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網大也敢講歷史?27天做了1127件壞事的海昏侯劉賀可能是被黑的!

作者 | 馬陸 采采

平常娛影君總說“無吐槽不網大”。 但巴掌扇多了, 偶爾也要給顆棗不是~而且隨著網大精品化的推進, 良心網大真的是越來越多了。 最近, 娛影君就發現了一部“氣質不凡”的新片, 與以往那些妖豔賤貨們不同:一部歷史題材的網大!

歷史不都是一些枯燥而無聊的老古董嗎!一向被貼以博眼球、“快消品”的網大還敢講歷史?能看嗎?

這不, 6月23日被愛奇藝評為A級的電影《海昏侯傳奇之獵天》獨家上線了。 目前上線四天, 播放量突破了400萬。

一部認真講歷史的網大

海昏侯劉賀?

說起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太熟悉。

他是漢武帝劉徹之孫, 是西漢第九位皇帝, 也是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27天。 雖然他身世極為傳奇, 但卻好像從沒有真正被世人瞭解, 一提起他, 大家會想到“荒淫無度”。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劉賀很有能是被黑了!

《海昏侯傳奇之獵天》是第一部講劉賀的電影, 它從全新的視角, 塑造了一個與正史描述完全不同, 有情有義、有血有肉而又命運多舛的劉賀。 當然, 故事裡面的內容可不是瞎編的。 主創團隊告訴娛影君, 他們是秉承著“大事不虛、小節不拘”的原則, 在原著暢銷書《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劉賀的前世今生》以及出土文物的基礎上創作的, 以及“尊重歷史、尊重創作規律、尊重受眾的初心”, 來製作這部電影。

雖然是歷史題材, 但卻絲毫不枯燥, 還融合了傳奇、動作等元素混搭。 影片圍繞著漢武帝之孫劉賀傳奇一生裡的四大謎團——身世之謎、登位之謎、不殺之謎、封侯之謎展開, 再現了漢室帝位的承傳爭鬥, 以及帝王將相、諸侯梟雄的心性與宿命。 可以說既上演了一出男性宮鬥的撕X大戲。

製作團隊背後的故事

據說, 影片的總製片人周敏第一次讀到作家黎隆武創作的《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劉賀的前世今生》一書時, 就萌生了把海昏侯搬上螢屏的夢。

為了講好海昏侯的故事, 影片耗資300萬, 經歷了整整十月的籌備, 這在網大中也可以算是誠意十足。 從劇本的創作到演員的選定, 都能看出本片並不局限于網大現有的格局, 打造出了一部別具氣質的作品。

不僅如此, 主創在演員的選擇上放棄了現在流行的“顏即正義”, 召集了一批優秀的演技派。

(鐘漢良主演電視劇《幸福的理由》中徐衍扮演者)

沈凱(導演爾冬升電影《我是路人甲》中的演員之一)

張子俊(江西影納旗下藝人、本土知名演員)

而在美術上, 影片僅僅是場景設計和籌備便耗費了一個半月, 從最後的成片效果來看無論是場景還是道具、服裝都能看出團隊的用心。

本片導演蘇劍穎曾斬獲亞洲微電影節金海棠獎,臺灣金馬獎最佳短片獎等殊榮。當然,本片也存在著歷史題材電影的問題——採用平鋪直敘的講故事方式,對於敘事的節奏卻還欠缺把握。 娛影君覺得,如果能夠在情節和剪輯上更加突出劉賀在位27天的時間緊迫感,可以進一步營造影片的懸念和神秘氛圍,增加情節點的渲染力。

新IP!海昏侯並不“昏”

2011年一起盜墓小案,拉開了2015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帷幕。

江西南昌市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海昏侯劉賀的墓葬使得海昏侯這一歷史人物再次進入大眾的視線,更成為了江西的文化名片。本片不僅有暢銷書原著的大批書粉,還依託于海昏侯墓葬這一天然的文化IP,擁有廣泛的民眾基礎。

影片的主人公劉賀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帝王。事實上,不僅今人對劉賀知之甚少,就是古人也不太瞭解,因為史書對他的記載也不過隻言片語,雖然寥寥數字但卻標籤鮮明。

他在世33年間曾經歷王、帝、侯三種身份的轉變,集帝、王、侯於一身,是古今中外獨一份的皇族後裔。根據《漢書》等史料的描述,劉賀在短命的27天皇位上,竟然幹了1127件壞事,平均一天得幹40多件壞事。“荒淫無度”——這是正史給予劉賀的評價。然而,因為海昏侯墓的出現,使得劉賀雖已蓋棺,評價或未定論。

在發現的海昏侯劉賀墓中,不僅發現了孔子畫像、整套禮樂器具、還有大批量的竹簡木牘,甚至出現了《齊論語》。這一切發現都在向大眾表明,劉賀絕不是個沒有故事的男同學!與史書記載的那個敗壞禮數的昏君不同,他很可能是一個知書達理的翩翩貴公子。

本片的主創團隊,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些看似碎片的重要細節,圍繞劉賀接掌皇權27天的時間軸,在多方考證後大膽創新,講述了西漢時期的一段皇族秘史,塑造了一個動人心弦的劉賀新形象。影片所涉及的人物極具歷史的厚重感及神秘感,承載的也是傳統文化中樸實又厚重的那一面。這也與市面上絕大多數商業化的網大截然不同,不僅富有歷史底蘊而且極具文化質感。

這是一部既有歷史厚重感,又有現代創新性的網大。而這也正填補了我們現在網大市場所稀缺的“人文精神”。這或許也是在提醒我們從業人員,除了對市場的迎合外,還應該偶爾審視內心、不忘初衷。

本片導演蘇劍穎曾斬獲亞洲微電影節金海棠獎,臺灣金馬獎最佳短片獎等殊榮。當然,本片也存在著歷史題材電影的問題——採用平鋪直敘的講故事方式,對於敘事的節奏卻還欠缺把握。 娛影君覺得,如果能夠在情節和剪輯上更加突出劉賀在位27天的時間緊迫感,可以進一步營造影片的懸念和神秘氛圍,增加情節點的渲染力。

新IP!海昏侯並不“昏”

2011年一起盜墓小案,拉開了2015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帷幕。

江西南昌市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海昏侯劉賀的墓葬使得海昏侯這一歷史人物再次進入大眾的視線,更成為了江西的文化名片。本片不僅有暢銷書原著的大批書粉,還依託于海昏侯墓葬這一天然的文化IP,擁有廣泛的民眾基礎。

影片的主人公劉賀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帝王。事實上,不僅今人對劉賀知之甚少,就是古人也不太瞭解,因為史書對他的記載也不過隻言片語,雖然寥寥數字但卻標籤鮮明。

他在世33年間曾經歷王、帝、侯三種身份的轉變,集帝、王、侯於一身,是古今中外獨一份的皇族後裔。根據《漢書》等史料的描述,劉賀在短命的27天皇位上,竟然幹了1127件壞事,平均一天得幹40多件壞事。“荒淫無度”——這是正史給予劉賀的評價。然而,因為海昏侯墓的出現,使得劉賀雖已蓋棺,評價或未定論。

在發現的海昏侯劉賀墓中,不僅發現了孔子畫像、整套禮樂器具、還有大批量的竹簡木牘,甚至出現了《齊論語》。這一切發現都在向大眾表明,劉賀絕不是個沒有故事的男同學!與史書記載的那個敗壞禮數的昏君不同,他很可能是一個知書達理的翩翩貴公子。

本片的主創團隊,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些看似碎片的重要細節,圍繞劉賀接掌皇權27天的時間軸,在多方考證後大膽創新,講述了西漢時期的一段皇族秘史,塑造了一個動人心弦的劉賀新形象。影片所涉及的人物極具歷史的厚重感及神秘感,承載的也是傳統文化中樸實又厚重的那一面。這也與市面上絕大多數商業化的網大截然不同,不僅富有歷史底蘊而且極具文化質感。

這是一部既有歷史厚重感,又有現代創新性的網大。而這也正填補了我們現在網大市場所稀缺的“人文精神”。這或許也是在提醒我們從業人員,除了對市場的迎合外,還應該偶爾審視內心、不忘初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