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兩位詩詞大家,一個死後只有妓☆禁☆女送別,一個在頤和園湖裡溺亡!

雨霖鈴·懷柳永靜安

錦絲亭台, 琴歌樓榭, 耆卿常來, 紅顏詩詞共悅。 性情柔, 且去填詞。 把她手緊握了, 到老屯田做。 三變魂, 蕭蕭離去,

惟有紅塵泣送別。

自來詞家多情苦。 怎怨他, 高潔又傲骨。 近人靜安何在, 做學問, 一生傾注。 只怨他迷, 英魂早歿, 空虛詞界。 從後世, 風雲人物, 愧與《人間》說。

注:本詞是作者于大學期間所作。 當時在聽文學理論老師講到王國維詩詞理論時, 有感而作。 歡迎拍磚!

知識連結: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 原名三變, 字景莊, 後改名柳永, 字耆卿, 因排行第七, 又稱柳七, 福建崇安人, 北宋著名詞人, 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 少時學習詩詞, 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 柳永離開家鄉, 流寓杭州、蘇州, 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柳永進京參加科舉, 屢試不中, 遂一心填詞。 景祐元年(1034年), 柳永暮年及第, 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鹼、泗州判官等職, 以屯田員外郎致仕, 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 柳永大力創作慢詞, 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 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 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 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王國維(學者)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 初名國楨, 字靜安, 亦字伯隅, 初號禮堂, 晚號觀堂, 又號永觀, 諡忠愨。 漢族, 浙江省海寧人。 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

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 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 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 研究哲學與美學, 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 繼而攻詞曲戲劇, 後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 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 不止如此, 他平生學無專師, 自辟戶牖, 成就卓越, 貢獻突出, 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 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