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5月銷量:博越進入榜單前五,SUV在發力,但吉利的轎車產品遇到一些小問題

每月中旬, 《童濟仁汽車評論》都會獨家撰文, 對上個月銷量排名靠前的乘用車企業的新車市場表現、銷量結構及新產品佈局做解讀。 每月關注物件分別為合資乘用車企TOP 3和自主乘用車企TOP 3。

2017年5月, 吉利汽車共銷售新車76,679輛, 同比增長57.93%, 環比下跌11.63%, 排名自主乘用車企第2名。

童濟仁汽車評論 編輯丨辰巳

5月的淡季裡, 吉利仍然在延續著高速增長, 雖然單月增長幅度沒有4月翻番這麼誇張, 但總體增幅仍然超過了50%。 1-5月, 吉利總銷量仍然領先東風日產不到2萬輛, 而如果東風日產不計入啟辰銷量的話, 吉利的領先優勢更加明顯。

對於吉利來說, 年銷突破100萬輛, 以及進入國內乘用車企銷量榜前五名, 如果可以在2017年實現的話, 都是企業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然而, 應該看到的是, 吉利的SUV與轎車產品遭遇了完全不同的處境。 5月的吉利, SUV增長幅度接近300%, 而轎車僅有不到4%的增長, 如果刨除帝豪GL作為新車所帶來的增量, 吉利其餘轎車產品線, 在5月出現了15%的同比下滑。

▎吉利品牌:SUV產品線同比增幅明顯!

吉利品牌5月銷量:76,679輛, 同比增長57.93%, 環比下滑11.63%。

【5月亮點】

1. SUV產品整體增幅達到298.18%, 博越進入SUV銷量榜前5名。

2. 吉利5月位於新能源廠商銷量第2,

純電動第1。

【潛在風險】

轎車產品提供增長量較少, 部分產品線面臨調整。

SUV無疑為吉利提供了今年最大的增量。 博越、遠景SUV、帝豪GS三款SUV銷量全部超過了8,000輛, 同比增長幅度一個比一個瘋狂, 博越繼4月後, 再次殺入SUV銷量排行前5名。

而在吉利收購寶騰的交易中,

博越的平臺技術甚至可以直接折現成為收購的資本, 如此的智慧財產權輸出在國內本土品牌的歷史上也算是頭一遭, 也從側面證明吉利目前的技術水準, 已經接近了主流國際品牌同類車型。

最難得的是, 吉利這三款SUV的細分市場並不衝突, 也造就了吉利SUV“三翼齊飛”的局面。

而5月20日上市的遠景X1, 瞄準的是“90後新生代”。 坦白講, 現在“年輕人之車”越來越多, 出自熊貓平臺的遠景X1這種“微型SUV”市場容量本身又不大, 是否能像吉利設想的那樣吸引年輕人, 《童濟仁汽車評論》對於這款小型SUV的前景, 並不持樂觀態度。

相比SUV的火熱, 吉利的轎車產品線卻隱藏著不少問題。

兩款主流家轎帝豪和帝豪GL依舊平穩。 當家花旦帝豪繼續穩定地排名轎車排行榜第10名, 帝豪GL繼續貢獻7,000+的增量, 環比的下滑, 也可以看作是正常的市場波動。

而遠景和金剛兩款定位較低的車型在5月均出現超過30%的下滑。從1-5月銷量看,遠景與全年基本持平,金剛則受到競爭對手全新車型的衝擊較大,下滑達到36%。從今年的市場表現看,吉利轎車產品線中,過去陳舊的產品,正在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市場競爭壓力。

遠景和金剛,兩款車型定位於三線以下的市場,而隨著這些市場的需求與一二線消費者需求拉近的時間越來越短,遠景和金剛雖經多次改款,但產品確實已較老,在產品力競爭性上與新車型相比已經有了一定差距。未來隨著吉利品牌的上升,這樣的低端車型也許有進行產品線調整的必要。

吉利的旗艦轎車博瑞,在今年也遇到了“成長的煩惱”,從去年同期月均銷量近7,000輛下滑至3,000餘輛。值得關注的是,博瑞5月銷量被傳祺GA6超越,這是過去24個月以來,博瑞首次被其它自主品牌同類產品所超越。

對比一下銷量結構可以發現,博瑞1.8T和2.4L車型基本平分秋色,而傳祺GA6的銷量幾乎全部來自於1.5T,消費者已經逐漸接受了更低排量的中型車產品。因此,可能將於7月上市的新款博瑞將重點放在了1.8T車型上,動力提升、重量減輕、配置提升、重新調校,顯然這款自主品牌中型車的標杆不會甘於就此沉淪。從目前的情況看,博瑞仍然是本土品牌中擁有最好溢價率的B級轎車。

吉利在5月的另一個亮點,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帝豪EV銷量突破3,000輛,在純電轎車市場單車銷量僅比比亞迪e5少116輛,排名次席。吉利在帝豪車型上積累下來的新能源產品經驗將在未來幾年內推向至其它級別的轎車、SUV車型。在新能源市場,吉利雖然不是喊得最響的一個,但確是成績單表現不錯的那個。

吉利最近很忙,剛剛收購了馬來西亞寶騰和蓮花,繼英國錳銅、瑞典富豪之後,吉利現在已經擁有了四個海外整車品牌,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化自主品牌。而海外收購的背後,是吉利近年來高速增長所帶來良好財務,尤其是SUV這類高利潤產品銷量上的激增。

可以說,從產品、品牌、行銷等多方面看,吉利擁有目前自主品牌中最能成為國際化品牌的潛質。幾年前吉利佈局了多品牌戰略,最後仍然回歸到一個吉利。如今吉利雖然羽翼漸豐,但自身產品佈局和品牌形象上仍然有著歷史遺留問題有待解決。

不過,吉利只要儘快改善轎車產品線佈局,不斷推出更多SUV和MPV等高溢價產品,在眾多海外收購品牌資產的加持下,吉利“徹底蛻變”的過程,也會進一步提速。

而遠景和金剛兩款定位較低的車型在5月均出現超過30%的下滑。從1-5月銷量看,遠景與全年基本持平,金剛則受到競爭對手全新車型的衝擊較大,下滑達到36%。從今年的市場表現看,吉利轎車產品線中,過去陳舊的產品,正在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市場競爭壓力。

遠景和金剛,兩款車型定位於三線以下的市場,而隨著這些市場的需求與一二線消費者需求拉近的時間越來越短,遠景和金剛雖經多次改款,但產品確實已較老,在產品力競爭性上與新車型相比已經有了一定差距。未來隨著吉利品牌的上升,這樣的低端車型也許有進行產品線調整的必要。

吉利的旗艦轎車博瑞,在今年也遇到了“成長的煩惱”,從去年同期月均銷量近7,000輛下滑至3,000餘輛。值得關注的是,博瑞5月銷量被傳祺GA6超越,這是過去24個月以來,博瑞首次被其它自主品牌同類產品所超越。

對比一下銷量結構可以發現,博瑞1.8T和2.4L車型基本平分秋色,而傳祺GA6的銷量幾乎全部來自於1.5T,消費者已經逐漸接受了更低排量的中型車產品。因此,可能將於7月上市的新款博瑞將重點放在了1.8T車型上,動力提升、重量減輕、配置提升、重新調校,顯然這款自主品牌中型車的標杆不會甘於就此沉淪。從目前的情況看,博瑞仍然是本土品牌中擁有最好溢價率的B級轎車。

吉利在5月的另一個亮點,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帝豪EV銷量突破3,000輛,在純電轎車市場單車銷量僅比比亞迪e5少116輛,排名次席。吉利在帝豪車型上積累下來的新能源產品經驗將在未來幾年內推向至其它級別的轎車、SUV車型。在新能源市場,吉利雖然不是喊得最響的一個,但確是成績單表現不錯的那個。

吉利最近很忙,剛剛收購了馬來西亞寶騰和蓮花,繼英國錳銅、瑞典富豪之後,吉利現在已經擁有了四個海外整車品牌,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化自主品牌。而海外收購的背後,是吉利近年來高速增長所帶來良好財務,尤其是SUV這類高利潤產品銷量上的激增。

可以說,從產品、品牌、行銷等多方面看,吉利擁有目前自主品牌中最能成為國際化品牌的潛質。幾年前吉利佈局了多品牌戰略,最後仍然回歸到一個吉利。如今吉利雖然羽翼漸豐,但自身產品佈局和品牌形象上仍然有著歷史遺留問題有待解決。

不過,吉利只要儘快改善轎車產品線佈局,不斷推出更多SUV和MPV等高溢價產品,在眾多海外收購品牌資產的加持下,吉利“徹底蛻變”的過程,也會進一步提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