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故宮瞄準年輕人的生意:貼牌售賣手串和包包,年收入已破10億元

這是王悅第8次買故宮的文創用品了。

王悅是我的同學, 一個標準的90後女文青, 與其他同齡女生不同的是, 她不在意自己的口紅的數量, 也不care自己的高跟鞋是不是PRADA, 她只鐘意於有特色的文創產品。

從她鍾愛的“一刻”周邊到如今的明清帝后書簽, 團龍團鳳滑鼠墊等等, 都在佐證著她與別人的不同。

當我問她現在為什麼如此癡迷於故宮的周邊產品時, 她似乎不太理解我為何會這麼詢問她, 一臉疑惑的看著我說:難道你不覺得故宮這兩年的文創產品很萌, 很有創意嗎?

的確, 萌, 有創意, 會玩......除了是故宮文傳產品的象徵外, 也成為了故宮的身份標籤。

作為封建集權主義的權利象權利占地72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達5萬平方, 有著大小宮殿70餘座, 房屋達九千餘間的紫禁城, 怎麼看怎麼都應該是個高冷的存在, 畢竟其身上烙下了600多年的正統皇家基因。

然而, 這兩年它卻一直不按套路出牌, 從不斷刷爆朋友圈的H5, 到層出不窮的衍生周邊, 再到溫情專業的紀錄片。 故宮在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著人們對這個金碧輝煌的宮殿群的認知。

在互聯網時代, 人人都在講怎麼塑造大IP, 怎麼完成消費升級, 怎麼讓品牌年輕化。

但是, 對於故宮來說, 自己本來就是大IP了, 它要做的只是將這個IP的價值最大化, 讓這個傳承了600多年的文化品牌, 更加年輕化。

從這裡開始, 故宮開始了一段新的時代旅程。

在2012年以前, 北京故宮主要收入為門票收入, 藝術衍生品很少。 於是當時的故宮管理層決定,

在產品授權, 種類及管理等方面進行調整。 他們認為, 首先要改變觀眾心中對故宮嚴肅的思維認知。 於是決定努力營造一個哦不應該是一群“萌萌噠”的二次元形象。

“你要真是問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故宮的, 我想應該是從故宮推出表情的那個時候吧”。

王悅向我說出這段話的時候, 還特意擺了個“雍正賣萌”的表情。

其實, 不只是王悅一個, 對於許許多多的年輕人來說, 對這座冰冷的宮殿群產生好感的原因, 都是來自於在互聯網上廣為傳播的表情包。

2013年5月, 《胤禛美人圖》APP上線,

2014年4月, 《紫禁城祥瑞》APP上線;

2015年1月, 《韓熙載夜宴圖》APP上線;

2015年2月, 《每日故宮上線》APP上線;

通過一系列的變革,故宮在2013年的在售商品就突破了5000餘種,銷售額達6億元,2014年的銷售額突破9億元,到了2015年,故宮通過販賣文創周邊的銷售額已經高達10億元了。

10億就是終點了?對故宮來說,這還只是個開始。內在的“生財”引擎起動後,故宮開啟了和市場資本的接觸。

故宮與邏輯思維合作推出了新版的《故宮日曆》。在“邏輯思維”與“故宮”兩大熱門IP的加持下,“紅磚頭”版《故宮日曆》數次登上三聯書店的排行榜榜首,銷售量直逼30萬冊,以市場上66元一本的市場價來核算的話,單這一本《故宮日曆》就能創造出近2000萬的銷售收入,由此可見故宮的品牌號召力。

故宮與時尚博主“黎貝卡的異想世界”更是合作推出創意周邊——故宮·貓的異想和故宮·異想2017手賬。在時尚教主黎貝卡的護持下,故宮手賬上線不足4小時,10000冊手賬就已經全數售罄。以66元的市場價推算的話,當天手冊的銷售額就已經高達66萬元了。

故宮文化珠寶還與IF時尚聯合打造了“故宮·如果愛·護佑手鏈”。

在2017年的2月9日開始首次現貨銷售,48小時內1000件售罄;

2月10日第一次預售,2月15日結束時賣出了3302件;

3月7日第二次預售,賣出了1200條左右;

同年2月,“一條”開始預售,預估銷售超過3000件。

也就是說,故宮在推出了這款項鍊後的一個月,已經賣出了8000條左右,按照488/條的零售價來算,這款單品的銷售額已經接近500萬了。

諸如此類的案例數不勝數......

在看到故宮具有如此高的品牌價值後,紫禁城終於迎來了資本大鱷們的目光。騰訊CEO馬化騰,阿裡巴巴總裁金建杭就先後造訪了故宮。

前者與故宮合作開發IP,後者則是與故宮開展電子商務推廣。

在這些“爸爸”級品牌的保駕護航下,合作的成果自然也是顯著的,與騰訊合作的《穿越故宮來看你》H5,線上上收割了300余萬次的流覽量,分享次數也更是高達30多萬;在淘寶上開設的“故宮旗艦店”將門票與文化創意及出版三者進行結合,據有關媒體報導,其日銷售額一直都在3萬以上。

“哦對了,除了買了些文創產品,我還去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看完後,我感覺我更喜歡故宮了”。王悅的話,似乎在暗示我故宮除了在文化領域大展身手外,還跨界到了影視上。

去年火爆B站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通過一個又一個文物修復師的鮮活形象,成功得贏取了市場對故宮的歡心,這部紀錄片在豆瓣上的評分已經高達9.3,截止只目前其在B站上的點擊率已經高達233.8萬,評論彈幕更是達到了6萬。

據悉,央視1套已經在熱播其電視劇版了。其電影版的票房也達到了600萬,對國產紀錄片來說,這個成績還算是挺不錯的。

至此,故宮通過自身強大的影響力,成功塑造了一條以自身為核心的產業鏈:線上APP+影視+電子商務+線下門票收入+文創產品+周邊衍生品+各類展覽。

在將傳統文化轉型到現代社會上的道路,故宮無疑是走在前列的。在傳統文化日益不受重視的當下,還好,我們有個故宮。

通過一系列的變革,故宮在2013年的在售商品就突破了5000餘種,銷售額達6億元,2014年的銷售額突破9億元,到了2015年,故宮通過販賣文創周邊的銷售額已經高達10億元了。

10億就是終點了?對故宮來說,這還只是個開始。內在的“生財”引擎起動後,故宮開啟了和市場資本的接觸。

故宮與邏輯思維合作推出了新版的《故宮日曆》。在“邏輯思維”與“故宮”兩大熱門IP的加持下,“紅磚頭”版《故宮日曆》數次登上三聯書店的排行榜榜首,銷售量直逼30萬冊,以市場上66元一本的市場價來核算的話,單這一本《故宮日曆》就能創造出近2000萬的銷售收入,由此可見故宮的品牌號召力。

故宮與時尚博主“黎貝卡的異想世界”更是合作推出創意周邊——故宮·貓的異想和故宮·異想2017手賬。在時尚教主黎貝卡的護持下,故宮手賬上線不足4小時,10000冊手賬就已經全數售罄。以66元的市場價推算的話,當天手冊的銷售額就已經高達66萬元了。

故宮文化珠寶還與IF時尚聯合打造了“故宮·如果愛·護佑手鏈”。

在2017年的2月9日開始首次現貨銷售,48小時內1000件售罄;

2月10日第一次預售,2月15日結束時賣出了3302件;

3月7日第二次預售,賣出了1200條左右;

同年2月,“一條”開始預售,預估銷售超過3000件。

也就是說,故宮在推出了這款項鍊後的一個月,已經賣出了8000條左右,按照488/條的零售價來算,這款單品的銷售額已經接近500萬了。

諸如此類的案例數不勝數......

在看到故宮具有如此高的品牌價值後,紫禁城終於迎來了資本大鱷們的目光。騰訊CEO馬化騰,阿裡巴巴總裁金建杭就先後造訪了故宮。

前者與故宮合作開發IP,後者則是與故宮開展電子商務推廣。

在這些“爸爸”級品牌的保駕護航下,合作的成果自然也是顯著的,與騰訊合作的《穿越故宮來看你》H5,線上上收割了300余萬次的流覽量,分享次數也更是高達30多萬;在淘寶上開設的“故宮旗艦店”將門票與文化創意及出版三者進行結合,據有關媒體報導,其日銷售額一直都在3萬以上。

“哦對了,除了買了些文創產品,我還去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看完後,我感覺我更喜歡故宮了”。王悅的話,似乎在暗示我故宮除了在文化領域大展身手外,還跨界到了影視上。

去年火爆B站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通過一個又一個文物修復師的鮮活形象,成功得贏取了市場對故宮的歡心,這部紀錄片在豆瓣上的評分已經高達9.3,截止只目前其在B站上的點擊率已經高達233.8萬,評論彈幕更是達到了6萬。

據悉,央視1套已經在熱播其電視劇版了。其電影版的票房也達到了600萬,對國產紀錄片來說,這個成績還算是挺不錯的。

至此,故宮通過自身強大的影響力,成功塑造了一條以自身為核心的產業鏈:線上APP+影視+電子商務+線下門票收入+文創產品+周邊衍生品+各類展覽。

在將傳統文化轉型到現代社會上的道路,故宮無疑是走在前列的。在傳統文化日益不受重視的當下,還好,我們有個故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