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分貝人生》亞新獎載譽 王小帥保持新人狀態創作

6月23日晚,第二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頒獎典禮在海上文化中心大寧劇院舉行。 評委會主席王小帥攜評委會成員: 演員張孝全、攝影師董勁松、馬來西亞導演陳翠梅、製片人Michael J. Werner出席紅毯並頒發獎項。

馬來西亞電影《分貝人生》一舉摘得“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最佳攝影”三項大獎,成本屆亞洲新人獎最大贏家。 而不吝溢美之詞讚歎新人導演擁有創作荷爾蒙的王小帥,也大玩影像實驗,即將推出個人首部先鋒紀錄片《My China》。

《分貝人生》狂攬半數大獎 爾冬升:新人導演進入了最好的年代

馬來西亞新銳導演陳勝吉的劇情長片處女作《分貝人生》一舉收割亞洲新人獎六大獎項中的三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最佳攝影”。 在揭曉重量級獎項“最佳影片”時,評委會主席王小帥透露評選時五位評委沒有任何分歧,一致投選《分貝人生》,一擊即中。 《分貝人生》探討了社會階級與貧富不均的問題,透過孤兒和社工的故事,帶出貧窮問題所凸顯的人性與道德衝突。

早在2014年,《分貝人生》劇本便已獲金馬獎創投會百萬首獎。 但在拍攝過程中受預算等問題困擾,影片幾近難產。 頒獎禮上,劇組成員多次向一兩周之內就決定支持該片,傾情參演並對影片進行積極指導的張艾嘉表示感謝。

近年來,不少資深電影人積極投身到扶持青年影人的行列。 最佳影片的頒獎嘉賓導演爾冬升也曾擔任去年亞洲新人獎評委會主席,他表示在去年評選過程中,“看到了來自不同國家的電影,最令我觸動和感動是,很多電影的製作費只有200萬左右,資源非常少,但能從電影裡看出他們的熱忱與勇氣。

”談到新人導演,爾冬升透露,“去年香港出了28個新導演,大陸就更多了。 我發覺他們進入了最好的年代,投資比較容易,觀眾也很多。 但競爭也很大。 希望未來能多和年輕導演合作。 ”陳翠梅也表示,“新人對整個電影工業是非常珍貴的一部分,應該珍惜青年影人的這份初心。 ”

王小帥試水紀錄片大搞影像實驗 《My China》展現不一樣的中國

亞洲新人獎作為上海國際電影節除金爵獎外另一競賽單元,從2004年開辦至今扶持了眾多電影新人。 王小帥認為,“亞新獎的創立和舉辦是非常有意義的。 它是一個避風港,這個避風港可以避免外界大風大浪的侵蝕,讓新導演在此梳理自己的羽毛,積蓄能量。 評選過程中,我們最大的感受是,有些新人影片的銳氣撲面而來,這是新人電影特有的荷爾蒙,也是新人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

”談到新人導演最打動自己的地方,王小帥認為,“第一次拍電影的人往往最讓人感動的是他沒有一些創作上的顧慮。 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展現出他們真正的一種創造力,那種年輕的衝動的荷爾蒙。 我覺得這個特別重要。 對這樣的創作是要保護的,這個時候要像花朵一樣呵護他們。 ”

分外珍視創作荷爾蒙的王小帥,實際上也在努力守住自己的創作衝動。 雖已年過50,王小帥仍以年輕的姿態積極向電影深處探索,尋找電影形態的不同可能性。 此前從未涉足紀錄片領域的王小帥即將推出個人首部先鋒紀錄片《My China》。 這部暫時被定義為紀錄片的影像實驗將從王小帥的角度展示他眼中變動而豐富的中國。

《My China》將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不僅打破了常規紀錄片形式,更突破了電影類型邊界。 沒有故事、沒有劇情、沒有主體人物,甚至用於陳述的畫外音也可能與畫面沒有關聯,達到音畫完全分離的狀態。 同時,影片內容的表達形式也不一樣,圖片與影像交叉,膠片與數位交換,用先鋒的手法完成對當下中國現實有感情、有溫度的記錄。 面對這部獨特、新鮮卻又十分精彩的紀錄片,“紀錄片新人”王小帥曾表示,“大家不帶有‘電影’的預設,才會去欣賞這樣的作品。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