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件事兒幹了20年,客戶遍佈世界500強,京泉華科技今日深交所低調上市

從2016年3月報送申報稿, 到今年5月過會、6月獲得證監會批文, 相較於不少企業, 深圳京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京泉華科技”)IPO之路順利得多。

今日京泉華科技的開盤價為18.64元/股, 開盤後直接拉漲停報22.36元, 漲6.83元, 漲幅43.98%, 總市值17.9億元。

上市敲鐘現場

京泉華科技主要生產磁性元器件、電源和特種變壓器等三大類產品。 其中, 磁性元器件產品是公司生產與發展的基礎, 電源和特種變壓器產品是公司未來業務增長的重點產品。

根據招股書顯示, 公司本次擬募集資金25665.82萬元將圍繞公司主營業務, 投資用於磁性元器件生產建設專案、電源生產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專案以及資訊化系統建設專案, 擬投資情況如下:

深耕行業20年 客戶遍佈世界500強

相對順利的申請過程得益于京泉華科技自身實力——專注於電子元器件行業, 從事磁性元器件、電源以及特種變壓器研發、生產和銷售,

深耕於此, 主營業務幾乎從未變過。

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 京泉華是國內磁性元器件與電源領域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企業, 如今已走過20年。

20世紀初期, 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空調等家用電器發明和普及, 使得磁性元器件市場快速發展起來。 到20 世紀中期, 全球磁性元器件產品市場已初具規模, 產品生產和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地區, 但由於磁性元器件多為手工加工, 人工成本較高。 進入20 世紀60 年代, 磁性元器件製造業逐步從歐美地區向日本、中國臺灣等地區轉移, 併發展出日本的TDK、村田以及中國臺灣的台達電子、光寶科技等一批國際知名廠商。

20 世紀90 年代, 國內良好的投資環境和低廉的人工成本,

促進了全球磁性元器件產業向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擴展。 京泉華科技敏銳嗅到了商機, 應運而生。

起初, 公司主要從事消磁線圈、濾波器、電子變壓器等磁性元器件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世紀90 年代後期, CRT 電視機開始顯現出被液晶電視替代的趨勢, 消磁線圈產品需求量逐漸減少, 公司根據市場變化積極豐富產品線、調整產品結構, 逐步形成了以高、低頻變壓器為主的產品結構;2005年後, 公司主要進行產品技術升級反覆運算, 注重自主創新研發。

如今, 京泉華已經成為國內磁性元器件和電源行業知名供應商, 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家用電器、消費電子、LED照明、光伏發電等領域。

而其客戶群更是名企雲集:2016年, 世界五百強企業施耐德集團、格力集團、富士康集團、伊頓集團以及偉創力集團成為京泉華的前五大客戶,

為它當期貢獻了3.5億元的銷售金額, 占京泉華當期總營收的四成。

2011年引入外部投資 高特佳“陪跑”6年

根據招股說明書, 公司設立時的發起人為張立品、程揚、鞠萬金、汪兆華、竇曉月、李戰功、王佩璿、祥禾泓安、佳盈盛、成都高特佳、上海高特佳等十一名股東。

京泉華實際控制人張立品和竇曉月系夫妻關係, 二人持股比例分別為35.43%和7.50%;竇曉月通過佳盈盛間接持有公司股份106.02萬股, 占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的1.77%。 張立品和張禮揚系父子關係, 張禮揚持股比例為7.50%。

外部投資人中, 成都高特佳和上海高特佳持股比例分別為4.17%和3.12%。 2011年投資至今, 高特佳陪著京泉華走過6年。

業內熟悉高特佳, 源於2012年其率先創新性提出“主題行業投資”的理念, 這也是今天高特佳在業內頗為稱道之處。 當年, 在經歷了多次IPO暫停和“全民PE”的盛宴後, 蔡達建將高特佳的發展戰略定位在醫療健康的主題投資上, 開啟專業化之路。

而在2012年之前, 高特佳的投資策略卻是“廣撒網、重點捕撈”。“什麼行業都投,什麼方向都看,不放過優秀龍頭企業”,高特佳投資集團執行合夥人翟江濤告訴《投資界》記者,當時投資京泉華主要“看上”三點:首先,在磁性元器件、電源業務這一細分行業,京泉華擁有絕對領先市場份額,位置排在前三甲;第二,經營管理團隊勤奮務實,沒有明顯的短板,研發、銷售等比較規範,不是小作坊式企業,管理力非常成熟;第三也是最核心的一點,作為國內磁性元器件與電源領域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企業,京泉華審時度勢,產品開發銷售都符合市場需求,並且整個團隊對自身定位非常清晰,要做什麼事、達成什麼程度,每一步都有明確計畫。

連續3年營收超7億元

招股書顯示,2014-2016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是7.15億元、7.57億元、8.99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是0.23億元、0.46億元、0.60億元。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98.11%,如下圖:

主營業務占比資料似乎可為京泉華選擇將募投重心放置在磁性元器件與電源業務的舉措背書。磁性元器件和電源業務一直是京泉華最主要的兩大主營業務,2016年,這兩項業務的營收占比分別為61%、23%。電源業務的營收占比從2014年的32%下降至去年的23%,但仍高於特種變壓器業務。

不過,京泉華電源業務下降的份額正在被特種變壓器業務填補。比營收占比增速更快的是,特種變壓器業務近三年的營收呈現攀升,並且其增速遠高於其他兩項主業。財務資料顯示,2014年至2016年,京泉華特種變壓器業務的營收由4400萬元增長至1.4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接近80%。而同期,京泉華磁性元器件業務的營收由4.4億元增長至5.4億元,電源業務的營收則由2.2億元下降至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1%、-5%,顯著低於特種變壓器業務。

目前來看,高速增長的特種變壓器業務對於過分依賴磁性元器件的京泉華而言,或許是其未來盈利的一大突破口。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Rica,原文:http://pe.pedaily.cn/201706/20170627416017.shtml

高特佳的投資策略卻是“廣撒網、重點捕撈”。“什麼行業都投,什麼方向都看,不放過優秀龍頭企業”,高特佳投資集團執行合夥人翟江濤告訴《投資界》記者,當時投資京泉華主要“看上”三點:首先,在磁性元器件、電源業務這一細分行業,京泉華擁有絕對領先市場份額,位置排在前三甲;第二,經營管理團隊勤奮務實,沒有明顯的短板,研發、銷售等比較規範,不是小作坊式企業,管理力非常成熟;第三也是最核心的一點,作為國內磁性元器件與電源領域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企業,京泉華審時度勢,產品開發銷售都符合市場需求,並且整個團隊對自身定位非常清晰,要做什麼事、達成什麼程度,每一步都有明確計畫。

連續3年營收超7億元

招股書顯示,2014-2016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是7.15億元、7.57億元、8.99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是0.23億元、0.46億元、0.60億元。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98.11%,如下圖:

主營業務占比資料似乎可為京泉華選擇將募投重心放置在磁性元器件與電源業務的舉措背書。磁性元器件和電源業務一直是京泉華最主要的兩大主營業務,2016年,這兩項業務的營收占比分別為61%、23%。電源業務的營收占比從2014年的32%下降至去年的23%,但仍高於特種變壓器業務。

不過,京泉華電源業務下降的份額正在被特種變壓器業務填補。比營收占比增速更快的是,特種變壓器業務近三年的營收呈現攀升,並且其增速遠高於其他兩項主業。財務資料顯示,2014年至2016年,京泉華特種變壓器業務的營收由4400萬元增長至1.4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接近80%。而同期,京泉華磁性元器件業務的營收由4.4億元增長至5.4億元,電源業務的營收則由2.2億元下降至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1%、-5%,顯著低於特種變壓器業務。

目前來看,高速增長的特種變壓器業務對於過分依賴磁性元器件的京泉華而言,或許是其未來盈利的一大突破口。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Rica,原文:http://pe.pedaily.cn/201706/20170627416017.shtm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