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紅樓花木志|薜荔:蘅芷階通蘿薜門

作者:蔣春林

蘅蕪苑, 苑, 古時指帝王之花園, 以此命名堪配寶釵之雍容富貴。 蘅蕪苑外面看是清淡無味, 走進去卻是暗香湧動, 院中一株花木也無, 配置的是各種香草:或有牽藤的, 或有引蔓的, 或垂山巔, 或穿石隙, 甚至垂簷繞柱, 縈砌盤階, 或如翠帶飄搖, 或如金繩盤屈, 或實若丹砂, 或花如金桂, 味芬氣馥, 非花香之可比。 根據寶玉觀察斷定, 這些之中有藤蘿薜荔、杜若蘅蕪、茝蘭、清葛、金簦草、玉蕗藤、紫芸、青芷、藿蒳薑蕁、綸組紫絳、石帆、水松、扶留、綠荑、丹椒、蘼蕪、風連等。 乃是集世人罕見的香草之大成處。

如此色彩班駁、暗香浮動的神仙庭院, 連賈政都歎道:“此軒中煮茶操琴, 亦不必再焚香矣。 ”寶釵姐姐好象不會彈琴, 也不愛茶道, 走簡約路線, 將屋子打扮的跟雪洞一般。 在大片白牆的背景下, 只有一床、一案、一瓶、一菊, 屋外的芳草蓊蔚洇潤越發顯示出屋內的簡單樸素。

香草香草, 有馥鬱的沁人心脾的芳香, 香草常比做美人。 蘅蕪院的奇草仙藤堪配寶釵的不假修飾、天生麗質的非凡美麗和通曉古今的絕代才華, 雪洞一般的居所則反映了她冷靜自律的心態, 象徵寶釵像山中高士那樣簡潔勵志。 富貴逼人的皇商之家中, 卻產生了這樣一位品貌端莊高潔如仙子般的女兒, 確實令人擊節驚歎。

香草美人的寓意還有懷才不遇空余芳華之意。 無才補天的遺恨不獨有那塊石頭, 寶釵亦是。 蘅蕪苑裡異草不管是牽藤的, 引蔓的, 垂山巔, 穿石隙, 垂簷繞柱, 縈砌盤階, 共同的特點是必須依附它物而生長, 即使寶釵有雄心大志, 但是在封建的社會中, 女子是沒有條件獨立的, 她必須如同這些藤本的香草, 仔細選擇要依賴的物件, 攀附他們而實現自己的淩雲壯志, 鴛鴦初集水, 薜荔欲依松, 薜荔類的藤蔓香草要攀附選擇喬木才能生存, 三從四德時代女子同樣一定要依靠男子才能生存啊。

蘅蕪苑中有薜荔, 薜荔是蘅蕪苑比較突出的植物,

寶玉寫的蘅芷清芬提到:“蘅蕪滿淨苑, 蘿薜助芬芳。 ”其中的薜即是薜荔, 薜荔, 又稱木蓮, 常綠攀援或匍匐灌木, 葉片四季深翠, 薜荔以不定根緊密攀援在牆石縫、假山、屋頂、綠籬上, 荒郊野外常見, 園林中常設在庭園中作為幽暗步行小路的出入口, 曲徑通幽的起始點, 起到美化作用, 引人入勝。 湘雲寫白海棠:“蘅芷階通蘿薜門, 也宜牆角也宜盆。 ”其中薜指的是也是薜荔。 湘雲崇拜寶釵, 因此主動要求和寶釵一起住在蘅蕪苑, 她對蘅蕪苑的攀緣植物香草植物印象深刻, 所以將筆下的白海棠也安排進蘅芷蘿薜的環境中去。 湘雲所寫的蘿荔門就是用蘿類植物和薜荔造型或攀附形成的門形裝飾。 此外大觀園的花漵附近也有薜荔,
《紅樓夢》第十七回:“忽聞水聲潺湲, 瀉出石洞, 上則蘿薜倒垂, 下則落花浮蕩。 ”

薜荔是古老的植物, 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常常出現, 尤其在屈原的筆下多次提到, 如《九歌·湘夫人》:“罔薜荔兮為帷”, 把薜荔編成帷帳;《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 被薜荔兮帶女羅”, 薜荔是山鬼的裝飾,也是山鬼的衣裳。幽人披薜荔,怨妾采蘼蕪,後來薜荔衣也稱為隱士的服裝,如孟郊《送豆盧策歸別墅》:“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白居易《重題》:“謾獻長楊賦,虛拋薜荔衣。”此外,梵語Preta的譯音也為薜荔,或譯為“薜荔多”,義為餓鬼。

寶玉在芙蓉女兒誄有“雨荔秋垣,隔院希聞怨笛。”其中的雨荔是指雨中的薜荔,不是荔枝的荔。化用的是柳宗元的詩句“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薜荔葉子茂盛密集,若有人打理,不至於過度擁擠,用在園林中錦上添花,夏日可遮蔽烈日,情趣幽生,如窗戶涼生薜荔風、緣窗薜荔生,也如寶玉所說“蘿薜助芬芳”。倘若無人修理,任其蔓延,則薜荔茂密覆蓋在古老牆壁上老屋上老樹上,有些令人望而生畏,若雨天陰沉,則更增加了一些頹廢恐怖的意境,古詩中常以瘋長的薜荔形象襯托無人之荒涼,如牆高牽薜荔、空龕掩薜荔等。抄檢大觀園第二日,寶釵為避嫌找個理由搬出了大觀園,此後大觀園逐漸衰敗,根據脂批,沒有林黛玉的瀟湘館是落葉蕭蕭,寒煙漠漠。可以想像未來沒有薛寶釵的蘅蕪苑當是香草衰敗,薜荔成陰。

晴雯姑娘慘死後,寶玉在誄文中描繪了一連串富有死亡氣息的場面:連天衰草,豈獨蒹葭;匝地悲聲,無非蟋蟀。露苔晚砌,穿簾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聞怨笛。衰草蒹葭苔蘚薜荔,蟋蟀怨笛,再加上後文的西風古寺,淹滯青燐;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楸榆颯颯,蓬艾蕭蕭。隔霧壙以啼猿,繞煙塍而泣鬼。這淒清荒涼的畫面和晴雯生前所處的富貴繁華的怡紅院形成鮮明對比,晴雯生前嬌俏機靈,能言善辯,在怡紅院中要強活潑愛熱鬧,死後卻如此可憐冷寂,令人扼腕。她和寶玉交換了舊紅綾襖,指望著:“我將來在棺材內獨自躺著,也就象還在怡紅院的一樣了。”誰知她一死便被王夫人指為女兒癆斷不可留快速焚化了,這卑微的願望也遺恨至灰飛煙滅,如此反差巨大,直讓寶玉也只有在《芙蓉女兒誄》中長歌當哭:及聞槥棺被燹,慚違共穴之盟;石槨成災,愧迨同灰之誚。雨打薜荔,魂飛魄散,多情公子空牽念。

薜荔可不管人間的廢與興,從屈原時代一路走來,並沒有改名湮滅,被寶玉認出,也被人們記得,一般人說起薜荔也就津津樂道它的食用價值。薜荔的果實類似無花果,花極小,隱於花托內,果實形如饅頭,成熟前也是綠色,掛在綠葉間不容易發現。果實又稱鬼饅頭、木饅頭、涼粉果。可以製作涼粉食用,將富含膠質的果實搗碎放入紗布袋,在冷開水中浸泡揉搓,揉出的膠汁液不需添加任何物質,就會自行凝結,涼粉晶瑩別透,口感細嫩。

點擊下圖即可關注“紅樓夢研究”

薜荔是山鬼的裝飾,也是山鬼的衣裳。幽人披薜荔,怨妾采蘼蕪,後來薜荔衣也稱為隱士的服裝,如孟郊《送豆盧策歸別墅》:“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白居易《重題》:“謾獻長楊賦,虛拋薜荔衣。”此外,梵語Preta的譯音也為薜荔,或譯為“薜荔多”,義為餓鬼。

寶玉在芙蓉女兒誄有“雨荔秋垣,隔院希聞怨笛。”其中的雨荔是指雨中的薜荔,不是荔枝的荔。化用的是柳宗元的詩句“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薜荔葉子茂盛密集,若有人打理,不至於過度擁擠,用在園林中錦上添花,夏日可遮蔽烈日,情趣幽生,如窗戶涼生薜荔風、緣窗薜荔生,也如寶玉所說“蘿薜助芬芳”。倘若無人修理,任其蔓延,則薜荔茂密覆蓋在古老牆壁上老屋上老樹上,有些令人望而生畏,若雨天陰沉,則更增加了一些頹廢恐怖的意境,古詩中常以瘋長的薜荔形象襯托無人之荒涼,如牆高牽薜荔、空龕掩薜荔等。抄檢大觀園第二日,寶釵為避嫌找個理由搬出了大觀園,此後大觀園逐漸衰敗,根據脂批,沒有林黛玉的瀟湘館是落葉蕭蕭,寒煙漠漠。可以想像未來沒有薛寶釵的蘅蕪苑當是香草衰敗,薜荔成陰。

晴雯姑娘慘死後,寶玉在誄文中描繪了一連串富有死亡氣息的場面:連天衰草,豈獨蒹葭;匝地悲聲,無非蟋蟀。露苔晚砌,穿簾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聞怨笛。衰草蒹葭苔蘚薜荔,蟋蟀怨笛,再加上後文的西風古寺,淹滯青燐;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楸榆颯颯,蓬艾蕭蕭。隔霧壙以啼猿,繞煙塍而泣鬼。這淒清荒涼的畫面和晴雯生前所處的富貴繁華的怡紅院形成鮮明對比,晴雯生前嬌俏機靈,能言善辯,在怡紅院中要強活潑愛熱鬧,死後卻如此可憐冷寂,令人扼腕。她和寶玉交換了舊紅綾襖,指望著:“我將來在棺材內獨自躺著,也就象還在怡紅院的一樣了。”誰知她一死便被王夫人指為女兒癆斷不可留快速焚化了,這卑微的願望也遺恨至灰飛煙滅,如此反差巨大,直讓寶玉也只有在《芙蓉女兒誄》中長歌當哭:及聞槥棺被燹,慚違共穴之盟;石槨成災,愧迨同灰之誚。雨打薜荔,魂飛魄散,多情公子空牽念。

薜荔可不管人間的廢與興,從屈原時代一路走來,並沒有改名湮滅,被寶玉認出,也被人們記得,一般人說起薜荔也就津津樂道它的食用價值。薜荔的果實類似無花果,花極小,隱於花托內,果實形如饅頭,成熟前也是綠色,掛在綠葉間不容易發現。果實又稱鬼饅頭、木饅頭、涼粉果。可以製作涼粉食用,將富含膠質的果實搗碎放入紗布袋,在冷開水中浸泡揉搓,揉出的膠汁液不需添加任何物質,就會自行凝結,涼粉晶瑩別透,口感細嫩。

點擊下圖即可關注“紅樓夢研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