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妮可·吉德曼、許巍、楊坤、鄭秀文,被抑鬱症困擾的明星,是如何在私人醫生的幫助下走出陰霾?

2014年8月11日下午, 美國喜劇大師羅賓•威廉姆斯在家中被發現停止了呼吸, 警方認為是自殺。 很多人直到聽到這個噩耗的時候才發現, 這位被美國媒體譽為“為美國帶來快樂的第一人”和“觸動了人類靈魂的每一個元素”的天才演員, 卻自述曾和抑鬱苦苦搏鬥了十幾年, 還飽受毒品和酗酒困擾。 最終他選擇自殺, 心理問題毫無疑問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是, 到底是誰偷走了他的快樂?

據調查,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 可由各種原因引起, 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 人群中有16%的人在一生的某個時期會受抑鬱症的影響。

而在明星這個行當, 由於壓力大, 工作特殊, 也是抑鬱症的高發人群,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 這些明星是如何走出抑鬱的陰霾的?

妮可·吉德曼:穩定的生活和對孩子的愛, 讓我逐漸走出陰霾

妮可吉德曼

因電影與阿湯哥結緣的妮可吉德曼,

當年是不少人眼中的人生贏家, 但當婚姻邁入第十個年頭時, 她們的婚姻也亮起了紅燈, 由於婚前沒有簽訂協定, 導致妮可並沒有分到應得的錢, 在懷著兩個月身孕的時候與丈夫離婚, 可惜孩子還是沒保住, 妮可由此陷入抑鬱症。

但之後再婚的妮可, 因為穩定的家庭生活以及孩子們的到來, 讓生活慢慢好轉, 看著她對孩子那慈母般的笑容, 誰能想到她患有抑鬱症的那段黑暗的歲月呢?

許巍:是音樂給了我力量, 讓我最終戰勝抑鬱症

許巍

許巍的才華橫溢眾人皆知, 他第二張專輯《那一年》被無數搖滾音樂愛好者稱為“中國搖滾史上最好聽的一張專輯”, 對於很多80後來說, 他們的青春和許巍是連在一起的。

然而就在事業發展越來越順利之時, 抑鬱症的來襲令熱愛音樂的他陷入低谷, 很長時間之內, 許巍被嚴重的抑鬱症所困擾。 “你每天要和一萬個要自殺的念頭去作鬥爭, 再用一萬零一個念頭再去戰勝它”這是許巍對自己抑鬱症的總結, 最嚴重的時候自己不能聽到音樂,

因為聽到音樂反而會刺激敏感神經, 加重抑鬱, 那個時候, 許巍幾乎不聽自己的音樂。

但是, 許巍坦言, 最終救贖自己的還是音樂和家人, 因為音樂給了他釋放感情的空間“音樂對我來說就是治療, 人生的遭遇回答都在歌裡”許巍坦言抑鬱症後不論生活還是情感他都不再解釋, 聽歌就好, 回答都在歌裡。

楊坤:得抑鬱症就像得高血壓、糖尿病一樣, 不能扛著, 必須吃藥, 把它消滅在萌芽階段

楊坤

知道自己生病之後, 楊坤去看過心理醫生, 1小時800塊錢的都試過, 但沒有用。 “我能把心理醫生說哭了。 ”後來他知道, 像他這樣比較嚴重的抑鬱症患者, 必須靠藥物治療。

“為什麼美國每年都要創新很多抗抑鬱藥物?因為他們是抑鬱症大國, 得抑鬱症就像得高血壓、糖尿病一樣, 不能扛著, 必須吃藥, 把它消滅在萌芽階段。 ”他現在還在吃藥, 只不過劑量很小了。 藥物對他來說, 更像一種安慰, 讓他覺得心裡踏實。

在漸漸好轉之後, 他當了“抗抑鬱”大使, 很多人打電話找他傾訴。 就像楊坤早期一樣,他們內心煩亂、焦慮、緊張不安,身體上也出現各種各樣的不適,卻不知道自己究竟怎麼了。

楊坤說,對於普通人來說,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是抑鬱症,得了以後不敢面對,面對以後又不知該怎麼辦。他認為,越是拼命隱藏,羞於啟齒,越會讓情緒惡化。一定要學會傾訴,這就像打開了一扇門,讓你有機會把心靈的垃圾清掃出去。如果性格非常內向,實在鼓不起勇氣張開嘴,可以像他一樣,先喝點酒,在微醺的狀態下,很容易敞開心扉。

鄭秀文:我接納自己的軟弱和不完美

鄭秀文

鄭秀文把休息的3年稱作“悠長假期”,之前她的人生一直向前“衝衝沖”,《長恨歌》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2004年,她接拍關錦鵬的《長恨歌》,此片曾被視作她從商業片邁向藝術片的轉型之作,她為此推掉一切事務,努力學習國語,全情投入。但影片上映後,她演繹的王琦瑤卻遭到一片惡評。

隨後,鄭秀文消失在公眾視線。香港八卦雜誌陸續爆出她的各種傳言:暴肥、暴瘦、情緒失控甚至去世。許多人說她是因為“入戲太深”、“角色附身”,對此她不置可否。時隔多年重新談起這部電影,她笑說:“很多人都覺得是《長恨歌》讓我得了抑鬱症,其實是我把抑鬱症帶進了這部電影。”

抑鬱症帶給鄭秀文的感悟就是,無論我現在擁有什麼,終有一天都可能會失去。

不紅?人總會有一天不紅啊,到了五六十歲成了老婆婆還怎麼紅啊?這是必然的,藝人當然有起有落,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在紅的時候沉澱自己,在不紅的時候肯定自己,接納自己的軟弱和不完美。

就像楊坤早期一樣,他們內心煩亂、焦慮、緊張不安,身體上也出現各種各樣的不適,卻不知道自己究竟怎麼了。

楊坤說,對於普通人來說,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是抑鬱症,得了以後不敢面對,面對以後又不知該怎麼辦。他認為,越是拼命隱藏,羞於啟齒,越會讓情緒惡化。一定要學會傾訴,這就像打開了一扇門,讓你有機會把心靈的垃圾清掃出去。如果性格非常內向,實在鼓不起勇氣張開嘴,可以像他一樣,先喝點酒,在微醺的狀態下,很容易敞開心扉。

鄭秀文:我接納自己的軟弱和不完美

鄭秀文

鄭秀文把休息的3年稱作“悠長假期”,之前她的人生一直向前“衝衝沖”,《長恨歌》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2004年,她接拍關錦鵬的《長恨歌》,此片曾被視作她從商業片邁向藝術片的轉型之作,她為此推掉一切事務,努力學習國語,全情投入。但影片上映後,她演繹的王琦瑤卻遭到一片惡評。

隨後,鄭秀文消失在公眾視線。香港八卦雜誌陸續爆出她的各種傳言:暴肥、暴瘦、情緒失控甚至去世。許多人說她是因為“入戲太深”、“角色附身”,對此她不置可否。時隔多年重新談起這部電影,她笑說:“很多人都覺得是《長恨歌》讓我得了抑鬱症,其實是我把抑鬱症帶進了這部電影。”

抑鬱症帶給鄭秀文的感悟就是,無論我現在擁有什麼,終有一天都可能會失去。

不紅?人總會有一天不紅啊,到了五六十歲成了老婆婆還怎麼紅啊?這是必然的,藝人當然有起有落,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在紅的時候沉澱自己,在不紅的時候肯定自己,接納自己的軟弱和不完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