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央行整頓協力廠商支付 牌照收緊加速行業整合

中國人民銀行昨天發佈的《第四批非銀行支付機構;續展決定》被註銷支付牌照。 加之此次9家被註銷的牌照, 市場已有20個支付牌照被註銷。 此外, 還有4家支付機構因違規而縮減業務範圍, 1家支付機構(訊付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主動終止銀行卡收單業務範圍。

去年8月份以來, 央行總計公佈了四批185家支付機構的牌照續展決定。 記者注意到, 登出支付牌照的機構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因為嚴重違規被央行註銷牌照。 第二類是主動申請註銷。 第三類主要涉及業務合併。

“嚴監管將成為支付行業的常態。 ”業內人士認為,

在央行收緊支付牌照發放的同時, 嚴把牌照續展關, 將有利於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據統計, 從2013年到2016年我國支付機構年處理業務量從371億筆增加到1855億筆, 金額從18萬億元增加到120萬億元, 年複合增長率分別達到71%和90%。 2016年, 我國支付清算行業業務增量已是全球第一。 在規模擴大的同時, 支付行業亂象頻生, 協力廠商的支付牌照也因此收緊。

為了加強對支付市場的整頓, 央行提出, 重點做好對現有機構的規範引導和風險化解工作, 以防範出現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為底線, 健全監管制度, 強化監管手段, 加大專項治理和執法力度, 進一步提升監管有效性。 對於長期未實質開展支付業務的支付機構, 將依法採取取消相關業務種類、註銷《支付業務許可證》等監管措施。

由此, 央行自2016年10月份開始開展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 截至今年1月底, 全國已經清理出239家無證非法從事支付業務的機構。

在牌照收緊的同時, 行業並購整合也在加快。 據不完全統計, 目前已有約30家支付機構被收購, 且收購價格屢創新高, 海立美達收購聯動優勢的價格突破30億元大關。

央行此前表示, 對於確有資本實力、資源優勢、技術能力、合規意識和發展前景的機構, 支持其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適當加快發展。

上海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