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藝術家用5000根竹子編了一座小城堡,詮釋一個東方心靈空間

一座竹屋, 是人們走進自然的一把鑰匙。 他癡迷自然, 喜歡用竹、木、藤等自然材質, 來塑造充滿靈敏的空間感, 讓外部自然及內部空間的延續性調和一致, 混合著無限的趣味性及創造力。 開啟一場東方美學的溯源之旅。

秦漢的大氣磅礴、唐代的雍容華貴、宋朝的精緻典雅……我們曾多次把東方美學傳向世界, 也曾一度在西方的浸入下喪失自己的文化語言。 但今天, 我們要再次回到東方, 在繁雜的現代生活中尋回我們自己, 找回古老的東方美學。 2017年6月, YT雲圖與吉利汽車一起, 開啟一場東方美學的溯源之旅。

5000根竹子, 編成一座小城堡

臺灣著名裝置藝術家王文志, 畢業于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專業。 他作品的靈感來源都是亞洲的文化, 從孕育他的土地上, 他做出了自己的藝術。 在他看來, 人應該回到最本真的地方, 他渴望留住時間, 靜下心來, 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我要把知道的東西放在當代藝術中。 ”

王文志的作品從他家鄉的生活體驗來, 他癡迷自然, 喜歡用竹、木、藤等自然材質, 來塑造充滿靈敏的空間感, 讓外部自然及內部空間的延續性調和一致, 混合著無限的趣味性及創造力。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是日本三年一次的藝術盛事。

臺灣藝術家王文志曾經三次收到邀請。 這一次, 在日本四國香川縣的小豆島上, 王文志用作品“橄欖之夢”與自然對話。 這是一座精緻的竹屋, 參觀者們走到這裡, 就進入了一個舒適的冥想空間。

一開始, 島上的居民們並不喜歡王文志創作的這個大竹屋。

在作品剛剛完成的一個月裡, 很少有遊客進去參觀。 可是有趣的是, 雖然人們很少進去, 這座充滿自然氣息的大房子倒是引起了動物們的注意。 野猴子、小浣熊, 島上的動物居民都愛上了這座竹屋, 紛紛帶著自己喜歡吃的果子在這座竹屋中尋找舒適的棲息角落。 甚至有的小浣熊帶來了樹葉和乾草, 想要在這裡安家。

於是善良的村民們就自發地開始每隔一小時在作品周圍放鞭炮, 用來驅趕這些野生動物。 現在這件作品已經成了島民和遊客們的好去處。 大家走累了就進來隨便找個地方一躺, 島上的風從竹子空隙鑽進來, 吹在人身上, 涼爽極了。

王文志表示:“這作品可以讓你躺下來覺得很舒服, 可聽到你自己的心跳聲、聆聽你的心靈, 變成自己的感覺, 較屬於一個冥想的空間。 ”王文志很多作品大多是在詮釋一個概念, 那就是東方心靈空間。

5000根竹片編織成一個“橄欖之夢”。在春日神社前面,向一片梯田中眺望,這座竹屋像是一顆大橄欖。由於小豆島是日本橄欖栽培地,同時又有很多竹子生長在這裡,這才促成了王文志這次的作品。為了和竹屋外的梯田呼應,在竹屋的內部,王文志還設計出了不同的高度差別。

東方美學是“天人合一”的美學,這座竹屋,給人們提供了通向大自然的一道門。

YT編輯

#《YT大藝術家》#

中國第一部世界級藝術家傳記紀錄片

由文化藝術傳播者YT CREATIVE MEDIA聯合小米科技出品《大藝術家》系列。10位世界級藝術大師通過小米全管道與YT新媒體,向1000萬年輕觀眾敞開心扉,展現藝術與青春的故事。《大藝術家》讓公眾第一次讓走進了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5000根竹片編織成一個“橄欖之夢”。在春日神社前面,向一片梯田中眺望,這座竹屋像是一顆大橄欖。由於小豆島是日本橄欖栽培地,同時又有很多竹子生長在這裡,這才促成了王文志這次的作品。為了和竹屋外的梯田呼應,在竹屋的內部,王文志還設計出了不同的高度差別。

東方美學是“天人合一”的美學,這座竹屋,給人們提供了通向大自然的一道門。

YT編輯

#《YT大藝術家》#

中國第一部世界級藝術家傳記紀錄片

由文化藝術傳播者YT CREATIVE MEDIA聯合小米科技出品《大藝術家》系列。10位世界級藝術大師通過小米全管道與YT新媒體,向1000萬年輕觀眾敞開心扉,展現藝術與青春的故事。《大藝術家》讓公眾第一次讓走進了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