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總裁徐平:做有溫度的物流人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舒娜 通訊員 李曼曼

萬里風塵一騎歸。

她曾在歐洲貿易壁壘提升時以膽略與智慧挺身解救中國企業;她曾用“十分鐘”快速思考決定投資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她是河南跨境電商“買全球、賣全球”目標背後的女性;她在鄭州E貿易試點實現了“秒通關”、“三個一”;她是吸引聚美優品、小紅書、唯品會、網易考拉海購等電商大鱷們落戶鄭州的那個了不起的女性……徐平獲得的社會讚譽頗多,

關鍵字:“能力”“擔當”“見識”, 還有“女漢子”, 總之, 她成為河南跨境電商炫目的符號。

海外:做現代物流是偶然, 也是必然

徐平的現代物流事業, 是一部有溫度的“商業巨著”, 跌宕起伏, 厚重生動。 其間, 盡顯文學功力, 商業思想, 家國情懷, 以及女主人公的智慧膽略與擔當。

初夏, 徐平講究的辦公室裡透著梔子花的香味, 主會客區牆壁上掛著習近平總書記來河南保稅物流中心視察時的大幅照片,

照片中的徐平跟習總書記講述著河南跨境電商的未來, 那天她穿了件紅色上衣, 說話的表情很生動。 與徐平五分鐘的對話, 顛覆了我之前對她的印象。 其實, 這個叱吒商場的女子, 另一面卻是有品有味細節知性的文學女性。 明麗的陽光透過窗玻璃, 斑駁地灑在她碎花衣裙上, 一張端正秀麗的臉, 有著藏不住的雅致, 說話有文字功力且分貝有度, 耐聽。 她說, 現在是她最好的時光。 我信, 眼前這個女人中的女人, 漢子中的漢子, 把男人的堅強與女人的柔軟都活到了極致, 事業頂峰, 生活靜美。

2015年, 河南保稅物流中心要打造鄭州試點:簡化通關流程、提高通關效率, 在海關、國檢的支持下, 創新性地將“三個一”關檢合作從口岸延伸到特殊監管區,

徐平帶領團隊實現了“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使得由鄭州入關的貨物, 在全國分撥的過程中, 配送效率更高, 物流成本更低。

這一舉措讓聚美優品在2015年8月1日大促當日通關量為108萬單, 一天86400秒, 每秒通關12.5單。 加上其他企業的單量, 每秒通關可達20單, 這正是“三個一”通關平臺創造的鄭州速度。

李克強總理2015年9月24日視察公司時, 盛讚鄭州試點的通關系統為“秒通關”。

徐平因其出色的工作被授予“中國經濟優秀人物”“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中原供應鏈管理領軍人物”“十大誠信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這些絕非偶然。

1994年5月, 徐平從河南大學外語系畢業, 分配到國家機關單位工作沒多久,

偶然的機會她去了匈牙利, 負責國內地方政府在東歐的外貿事宜。 “因為工作的關係, 接觸到當地政府和海關, 與物流的緣分就此開始。 ”徐平說。

1989年東歐劇變, 對世界經濟貿易產生了巨大影響, 歐洲的商業貿易變得越來越頻繁發達, 當時的匈牙利成為華商貿易貨物的集聚地。

“那時候缺乏中歐商貿交流的專業人才, 許多華僑的英語水準都捉襟見肘, 造成海關港口大量的貨物滯留, 雖有共同的訴求但是溝通不暢, 華人和當地海關工作人員十分頭疼。 ”徐平說。

又是一次“偶然”的機會, 學英文專業的徐平被做商貿的朋友硬拉去幫忙與匈牙利當地海關溝通, “那次我跟他們溝通得很好, 朋友貨物順利清關, 當地海關負責人請求我協助他們疏通了大量積壓在口岸的中國貨物”。

物流成為徐平沒有選擇的選擇, 自此, 受匈牙利政府海關機構的委託, 她開始協調中國貿易的關務, “全新的領域, 提單、報關、合理避稅, 一切都是新的, 除此之外, 還要深入瞭解國際經濟貿易的背景及貿易壁壘, 信息量非常大”。

時年, 24歲的徐平一下子被推到了世界貿易最前端。 站在異國的土地上, 張望著充滿機遇的神奇領域, 徐平感到既茫然又有壓力。

徐平與海關、商貿等真正開始打交道, 身處異鄉的城市, 她有深切的疏離感, 但她咬牙往前走。

1998年~2002年期間, 她分別在西班牙、法國、奧地利和德國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 均取得了不菲的業績。

“回憶, 是又一次撕裂傷口給人看, 有鮮血與疼痛、幸福與歡樂。但是,走過的路,都是必然的人生路。”徐平此時很理性。

轉折:難忘同胞的一次“下跪”

“小時候的我害羞、多愁善感,看書看到感人情節,常會落淚。沒想到,如今的我早成為他人眼中的女強人。”徐平打趣自己。

“從國內穩定的工作,一下子跳到海外做市場,加上我內心一直排斥經商,所以落差非常大。即使後來企業做得很好,都難消除內心深處的這種落差。”徐平說。

後來有件事情改變了她的從商態度,也讓她重新審視和定義了物流行業在國家層面上的重要地位和意義。

2001年,中國加入WTO,這意味著中國將全面享受世貿組織賦予其成員國的各項權利,同時也將加速中國與歐洲的貿易往來。

“2001年其實是談判入市協定的時期,很多中國企業開始大量中轉貨物,以前發20個集裝箱的,現在發40個集裝箱。他們以為配額沒有了,國際貿易市場的機會來了。但這恰恰是一個問題。”徐平表情顯得凝重,“到了2002年5月份的時候,問題顯現出來了,歐洲貿易技術壁壘提升了,在他們的監管協定中,對中國物品開出了限價底單:比如說,一件毛衣,必須以當時歐盟海關內部列出的最低限價清單來申報,低於限價清單的一律不允許通過,這個限價清單價格有些遠遠高於貨物本身的價格,應納稅額幾乎超出所有企業的承受範圍,企業都面臨虧損的嚴重局面。”

不單是中國企業,國外向中國採購的企業都面臨此問題,這就導致了大量的貨物滯留港口或停運。

“如果問題持續下去,對許多中國企業幾乎是災難性的。”徐平說她當時焦慮萬分,若坐等就永遠沒有機會。徐平選擇另闢蹊徑,她找出歐洲的法律,每天開始逐字逐句去研究,試圖找到解救的辦法。

一個月過去,她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歐洲法律講究‘法無禁止皆可為’,只要是合理合法都被允許。她發現歐洲法律中有一個漏洞,‘一個單體’這個量詞並沒有一個很嚴格的界定,既然一個個體是一個,那麼‘一件’和‘一打’及‘一箱’都具有相同意義,按照這樣的話就可以變相降低了申報價格。”徐平說,“我找到海關負責人,問他這樣申報可以嗎?他點頭同意。”

這一天,是2002年9月15日。

時間緊迫,生死時速,面對大量滯留的中國貨物,徐平用了一個詞:搶救!

100天內,徐平團隊“搶救”出2.6萬個集裝箱,大獲全勝。

“我們的保稅倉當時幾乎成為歐洲中國貨物的唯一進入通道,車輛及每天的處理能力有限,市場需求遠超過我們的承載能力,每天辦公樓下擠滿了人。作為第一個突破局限者,自然是獨門生意,但我依然按照原來價格收費,趁火打劫的事我做不來。”徐平說,“四個月之後,歐洲法律對那條漏洞就進行了修復。”徐平憑藉自己的能力拯救了一批中國企業。

其間,有件事讓徐平印象深刻。中國客戶李先生,做了多年的外貿,積累了千萬家產,押上全部身家做了一單海外生意,卻發現國際貿易壁壘提升後,企業竟然面臨著破產。李先生帶著老母親急匆匆地找到徐平,一進辦公室,母子倆“撲通”跪在了徐平的面前,請求幫助。

那個瞬間,徐平感動了。隨後,她幫李先生的企業順利清關,又給其企業墊付了關稅和物流費用。

事後,徐平說她很有職業榮譽感:“我曾經並不看重的職業,卻關乎著一個國家發展前途,一個民族的利益,一個家庭的生死存亡。我必須好好做!”說話間,她光潔的臉上笑意盈盈。

後來徐平遇到過許多能賺到財富的項目,比如房地產等,但是,她說唯有物流行業讓她覺得是自己真正的事業,她不離不棄。

歸國:“十分鐘”的商業決策

徐平人生中另外一重大決定:回國。她大學選修的英國文學,為的是能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亞的劇碼,期待遇見如簡·奧斯丁筆下的歐洲生活,能夠去一趟《蝴蝶夫人》的故事發生地……

這些願望在多年前都如願了,而徐平在閱盡千帆後開始思考:自己根在何處?海外雖美,但終不是故鄉。

20世紀末的世界政治,陷入了動盪不安的局面,“印尼排華事件”、南斯拉夫戰爭、科索沃戰爭,等等,國外的輿論與國內的輿論不一致,到底什麼是真相?此時的徐平開始對國家命運有了思考。

“在南斯拉夫戰爭停戰的第三天,我和幾個好友越過匈南邊境進入南斯拉夫,進入邊境50公里後路的兩邊開始有冒煙的車輛及裝甲車的殘骸,房子牆壁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彈洞,沒有人影,一片死寂,再後來隨處可見炸飛的屍體,繼續前行到離科索沃城市50公里的地方,有人群出現,人們用絕望的無助的眼神呆呆地看著我們,誰也沒有勇氣走下車去,也不忍心看下去了,立馬調轉車頭飛一般離開,返回路上沒人再說話。至今午夜夢回仍然心悸。隨之而來我開始思考我的祖國、我的家鄉絕不能發生這樣的悲劇,我要為和平做努力。”徐平說,“當一場戰爭真正到來的時候,殘酷得令人絕望。”

“和平意識”,“國家意識”,“集體意識”,那個時刻在徐平心裡悄悄滋長並迸發出來,個人的事業是要與國家利益一致的。

她不再猶豫,決絕回國,同時開始了國內商業佈局。

2005年,她投資改制收購駐馬店市內衣廠,創造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成功先例。

2006年,她投資數億元成立河南愛克爾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出駐馬店市國際CBD中心項目。

2008年5月,她收購了香港高鵬集團全部股權,以49%股權成為河南保稅中心第二大控股股東,組成新的經營班子。

2010年12月8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通過國家四部委正式驗收。

2011年11月11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正式開關運營。

入股河南保稅物流中心,是徐平“十分鐘”的決策。

“當時這塊地除了幾家廠房就是荒草,但我憑感覺,這就像一塊兒好的布料在泥巴中,我若把它洗乾淨,量體裁衣定會做件好時裝。”徐平很自信她有能力做那個“好裁縫”。

合同尚未簽,徐平就向河南保稅物流項目轉款了。

自此,徐平真正回到了中國,回到了河南。並憑著她獨特的商業靈感,引領跨境電商以巨大的影響力帶給河南、中國乃至世界以驚喜。

河南保稅物流中心於2010年獲得B型保稅物流中心資質,2012年8月公司承建國家級試點——鄭州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專案。

徐平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鄭州試點不僅取得了技術、服務、細分領域等屬於“術”的創新,更有模式、戰略、方向等屬於“勢”的創新,創造了跨境電商領域的“鄭州模式”、“河南模式”。鄭州試點深入研究保稅現行政策及跨境電子商務的運營特點,創新提出在保稅現有B2B服務模式下,疊加B2C的個人貿易服務功能,輔以“萬國郵聯+行郵納稅”解決跨境電子商務“三難”問題。鄭州試點全國首創“電子商務+保稅+行郵監管”的通關監管模式,創新了跨境電商零售產品保稅進口,實現了對跨境電子商務的有效監管,並在全國其他試點複製推廣。據資料,鄭州試點簡化通關流程、提高通關效率,在海關、國檢的支持下,創新性地將“三個一”關檢合作從口岸延伸到特殊監管區,實現了“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使得由鄭州入關的貨物,在全國分撥的過程中,配送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方面,率先開啟跨境電子商務服務4.0體系。

……

創新舉措提高了企業運行效率,更提升了客戶的收益,這些“河南試點”的模式亦很快成為全國學習的優秀案例。

專業的態度,創新的智慧,徐平,在起點就已經勝券在握、精彩無限了。

佈局:創新商業服務模式

除了技術上的創新,徐平更加注意服務的創新,“現代物流行業,一定是沒有天花板的,需要更加豐富的服務專案,需要個性化的、定制化的服務,我們會一直探索下去”。

鄭州試點自成立以來,徐平一直積極探索跨境電商發展路徑,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最早提出並率先開啟跨境電子商務服務4.0體系,形成了“1+6”商業服務標準和流程,以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為核心,六大平臺互為支撐,使不沿海、不沿邊的鄭州,依靠跨境貿易實現了內陸起跑,彎道超車。這種商務服務模式也為中西部崛起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而創新試點PPP模式,成為政府和企業合作的典範。在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方面,鄭州試點的PPP模式使得政府資本與社會資本深入合作,政府的公共服務和社會資本的效益追求融合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在徐平的帶領下,鄭州試點在資訊平臺建設、交易規模提升、監管方式探索、行政審批改革、商業模式創新、配套設施建設、參試企業聚集、擴大就業規模、拉動經濟增長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全國試點工作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產生了較大的經濟社會影響,也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

徐平說:“如今的鄭州試點依託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周邊3.51平方公里進行整體規劃,運營模式更趨成熟和穩定,在原有的‘1+6’基礎上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提升已形成‘一平兩網三鏈六中心’的發展規劃體系,通過綜合跨境電子商務園區為抓手,形成商貿產業、物流、金融服務、旅遊、文化創意等複合業態結構,產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融合。”

在徐平的現代物流商業佈局裡,一要吸引跨境電商行業龍頭企業入駐。二要吸引強有力的物流企業,EMS、UPS、順豐、中通等已在試點開展國際國內物流配送,日均貨量約200噸,輻射全球77個國家(地區)和全國34個地區。三要培育本土電商企業的崛起,在吸引跨境電商知名企業集聚鄭州的同時,鄭州試點還帶動了萬國優品、中大門等河南本土電商的誕生和壯大。

在這裡,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張德江委員長、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長春等國家多位領導人親臨視察,領導們給予了徐平充分肯定和鼓勵。還有其他中央領導人和各省市領導班子考察工作達560多次,韓國、俄羅斯、澳大利亞、馬來西亞、英國、汶萊、比利時、德國、埃及、日本、美國等70多個國家的政務考察團和商務洽談團前來考察和商務洽談,成為集中展示鄭州E貿易發展成果的視窗,也成為展示河南發展新成就的視窗。

河南保稅物流中心,打通了一條長長的產業鏈,在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的同時,更帶動周邊地域產業發展,諸如物流、包裝耗材、餐飲、住宿、旅遊,等等。

在徐平看來,“鄭州跨境電子商務是1∶8的效應在放大,一個產業帶動了上下游8個產業的發展,對地方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拉動效應”。

徐平,用一場場勝仗,為河南的經濟發展交上了一份份精彩而完美的答卷。

【人物檔案】

徐平,英語碩士,河南省進口物資公共保稅中心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河南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中國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徐平有近20年的歐洲創業經歷,先後在奧地利、法國、德國從事現代物流事業。2008年5月收購香港高鵬集團全部股權,以49%股權成為河南保稅中心第二大控股股東。在她的帶領下,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創國內保稅物流中心初期最好水準。2010年12月8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通過國家四部委正式驗收。2011年5月11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正式開關運營。徐平先後獲得“中國經濟優秀人物”、“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等殊榮,被譽為“河南跨境電商第一人”。

有鮮血與疼痛、幸福與歡樂。但是,走過的路,都是必然的人生路。”徐平此時很理性。

轉折:難忘同胞的一次“下跪”

“小時候的我害羞、多愁善感,看書看到感人情節,常會落淚。沒想到,如今的我早成為他人眼中的女強人。”徐平打趣自己。

“從國內穩定的工作,一下子跳到海外做市場,加上我內心一直排斥經商,所以落差非常大。即使後來企業做得很好,都難消除內心深處的這種落差。”徐平說。

後來有件事情改變了她的從商態度,也讓她重新審視和定義了物流行業在國家層面上的重要地位和意義。

2001年,中國加入WTO,這意味著中國將全面享受世貿組織賦予其成員國的各項權利,同時也將加速中國與歐洲的貿易往來。

“2001年其實是談判入市協定的時期,很多中國企業開始大量中轉貨物,以前發20個集裝箱的,現在發40個集裝箱。他們以為配額沒有了,國際貿易市場的機會來了。但這恰恰是一個問題。”徐平表情顯得凝重,“到了2002年5月份的時候,問題顯現出來了,歐洲貿易技術壁壘提升了,在他們的監管協定中,對中國物品開出了限價底單:比如說,一件毛衣,必須以當時歐盟海關內部列出的最低限價清單來申報,低於限價清單的一律不允許通過,這個限價清單價格有些遠遠高於貨物本身的價格,應納稅額幾乎超出所有企業的承受範圍,企業都面臨虧損的嚴重局面。”

不單是中國企業,國外向中國採購的企業都面臨此問題,這就導致了大量的貨物滯留港口或停運。

“如果問題持續下去,對許多中國企業幾乎是災難性的。”徐平說她當時焦慮萬分,若坐等就永遠沒有機會。徐平選擇另闢蹊徑,她找出歐洲的法律,每天開始逐字逐句去研究,試圖找到解救的辦法。

一個月過去,她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歐洲法律講究‘法無禁止皆可為’,只要是合理合法都被允許。她發現歐洲法律中有一個漏洞,‘一個單體’這個量詞並沒有一個很嚴格的界定,既然一個個體是一個,那麼‘一件’和‘一打’及‘一箱’都具有相同意義,按照這樣的話就可以變相降低了申報價格。”徐平說,“我找到海關負責人,問他這樣申報可以嗎?他點頭同意。”

這一天,是2002年9月15日。

時間緊迫,生死時速,面對大量滯留的中國貨物,徐平用了一個詞:搶救!

100天內,徐平團隊“搶救”出2.6萬個集裝箱,大獲全勝。

“我們的保稅倉當時幾乎成為歐洲中國貨物的唯一進入通道,車輛及每天的處理能力有限,市場需求遠超過我們的承載能力,每天辦公樓下擠滿了人。作為第一個突破局限者,自然是獨門生意,但我依然按照原來價格收費,趁火打劫的事我做不來。”徐平說,“四個月之後,歐洲法律對那條漏洞就進行了修復。”徐平憑藉自己的能力拯救了一批中國企業。

其間,有件事讓徐平印象深刻。中國客戶李先生,做了多年的外貿,積累了千萬家產,押上全部身家做了一單海外生意,卻發現國際貿易壁壘提升後,企業竟然面臨著破產。李先生帶著老母親急匆匆地找到徐平,一進辦公室,母子倆“撲通”跪在了徐平的面前,請求幫助。

那個瞬間,徐平感動了。隨後,她幫李先生的企業順利清關,又給其企業墊付了關稅和物流費用。

事後,徐平說她很有職業榮譽感:“我曾經並不看重的職業,卻關乎著一個國家發展前途,一個民族的利益,一個家庭的生死存亡。我必須好好做!”說話間,她光潔的臉上笑意盈盈。

後來徐平遇到過許多能賺到財富的項目,比如房地產等,但是,她說唯有物流行業讓她覺得是自己真正的事業,她不離不棄。

歸國:“十分鐘”的商業決策

徐平人生中另外一重大決定:回國。她大學選修的英國文學,為的是能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亞的劇碼,期待遇見如簡·奧斯丁筆下的歐洲生活,能夠去一趟《蝴蝶夫人》的故事發生地……

這些願望在多年前都如願了,而徐平在閱盡千帆後開始思考:自己根在何處?海外雖美,但終不是故鄉。

20世紀末的世界政治,陷入了動盪不安的局面,“印尼排華事件”、南斯拉夫戰爭、科索沃戰爭,等等,國外的輿論與國內的輿論不一致,到底什麼是真相?此時的徐平開始對國家命運有了思考。

“在南斯拉夫戰爭停戰的第三天,我和幾個好友越過匈南邊境進入南斯拉夫,進入邊境50公里後路的兩邊開始有冒煙的車輛及裝甲車的殘骸,房子牆壁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彈洞,沒有人影,一片死寂,再後來隨處可見炸飛的屍體,繼續前行到離科索沃城市50公里的地方,有人群出現,人們用絕望的無助的眼神呆呆地看著我們,誰也沒有勇氣走下車去,也不忍心看下去了,立馬調轉車頭飛一般離開,返回路上沒人再說話。至今午夜夢回仍然心悸。隨之而來我開始思考我的祖國、我的家鄉絕不能發生這樣的悲劇,我要為和平做努力。”徐平說,“當一場戰爭真正到來的時候,殘酷得令人絕望。”

“和平意識”,“國家意識”,“集體意識”,那個時刻在徐平心裡悄悄滋長並迸發出來,個人的事業是要與國家利益一致的。

她不再猶豫,決絕回國,同時開始了國內商業佈局。

2005年,她投資改制收購駐馬店市內衣廠,創造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成功先例。

2006年,她投資數億元成立河南愛克爾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出駐馬店市國際CBD中心項目。

2008年5月,她收購了香港高鵬集團全部股權,以49%股權成為河南保稅中心第二大控股股東,組成新的經營班子。

2010年12月8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通過國家四部委正式驗收。

2011年11月11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正式開關運營。

入股河南保稅物流中心,是徐平“十分鐘”的決策。

“當時這塊地除了幾家廠房就是荒草,但我憑感覺,這就像一塊兒好的布料在泥巴中,我若把它洗乾淨,量體裁衣定會做件好時裝。”徐平很自信她有能力做那個“好裁縫”。

合同尚未簽,徐平就向河南保稅物流項目轉款了。

自此,徐平真正回到了中國,回到了河南。並憑著她獨特的商業靈感,引領跨境電商以巨大的影響力帶給河南、中國乃至世界以驚喜。

河南保稅物流中心於2010年獲得B型保稅物流中心資質,2012年8月公司承建國家級試點——鄭州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專案。

徐平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鄭州試點不僅取得了技術、服務、細分領域等屬於“術”的創新,更有模式、戰略、方向等屬於“勢”的創新,創造了跨境電商領域的“鄭州模式”、“河南模式”。鄭州試點深入研究保稅現行政策及跨境電子商務的運營特點,創新提出在保稅現有B2B服務模式下,疊加B2C的個人貿易服務功能,輔以“萬國郵聯+行郵納稅”解決跨境電子商務“三難”問題。鄭州試點全國首創“電子商務+保稅+行郵監管”的通關監管模式,創新了跨境電商零售產品保稅進口,實現了對跨境電子商務的有效監管,並在全國其他試點複製推廣。據資料,鄭州試點簡化通關流程、提高通關效率,在海關、國檢的支持下,創新性地將“三個一”關檢合作從口岸延伸到特殊監管區,實現了“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使得由鄭州入關的貨物,在全國分撥的過程中,配送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方面,率先開啟跨境電子商務服務4.0體系。

……

創新舉措提高了企業運行效率,更提升了客戶的收益,這些“河南試點”的模式亦很快成為全國學習的優秀案例。

專業的態度,創新的智慧,徐平,在起點就已經勝券在握、精彩無限了。

佈局:創新商業服務模式

除了技術上的創新,徐平更加注意服務的創新,“現代物流行業,一定是沒有天花板的,需要更加豐富的服務專案,需要個性化的、定制化的服務,我們會一直探索下去”。

鄭州試點自成立以來,徐平一直積極探索跨境電商發展路徑,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最早提出並率先開啟跨境電子商務服務4.0體系,形成了“1+6”商業服務標準和流程,以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為核心,六大平臺互為支撐,使不沿海、不沿邊的鄭州,依靠跨境貿易實現了內陸起跑,彎道超車。這種商務服務模式也為中西部崛起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而創新試點PPP模式,成為政府和企業合作的典範。在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方面,鄭州試點的PPP模式使得政府資本與社會資本深入合作,政府的公共服務和社會資本的效益追求融合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在徐平的帶領下,鄭州試點在資訊平臺建設、交易規模提升、監管方式探索、行政審批改革、商業模式創新、配套設施建設、參試企業聚集、擴大就業規模、拉動經濟增長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全國試點工作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產生了較大的經濟社會影響,也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

徐平說:“如今的鄭州試點依託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周邊3.51平方公里進行整體規劃,運營模式更趨成熟和穩定,在原有的‘1+6’基礎上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提升已形成‘一平兩網三鏈六中心’的發展規劃體系,通過綜合跨境電子商務園區為抓手,形成商貿產業、物流、金融服務、旅遊、文化創意等複合業態結構,產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融合。”

在徐平的現代物流商業佈局裡,一要吸引跨境電商行業龍頭企業入駐。二要吸引強有力的物流企業,EMS、UPS、順豐、中通等已在試點開展國際國內物流配送,日均貨量約200噸,輻射全球77個國家(地區)和全國34個地區。三要培育本土電商企業的崛起,在吸引跨境電商知名企業集聚鄭州的同時,鄭州試點還帶動了萬國優品、中大門等河南本土電商的誕生和壯大。

在這裡,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張德江委員長、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長春等國家多位領導人親臨視察,領導們給予了徐平充分肯定和鼓勵。還有其他中央領導人和各省市領導班子考察工作達560多次,韓國、俄羅斯、澳大利亞、馬來西亞、英國、汶萊、比利時、德國、埃及、日本、美國等70多個國家的政務考察團和商務洽談團前來考察和商務洽談,成為集中展示鄭州E貿易發展成果的視窗,也成為展示河南發展新成就的視窗。

河南保稅物流中心,打通了一條長長的產業鏈,在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的同時,更帶動周邊地域產業發展,諸如物流、包裝耗材、餐飲、住宿、旅遊,等等。

在徐平看來,“鄭州跨境電子商務是1∶8的效應在放大,一個產業帶動了上下游8個產業的發展,對地方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拉動效應”。

徐平,用一場場勝仗,為河南的經濟發展交上了一份份精彩而完美的答卷。

【人物檔案】

徐平,英語碩士,河南省進口物資公共保稅中心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河南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中國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徐平有近20年的歐洲創業經歷,先後在奧地利、法國、德國從事現代物流事業。2008年5月收購香港高鵬集團全部股權,以49%股權成為河南保稅中心第二大控股股東。在她的帶領下,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創國內保稅物流中心初期最好水準。2010年12月8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通過國家四部委正式驗收。2011年5月11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正式開關運營。徐平先後獲得“中國經濟優秀人物”、“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等殊榮,被譽為“河南跨境電商第一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