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漢威電子:外延為始 內生為繼

證券時報網(www.stcn.com)06月26日訊

公司簡介: 漢威電子以感測器起家, 經過 13 年-16 年的並購轉型, 目前已經從傳統的感測器業務延伸出智慧市政、智慧環保、智慧工業、及智慧家居四大業務板塊, 成為能夠提供“感測器+監測終端+資料獲取+GIS+雲應用”的系統解決方案的綜合物聯網服務商。

萬物互聯, 感知為先。 感測器作為物聯網感知層的關鍵, 將充分受益下游應用端的爆發。 據統計, 目前中國整體感測器的規模約為 1000 億元, 其中感測器 60%以上為進口, 晶片 80%依靠進口, 而 MEMS 晶片基本100%是進口, 我國感測器進口替代具有巨大空間。 漢威電子在氣體感測器領域處於行業龍頭地位,

子公司佈局的 MEMS 感測器也有望在未來爆發。

2017 年為智慧城市爆發元年。 2016 年, 工信部對 NB-IoT 推廣商用將帶來行業新的變化。 工信部推廣 NB-IoT 商用將會以物聯網構架完善為點, 帶動統一軟體層的編譯語言統一發展, 統一行業標準將規避騙補, 從而在這兩方面徹底解決智慧城市的痛點問題, 所以我們認為 2017 有望成為智慧城市爆發元年。

智慧水務, 迫在眉睫。 我國是一個人均水資源量偏少的國家, 19 個省市處於嚴重缺水線以下; 而目前全國自來水廠因為漏損帶來的水資源浪費非常嚴重, 年均漏損約 100 億立方米, 漏損率約為 25%。 因為漏損的影響, 全國自來水廠大範圍虧損, 解決行業漏損問題迫在眉睫。

漢威電子在鄭州高新區水廠智慧化改造示範項目運行成功, 使高新梧桐水廠漏損率由25%下降到 5%以下, 從而帶來整體項目盈利。 未來有望通過“類 EMC”模式主動獲取訂單, 推動行業發展。

首次給予“買入”評級。 由於行業基礎設施建設( NB-IoT 標準確立)的逐漸完善, 應用端需求有望迎來爆發。 而爆發的前提取決於行業痛點及商業模式, 我們認為未來不僅僅是智慧水務。 漢威電子佈局廣泛, 隨著智慧熱力、智慧燃氣、智慧消防、智慧工業行業的商業模式逐漸清晰和成熟, 這些行業有望依次迎來發展。 公司未來長期增長值得期待。 我們預測公司17-19 年的淨利潤為 1.52 億、 2.05 億、 2.54 億元;對應 17-19 年 EPS 分別為 0.52 元、 0.70 元、 0.87 元;給予公司 18 年 35 倍的估值, 目標價格24.50 元。

風險提示: 智慧水務拓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並購帶來的整合風險。

(證券時報網快訊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