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導演克利斯蒂安·蒙吉:羅馬尼亞沒有造星業,我喜歡拍日常生活中的人

iWeekly

擔任2017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席的克利斯蒂安 · 蒙吉(Cristian Mungiu) 是近年來少數被人熟知的東歐導演之一。 作為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人物, 他的電影冷靜、細膩, 對“真實性”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 21日進行的金爵論壇上, 他毫不吝嗇地跟觀眾分享電影心得, 在一個半時長的交流過程中, 他幾乎每隔15分鐘就會提到一次“真實”。

“羅馬尼亞沒有造星業, 我喜歡拍日常生活中的人”

在成為電影導演前, 蒙吉做過教師, 當過記者。 電影導演對他來說是個“意外”, 因為一開始他只想做個作家。 但也得益於自己對寫作的愛好,

他總是能在電影裡講一個清晰並且完整的故事。

“寫作時, 你的條理要清晰, 誰是主要人物, 他發生了什麼事情, 最後這件事怎麼結束的。 我把這樣的經驗用在了電影拍攝過程中。 ”蒙吉說。

不管是《畢業會考》、《山之外》, 還是讓他在坎城名聲大噪的《四月三周零兩天》(以下簡稱《四月》), 蒙吉的電影大多改編自真實事件, 或是受到真實事件的啟發。 為了呈現真實, 蒙吉在拍攝過程中一再問自己:如果這個情節發生在現實生活裡, 它應該是怎樣的?

論壇上, 蒙吉播放了影片《四月》開頭的一個片段, 片段中的兩位主人公在沒交待前因的情況下直接開始了對話, “有的電影喜歡在人物對話上給觀眾交代過多的資訊, 結果往往顯得很假。

因為在生活中, 你不是那樣說話的。 兩個認識的人交談, 不會重複他們已經知道的資訊, 因為他們已經彼此熟悉。 ”

蒙吉重視演員表演, 但他很少“拍明星”。

“我在選角時不只是選“演員”, 我不在意外貌。 我也不拍明星, 因為羅馬尼亞沒有造星業。 我喜歡拍日常生活中的人。 ”除此以外, 蒙吉很少給人物對話配背景音樂, 他的理由是:背景音樂並不存在于現實生活的對話中。

觀眾是目擊者, 不該只是接受被導演加工過的資訊

蒙吉鍾愛並擅長使用長鏡頭。 在他看來, 一場一鏡能幫助他完整地講一個故事, 給觀眾營造“不被打擾”的觀影時間。 “(不恰當地鏡頭調度)就好像在告訴觀眾, 什麼是重要的, 什麼是不重要的, 觀眾是目擊者,

不該只是接受被導演加工過的資訊。 ”

儘管是寫實主義的堅定擁護者, 蒙吉並不認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變成電影。 相反, 他覺得這是需要選擇的, 觀眾選擇進不進入電影院, 而導演選擇影院裡的時間該如何流逝。 一部電影如何做到“真實又有趣”, 需要導演在細節上認真把握, 比如一個從鄉村地區出來的人說話是不是該有口音?同樣一個故事發生在下雨天和下雪天有什麼不同?

下圖是電影《四月》的畫面, 魚缸的後面有一幅背景畫,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人也許並不會在意, 甚至覺得它不重要。 蒙吉介紹說, 背景畫上是紐約的天際線。 《四月》是一個關於“自由”的故事, 而紐約符合這個精神。

▲電影《四月》裡的“魚缸”畫面

“我的電影不只為羅馬尼亞而拍”

《畢業會考》中教育系統的腐敗, 《四月》裡存在於80年代末的非法墮胎, 《山之外》呈現的“修道院悲劇”……蒙吉的電影裡, 從不缺乏對羅馬尼亞民生的觀察以及對專制的控訴。 但他卻堅持, 這些電影並不只為羅馬尼亞拍攝。

“我不認為這只是羅馬尼亞的東西, 這個事情可能也會在你身上發生。 (《畢業會考》)是關於腐敗的故事, 但它不是關於羅馬尼亞的腐敗, 而是關於腐敗。 我想討論的是妥協和腐敗的關係, 單純批判腐敗是乏味的, 因為人在腐敗社會的妥協過程比單純的腐敗要複雜得多。 ”蒙吉坦言。

相比揭露“社會問題”, 蒙吉更在意作品中的人物關係, 一段關係是怎樣建立的, 人們之間有著怎樣的互動……他說自己不會去做那個下結論的人,

只想盡可能多地向觀眾展示細節。 在他看來, 電影不該為政治宣傳服務, 因為那樣的東西人們可以書裡讀到, 在網路上看到, 那不是電影該完成的工作。

編輯:90

文章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