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泰證券——電氣設備行業點評報告:解讀,青海“風電+配套10%儲能”項目

事件:據中國儲能網,近日,青海省發改委印發的《青海省2017年度風電開發建設方案的通知》中明確,2017年青海規劃的330萬千瓦(3.3GW)風電專案,各專案按照建設規模的10%配套建設儲電裝置,儲電設施總規模33萬千瓦(330MW)。

我們的觀點:

1、為什麼風電開發需要配備儲電裝置?

2016年末我國風電累計並網容量達到1.49億千瓦,占全國總發電裝機容量的9%。 然而2016年風電發電量僅占全國發電量的4%。 風電出力的隨機性、間歇性和波動性難以控制,在電網薄弱地區容易引起電網電壓和頻率穩定性問題;同時,由於電是發、輸配、用同時完成風電出力的隨機性、間歇性還導致其與用戶相對固定的用電需要難以匹配。

三北地區棄風率維持高位,除了用電量增速趨緩、電源裝機維持高位,用電負荷較低外,還包括風電送出線路尚未建成,且高壓輸電線路建設週期長,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外送線路將遠低於風電裝機速度,局部地區棄風率現象難以解決。 因此,通過儲能可配合電網進行調峰調頻、促進風電消納。

2、配置儲能的容量、技術路徑選擇及成本?

此次青海省發改委制定的《青海省2017年風電開發建設方案》中專案規模合計3.3GW,要求各專案按照建設規模的10%配套儲電裝置。 實際上,風電專案配置儲能的比例主要取決於當地的限電情況,沒有一個普適的標準。 在儲能技術路徑選擇上,儲能技術路徑繁多,其特點、性能各異,但不存在一種技術能覆蓋各種應用的場合。

需要根據儲能技術特點及優缺點綜合比較來選擇適當的技術。 通過參考張北地區風光儲輸示範專案,我們認為青海“風電+10%儲電裝置”是在探索利用儲能促進風電並網的示範項目,尚未到大規模商用化的階段。 從以往示範專案來看,基本上採用的是電化學儲能,其中磷酸鐵鋰電池採用更廣泛,考慮到青海鋰資源豐富,鋰電正極材料規模在擴張,我們認為青海有發展鋰電儲能的優勢。 當然,目前來看,儲能用在發電側端尚未具有經濟性,除了相關的定價機制尚不明確外,還要與應用場景相結合。

3、風電(和光伏)+儲能市場空間?

風電“十三五”規劃中,2020年風電累計裝機達到210GW,其中海上風電500MW。 隨著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比重不斷提高,儲能將迎來巨大的機遇,粗略估算(到2020年並不是所有風電、光伏專案都會配10%儲電裝置),假定到2020年,僅考慮光伏(105GW)、風電(210GW)累計裝機容量,合計配備10%儲能,對應31GW/147GWh儲能需求(按照鉛炭電池投資成本,考慮電池成本下降,100萬/MWh)的市場規模達1470億元(假設配備5%,則為735億),僅從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市場來看儲能空間廣闊。

4、《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已經完成意見徵求階段,近期有望發佈出臺。

目前國內的儲能市場仍以示範項目為主,逐步過渡到商業化。 國家能源局今年3月發佈《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首次明確了儲能發展路徑和應用前景。

並提出發展目標:未來10年分階段推進儲能發展,實現儲能由研發示範向商業化過渡;目前該檔已經完成意見徵求階段,正修改完善,近期有望發佈出臺。

投資建議:優先關注已經實現商用化運營的標的。 關注:南都電源(鉛炭電池已實現商用化運營,預計今年將投運800MWh,簽約3GWh訂單,打造電池回收產業鏈的鉛炭電池龍頭,並具備卡位優勢。 )、科陸電子(磷酸鐵鋰電池儲能,新簽500MWh儲能電站訂單)。

風險提示:儲能政策不及預期、儲能技術發展緩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