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論語》共讀,禘禮治國

【共讀內容】

3.11 或問禘之說。 子曰:『不知也。 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 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導讀學者】

韓 星: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教授

任大援: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 研究員

任大援:

《禮記·祭統》:“夫祭有昭穆, 昭穆者, 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 是故, 有事於大廟, 則群昭群穆鹹在而不失其倫。 ”

韓星:

諦之說:諦禮方面的說法、意義等

任老師講得很好。 諦禮是古代一種極為隆重的祭祀先祖的盛大典禮, 只有天子才能舉行。 周公有輔佐成王的功勞, 所以特別被成王賜以禘祭之禮。

聯繫上章, 孔子對魯國舉行諦禮有不滿,

但當人請教這個問題時因魯國畢竟是孔子的母國, 有些批評的話不能對外人講, 所以只回答說:不知道。

禘禮的禮儀重大, 意義深遠, 表達了人與天、地、祖先的關係, 孔子肯定是懂得的。

《禮記·明堂位》:“季夏六月, 以禘禮祀周公於大廟。 ” 孔穎達 疏:“此一節明禘禮祀周公於大廟, 文物具備之儀。 ”《明史·禮志五》:“虞、夏、商、周, 世系明白, 故禘禮可行…… 宋神宗嘗曰:‘禘者, 所以審諦祖之所自出。 ’是則莫知祖之所自出, 禘禮不可行也。 ”

禘禮既然這麼重要, 孔子以為, 如果有能夠知道它的道理, 那麼治理天下的道理也就宛如就在眼前, 就像瞭解自己的手掌一樣。 孔子認為掌握了周禮, 就可以治理天下易如反掌。

任大援:

八佾這一篇,

重點是談“禮”的問題。

韓星:

@任大援 是的, 以禮為主體。

任大援:

西周時代強調“禮”的重要, 是一個重要的時代特色。 王國維寫《殷周制度論》, 就是談這個問題。

西周強調“宗法”。 宗法的關係大於血緣的關係。

孔子強調宗法, 其重點在於強調“秩序”的重要。

宗法強調“尊尊”, 而不僅僅是“親親”。

王國維說, 周朝的制度, “皆由尊尊、親親二義出。 然尊尊、親親、賢賢, 此三者治天下之通義也。 周人以尊尊、親親二義, 上治祖禰, 下治子孫, 旁治昆弟;而以賢賢之義治官。 ”

以上 出自《殷周制度論》。

韓星:

@任大援 周禮重要, 但孔子這個時代禮崩樂壞, 很多人都覺得禮樂沒用了, 如道家、墨家、法家, 只有孔子還要以禮樂治國平天下

對禮樂之道的追求就是對禮樂作為一種複合性文化實體進行解析,

使之觀念化、理性化、人性化。 這樣, 他就超越了當時一般的“儒”——小人儒, 他不但精通禮、樂、射、禦、書、數六藝, 而且編撰了被後人尊為經典的《詩》、《書》、《樂》、《禮》、《易》和《春秋》。 對此, 戴震曾經說過:“周道衰, 舜、禹、湯、文、武、周公致治之法, 煥乎有文章者, 棄為陳跡。 孔子既不得位, 不能垂諸制度禮樂, 是以為之正本溯源, 使人於千百世治亂之故, 制度禮樂因革之宜, 如持權衡以禦輕重, 如規矩準繩之于方圜平直。 ”

孔子對禮樂之道的追求

孔子提出“為國以禮”(《論語·先進》)

以禮治國的禮治。 禮治的基本精神就是任老師引王國維所說的尊尊、親親、賢賢, 其實還有《禮記·大傳》“親親也, 尊尊也, 長長也, 男女有別, 此其不可得與民變革者也。

任大援:

東周以來, 禮壞樂崩, 如何拯救這個社會, 是孔子思考的問題。

韓星:

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 是西周禮制的基本精神

用“基本原則“更好”

這些基本原則是否現在還有意義, 倒是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

任大援:

3.9, 3.10, 3.11, 三章應該結合起來看。 表現了孔子的態度。

在今天, 宗法已經不存在, 對孔子思想的理解, 重點在於對於“秩序”的重要性的強調。

韓星:

@任大援 是的, 禮對於社會秩序的意義, 社會秩序好了, 國家自然得以治理。

任大援:

對孔子“複禮”的思想, 爭論也是比較多的。 強調秩序的重要, 是其核心。

韓星:

《仲尼燕居》:“郊社之義, 所以仁鬼神也。 嘗禘之禮, 所以仁昭穆也。 ”又曰:“明乎郊社之義, 嘗禘之禮, 治國其如指諸掌而已乎。 ”又《祭統》言四時之祭雲:“禘者,

陽之盛也。 嘗者, 陰之盛也。 故曰莫重於禘嘗。 古者於禘也, 發爵賜服, 順陽義也。 於嘗也, 出田邑, 發秋政, 順陰義也。 故曰:禘嘗之義大矣, 治國之本也, 不可不知也。 明其義者君也, 能其事的臣也。 不明其義, 君人不全, 不能其事, 爲臣不全。 ”《中庸》雲:“宗廟之禮, 所以序昭穆也;序爵, 所以辨貴賤也;序事, 所以辨賢也;旅酬下爲上, 所以逮賤也;燕毛, 所以序齒也。 ”又曰:“郊社之禮, 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 所以祀乎其先也。 明乎郊社之禮, 禘嘗之義, 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這些資料需要我們對照閱讀, 深化理解。

韓星:

這些資料強調禮的內在精神是仁, 包含孝, 孝悌為仁之本。 以禮治國要體現這種內在精神, 不要流於形式, 這是孔子特別強調的。

當今國家治理需要復興禮治、重建禮制

任大援:

韓星所說,我也十分贊成。要體會孔子的精神實質所在。

也就是說,國家治理,一定要有秩序。

《殷周制度論》:“周之制度典禮,乃道德之器械,而尊尊、親親、賢賢、男女有別四者之結體也,此之謂民彝。其有不由此者,謂之非彝,《康誥》曰:“勿用非謀非彝。”

孫福萬:

@韓星 "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是西周禮制的基本精神。"[強][強][強]

@任大援 "在今天,宗法已經不存在,對孔子思想的理解,重點在於對於'秩序'的重要性的強調。"[強][強][強]

韓星:

"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是西周禮制的基本精神。"孔子後來強調禮的內在精神是以仁為核心之核心的一套價值體系,與西周有別,所以我後來想 "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是西周禮制的基本原則"比較好,修正一下。

@孫福萬 但要強調秩序的內在精神,不然一味地強調秩序就可能成為維護統治的藉口。

劉國慶:

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確,是說知道禘禮的人治理天下,易如反掌。

這段話使我想到了孫悟空和如來佛的故事,孫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卻還離不開如來佛的手掌心。我們已經覺得如來佛神通廣大,佛法無邊了。但如來佛的手掌心畢竟還不如孔子的手掌(喻天子之掌)大:整個天下在手掌中。一個天下有多少十萬八千里呢?

我們不禁要問:對禘禮的知識真有這樣神通廣大,“禘法無邊”?

其次,我們還會想到,既然關於禘法的知識能夠把天下置諸掌中,而在孔子的時代,禘祀並未斷絕,那為什麼孔子生前百餘年,卻沒有天下太平,反而戰亂頻仍呢?

還有一個大問題,既然知禘者治天下如示諸掌,而天下太平又關係到所有人的利益,是所有人獲得幸福的前提。孔子雖然知道,又不願意傳授,這可怎麼辦呢?是讓這些知識留在保密狀態,還是去探究這些知識,公之於眾?讓每個人都知道如何治天下?

顯然,孔子的學生們也會問到這個問題,他們也在反復地思考,如何才能“治天下如示諸掌”。這種思考過程本身就是祭祀的理性化過程。其思考的結論,是禘禮中確實包含著許多道理。在孔子把禘禮保留為天子禁臠的地方,後學則闡發出了祭祀中包含的孝道和辨賢序事的政治技術。這些探究的思維成果,我們可以從《中庸》中看到:

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

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

旅酬下為上,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

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換句話說,中庸把孔子的“知禘禮者治天下如示諸掌”擴展為“知禮者治天下如示諸掌”。

其次,《中庸》中強調禮中包含這對孝的作用認知和序事辨賢的政治技術,因而能夠“治天下如示諸掌”。

通過這個巧妙的轉換,《中庸》把神秘的禘禮轉化為儒家的根本價值,把帝王的神秘儀式,轉化為每一個人的切己行動(孝)和政治體制。應該說,《中庸》的這個作法極為高明,真是“極高明而道中庸”了。

對《中庸》這一章所完成的把孔子強調禘禮的身份性到強調其政治文化內涵的(孝道和序事辨賢)轉變,元初人的著作《四書辨疑》說得很清楚。他一方面借著批評朱熹而批評孔子認為知禘之說,便能治天下如示諸掌是“無據之空言”:

今言知禘之說,則禮無不明,誠無不格,而天下不難治。以公論評之,僅知禘之一說便能明盡事物之理,才知其說,未嘗持守奉行,便能無不感格,皆無此理(上面是朱熹的說法。)況自三代而下,以及於今,知禘之說者蓋不少也,未聞皆能平治天下如示手掌之易也。由此觀之,則其所謂天下不難治者,蓋亦無據之空言也。

另一方面,他又肯定中庸認為以民德歸厚為根本的教化,治天下若示諸掌,“非虛語也”:

中庸一章普言以孝為治之易,禘嘗二字乃是於宗廟祀先之禮中舉其大概耳,非如此章專言禘之一事也。如雲“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衣食”,又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蓋以為慎終追遠,則民德歸厚,故言治國如示諸掌,非虛語也。

中庸這一章提到的“治天下”的三要素:人道、序事、辨賢,直到今天仍有其意義。我們今天討論社會轉型,其實首先在於個人的行為、責任和權利(人道或人權),另一方面就是政府的職責和官員的選舉。不過時代不同,人道、政制、選賢的辦法不同,政治的技術有大大的進步而已。從人道方面來說,在中庸的時代就是強調孝道。在當時,每一個人都盡了孝道,社會就有了穩定的家庭格家族,社會的基礎就穩固了。而在今天的自治化社會,社會由層出不窮的自治組織組成,每個人不僅僅是家庭成員,還通過其“單位”承擔著社會責任:包括每個人當如何生產產品,如何服務他人?每個學者當如何為弱者發聲?每個教師當如何教育學生?

還有,如何讓每一個人認同認同於自己的責任義務,養成合格成員的人格?如何制止人性中惡的一面?這都在“人道”的範圍內。

從政制來說,當時的家庭職業很少,因而那個時代要求政府功能強大,而今天民智已開,市場發達,政府可以也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把主角交給社會,進入“有限政府”或“小政府大社會”的模式。這就是“序事”。哪些是政府的“事”?其中,地方政府該做什麼事?中央政府該做什麼事?法官又該做什麼事?人大該做什麼事?這都在“序事”的範圍內。

第三個因素,是“辨賢”。誰該當官?誰該執法?如何制止官員的家族化,黑幫化?這都是辨賢範圍的事。

應該說,在孔子那裡還有些神秘色彩的禘禮,在中庸那裡已經轉變為社會學和政治學的基本原理了。這個貢獻是很大的。

發言完畢,歡迎各位群友指導和討論

馬震宇:

以禮治國(禘禮治國如示諸掌)Vs 治大國 若烹小鮮

孫福萬:

@劉國慶"在孔子那裡還有些神秘色彩的禘禮,在中庸那裡已經轉變為社會學和政治學的基本原理了。這個貢獻是很大的。"[強][強][強]

湯兆寧:

在今天,宗法已經不存在,對孔子思想的理解,重點在於對於“秩序”的重要性的強調。

柴俊:

關於這句,我有點不一樣的理解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有人問褅禮說法,孔子說:“我不知道啊,知道褅禮說法的人對於天下事,應該就像擺在這裡一樣吧?”邊說邊指著自己的手掌。

這一段要接著上一段解釋。如果按照錢穆的說法,是因為魯國逆祭,魯文公為了對父親的孝道而違背了大禮,孔子不贊成又不願多說,所以推脫不知道。個人認為這種說法不好解釋接下來的內容。

個人認為,按照褅禮,君王要先祭祀神靈,接著一個個祭祀歷代祖先,如果要始終保持敬意,那應該對神明如何神聖、歷代祖先的光榮都有所瞭解,並知道自己的責任,知道自己應該如何繼承祖先的榮光。如果做到這一點,這樣的人對天下事確實就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樣清楚了。

就像現在,如果有哪個中國人能夠熟知歷史,瞭解中國歷代偉人的思想和事蹟,也瞭解建國時先烈們的事蹟,這樣的人看天下事,大概也能象看自己的手掌一樣清楚明白吧?

比如說最近中央台在放的《長征》,以及《苦難輝煌》,共產主義的優良傳統不就在這些故事裡嗎?

吳小萌:

上週五那句,跟今天這句,有關聯,所以,我把上週五的想法,再搬出來…[抱拳]。說給大家聽聽,歡迎批評指正。

除了“非禮勿視”、僖閔二公排位元順序問題、魯國由於周公可行禘禮問題,我更看到了(或者說孔子看到了)一個從上到下全體人士都有的一個毛病,這個毛病,誰都有,包括周公!

那就是“都時不時地不把禮當回事”,喜歡“把玩弄、顛倒、僣越禮,輕鬆翻轉於股掌之上。”

孔子從其本人說起,他老人家自己也認為,他自己不是仁者,儘管他強調“非禮勿視”云云…

對於周文武王,以及周公,孔子也不認為他們就是仁者(論語認可了其他幾位仁者,沒認可周文武王和周公是仁者),儘管孔子大贊周文武王、認為周公所做周禮為世上最好的禮…那是兩回事…

也就是說,禮是禮,人是人;要求歸要求,遵守歸遵守;心想歸心想,僣越歸僣越。當然,大體方向是正確的,是義無反顧的。只是,凡事涉及到了人,就會有眾多變數,連自己都逃不過!

禮的約束,是明確的;《論語》的告誡,就是警鐘。說給你們聽,也說給自己聽。

連周文武王和周公都可以僣越,那誰還不能僣越???

“我不是仁者,不配,為什麼不配,我也時不時做非禮之事。”

“周文武王,甚至周公,也不配為仁者,為什麼,他們也做了許多僣越的非禮之事。”(放任魯國可以做禘禮)

“至於其他人,魯君云云,就更不配了…”

僣越是必然的,連周文武王周公都不能避免!

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時刻警醒。非禮勿視…

我認為,這,才是這兩段的精髓。

當然,一家之言。見笑,慚愧![抱拳]

徐剛:

什麼是僭越?不能改朝換代碼?

柴俊:

這就是百家爭鳴,有意思

吳小萌:

@柴俊 ,

其實,這兩段也可以引申為…

“我們這些每天在這裡學論語的,教論語的,自己做好了嗎?”

@徐剛,

我認為,僣越,與改朝換代,兩碼事。

僣越,屬平衡體系內的動力學範疇,但僣越多了、大了,就會“改朝換代”,屬“遠離平衡態“的動力學範疇。(對不起用了術語)

柴俊:

@吳小萌-江蘇 這就是我們要每天三省吾身

徐剛:

不僭越就卷而懷之嗎?

吳小萌:

@徐剛 ,

我認為,在孔子模式看來:

第一,不僣越;

第二,努力“須臾不違仁”;

第三,如環境不允許,就“卷而懷之”。

這是一個從”不過分努力”,到適當努力,再到不努力的過程…

柴俊:

怎麼聽起來象在偷懶?

吳小萌:

這是一個,從“不做法家”,到“做儒家”,再到“後退一步做道家”的過程。

我不認為是“偷懶”,而是“過猶不及“。

我不認為孔子模式包治百病,但在社會的某個階段,孔子模式可能是唯一正確的抽象模式。

相對諸子百家之言…

徐剛:

孔子要建立的社會契約有點不合時宜。

馬震宇:

“孔子時代”用現代觀點評價有些難為孔子了。[偷笑]

“禮”產生應有其時代的現實性吧;

如果時代發展了“禮”如何適應應是一個不好解的問題,是禮適應時代還是時代適應禮;是禮的精髓(精神)永續還是禮的形式(禮儀)永續?

湯兆寧:

精神延續吧

馬震宇:

西遊記裡孫悟空在未成佛前是要帶緊箍咒,成佛了緊箍咒就消逝了(是真的消逝了嗎?)是隨心所欲不逾矩而已。

常人還達不到這種境界所以需要有禮儀的約束,也就很難理解或精神延續了;

如果理解了禮的內在精神,外置的形式就顯得不那麼重要的了,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但比較難。[偷笑](什麼輪回啦、末日審判啦不就是這個緊箍咒嗎?[呲牙])

所以“禮”應是一種精神傳承(人文傳承),不應是統治駕馭工具。

————

資料編纂:【論語滙】志願者

【論語注疏】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孔曰:荅「以不知者,為魯諱。」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包曰:「孔子謂或人,言知禘禮之說者,於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疏】「或問」至「其掌」。[表情]正義曰:此章言諱國惡之禮也。「或問禘之說」者,或人問孔子,禘祭之禮其說何如?」子曰:不知也」者,孔子荅言,不知禘禮之說。荅以不知者,為魯諱。諱國惡,禮也。若其說之,當雲「禘之禮,序昭穆」。時魯躋僖公,亂昭穆,說之則彰國之惡,故但言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也」者,諸,於也;斯,此也。孔子既荅或人以不知禘禮之說,若不更說,恐或人以為己實不知,無以明其諱國惡,且恐後世以為,禘祭之禮,聖人不知,而致廢絕,更為或人言此也。言我知禘禮之說者,於天下之事中,其如指示於此掌中之物。言其易了也。「指其掌」者,此句弟子作《論語》時言也。當時孔子舉一手伸掌,以一手指之,以示或人,曰:「其如示諸斯乎!」弟子等恐人不知示諸斯謂指示何等物,故著此一句,言是時夫子指其掌也。

【論語集注】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先王報本追遠之意,莫深於禘。非仁孝誠敬之至,不足以與此,非或人之所及也。而不王不禘之法,又魯之所當諱者,故以不知答之。示,與視同。指其掌,弟子記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蓋知禘之說,則理無不明,誠無不格,而治天下不難矣。聖人於此,豈真有所不知也哉?

【論語正義】

或問褅之說。子曰:“不知也。孔曰:“答以不知者,為魯諱。”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包曰:“孔子謂或人,言知褅禮之說者,於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表情]正義曰:夫子諱魯僭禘,故答以不知。而複廣其說於天下,明爲王者之事,非魯所得知也。《仲尼燕居》:“郊社之義,所以仁鬼神也。嘗禘之禮,所以仁昭穆也。”又曰:“明乎郊社之義,嘗禘之禮,治國其如指諸掌而已乎。”又《祭統》言四時之祭雲:“禘者,陽之盛也。嘗者,陰之盛也。故曰莫重於禘嘗。古者於禘也,發爵賜服,順陽義也。於嘗也,出田邑,發秋政,順陰義也。故曰:禘嘗之義大矣,治國之本也,不可不知也。明其義者君也,能其事的臣也。不明其義,君人不全,不能其事,爲臣不全。”《中庸》雲:“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旅酬下爲上,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又曰:“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諸文皆禘說之可知者。鄭注《中庸》雲:“示,讀如‘寘諸河幹’之寘。寘,置也。物而在掌中,易爲知力者。”此文無注,意亦當同。《宋書周朗傳》:“昔仲尼有言:治天下若寘諸掌。”此或出鄭本。古“寘”多作“示”,,《易坎》上六“寘於叢棘”,劉表注作“示”。《詩鹿鳴》“示我周行”,鄭箋“示當作寘”是也。邢疏雲:“指其掌者,弟子等恐人不知‘示諸斯’謂指示何物,故著此一句,言是是夫子指其掌也。”《爾雅釋詁》:“指,示也。”謂人指有所向以告人也。《說文》:“掌,掌中也。”《釋名釋形體》:“掌,言可以排掌也。”

o注:“答以不知者,為魯諱。”

o正義曰:孔以諱即逆祀之事。

任大援:

韓星所說,我也十分贊成。要體會孔子的精神實質所在。

也就是說,國家治理,一定要有秩序。

《殷周制度論》:“周之制度典禮,乃道德之器械,而尊尊、親親、賢賢、男女有別四者之結體也,此之謂民彝。其有不由此者,謂之非彝,《康誥》曰:“勿用非謀非彝。”

孫福萬:

@韓星 "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是西周禮制的基本精神。"[強][強][強]

@任大援 "在今天,宗法已經不存在,對孔子思想的理解,重點在於對於'秩序'的重要性的強調。"[強][強][強]

韓星:

"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是西周禮制的基本精神。"孔子後來強調禮的內在精神是以仁為核心之核心的一套價值體系,與西周有別,所以我後來想 "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是西周禮制的基本原則"比較好,修正一下。

@孫福萬 但要強調秩序的內在精神,不然一味地強調秩序就可能成為維護統治的藉口。

劉國慶:

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確,是說知道禘禮的人治理天下,易如反掌。

這段話使我想到了孫悟空和如來佛的故事,孫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卻還離不開如來佛的手掌心。我們已經覺得如來佛神通廣大,佛法無邊了。但如來佛的手掌心畢竟還不如孔子的手掌(喻天子之掌)大:整個天下在手掌中。一個天下有多少十萬八千里呢?

我們不禁要問:對禘禮的知識真有這樣神通廣大,“禘法無邊”?

其次,我們還會想到,既然關於禘法的知識能夠把天下置諸掌中,而在孔子的時代,禘祀並未斷絕,那為什麼孔子生前百餘年,卻沒有天下太平,反而戰亂頻仍呢?

還有一個大問題,既然知禘者治天下如示諸掌,而天下太平又關係到所有人的利益,是所有人獲得幸福的前提。孔子雖然知道,又不願意傳授,這可怎麼辦呢?是讓這些知識留在保密狀態,還是去探究這些知識,公之於眾?讓每個人都知道如何治天下?

顯然,孔子的學生們也會問到這個問題,他們也在反復地思考,如何才能“治天下如示諸掌”。這種思考過程本身就是祭祀的理性化過程。其思考的結論,是禘禮中確實包含著許多道理。在孔子把禘禮保留為天子禁臠的地方,後學則闡發出了祭祀中包含的孝道和辨賢序事的政治技術。這些探究的思維成果,我們可以從《中庸》中看到:

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

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

旅酬下為上,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

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換句話說,中庸把孔子的“知禘禮者治天下如示諸掌”擴展為“知禮者治天下如示諸掌”。

其次,《中庸》中強調禮中包含這對孝的作用認知和序事辨賢的政治技術,因而能夠“治天下如示諸掌”。

通過這個巧妙的轉換,《中庸》把神秘的禘禮轉化為儒家的根本價值,把帝王的神秘儀式,轉化為每一個人的切己行動(孝)和政治體制。應該說,《中庸》的這個作法極為高明,真是“極高明而道中庸”了。

對《中庸》這一章所完成的把孔子強調禘禮的身份性到強調其政治文化內涵的(孝道和序事辨賢)轉變,元初人的著作《四書辨疑》說得很清楚。他一方面借著批評朱熹而批評孔子認為知禘之說,便能治天下如示諸掌是“無據之空言”:

今言知禘之說,則禮無不明,誠無不格,而天下不難治。以公論評之,僅知禘之一說便能明盡事物之理,才知其說,未嘗持守奉行,便能無不感格,皆無此理(上面是朱熹的說法。)況自三代而下,以及於今,知禘之說者蓋不少也,未聞皆能平治天下如示手掌之易也。由此觀之,則其所謂天下不難治者,蓋亦無據之空言也。

另一方面,他又肯定中庸認為以民德歸厚為根本的教化,治天下若示諸掌,“非虛語也”:

中庸一章普言以孝為治之易,禘嘗二字乃是於宗廟祀先之禮中舉其大概耳,非如此章專言禘之一事也。如雲“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衣食”,又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蓋以為慎終追遠,則民德歸厚,故言治國如示諸掌,非虛語也。

中庸這一章提到的“治天下”的三要素:人道、序事、辨賢,直到今天仍有其意義。我們今天討論社會轉型,其實首先在於個人的行為、責任和權利(人道或人權),另一方面就是政府的職責和官員的選舉。不過時代不同,人道、政制、選賢的辦法不同,政治的技術有大大的進步而已。從人道方面來說,在中庸的時代就是強調孝道。在當時,每一個人都盡了孝道,社會就有了穩定的家庭格家族,社會的基礎就穩固了。而在今天的自治化社會,社會由層出不窮的自治組織組成,每個人不僅僅是家庭成員,還通過其“單位”承擔著社會責任:包括每個人當如何生產產品,如何服務他人?每個學者當如何為弱者發聲?每個教師當如何教育學生?

還有,如何讓每一個人認同認同於自己的責任義務,養成合格成員的人格?如何制止人性中惡的一面?這都在“人道”的範圍內。

從政制來說,當時的家庭職業很少,因而那個時代要求政府功能強大,而今天民智已開,市場發達,政府可以也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把主角交給社會,進入“有限政府”或“小政府大社會”的模式。這就是“序事”。哪些是政府的“事”?其中,地方政府該做什麼事?中央政府該做什麼事?法官又該做什麼事?人大該做什麼事?這都在“序事”的範圍內。

第三個因素,是“辨賢”。誰該當官?誰該執法?如何制止官員的家族化,黑幫化?這都是辨賢範圍的事。

應該說,在孔子那裡還有些神秘色彩的禘禮,在中庸那裡已經轉變為社會學和政治學的基本原理了。這個貢獻是很大的。

發言完畢,歡迎各位群友指導和討論

馬震宇:

以禮治國(禘禮治國如示諸掌)Vs 治大國 若烹小鮮

孫福萬:

@劉國慶"在孔子那裡還有些神秘色彩的禘禮,在中庸那裡已經轉變為社會學和政治學的基本原理了。這個貢獻是很大的。"[強][強][強]

湯兆寧:

在今天,宗法已經不存在,對孔子思想的理解,重點在於對於“秩序”的重要性的強調。

柴俊:

關於這句,我有點不一樣的理解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有人問褅禮說法,孔子說:“我不知道啊,知道褅禮說法的人對於天下事,應該就像擺在這裡一樣吧?”邊說邊指著自己的手掌。

這一段要接著上一段解釋。如果按照錢穆的說法,是因為魯國逆祭,魯文公為了對父親的孝道而違背了大禮,孔子不贊成又不願多說,所以推脫不知道。個人認為這種說法不好解釋接下來的內容。

個人認為,按照褅禮,君王要先祭祀神靈,接著一個個祭祀歷代祖先,如果要始終保持敬意,那應該對神明如何神聖、歷代祖先的光榮都有所瞭解,並知道自己的責任,知道自己應該如何繼承祖先的榮光。如果做到這一點,這樣的人對天下事確實就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樣清楚了。

就像現在,如果有哪個中國人能夠熟知歷史,瞭解中國歷代偉人的思想和事蹟,也瞭解建國時先烈們的事蹟,這樣的人看天下事,大概也能象看自己的手掌一樣清楚明白吧?

比如說最近中央台在放的《長征》,以及《苦難輝煌》,共產主義的優良傳統不就在這些故事裡嗎?

吳小萌:

上週五那句,跟今天這句,有關聯,所以,我把上週五的想法,再搬出來…[抱拳]。說給大家聽聽,歡迎批評指正。

除了“非禮勿視”、僖閔二公排位元順序問題、魯國由於周公可行禘禮問題,我更看到了(或者說孔子看到了)一個從上到下全體人士都有的一個毛病,這個毛病,誰都有,包括周公!

那就是“都時不時地不把禮當回事”,喜歡“把玩弄、顛倒、僣越禮,輕鬆翻轉於股掌之上。”

孔子從其本人說起,他老人家自己也認為,他自己不是仁者,儘管他強調“非禮勿視”云云…

對於周文武王,以及周公,孔子也不認為他們就是仁者(論語認可了其他幾位仁者,沒認可周文武王和周公是仁者),儘管孔子大贊周文武王、認為周公所做周禮為世上最好的禮…那是兩回事…

也就是說,禮是禮,人是人;要求歸要求,遵守歸遵守;心想歸心想,僣越歸僣越。當然,大體方向是正確的,是義無反顧的。只是,凡事涉及到了人,就會有眾多變數,連自己都逃不過!

禮的約束,是明確的;《論語》的告誡,就是警鐘。說給你們聽,也說給自己聽。

連周文武王和周公都可以僣越,那誰還不能僣越???

“我不是仁者,不配,為什麼不配,我也時不時做非禮之事。”

“周文武王,甚至周公,也不配為仁者,為什麼,他們也做了許多僣越的非禮之事。”(放任魯國可以做禘禮)

“至於其他人,魯君云云,就更不配了…”

僣越是必然的,連周文武王周公都不能避免!

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時刻警醒。非禮勿視…

我認為,這,才是這兩段的精髓。

當然,一家之言。見笑,慚愧![抱拳]

徐剛:

什麼是僭越?不能改朝換代碼?

柴俊:

這就是百家爭鳴,有意思

吳小萌:

@柴俊 ,

其實,這兩段也可以引申為…

“我們這些每天在這裡學論語的,教論語的,自己做好了嗎?”

@徐剛,

我認為,僣越,與改朝換代,兩碼事。

僣越,屬平衡體系內的動力學範疇,但僣越多了、大了,就會“改朝換代”,屬“遠離平衡態“的動力學範疇。(對不起用了術語)

柴俊:

@吳小萌-江蘇 這就是我們要每天三省吾身

徐剛:

不僭越就卷而懷之嗎?

吳小萌:

@徐剛 ,

我認為,在孔子模式看來:

第一,不僣越;

第二,努力“須臾不違仁”;

第三,如環境不允許,就“卷而懷之”。

這是一個從”不過分努力”,到適當努力,再到不努力的過程…

柴俊:

怎麼聽起來象在偷懶?

吳小萌:

這是一個,從“不做法家”,到“做儒家”,再到“後退一步做道家”的過程。

我不認為是“偷懶”,而是“過猶不及“。

我不認為孔子模式包治百病,但在社會的某個階段,孔子模式可能是唯一正確的抽象模式。

相對諸子百家之言…

徐剛:

孔子要建立的社會契約有點不合時宜。

馬震宇:

“孔子時代”用現代觀點評價有些難為孔子了。[偷笑]

“禮”產生應有其時代的現實性吧;

如果時代發展了“禮”如何適應應是一個不好解的問題,是禮適應時代還是時代適應禮;是禮的精髓(精神)永續還是禮的形式(禮儀)永續?

湯兆寧:

精神延續吧

馬震宇:

西遊記裡孫悟空在未成佛前是要帶緊箍咒,成佛了緊箍咒就消逝了(是真的消逝了嗎?)是隨心所欲不逾矩而已。

常人還達不到這種境界所以需要有禮儀的約束,也就很難理解或精神延續了;

如果理解了禮的內在精神,外置的形式就顯得不那麼重要的了,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但比較難。[偷笑](什麼輪回啦、末日審判啦不就是這個緊箍咒嗎?[呲牙])

所以“禮”應是一種精神傳承(人文傳承),不應是統治駕馭工具。

————

資料編纂:【論語滙】志願者

【論語注疏】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孔曰:荅「以不知者,為魯諱。」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包曰:「孔子謂或人,言知禘禮之說者,於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疏】「或問」至「其掌」。[表情]正義曰:此章言諱國惡之禮也。「或問禘之說」者,或人問孔子,禘祭之禮其說何如?」子曰:不知也」者,孔子荅言,不知禘禮之說。荅以不知者,為魯諱。諱國惡,禮也。若其說之,當雲「禘之禮,序昭穆」。時魯躋僖公,亂昭穆,說之則彰國之惡,故但言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也」者,諸,於也;斯,此也。孔子既荅或人以不知禘禮之說,若不更說,恐或人以為己實不知,無以明其諱國惡,且恐後世以為,禘祭之禮,聖人不知,而致廢絕,更為或人言此也。言我知禘禮之說者,於天下之事中,其如指示於此掌中之物。言其易了也。「指其掌」者,此句弟子作《論語》時言也。當時孔子舉一手伸掌,以一手指之,以示或人,曰:「其如示諸斯乎!」弟子等恐人不知示諸斯謂指示何等物,故著此一句,言是時夫子指其掌也。

【論語集注】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先王報本追遠之意,莫深於禘。非仁孝誠敬之至,不足以與此,非或人之所及也。而不王不禘之法,又魯之所當諱者,故以不知答之。示,與視同。指其掌,弟子記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蓋知禘之說,則理無不明,誠無不格,而治天下不難矣。聖人於此,豈真有所不知也哉?

【論語正義】

或問褅之說。子曰:“不知也。孔曰:“答以不知者,為魯諱。”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包曰:“孔子謂或人,言知褅禮之說者,於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表情]正義曰:夫子諱魯僭禘,故答以不知。而複廣其說於天下,明爲王者之事,非魯所得知也。《仲尼燕居》:“郊社之義,所以仁鬼神也。嘗禘之禮,所以仁昭穆也。”又曰:“明乎郊社之義,嘗禘之禮,治國其如指諸掌而已乎。”又《祭統》言四時之祭雲:“禘者,陽之盛也。嘗者,陰之盛也。故曰莫重於禘嘗。古者於禘也,發爵賜服,順陽義也。於嘗也,出田邑,發秋政,順陰義也。故曰:禘嘗之義大矣,治國之本也,不可不知也。明其義者君也,能其事的臣也。不明其義,君人不全,不能其事,爲臣不全。”《中庸》雲:“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旅酬下爲上,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又曰:“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諸文皆禘說之可知者。鄭注《中庸》雲:“示,讀如‘寘諸河幹’之寘。寘,置也。物而在掌中,易爲知力者。”此文無注,意亦當同。《宋書周朗傳》:“昔仲尼有言:治天下若寘諸掌。”此或出鄭本。古“寘”多作“示”,,《易坎》上六“寘於叢棘”,劉表注作“示”。《詩鹿鳴》“示我周行”,鄭箋“示當作寘”是也。邢疏雲:“指其掌者,弟子等恐人不知‘示諸斯’謂指示何物,故著此一句,言是是夫子指其掌也。”《爾雅釋詁》:“指,示也。”謂人指有所向以告人也。《說文》:“掌,掌中也。”《釋名釋形體》:“掌,言可以排掌也。”

o注:“答以不知者,為魯諱。”

o正義曰:孔以諱即逆祀之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