾對唐僧這樣說過。 “師父, 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 若想人肉吃, 便是這等:或變金銀,

或變莊台, 或變醉人, 或變女色。 有那等癡心的, 愛上我, 我就迷他到洞裡, 盡意隨心, 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 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師父, 我若來遲, 你定入他套子, 遭他毒手!”

(孫悟空曾自訴吃人。 )

這樣一來, 悟空吃人似乎是板上釘釘了。 但是, 且慢!《西遊記》中又有兩處反證來說明孫悟空其實並沒有吃過人!

第一個反證是在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中, 悟空將那些殘殺自己的猴子的獵戶們殺了後, 是這樣對猴子們講的“你們去南山下, 把那打死的獵戶衣服, 剝得來家洗淨血跡, 穿了遮寒;把死人的屍首, 都推在那萬丈深潭裡;把死倒的馬, 拖將來, 剝了皮, 做靴穿, 將肉醃著, 慢慢的食用;把那些弓箭槍刀, 與你們操演武藝;將那雜色旗號, 收來我用。 ”

悟空在這裡明確提到把獵戶的屍首推到萬丈深潭裡。 很明顯, 他是不吃人肉的, 他所治下的猴子們也不吃人肉。 至於這個馬肉, 他吃不吃就不得而知了。

另一人反證即是在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

烏雞國國王被青獅精所害, 沉屍井底。 唐僧師徒途經這裡, 國王夜半托夢, 唐僧瞭解了事情原委, 悟空和八戒半夜從井裡撈出了國王的屍體, 八戒攛掇師父讓悟空救國王, 悟空找太上老君要來了一顆九轉還魂丹, 喂國王吃下。

在要給死國王度氣的時候, 八戒自告奮勇, 但被唐僧給阻止了。 “三藏一把扯住道:‘使不得!還教悟空來。 ’那師父甚有主張。 原來豬八戒自幼兒傷生作孽吃人, 是一口濁氣, 惟行者從小修持, 咬松嚼柏, 吃桃果為生, 是一口清氣。 ”

這也即是說, 悟空是不吃人的, 他自幼“咬松嚼柏, 吃桃果為生”。

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 悟空其實是不吃人的。 既然如此, 他為什麼還要自汙其身, 說自己吃過人肉呢?

筆者認為, 這恰恰是悟空的可貴之處。 在當時的情形之下,唐僧不相信那個白骨精所化的美女是個妖精,而是僅僅從表面上認定她是一個良善之人。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悟空只好騙唐僧說,妖精化成美女騙人,然後將人給吃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手段。為了增強說服力,悟空就乾脆說自己也做過這樣的事情。不僅如此,他還將此事說得有鼻子有眼的,細節也是十分的生動細緻,生怕唐僧不信。而其實這一切,都不過是悟空編造出來的故事而已。

但就算悟空自汙清白,說自己以前吃人如麻,手段十分的殘忍。然而,這樣的一片苦心還是沒能夠感動唐僧,他還是被唐僧給趕走了。這不由得讓人很是有些遺憾。

在整本《西遊記》中,孫悟空是理所當然的第一主角。這本書的一開始就是他的出生,一直寫到了最終的成佛,是一部孫悟空的奮鬥史。但在這本書中,我們從來沒見過孫悟空有過濫殺無辜的行為,更談不上他吃人了。他所殺之人,全都是罪大惡極之人。至於那些個獵戶,也是他們剿殺花果山的猴子在先,並不是悟空主動要殺他們。悟空這樣做,不過是正當防衛再加復仇而已。在他眼裡,花果山的猴子就是他的親人,面對窮兇惡極的獵戶們,他這樣做也是情有可原。

不僅如此,悟空還處處表現出對生命的關懷。

在比丘城,當得知昏君要殺一千多個小兒的時候,“長老骨軟筋麻,止不住腮邊淚墮,忽失聲叫道:‘昏君,昏君!為你貪歡愛美,弄出病來,怎麼屈傷這許多小兒性命!苦哉!苦哉!痛殺我也!’”雖然《西遊記》中的唐僧有千般不是,但在這裡的反應還是體現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對生命的極度關懷,當真是慈悲為懷!僅憑這一處,筆者就始終對唐僧充滿了敬意!

而八戒對唐僧的反應是漠不關心,他近前道:“師父,你是怎的起哩?專把別人棺材抬在自家家裡哭!不要煩惱!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何干!且來寬衣服睡覺,莫替古人耽憂。”

八戒對生命的冷漠令人汗顏,也許在他心目中根本就沒有敬重生命這個概念。但悟空不同,他不多說話,而是以行動表示。他使出陰風,將那些一千多個小兒又吹回了自家父母那裡去了,從而挽救了他們的性命。

從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出,悟空對生命的尊重。

(取經過程中,悟空時常好打抱不平,而八戒則是相當的冷漠。)

其實在早先的關於唐僧元雜劇中,悟空其實是吃人的,即便是面對救了自己的唐僧也不例外。“

好個胖和尚,到前面吃得我一頓飽,依舊回花果山。” 直到觀音趕來給他帶上緊箍兒,他這才打消了吃人的邪念。

而到了百回本《西遊記》中,作者將這些痕跡全都抹去了,塑造出了一個從來沒吃過人、敬重生命的一個孫悟空形象,這無疑也體現出了作者對生命的敬重,唯有這樣的孫悟空形象,也才配得上保佑唐僧去求取真經。

在當時的情形之下,唐僧不相信那個白骨精所化的美女是個妖精,而是僅僅從表面上認定她是一個良善之人。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悟空只好騙唐僧說,妖精化成美女騙人,然後將人給吃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手段。為了增強說服力,悟空就乾脆說自己也做過這樣的事情。不僅如此,他還將此事說得有鼻子有眼的,細節也是十分的生動細緻,生怕唐僧不信。而其實這一切,都不過是悟空編造出來的故事而已。

但就算悟空自汙清白,說自己以前吃人如麻,手段十分的殘忍。然而,這樣的一片苦心還是沒能夠感動唐僧,他還是被唐僧給趕走了。這不由得讓人很是有些遺憾。

在整本《西遊記》中,孫悟空是理所當然的第一主角。這本書的一開始就是他的出生,一直寫到了最終的成佛,是一部孫悟空的奮鬥史。但在這本書中,我們從來沒見過孫悟空有過濫殺無辜的行為,更談不上他吃人了。他所殺之人,全都是罪大惡極之人。至於那些個獵戶,也是他們剿殺花果山的猴子在先,並不是悟空主動要殺他們。悟空這樣做,不過是正當防衛再加復仇而已。在他眼裡,花果山的猴子就是他的親人,面對窮兇惡極的獵戶們,他這樣做也是情有可原。

不僅如此,悟空還處處表現出對生命的關懷。

在比丘城,當得知昏君要殺一千多個小兒的時候,“長老骨軟筋麻,止不住腮邊淚墮,忽失聲叫道:‘昏君,昏君!為你貪歡愛美,弄出病來,怎麼屈傷這許多小兒性命!苦哉!苦哉!痛殺我也!’”雖然《西遊記》中的唐僧有千般不是,但在這裡的反應還是體現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對生命的極度關懷,當真是慈悲為懷!僅憑這一處,筆者就始終對唐僧充滿了敬意!

而八戒對唐僧的反應是漠不關心,他近前道:“師父,你是怎的起哩?專把別人棺材抬在自家家裡哭!不要煩惱!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何干!且來寬衣服睡覺,莫替古人耽憂。”

八戒對生命的冷漠令人汗顏,也許在他心目中根本就沒有敬重生命這個概念。但悟空不同,他不多說話,而是以行動表示。他使出陰風,將那些一千多個小兒又吹回了自家父母那裡去了,從而挽救了他們的性命。

從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出,悟空對生命的尊重。

(取經過程中,悟空時常好打抱不平,而八戒則是相當的冷漠。)

其實在早先的關於唐僧元雜劇中,悟空其實是吃人的,即便是面對救了自己的唐僧也不例外。“

好個胖和尚,到前面吃得我一頓飽,依舊回花果山。” 直到觀音趕來給他帶上緊箍兒,他這才打消了吃人的邪念。

而到了百回本《西遊記》中,作者將這些痕跡全都抹去了,塑造出了一個從來沒吃過人、敬重生命的一個孫悟空形象,這無疑也體現出了作者對生命的敬重,唯有這樣的孫悟空形象,也才配得上保佑唐僧去求取真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