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船說》年底將迎來升級版 打造“廣州粵劇一日遊”產品

大洋網訊 今年2月27日, 廣州市政府“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宣傳香港推介會”上重點推介了“觀《船說》游廣州”等商旅文融合重點專案。 前晚, 《船說》迎來了公演一周年,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建華, 以及老領導蘇志佳、貢兒珍到場祝賀。

短短一年間, 《船說》在珠江紅船上公演370場, 接待觀眾8萬多人。 這個當年廣州市委、市政府振興粵劇、探索發展文化旅遊的重點項目, 如今已經成為羊城佳話, 擦亮了“粵劇”和“珠江”名片, 享譽粵港澳。

未來兩年, 珠江紅船《船說》將搬往新碼頭, 擁有全新的酒店配套、餐飲、非遺產品商場等旅遊元素,

打造旅遊文化新景點, 為“廣州粵劇一日游”商旅文融合重點專案奠定基礎。

最高峰時, 一晚就賣出1000多張票

“看廣州故事, 聽紅船傳說”, 早在去年2月, 《船說》在“珠江紅船號”上上演, 講述的是百年前廣州紅船戲班粵劇名伶的愛情故事。

這是廣州在嶺南文化傳播和旅遊資源整合方面的一次嘗試, 是廣州市振興傳統粵劇文化、打造廣州旅遊文化名片、探索旅遊劇場、發展文化產業的“拳頭”作品。

《船說》完美融合粵劇、話劇、歌舞、雜技、高科技機械臂、現代聲光電等多種表演形式, 開創了中國水上移動劇場的先河, 彌補了廣州夜間旅遊市場的空白, 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據悉, 自2016年3月20日公演至今短短一年間, 《船說》已成功演出370多場,

接待觀眾多達8萬多人, 榮獲“最受歡迎的水上旅遊劇場”“2016年度演出榜最佳項目”大獎。

“故事浪漫, 樂韻悠揚, 粵味十足。 ”這是觀眾幾乎一致的評價。 一時間《船說》風頭無兩, 一票難求。 “最高峰時, 一晚就賣出1000多張票, 每趟船隻能最多承載280人, 所以那晚演出了五趟船。 ”《船說》相關負責人、廣州珠控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仕珍說起每晚演出受到觀眾追捧的盛況, 仍難掩激動之情:“許多觀眾都是慕名而來, 他們當中很多人是粵劇迷, 也有不少是對粵劇充滿好奇, 走上珠江紅船, 就是想感受一番粵劇傳統文化。 ”

《船說》的觀演模式也非常獨特, 觀眾沒有固定的座位, 在船上進入四個不同的空間, 一開始觀看到的場面會有所不同,

但隨著劇情發展、劇場的空間變換, 觀眾又會有不同的觀演角度, 甚至還會有演員從觀眾面前經過。 正是這種獨特的觀演模式、現場與遊客近距離的互動體驗, 讓廣大遊客和觀眾耳目一新, 效果斐然。 《船說》正逐漸成為一張宣傳廣州、傳播嶺南文化和粵劇文化的新名片。

看紅船住嶺南酒店, 感受地道廣州風情

近年來, 廣州市委、市政府致力推動商旅文融合發展, 建設國際會議和旅遊目的地, 打造國際商貿中心, 實現廣州“千年商都”向“現代商都”躍升。 珠江紅船《船說》是廣州市委、市政府振興粵劇、探索發展文化旅遊的重點專案, 也是打造商旅文融合重點功能區的成功“代表作”。

目前, 前來觀看《船說》的觀眾中, 90%為外地遊客,

吸引他們的除了《船說》, 還有在珠江紅船上充滿文化內涵和風情十足的珠江夜遊。 據廣之旅方面的統計, 前往珠江紅船《船說》的旅遊團中, 大多選擇住在珠江邊天字碼頭的嶺南五號酒店, 因為遊客喜歡的是, 該酒店是建在廣州很有歷史積澱的清朝海軍碼頭, 體現“老廣州、新時尚”的風格, 遊客在觀賞粵劇、珠江夜遊之後, 也能入住廣州老建築, 感受地道廣州風情。 另外, 位於西關的粵劇藝術博物館和即將落成的廣州粵劇院, 廣州的粵劇文化越來越濃厚, 為打造“廣州粵劇一日遊”線路產品提供了硬體基礎。 日後觀看《船說》、住嶺南特色酒店、遊覽粵劇文化、感受廣州風情, 將會成為廣州旅遊的人氣線路。

誠然, 旅遊中能感受商業的繁榮,

在逛街購物的同時, 也可以感受旅遊的暢快, 領略地方文化精髓。 商旅文融合, 帶來的旅遊、商業、文化“一條龍”優質服務, 給遊客賓至如歸的享受。

近年來, 廣州已經成為國內假日遊重要客源地和目的地。 據瞭解, 2016年, 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06.5億元, 增長9%, 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55972.8億元, 增長10%。 據監測資料顯示, 今年春節期間, 廣州商貿企業銷售總額約27.1億元, 增幅達兩位數。 廣州市旅遊局通報稱, 春節假期7天廣州共接待市民遊客1324.64萬人次, 同比增長15.08%;旅遊業總收入98.62億元, 同比增長16.18%, 再創歷史新高, 成為史上最火春節黃金周。 其中正佳廣場景區接待超110萬人次, 正佳海洋館接待10萬人次。

而2016年全市接待遊客更高達1.85億人次,旅遊業總收入3217.05億元,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行網聯合發佈的《2017春節旅遊趨勢報告與人氣排行榜》, 廣州入選2017年春節國內遊熱門目的地城市人氣排行榜十強。

廣州市旅遊局表示,加快“商旅文”融合發展,在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中,重點做好文化創意產品、特色旅遊商品的引導和開發工作,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

“商旅文融合”,説明廣州實體經濟走出困境

廣州市商務委表示,廣州今年將繼續推動“千年商都”向“現代商都”躍升,創新零售實體發展模式,引導零售實體企業通過疊加電子商務、體驗消費、文化旅遊等新型消費體驗服務,打造一批商旅文融合重點功能區。

廣州天河路商圈在率先探索商旅文融合之路上,開始了推動傳統商業向體驗消費轉型。廣州天河路商會會長、正佳集團副董事長謝萌深有深受:“當前,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電商衝擊大背景下,實體商業困難重重,但廣州市已經開始利用‘商旅文融合’,説明廣州實體經濟走出困境。”

對此,摩登百貨副總經理駱建基說,傳統商場和“互聯網+”融為一體,文化、旅遊、商貿、科技的各種混搭、融合,讓實體商業企業獲得旺盛的新活力,煥發新生。與此同時,天河區政府為商圈商旅文融合“鋪路搭橋”。根據規劃,天河路將建18條地下和空中立體步行連廊,將天河路商圈多個商場與地鐵站、BRT公交站連為一體。

《船說》將迎來升級版

珠江紅船《船說》即將迎來“搬家”升級。目前珠江紅船所在的海心沙公園碼頭屬於臨時安排,因此空間和佈置都未能完整體現紅船特色和粵劇風情。不過,紅船的“新家”目前正在投入建設,屆時,將會有全新的珠江紅船碼頭。碼頭位於臨江大道原南方麵粉廠附近位置,有四個泊位,同時將建有精品酒店配套、餐飲配套和非遺產品商店配套,總占地2萬平方米,將是全新的旅遊景點綜合體,成為廣州旅遊新亮點。據悉,新碼頭將於2019年投入使用。

另外,目前珠江紅船《船說》也正在開始節目升級籌備。《船說》相關負責人、廣州珠控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仕珍說,將根據市場調研結果,按照市民和遊客需求,在傳承本土文化、推廣振興粵劇的基礎上,推出《船說》升級版,預計最快就可以同觀眾見面。至於升級版有什麼改進,劉仕珍表示要賣個關子,留待觀眾到時觀賞發現。

劉仕珍說,珠江紅船嚴格來說是一個珠江水上移動的劇場,它承載的不僅是《船說》一個表演,而且是承載更多的文化載體和元素,在推廣振興粵劇上,珠江紅船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也會結合珠江夜遊,利用珠江水上移動劇場這一天然優勢,開發更多文化產品,製作更多大型演出,以滿足市民和遊客的觀賞需求,為傳播廣州本土文化、打造廣州旅遊文化名片、探索旅遊劇場、發展文化產業、提升廣州國際城市形象,發揮更大作為。

廣州入選2017年春節國內遊熱門目的地城市人氣排行榜十強。

廣州市旅遊局表示,加快“商旅文”融合發展,在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中,重點做好文化創意產品、特色旅遊商品的引導和開發工作,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

“商旅文融合”,説明廣州實體經濟走出困境

廣州市商務委表示,廣州今年將繼續推動“千年商都”向“現代商都”躍升,創新零售實體發展模式,引導零售實體企業通過疊加電子商務、體驗消費、文化旅遊等新型消費體驗服務,打造一批商旅文融合重點功能區。

廣州天河路商圈在率先探索商旅文融合之路上,開始了推動傳統商業向體驗消費轉型。廣州天河路商會會長、正佳集團副董事長謝萌深有深受:“當前,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電商衝擊大背景下,實體商業困難重重,但廣州市已經開始利用‘商旅文融合’,説明廣州實體經濟走出困境。”

對此,摩登百貨副總經理駱建基說,傳統商場和“互聯網+”融為一體,文化、旅遊、商貿、科技的各種混搭、融合,讓實體商業企業獲得旺盛的新活力,煥發新生。與此同時,天河區政府為商圈商旅文融合“鋪路搭橋”。根據規劃,天河路將建18條地下和空中立體步行連廊,將天河路商圈多個商場與地鐵站、BRT公交站連為一體。

《船說》將迎來升級版

珠江紅船《船說》即將迎來“搬家”升級。目前珠江紅船所在的海心沙公園碼頭屬於臨時安排,因此空間和佈置都未能完整體現紅船特色和粵劇風情。不過,紅船的“新家”目前正在投入建設,屆時,將會有全新的珠江紅船碼頭。碼頭位於臨江大道原南方麵粉廠附近位置,有四個泊位,同時將建有精品酒店配套、餐飲配套和非遺產品商店配套,總占地2萬平方米,將是全新的旅遊景點綜合體,成為廣州旅遊新亮點。據悉,新碼頭將於2019年投入使用。

另外,目前珠江紅船《船說》也正在開始節目升級籌備。《船說》相關負責人、廣州珠控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仕珍說,將根據市場調研結果,按照市民和遊客需求,在傳承本土文化、推廣振興粵劇的基礎上,推出《船說》升級版,預計最快就可以同觀眾見面。至於升級版有什麼改進,劉仕珍表示要賣個關子,留待觀眾到時觀賞發現。

劉仕珍說,珠江紅船嚴格來說是一個珠江水上移動的劇場,它承載的不僅是《船說》一個表演,而且是承載更多的文化載體和元素,在推廣振興粵劇上,珠江紅船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也會結合珠江夜遊,利用珠江水上移動劇場這一天然優勢,開發更多文化產品,製作更多大型演出,以滿足市民和遊客的觀賞需求,為傳播廣州本土文化、打造廣州旅遊文化名片、探索旅遊劇場、發展文化產業、提升廣州國際城市形象,發揮更大作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