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上海書評︱俞曉群聊五行:山崩②

前文《山崩》中, 提到《漢書》記載漢代以前的三次山崩。 接著班固《漢書·五行志》又記載漢代的四次山崩事件, 並有劉向的兩段重要解說。 其中劉向言道:“春秋四國同日災, 漢七國同日眾山潰”, “其後三世之嗣, 王莽篡位”等, 均為明斷。 錄於下:

高後二年正月, 武都山崩, 殺七百六十人, 地震至八月乃止。 文帝元年四月, 齊、楚地山二十九所同日俱大發水, 潰出, 劉向以為近水沴土也。 天戒若曰, 勿盛齊楚之君, 今失制度, 將為亂。 後十六年, 帝庶兄齊悼惠王之孫文王則薨, 無子, 帝分齊地, 立悼惠王庶子六人皆為王。 賈誼、晁錯諫,

以為違古制, 恐為亂。 至景帝三年, 齊楚七國起兵百余萬, 漢皆破之。 春秋四國同日災, 漢七國同日眾山潰, 鹹被其害, 不畏天威之明效也。

成帝河平三年二月丙戌, 犍為柏江山崩, 捐江山崩, 皆廱江水, 江水逆流壞城, 殺十三人, 地震積二十一日, 百二十四動。 元延三年正月丙寅, 蜀郡岷山崩, 廱江, 江水逆流, 三日乃通。 劉向以為周時岐山崩, 三川竭, 而幽王亡。 岐山者, 周所興也。 漢家本起於蜀漢, 今所起之地山崩川竭, 星孛又及攝提、大角, 從參至辰, 殆必亡矣。 其後三世之嗣, 王莽篡位。

其中“廱”讀擁。

《後漢書》記載山崩, 沿襲班固的思想, 但其指向發生變化, 反射事件更為具體, 多為太后專權、後宮生亂等, 還有山賊蜂起、外邦入侵等事件。

其一, 和帝永元元年七月,

會稽南山崩。 會稽, 南方大名山也。 京房《易傳》曰:“山崩, 陰乘陽, 弱勝強也。 ”劉向以為山陽, 君也;水陰, 民也;君道崩壞, 百姓失所也。 劉歆以為崩猶弛也。 是時, 竇太后攝政, 兄竇憲專權。

其二, 和帝十二年夏, 閏四月戊辰, 南郡秭歸山高四百丈, 崩填溪, 殺百餘人。 明年冬, 巫蠻夷反, 遣使募荊州吏民萬餘人擊之。

其三, 殤帝延平元年五月壬辰, 河東垣山崩。 是時, 鄧太后專政。 秋八月, 殤帝崩。

其四, 延光四年十月丙午, 蜀郡越巂山崩, 殺四百餘人。 丙午, 天子會日也。 是時閻太后攝政。 其十一月, 中黃門孫程等殺江京, 立順帝, 誅閻後兄弟, 明年, 閻後崩。

其五, 永興二年六月, 東海朐山崩。 冬十二月, 泰山、琅邪盜賊群起。

其六, 延熹三年五月甲戌, 漢中山崩。

是時上寵恣中常侍單超等。

另外, 《後漢書·五行志》還記載一些山崩事件, 卻沒有具體的人文解說。 但當時還發生地震、地裂、大風等惡象, 史官將彼此聯繫起來, 再做出歷史影射與判斷, 事情又會有所不同。 例如桓帝時“五山崩”, 前後還發生地裂, 預示著“桓帝欲自由”云云。

現錄《後漢書》中, 其餘幾件山崩事件如下:

殤帝延平六年六月壬辰, 豫章員谿原山崩, 各六十三所。

延光二年七月, 丹陽山崩四十七所。

延光三年六月庚午, 巴郡閬中山崩。

桓帝建和三年, 郡國五山崩。

和平元年七月, 廣漢梓潼山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